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离不开本民族的文化思想。 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但是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原本在街上随处可见的民间艺术正在逐渐消失。 近几年来,随着民间美术逐渐受到艺术家们的重视,民间美术逐渐运用在各类形式的艺术创作当中,这不仅为各种艺术创作的创新提供了借鉴,也为民间美术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文化环境。
关键词:民间美术;艺术创作;创新;发展
一、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
民间美术是人们按照自身意愿感知对象,根据意念来描绘和创造的世界,描绘的画面是眼睛看到的也是头脑想象的。民间美术形态万千,造型独特,都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是经过历代沉淀形成的民众之间流行的审美。《说文解字》中,“美,甘也,从羊从大”,“美”表现了“羊之大也”,从这里我们知道古时候的审美是出于对原始事物的观察,赞美大的事物。民间美术造型喜欢在开阔的画面中布局,呈现出气势宏大的场景。比如皮影造型突出主体,追求视觉上的冲击,人物造型重点夸大头部,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部分就是皮影中的头部造型,在头部造型中又比较常见对眼睛的夸大。
民间美术包含着生命的张力,《易经》说:“阴阳相合,生命生生不息”。民间美术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渴望,希望万物繁衍不息,给予造型生命力表现其活力。民间美术中还有许多象征繁衍和生存的图案,人们祈求多福多子的喜庆图案,还有暗喻繁衍力旺盛的多子的葫芦、石榴等,这些都已经成为民间美术造型中经典的艺术形象,深入劳动人民的意识之中。
人们受传统民间思想的影响,对待物体讲究完整。因此,民间艺人通常会在作品中空的地方,用丰富多样的造型进行装饰。在劳动人民的眼中,无论是不同观察角度、不同季节出现的物象,还是被遮盖的物体,都能得到统一合理的安排。另外民间美术讲究吉祥寓意,注重形象圆满完美,因此民间造型表现成双成对的,比如剪纸中“喜”字都以“囍”出现,象征双喜临门;还有剪纸中有“并蒂莲”、"双头鸟"等。
民间美术通常给人以和谐美,给人心里上带来欢乐。"画画无正经,好看就中"这话表现了百姓追求朴素,追求真善美的思想。在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下,民间美术崇尚“致中和”,要求作品既要展现朴素还显示精巧,既要显示民风的粗犷又要展现风格的细腻,既要求画面对比又要整体统一,充滿自然和谐的美。无论物象在现实中是美是丑,在追求和谐的心理下,被人们展现出来的都是最美的一面。民间艺术造型夸大物体美的部分,比如表现儿童形象时,注重夸大儿童头部,显现孩子的天真可爱;表现男人形象时,男子的阳刚之美会被夸大;表现女子形象时,着重刻画女子形体婀娜之美。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族人民创造出灿烂丰富的民间艺术,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每种民间艺术包含着各族人民的生活信仰、风俗审美观念。民间美术题材非常丰富,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演变,也是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见证。
二、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造型特点
民间美术有“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说法,民间美术的图案大部分有吉祥的含义,为人们所喜爱。不仅反映了人们的信仰,也体现了人们向往美好的生活。归纳民间美术,其所包含的吉祥主题有纳福招财、避邪禳灾、求子祈寿等方面,这些所包含的元素又包括各种线条纹路图案。比如,万字纹在中国被当作万物吉祥、修成正果、生生不息的含义,作为功德圆满的标记。
民间美术最直观的表现是在物体造型方面。民间遵循“观物取象”的规律,经过对物体进行观察理解之后再对物象进行创造。按照自己对物体的观察和表现再现事物物象,创作出主观和理想化的艺术形象。形成了民间美术在造型上,具有实用性、概括性、象征性、装饰性的特点。
(1)实用性特征。日常生活的实际需求是民间美术的实用性的来源,直接反映在民间画者的作品中,形成一种艺术形式。最初目的是因为对生产的需求,为了满足大众物质的需要。例如,民间剪纸强调图案缕空是为了适应窗户透光,比如,把仕女图做成剪纸的样子,贴在窗户上,既不影响窗户的实用,又显得大方美观。民间美术是为了服务人们的生活,使人们生活的更加舒适,那么实用性自然而然的最为重要。
