《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案例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教学设计思路
  
  1.1 教学内容的背景和分析
  本节课是冀教版教材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的第六节,三角形作为现实生活中最基本的图形之一被广泛地应用,同时,三角形作为几何知识系统中的基本内容对未来研究几何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
  1.2 学校及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学校学生有一部分来自农村,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同学缺乏遇难而上,独立思考的习惯,没有良好的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很缺乏,但对新知识有较强的好奇心。
  (1)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认知基础:学生刚刚学习了有关三角形全等的基础知识,以及利用尺规作三角形,这些知识是学习本节课的认知基础,本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
  (2)学生轻易出现的学习障碍或困难: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以上的认知基础,但由于七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所学知识还不能融会贯通,在三角形全等条件的综合运用上,学生也存在思维上的难点,“HL”的判定方法学生难以认可。
  这两个问题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是让学生动手实验,合作交流,在活动中去领会、感悟。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进一步熟练把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把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2)方法与过程目标: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来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把握判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来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探索“HL”,灵活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来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方式
  
  采用师生互动,合作交流,实验探究的方式教学。
  
  5 教学过程设计
  
  5.1 复习过渡、引入新知
  师:判定两三角形全等有哪些方法?
  生:SSS、SAS、ASA、AAS。
  师:能具体表述它们的含义吗?
  生:……
  师:想一想两个直角三角形满足哪些条件后它们全等?(板书课题: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5.2 引导探究、发现新知
  师:上述判定两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对直角三角形适用吗?为什么?
  生:适用,因为直角三角形也是三角形。
  师:两直角三角形已具备什么条件?判定两三角形全等还需几个条件?
  生:两直角三角形已具备一个直角对应相等,判定两三角形全等还差二个条件。
  师:差的两个条件有哪几种情况?
  生:二锐角、一边一锐角、二边。
  师:对每种情况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给2分钟独立思考,然后合作学习,在小组内每个同学都要发言,最后组内代表汇报。
  生1组: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全等。两锐角对应相等后它们的三个角就对应相等,而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老师用的三角板与我们用的三角板就不全等。
  生2组:一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全等。因为两直角三角形已有一个直角对应相等,这样它们就有二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利用前面学的判定两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生3组:二边对应相等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两直角边对应相等,利用SAS可得它们全等;另一种情况是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这种情况两个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因为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师:大家同意以上同学的观点吗?
  生:(齐)同意!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的?
  (学生困惑,保持沉默)
  生:我觉得直角三角形是一种非凡的三角形,在判定它们是否全等时肯定有不一样的地方,否则我们探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就没什么意思了。
  师:说得真好!考虑到了直角三角形的非凡性,有敢于质疑的精神,我们都要向他学习!
  (学生向该生投以敬佩的目光,期待进一步的发言)
  师:你有哪些疑问呢?
  生:对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我不敢肯定,但又说不出为什么?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种情况吧!还记得前面我们是如何探究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吗?
  生:是通过画图来验证的。
  师:好,下面我们也用这种方法来探究这种情况吧。画一个直角边为3cm,斜边为5cm的直角三角形,并与同伴画的相比较,看能发现什么?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点拨,2分钟过后学生纷纷举起了手)
  生1:我通过测量我和四周同学画的直角三角形的另一直角边都是4cm,这样我们画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都对应相等,因此它们全等。
  生2:我把画的直角三角形剪下来与四周同学画的直角三角形能重合,因此它们是全等的。
  师:大家得到的是一样的结论吗?
  生:(齐)是。
  师:以书上所给线段a为直角边,线段c为斜边画直角三角形,看这一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学生动手实验,2分钟后学生脸上露出了笑脸)
  师:还成立吗?
  生:(齐)成立!
  5.3 归纳总结、得出新知
  师: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我们探究出的这一结论?
  生: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师:总结得很好!我们把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这是判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特有的方法。
  师:谁来总结下判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有哪些方法?
  生1:二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一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全等。
  生2:判定两三角形全等除SSS、SAS、ASA、AAS外还有HL。
  师:两个同学总结得都很好,也很全面。我们不仅要知道判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我们更要学会利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5.4 布置作业:略
  
