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点!惟破方立

来源 :股市动态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ok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认为,“存贷比考核 准备金缴款”的叠加,对流动性的杀伤力很大,绝不是本周的跌幅就能完全反映的。在6月20日准备金缴款日及6月30日存贷比考核大限前后,将出现更大规模的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短端品种利率大升、存量资金快速流出股市的情况,股指再经历一波“为期三个月的调整”框架中的风险快速释放,几乎在所难免。
  如图所示,今年月调存准率的货币紧缩节奏确立以来,每逢准备金缴款日均迎来shibor短端利率的一定波动。当银行间市场准备充分,shibor波动率较小的时候,股指往往不受太多影响,按原有趋势继续运动;但若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不足、shibor短端利率波动过大,往往也会给股指带来短期风险释放(百点跌幅左右的冲击)。比如,1月份和2月份的准备金缴款日,银行间市场与资本市场一道,哀嚎遍野。
  虽然近期央票维持地量发行,舒缓流动性的意图非常明显。但我们依然预计,未来两周,市场流动性的紧迫将达到今年的一个最高峰。其中,1周(跨准备金缴款日)和1月(跨存贷比考核大限)两大品种的需求显然最高。6月15日,1周品种利率急升202.33个基点,1月品种大涨172.08个基点,很好的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从历史来看,每逢年中的银行存贷比考核,资本市场也大都出现资金大幅流出,并伴随股指相应幅度调整的现象,即使2007年的大牛市也不例外。而去年同样是二季度出现大幅调整、信贷投放受到密切监控的6月走势,尤其值得参考。
  我们还注意到,当前市场弥漫着一股对货币调控相对悲观的情绪,认为6月份还会加息的意见占据了市场主流。虽然加息短期内对市场流动性没有太多直接刺激,但理论上来说,会形成资金持续流出股市的预期。
  最后,我们再度提示,6月23日美联储议息会议的关键性。全球金融市场从定量宽松向定量紧缩转变的时点或在此时!尽管当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仍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极低的利率水平,但QE2(二次量化宽松)的如期结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冲击(本周美股、油价均出现暴跌就是例证)。
  早在5月份我们就开始提示,美联储转向定量紧缩一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不是以加息为标志,资产购买计划的终结其实就是紧缩的开始。届时,无论中国国内货币政策如何调整,都必将被纳入全球金融市场联动的节奏——正如去年9月末全球二次量宽将A股带入流动性通胀预期行情一样,我们坚持“A股恐将回到QE2前的起点”的判断。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国内“存贷比考核 准备金缴款”造成的、对流动性的巨大压力,以及全球步入后QE2时代、逐步转入定量紧缩的心理预期之下,去年始于QE2起点(10月8日)的向上跳空缺口,已无坚守下去的充分弹药。而在“为期三个月的调整”之惯性下,上证指数2600点非破不可!但同时,一如我以往坚持的那样,回到原点,则是新起点的开始。无论是从政策预期,还是从资金流动的规律性来看,我个人对A股7月份的资金大规模回流,依然抱有强烈预期。这一点,我在7月投资展望之时,会有更详尽的论述,敬请期待。
其他文献
“清盘”成为2011年中国私募基金的关键词之一。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步入清盘境地的阳光私募产品已达11只,其中5月份就清盘6只——这意味着行情的持续低迷之下,私募基金清盘的速度正在加快。  对于私募基金的清盘,若未加详细观察,多会以为其清盘的原因都是业绩过差,单位净值过低,以至于触碰止损线而清盘。但记者发现,今年以来遭遇清盘的非结构化阳光私募中,9只产品净值在0.9元以上,其中5只
杨丹,理学硕士,2001年加入大成基金公司,先后任职于基金经理部、研究部、金融工程部,现任基金景福和大成沪深300指数基金经理,大成内需增长股票基金拟任基金经理。  5月12日,大成内需增长股票基金开始发行。该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杨丹认为,年内A股市场将以业绩驱动为主,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推出以“内需增长”为投资主题的基金正逢其时,投资“内需”就是投资中国下一个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受益于内需增长的行
赵总接着低声道,“希望这次下跌是个股的结构性调整行情,也希望这不是上升趋势的终结,只不过……你的这种看法舆论的支持度好象不高喔,我也看了相关评论,目前对市场处于中期调整的看法似乎很多,大家都以为这次大盘完了,要向2600点迈进。”  我冷冷地笑了笑:“都说要崩盘的时候您千万别信,十有八九是陷阱。不过,我还是没弄明白,您最终想表达什么?”  他在电话那头停顿了一会,似乎有点听出了我对他话里的迷雾重重
时间逐渐来到2011年年中,但货币政策放松的迹象并不明显,那么接下来货币政策如何演变,股市又将如何变化,是所有投资者都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的核心思想就是探讨其中的规律,如果存在的话。    央行货币政策考虑的主要目标  根据经典教科书的解释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项内容。但在实际的经济发展中,货币政策要同时满足四项目标的要求,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