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阶段下中小商业银行健康发展路径的新思考——兼论中小商业银行从“恒小恒弱”变成“恒小恒强”的路径

来源 :金融理论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y1987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商业银行作为规模小的群体,在发展的实践中,其在社会资源所处位置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商业银行生态中的恒大恒强、恒小恒弱的规律同样有效.但规律也不是恒古不变的定律,特别强的概念也在不断变化与演进,大和强,小和弱并不存在数字推算的必然内在逻辑.中小商业银行如何在恒小的情况下能实现恒强,置身于当前的新的发展历史阶段,坚守新发展理念,积极进行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变化,深化改革、正确定位、科技赋能、集约经营等,可以实现恒小恒强的目标.
其他文献
实体企业是强国之本,融资对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融资过程中面临多方面的困境,这既有内部原因,包括产品缺乏创新、扩张计划太大,也有外部原因,包括负债率限制、银行差别化待遇.建议实体企业根据经营情况、资金现状、未来发展进行科学决策,并按照融资成本小、价值大的原则选择适合的融资模式.
近几年,在国家高度重视和一系列政府扶持政策的支撑下,我国普惠金融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在普惠程度上与理想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为了缩小这种差距,创新普惠金融发展路径,真正实现金融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首先阐述了普惠金融的概况;然后总结出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政策不系统、信息不健全、供需不匹配、资金配置不对称和成本收益不合理等主要问题;最后从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机构创新和科技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普惠金融科学发展的创新路径.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风险总体可控.但明债可控,隐性债务规模不断膨胀,其所引发的风险隐患愈发突出.研究首先简要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相关内涵和分类等文献.接着,从体制、政策等角度探讨了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并总结其现有的不同测度方式及所测度出的规模.最后,归纳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管控的相关措施,以期为严格落实相关政策,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演化成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保持社会经济良好运行等提供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