  6 教学反思
  
  本节课笔者通过引导在学生回顾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基础之上自然地过渡到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上来,随着探究活动的一步步展开,出现了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从而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展示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渗透了由一般到非凡的数学思想方法。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时空,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为改进数学学习方式,突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不足之处是每个环节的教学时间不易把握,基础知识练习相对较少。
  
  7 案例点评
  
  这节课以引导学生研究、探索、发现为主线,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第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本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就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为本课的学习作了知识预备,然后学生通过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探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体现出学生学习新知识是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第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课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将教材中的引入例作为教材处理,精选随堂练习和课后习题中的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作为课堂练习,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魅力,体现出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
  第三,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体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留出了充分的活动时间和想像空间,鼓励每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到活动和实践中来。教学中将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学习方式贯穿数学学习的始终,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四,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和发现,教师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自始至终和学生一起共同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感受探索的乐趣,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满足了学生的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教学过程的开放,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聪明智慧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大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
期刊
在新标准的指引下,培养具有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新世纪人才就成为了主旋律,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怎样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教学手段也是日益更新。传统教学的:“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正在逐步退出“三尺讲台”。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一种新时尚,它通过设计课件,达到声光同步,视听结合的效果,使学生耳目一新,更利于把握知识而受到教师的青睐。动画、图形
期刊
【摘要】 教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德育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则是一切学科中德育的基础和主流。针对中职学校学生思想素质普遍低下的实际情况,应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大德育力度。本文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应遵循的原则和把握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原则方
期刊
1 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低年级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笔者就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1.1 结合生活经验,在创设活动中学数学  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笔者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着重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句话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建构,也就是健全人格的培养。    1 树立正确的作文观,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    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关于作文,我想大概先得想想学生为什么要学作文。回答似乎
期刊
1 教学目标     1.1 知识技能目标:(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2)通过有理加法的教学,体现化归意识、数形结合和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1.2 情感态度目标: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亲身经历这些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期刊
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受到所有教师的关注,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往往包含了很多的问题,目的是为教学做好:(1)做好知识的铺垫;(2)提供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3)引导学生积极思维;(4)调控学生的学习过程;(5)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往往是达到了前两项内容,其他内容则微乎其微。因为在问题设计时,教师更多地通过提问,来主导和调节课堂教学的过程,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学过
期刊
“看海时,我常常冥想:平静的海面下,谁说不会暗潮涌动、潜流翻腾?犹如数学,远远看去,仿佛是一个由符号、概念、命题编织的抽象王国。然而真正走进去,你才发现,原来那竟是一个充满想象、生机、诗意、智慧和美丽的广袤天地。”  这是笔者最喜欢的一篇文章的篇头语,它让笔者明白了,即使在大多数人看来枯燥的数学也能够让人感受到美。美丽的东西,总让人过目不忘,总让人由衷喜悦,不论走到哪里,谁都愿意欣赏美丽的东西。
期刊
现代学校教育立足于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道德教育是主宰,凝聚和支撑整个生命的成长进而获得幸福人生的决定性因素。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种复杂的渗透的方式完成,由此产生的影响最终将变成人的内在稳定的心性品质。当今的数学课堂开始注重德育的渗透,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同时也关注学生人格培养,这是每位数学教师的责任。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渗透德育而没有为德育而德育的痕迹?下面试结合自已
期刊
1 常见的心理障碍    1.1 “口欲说而不能”——畏惧心理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说得少,表现的机会也少,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形成了一种即使懂也怕发言,不敢表现自己的畏惧心理。这种心理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1.2 “非牵而弗达”——畏难心理  传统教学中,难题都是由教师讲解清楚后再让学生练习,因此学生碰到难题都习惯于等老师讲,而不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去解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