(2)概括性特征,民间美术来自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经验,根据经验概括出具有代表性的物象,比如说,最早的象形文字的出现,是人们对于物体的删繁就简而出现,这种槪括性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人们单纯的精神风貌。民间美术造型具有原始朴素的造型意识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民间对现实存在的物体的理解。如弯曲蔓延的"藤蔓花"等。这些物象的特质表现都是通过概括性的图案来表示。
(3)象征性特征,民间美术中具有象征性的图案大都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画家借助自然事物来表现某些概念,是人们从生活得到的经验中受到的感悟和想象,从而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如年画中的"莲花"和"鲶鱼",表示连年有余。造型的不同也会让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感受,这些感受一般都有比较相似。比如,在皮影造型中,忠义的形象会得到美化,奸恶的人的形象丑陋。比如传统皮影《三国演义》中的赵云清秀干净,而曹操显得奸佞丑恶;再如剪纸中,金鱼在池塘游泳表现为"金玉满堂"的意思等。这些含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和纹理,不仅充分满足了人们的自身愿望,同时蕴含了民间美术深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装饰性特征,民间讲究“三分外形七分打扮”。所有的艺术作品都讲究形式美,不寻求写实,主要体现作者的主观感受。民间美术中的装饰性不只是简单的填补空白,而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显现民间艺术家们的才华和修养。同一物象能被艺术家们展示出无数种感情韵味。民间美术完美的把造型的实用性和装饰性进行糅合,在力求形式功能美的前提下,保持造型的实用性。如刺绣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利用造型来充填理想化的纹理,用各中颜色的线把大家常见并且接受的题材绣出来,运用对比等各种手段,在轮廓中表现出各个造型、色彩的组合美、中国民间美术造型的实用性、概括性、象征性和装饰性相互关联、相互融合,各种特征共通存在同一幅作品是常见的表现手法。总的来说,民间美术造型的塑造方式追求神似,形的作用反而不太重要,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可以分析民间美术造型特征,学习民间艺术中的优秀元素。 三、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色彩特点
色彩是 民间美术造型中重要的要素, 用各种天然矿物颜料表现民间丰富的纹样。经过历史的变迁民间美术,已经构成了完整的用色体系。民间色彩不仅依靠视觉,同时受环境和习俗的制约,与民间文化紧密相连,既重视视觉的审美效果,又遵循了传统色彩文化的内涵。
(1)色彩的寓意性特征,人们把观察到的自然的现象加以描述、总结,并把色彩作为一种象征意义延伸拓展,将其提升到新的高度。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五色成为象征沿用至今,在旧时代,每年过年家家户户都会贴五色纸,形成了民间色彩最典型的寓意。以民间脸谱艺术的用色规律为例,“忠义为红,奸佞脸白,刚直色黑,勇敢用青,神魔用金银”,从口诀中我们可以看出:色彩作为象征的符号早已存在于传统民间艺术之中。
(2)既对比又统一特征,民间美术的色彩纯净、颜色鲜亮,构成的作品色彩艳丽,具有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比较突出,经常用大红大绿对比,突出主体,绿色将红色衬的更加明显,对比色所表现的张力使这种颜色搭配对比更加明显。色彩的明度、冷暖变化及色块面积的搭配,既能丰富画面,又能满足作者自身的情感表达。
四、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构图特点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构图为"布局"或"章法",民间美术造型和工笔人物画的构图都遵循"经营位置"的规律,但民间美术的构图更加自由随意,主观意愿得到充分发挥,既不属于西方艺术中的透视规律,也不属于工笔画中的透视规律,它没有固定的透视焦点。构图是民间艺人表达思想和创作优秀作品的重要手段。
