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从“完成”走向“完善”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chen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堂课的“完成”,落点一般在“教到”“学到”“练到”。而很多课堂看似顺利完成,却还需要更进一步,从完成走向完善,指引、帮助和促使学生在参与和体悟中学到相关知识,培育必备品格,练就关键能力。具体而言,语文课上,教师应引领学生从参加走向参与,从写完走向会写,从懂了走向懂得。
  关键词:语文课完成完善
  一堂语文课,有目标、重点和难点,我们往往以目标是否达成、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解决,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一堂课的“完成”,落点一般在“教到”“学到”“练到”。如果“三到”在教案里有预设、在课堂上有安排、在练习中有体现,一堂课就算是“完成”了。然而,这只是完成教学步骤,开始进行教学的“量变”,“质变”还有待进一步的强化与提升。这里的“质变”,主要指学生是不是真的关注了、发现了、领悟了,能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了。而很多课堂看似顺利完成,却还需要更进一步,从完成走向完善,指引、帮助和促使学生在参与和体悟中学到相关知识,培育必备品格,练就关键能力。
  一、从“参加”走向“参与”
  “参加”只是属于其中,“参与”则意味着在其中发挥作用。全员参与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很多课,看起来学生回答问题踊跃,师生配合默契,然而仔细观察却不是那么一回事——课上确实有思维活跃、表现优异的一群,但更多的却是“沉默的大多数”。究其原因,在常态课上,教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常常无暇关注“沉默生”;在公开课上,教师为了“精彩完成教学任务”往往无意顾及,甚至有的还着意让开、规避“意外”。在我看来,如何把学生的参加变成参与,往高处说,是彰显教育理想,发扬教育情怀;往小处看,则体现教学智慧,考验调控能力。
  (一)让教学与每个人相关,激活“沉默的大多数”
  无论在什么内容、层级和趋向的课堂上,“活跃生”与“沉默生”是必然存在的两类群体,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激发、协调、促进他们的共生共进。一次研究课,我教学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往事依依》,学生听讲是认真的,但思维积极却谈不上,即使回答难度并不大的问题,也常常只有那么几个。我深知,要让学生始终踊跃回答,并保持高正确率,往往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更多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并不能甚至不愿“配合”你的提问。
  我没有片面追求所谓的课堂氛围,而是坚持面向全体,在“活跃生”充分展示后,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其他学生,尤其是“沉默的大多数”。在长期的课堂观察中,我发现,“沉默的大多数”其实并不甘于一直沉默,他们只是由于知识积累、即时反应和完整表达方面有所不足,不能积极、完美地表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不敢、优者不让、教师不肯的状况。如果在课堂上能多顾及他们,让教学尤其是提问、回答与他们相关,他们的思维、表现欲与荣誉感就会被激活,激发出超常的能量来。
  为此,我一再提醒“活跃生”必须在听完别人的回答后给予优质评价,而不是在“沉默的大多数”好不容易才鼓起勇气、找到机会发言的时候插话、抢话,使其自愧不如、自惭形秽,在以后的问答中知趣地退避三舍。这样,正在回答的学生知道其他同学将要点评,会更加认真地回答,努力进行高质量的表述;“活跃生”拾遗补缺或更上层楼地点评,又为后面的“答”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答”与“评”互动互进,既有百舸争流的竞争,又有相得益彰的默契。
  (二)让学习变得具体,激活全员参与的“质态”
  并不是全体学生在课堂活动之中就叫全员参与,这只是“状态”,而不等于“质态”。如何从状态上升为质态,还得看学生的情、意、智是否融合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把学生放在心里,不是理想的高要求,是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有三种类型:一是心中无学生;二是心中有学生,但是抽象的学生;三是心中有学生,而且是具体的学生。”只有让学生告别抽象,让学习变得具体,全员才能成为全体参与的每一个,学习才能在全体学生中真正地发生。