(1)虚实相生,民间为了更真实的表达愿望,一般会把物体作为图案表现,把不同的元素放在同一个空间里,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不同的物象。通过对物象的理解,并用平面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引魂升天图》,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画面层次分明,天地人都有着明确的划分,这种构图实现了现实和艺术的融合,将虚幻和现实合二为一,把人带入庄严并且层次分明的艺术境界之中。
(2)构图饱满,中国传统艺术的结构是对称构成,大量的存在并运用于民间美术之中。最为明显的存在于剪纸之中,在对折的纸上剪出一半图案,然后展开就成为完整的作品,空白处还可以继续补充图案,使画面达到饱满的状态。民间艺术家把自己的见闻和经历通过艺术加工展现在画面中,并把形象生动的組合在一起,使画面达到圆满的效果。民间美术造型中的三个要素相互依存,都是艺术家们主观意识的反映,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民间美术造型夸张,但感觉灵动;色彩艳丽,但不浮华;超越现实,但毫不扭曲;反而让人感觉更加真实亲切。民间朴实感情全都淋漓的表现在民间艺术当中,表现出的作品丝毫没有故弄玄虚、牵强附会的感觉,而是充满活力与纯真。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民族保护意识增强,林风眠提出的“亲和民间传统”的理论更加突出。越来越多的画家意识到民间美术拥有无限发展潜力,开始慢慢重视当地的文化资源,通过对民间美术的理解,运用独特的方式,表現出艺术率真、朴实、热烈的趣味。
对于民间艺术感受到最为深刻的是主观表现性强,明明不科学却又符合艺术的自身规律,这种艺术形式也是民间艺术的局限性,我们要懂得继承创新,把其局限性变成一种标志性。(作者单位:河南新乡学院)
作者简介:郭晓颖(1984~),女,河南新乡人,硕士,新乡学院艺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美术学,艺术学。
参考文献
[1]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53-55.
[2]孙建君. 《中国民间美术教程》[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58-63.
[3]唐家路. 《中国吉祥装饰》[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3:128-135.
[4]魏力群. 《民间皮影》[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119-128.
[5]王念祥.《中国古代人物画鉴赏》[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0:44-48.
关键词:民间美术;艺术创作;创新;发展
一、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
民间美术是人们按照自身意愿感知对象,根据意念来描绘和创造的世界,描绘的画面是眼睛看到的也是头脑想象的。民间美术形态万千,造型独特,都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是经过历代沉淀形成的民众之间流行的审美。《说文解字》中,“美,甘也,从羊从大”,“美”表现了“羊之大也”,从这里我们知道古时候的审美是出于对原始事物的观察,赞美大的事物。民间美术造型喜欢在开阔的画面中布局,呈现出气势宏大的场景。比如皮影造型突出主体,追求视觉上的冲击,人物造型重点夸大头部,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部分就是皮影中的头部造型,在头部造型中又比较常见对眼睛的夸大。
民间美术包含着生命的张力,《易经》说:“阴阳相合,生命生生不息”。民间美术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渴望,希望万物繁衍不息,给予造型生命力表现其活力。民间美术中还有许多象征繁衍和生存的图案,人们祈求多福多子的喜庆图案,还有暗喻繁衍力旺盛的多子的葫芦、石榴等,这些都已经成为民间美术造型中经典的艺术形象,深入劳动人民的意识之中。
人们受传统民间思想的影响,对待物体讲究完整。因此,民间艺人通常会在作品中空的地方,用丰富多样的造型进行装饰。在劳动人民的眼中,无论是不同观察角度、不同季节出现的物象,还是被遮盖的物体,都能得到统一合理的安排。另外民间美术讲究吉祥寓意,注重形象圆满完美,因此民间造型表现成双成对的,比如剪纸中“喜”字都以“囍”出现,象征双喜临门;还有剪纸中有“并蒂莲”、"双头鸟"等。
民间美术通常给人以和谐美,给人心里上带来欢乐。"画画无正经,好看就中"这话表现了百姓追求朴素,追求真善美的思想。在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下,民间美术崇尚“致中和”,要求作品既要展现朴素还显示精巧,既要显示民风的粗犷又要展现风格的细腻,既要求画面对比又要整体统一,充滿自然和谐的美。无论物象在现实中是美是丑,在追求和谐的心理下,被人们展现出来的都是最美的一面。民间艺术造型夸大物体美的部分,比如表现儿童形象时,注重夸大儿童头部,显现孩子的天真可爱;表现男人形象时,男子的阳刚之美会被夸大;表现女子形象时,着重刻画女子形体婀娜之美。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族人民创造出灿烂丰富的民间艺术,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每种民间艺术包含着各族人民的生活信仰、风俗审美观念。民间美术题材非常丰富,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演变,也是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见证。
二、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造型特点
民间美术有“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说法,民间美术的图案大部分有吉祥的含义,为人们所喜爱。不仅反映了人们的信仰,也体现了人们向往美好的生活。归纳民间美术,其所包含的吉祥主题有纳福招财、避邪禳灾、求子祈寿等方面,这些所包含的元素又包括各种线条纹路图案。比如,万字纹在中国被当作万物吉祥、修成正果、生生不息的含义,作为功德圆满的标记。
民间美术最直观的表现是在物体造型方面。民间遵循“观物取象”的规律,经过对物体进行观察理解之后再对物象进行创造。按照自己对物体的观察和表现再现事物物象,创作出主观和理想化的艺术形象。形成了民间美术在造型上,具有实用性、概括性、象征性、装饰性的特点。
(1)实用性特征。日常生活的实际需求是民间美术的实用性的来源,直接反映在民间画者的作品中,形成一种艺术形式。最初目的是因为对生产的需求,为了满足大众物质的需要。例如,民间剪纸强调图案缕空是为了适应窗户透光,比如,把仕女图做成剪纸的样子,贴在窗户上,既不影响窗户的实用,又显得大方美观。民间美术是为了服务人们的生活,使人们生活的更加舒适,那么实用性自然而然的最为重要。
(2)概括性特征,民间美术来自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经验,根据经验概括出具有代表性的物象,比如说,最早的象形文字的出现,是人们对于物体的删繁就简而出现,这种槪括性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人们单纯的精神风貌。民间美术造型具有原始朴素的造型意识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民间对现实存在的物体的理解。如弯曲蔓延的"藤蔓花"等。这些物象的特质表现都是通过概括性的图案来表示。
(3)象征性特征,民间美术中具有象征性的图案大都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画家借助自然事物来表现某些概念,是人们从生活得到的经验中受到的感悟和想象,从而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如年画中的"莲花"和"鲶鱼",表示连年有余。造型的不同也会让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感受,这些感受一般都有比较相似。比如,在皮影造型中,忠义的形象会得到美化,奸恶的人的形象丑陋。比如传统皮影《三国演义》中的赵云清秀干净,而曹操显得奸佞丑恶;再如剪纸中,金鱼在池塘游泳表现为"金玉满堂"的意思等。这些含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和纹理,不仅充分满足了人们的自身愿望,同时蕴含了民间美术深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装饰性特征,民间讲究“三分外形七分打扮”。所有的艺术作品都讲究形式美,不寻求写实,主要体现作者的主观感受。民间美术中的装饰性不只是简单的填补空白,而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显现民间艺术家们的才华和修养。同一物象能被艺术家们展示出无数种感情韵味。民间美术完美的把造型的实用性和装饰性进行糅合,在力求形式功能美的前提下,保持造型的实用性。如刺绣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利用造型来充填理想化的纹理,用各中颜色的线把大家常见并且接受的题材绣出来,运用对比等各种手段,在轮廓中表现出各个造型、色彩的组合美、中国民间美术造型的实用性、概括性、象征性和装饰性相互关联、相互融合,各种特征共通存在同一幅作品是常见的表现手法。总的来说,民间美术造型的塑造方式追求神似,形的作用反而不太重要,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可以分析民间美术造型特征,学习民间艺术中的优秀元素。 三、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色彩特点