  《往事依依》这堂课,我力求把学生“最具体化”。面对少数人活跃的状况,我采用了“对象分层提问法”来解决这一问题。难点的提问先让“活跃生”回答,再让“中等生”补充、“沉默生”判断;容易一点的则反过来,“沉默生”先答,“活跃生”补充,“中等生”判断。如《往事依依》课文里写了哪几件事,我先让“沉默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判断,而“用两个字概括这几件事”的問题就先由“活跃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判断。这样根据问题难度分层,让学习变成具体的问题与层次,学生易于把握,并能上下勾连,看到自己能够轻易超越和需要努力才能攀上的部分,产生信心,催发决心,更好地投入到倾听、观察与思考、表达之中,在胜任、匹配与超越的状态中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二、从“写完”走向“会写”
  在语文课上,字词训练不可缺少,然而一些教师很少花时间专门训练,仅仅是写、写了和写完,走马观花,象征性地完成,于是“写”就成了“写过”,浮皮潦草,风过无痕。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临场独立书写,状况百出,错误连连。
  学者李政涛强调:“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是所有教师的期望。扎实从何而来?它有五大源泉,即清晰、细节、停顿、运用、写练。”这五大源泉能为字词训练环节提供有效的提示。
  (一)点拨识记的要点
  字词训练不是教师布置下去、学生自己练习就行,而要预先点拨,让学生认知内容,清楚任务。尤其要在学生自主练习之前,点拨字词识记的要点,让学生有的放矢。在布置《往事依依》字词识记时,我首先点拨学生,要重点关注文本中的四字词语;其次提醒学生注意笔画繁多、难度较大的字词,比如“镌刻”“谆谆教导”等;最后是归类识记,比如“雕镂”“镌刻”放一类,“红紫芳菲”“橙黄橘绿”等放一类。如此长期训练,学生知重点、懂关窍,字词自主学习能力会越来越高。
  (二)给予练习的时间
  字词训练是体现语文工具性的主要路径之一,积健为雄,须久久为功。而很多公开课甚至常态课都很“赶时间”,而不是“给时间”,学生在字词训练方面开始是无暇,随后是无意,最后就是无能——失去了字词训练的内驱和能力。教师一定要舍得、善于花时间,使语文课堂的基础性在学生能力发展上得到更完善的表达。在执教《往事依依》之前,我布置学生预习:圈画出文中四个字和笔画易错的词语,对笔画易错的词语简要标注注意点在哪里。除了预习,课堂上再给予一定时间,让同桌之间相互默写练习,结果作业书写正确率明显提高。   (三)营造竞争的氛围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定的竞争环境能够激发人的潜能并较长时间保持精力充沛。在《往事依依》一课的字词训练中,我采用了各大组代表上黑板默写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先识记(由于任务明确,效率非常高),再随机于每大组抽一名学生,代表该组上黑板默写,这一轮过后,学生再进行识记,如此三轮,看哪一组正确率最高。这样一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爆发出高昂的学习热情,学习的效率与品质同步提高。学生不但写了,而且会了,还在黑板上进行展示、比赛,练评赛演,比学赶超,字词教学就从单纯的识记升华为“识记+练习+展示”,抵达会通和善用的层次。
  三、从“懂了”走向“懂得”
  《往事依依》这篇课文目的明确,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学习语文。以前教完该篇,学生一般是“懂了”,知道学好语文要“多看”“多读”“多学”。乍一看,我们已经完成了教学目标。但知道了这些,学生就对学习语文有所领悟了吗?我相信,即使不学这篇课文,学生也能说出很多语文学习的方法,但往往不够深刻细致,更难以落地生根,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我决定用“语文的方法”寻找“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从“懂了”走向“懂得”,由该篇的学习获得更加深刻而可感的语文学法领悟。
  (一)在词句中寻找线索
  “作家为载道、明道而写作,语文课堂则是立足‘文何以载道,言何以明道’而展开,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言语学习,它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必须借助于语言实践。”语文课上的很多问题都离不开字词句的揣摩,我们可以从词句中寻找文意、主旨,以及“言外之意”“文外之意”的线索。
  【片段1】
  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哪些地方写了学习语文方面的往事,用词语概括。
  生“看一幅画”“读一本书”“听一堂课”“登一座楼”。
  师还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每个环节。
  生“看画”“读书”“听课”“登楼”。
  师还可以用一个字概括。
  生“看”“读”“听”“登”。
  师好,我们进行了高度概括,但“登”似乎不明确,改一改。
  生登楼就是作者在“游玩”,就“游”吧!
  经过师生讨论,我们把“登”改为“游历”的“历”,这比“游”更传神。因为“游”通常是指旅游、游玩,而“历”还指经历、经过,甚至隐含历练、体悟的意思。
  (二)在分析中抵达深层
  在发现线索后,我们接下来就要分析问题,发现浅表层次下的深层问题。
  【片段2】
  师我们知道了,作者在回忆有关学习语文方面的往事,那么,我们能够归纳出作者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吗?