色彩是 民间美术造型中重要的要素, 用各种天然矿物颜料表现民间丰富的纹样。经过历史的变迁民间美术,已经构成了完整的用色体系。民间色彩不仅依靠视觉,同时受环境和习俗的制约,与民间文化紧密相连,既重视视觉的审美效果,又遵循了传统色彩文化的内涵。
(1)色彩的寓意性特征,人们把观察到的自然的现象加以描述、总结,并把色彩作为一种象征意义延伸拓展,将其提升到新的高度。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五色成为象征沿用至今,在旧时代,每年过年家家户户都会贴五色纸,形成了民间色彩最典型的寓意。以民间脸谱艺术的用色规律为例,“忠义为红,奸佞脸白,刚直色黑,勇敢用青,神魔用金银”,从口诀中我们可以看出:色彩作为象征的符号早已存在于传统民间艺术之中。
(2)既对比又统一特征,民间美术的色彩纯净、颜色鲜亮,构成的作品色彩艳丽,具有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比较突出,经常用大红大绿对比,突出主体,绿色将红色衬的更加明显,对比色所表现的张力使这种颜色搭配对比更加明显。色彩的明度、冷暖变化及色块面积的搭配,既能丰富画面,又能满足作者自身的情感表达。
四、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构图特点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构图为"布局"或"章法",民间美术造型和工笔人物画的构图都遵循"经营位置"的规律,但民间美术的构图更加自由随意,主观意愿得到充分发挥,既不属于西方艺术中的透视规律,也不属于工笔画中的透视规律,它没有固定的透视焦点。构图是民间艺人表达思想和创作优秀作品的重要手段。
(1)虚实相生,民间为了更真实的表达愿望,一般会把物体作为图案表现,把不同的元素放在同一个空间里,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不同的物象。通过对物象的理解,并用平面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引魂升天图》,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画面层次分明,天地人都有着明确的划分,这种构图实现了现实和艺术的融合,将虚幻和现实合二为一,把人带入庄严并且层次分明的艺术境界之中。
(2)构图饱满,中国传统艺术的结构是对称构成,大量的存在并运用于民间美术之中。最为明显的存在于剪纸之中,在对折的纸上剪出一半图案,然后展开就成为完整的作品,空白处还可以继续补充图案,使画面达到饱满的状态。民间艺术家把自己的见闻和经历通过艺术加工展现在画面中,并把形象生动的組合在一起,使画面达到圆满的效果。民间美术造型中的三个要素相互依存,都是艺术家们主观意识的反映,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民间美术造型夸张,但感觉灵动;色彩艳丽,但不浮华;超越现实,但毫不扭曲;反而让人感觉更加真实亲切。民间朴实感情全都淋漓的表现在民间艺术当中,表现出的作品丝毫没有故弄玄虚、牵强附会的感觉,而是充满活力与纯真。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民族保护意识增强,林风眠提出的“亲和民间传统”的理论更加突出。越来越多的画家意识到民间美术拥有无限发展潜力,开始慢慢重视当地的文化资源,通过对民间美术的理解,运用独特的方式,表現出艺术率真、朴实、热烈的趣味。
对于民间艺术感受到最为深刻的是主观表现性强,明明不科学却又符合艺术的自身规律,这种艺术形式也是民间艺术的局限性,我们要懂得继承创新,把其局限性变成一种标志性。(作者单位:河南新乡学院)
作者简介:郭晓颖(1984~),女,河南新乡人,硕士,新乡学院艺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美术学,艺术学。
参考文献
[1]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53-55.
[2]孙建君. 《中国民间美术教程》[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58-63.
[3]唐家路. 《中国吉祥装饰》[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3:128-135.
[4]魏力群. 《民间皮影》[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119-128.
[5]王念祥.《中国古代人物画鉴赏》[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0: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