  生是“看图画”“读书”“听课”。
  师嗯,简单概括就是“看”“读”“听”。这些语文学习方法,同学们觉得神奇吗?
  生一点儿也不神奇,我们原来都知道呢!
  师是啊,既然大家都知道,那么为什么还有同学并没有非常热爱语文并且学好语文,而于漪却学得非常好呢?
  ……
  师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为什么于漪小时候靠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方法能把语文学得非常好,那么热爱语文呢?这就说明,在作者告知我们语文学习法的表层下,还有更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
  在我这一系列看似简单的问题的催发下,学生发现了不简单,也勾起了继续探究的兴趣。
  (三)在涵泳中达意明理
  我带领学生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涵泳,寻找作者看似简单的语文学习方法里的奥秘,发现了一些朴素的道理。
  【片段3】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于漪小时候的主要语文学习方法是“看”“读”“听”,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从有关学习事件描写里发现不同寻常之处,注意用笔圈画。
  (学生默读文本,用笔圈画。)
  生我发现作者看一幅画,是看到画里去了。比如她“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间’,甚得其乐”。
  师是啊,这幅画难道有魔法吗?能把人吸进去?
  生是作者看得入了神,课文里有写“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
  师嗯,分析得很到位。看一幅画,并不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是“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入神地看”。那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作者是怎么看的?
  生多次、入神地看。
  师是啊,这么反复、入神地看,其实是一种仔细地观察、品味,同学们也可以试试,保证也能走进画中!下面,我们看,作者读书是怎么读的呢?
  生读《水浒传》是津津有味,读《千家诗》是“沉醉在诗的意境中”“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师对,但这还只是作者的感受,原因呢?能在文字中找到吗?
  生第2自然段中“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还有第4自然段写了诗的“时序”“色彩”等等。
  师说到点子上了,但我还是要追问,如何读书才能“身历其境”?诗歌的“时序”“色彩”是在写什么?
  生作者发挥了想象,才能“身历其境”,比如“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的风景当作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还有,诗歌的“时序”“色彩”写的是美丽的大自然。
  师第一点说得很好,作者是运用儿童形象思维的优势发挥想象,不但进入了图画,而且进入了书中。第二点,作者列举了《千家诗》里的诸多诗句,看似是在写大自然,其实她是在跟生活联系。比如第3自然段写“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第4自然段“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那么,请同学们再总结一下:作者是怎么读的?
  生发挥想象去读,联系生活去读。
  师是的,只有情智完全参与,带来生活的幸福体验,这样的阅读才是我们所追求的!下面再看作者的“听”和我们平时有什么不同。
  生写了课堂上老师的动作,“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左右摇晃的身子”,还写了老师的表情,“悲歌慷慨”“注满情思的眼睛”,说明听课要注意老师的动作、表情。
  师嗯,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分析得很细致,那么学生呢,是什么反应?
  生“爱国情怀油然而生”“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
  师对,这里的心理描写说明了学生的情绪被感染了。那么对作者有何影响?
  生登楼时感慨万端,爱上了辛弃疾的词;老师教的诗词,几十年过去还能信口背出;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
  师也就是说,作者除了情思沉浸课堂外,课后也在学语文,登楼有诗情,课外拓宽阅读面。那么,再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作者是怎么听的?
  (师生讨论归纳。)
  生课堂里沉浸,課堂外拓展。
  师好,现在我们终于发现了于漪看似简单的语文学习方法的奥秘。那就是“看就要多次、入神地看,读就要发挥想象、联系生活去读,听就要课堂里沉浸,课堂外拓展去听”。
  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关键点和环节,需要教师捕捉、把握和完善。我从《往事依依》一文的课堂教学中枚举几例,希望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有“完善”意识,即回归到儿童,在学情中发现真相;关注到全体,吸引和调动每一个个体都在课堂的流程里运转;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在经过课堂训练后能否独立自主完成学的反馈;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除字面外是否结合自己的实际,有了精神的提升和生命的成长。此外,教师还要追问自己:我在带领学生学习时,教学的每个环节是否考虑到了落实、反馈和设计上的完善。
  语文课从“完成”走向“完善”,是基于任务完成的对文本再磨研、对学情再反馈、对环节再雕琢,其核心指向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有待我们进行更加深刻的反思、更加实在的改良、更加有效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李政涛.教育常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肖培东.语文教学:自由与不自由之间[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29).
其他文献
摘要:在各种考试(尤其是大型考试)中,选编一些教材例、习题的简单改编题,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和导向作用。但是,这类试题的检测结果往往很不理想。以连云港市最近一次高一期末调研测试中一道由教材习题改编而来的填空题(压轴题)为例,分析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得到教学启示:使用(讲解)教材中的例、习题(乃至教学其他题目)时,要变换呈现不同的解法以及知识的不同表征、问题的不同形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关键词:教材
期刊
摘 要: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自读课文”是该套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自读课文”,是教好“自读课文”的前提。统计表明:“自读课文”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自读课文”教学,既要与“教读课文”相区分,又要与之形成整体;“自读课文”的自主阅读,要成为“课外阅读”的示范;“自读课文”的自主阅读,还需要注意互文对读与群文共读。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 自读课文 施教策略  統编语文教
期刊
摘要:近距离接触美籍教师任教的美国AP课程,感受到中西教育差异带来的碰撞。相比较而言,我们的课堂距离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及“为了学生的学”还有一定差距。美国AP音乐课做到了“坚守学生立场”:评价体系方面,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导向;课堂管理方面,重心在于学生是否“会学”;教学策略方面,实施小组合作的“捆绑式”评分。在课堂上“坚守学生立场”,当是每一位教师所应关注的命题。  关键词:AP音乐课学
期刊
摘要: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收录于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作品致力于探讨“精神家园”等哲理问题,文章语言有些抽象晦涩,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阅读困难。如何引导学生读懂全文,并理解刘亮程的“精神家园”理念,成为课堂教学的难点。理解一篇文学作品,除文学鉴赏能力外,还需要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相当的生活积累,有些思考当下未必能得出结论。有时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可以缩小甚至消除,有时只能留待学
期刊
摘要:“学材再建构”是李庾南老师倡导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操作规则之一,是指为了实现学生学习效益的最大化,对各种显性的和隐性的学习材料、资源进行加工重组。在《直线、射线、线段》(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中,基于教材进行“学材再建构”。由此,感悟其一般策略:剖析学情与教情,建构新知“生长点”;丰富语言和活动,形成学习“着力点”;凸显主线与核心,创造知识“链接点”;关注整体与局部,打造教材“增值点
期刊
摘要:唐江澎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是中学语文界现象级人物。他从陕西来到江南,长期浸润在江南文化氛围之中,满怀教育理想,执着追寻育人之道,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语文教学风格。当年的觅渡者已经成为如今闻名遐迩的摆渡人。破茧成蝶的唐江澎在崇文重教的江南重新构建了他的“大语文王国”,向着“成全人”的目标大步前进。  关键词:唐江澎教学风格体悟教学  第一次听唐江澎的课是在2004年河北承德的一次语文研讨会上,他
期刊
摘要:在2017年江苏省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中,执教《函数的奇偶性》一课的选手创设的问题情境主要有“现实生活”“单刀直入”“认知冲突”“方法引领”四种类型;帮助学生建构概念时主要有“快速滑过”“一步到位”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应用知识时主要有“仅设置教材中的例1”“增加概念辨析和教材中的例2”“增加根据奇偶性画图的练习”“增加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问题”四种做法。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
期刊
摘要:任何一道数学题目都有“条件”和“目标”两个信息源,并且这两个信息源之间总有差异。数学解题可以运用如下策略:目标诱导方向(明确我要干什么),条件启发手段(分析我已经知道什么);实施差异分析(关注目标与条件之间有何差异),有效整合信息(寻求合适的路径消除上述差异)。通过几个例子,具体阐述如何运用“目标导向,差异分析”策略探求解题思路,调控、切换解题方向。  关键词:数学解题条件目标差异  美国著
期刊
摘要:在2017年江苏省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中,执教《椭圆的几何性质》一课的选手教学的亮点主要有: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与建构;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强调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把握数学本质。教学的不足主要有:对于“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地发生”没有深刻的认识;对于“教给学生正确的数学研究思路”没有深刻的认识。本课教学理应从椭圆方程出发,通过研
期刊
摘要:“主线式”阅读教学,是指“根据文本内容、训练重点、单元主题等,结合学情,恰当选择教学的切入点,巧妙提取或构建教学主线,引导学生循着这条主线走进文本,进行感知内容、 体悟情感、品味语言等实践活动”。教师可借助插图、标题、练习等元素,明文眼、理脉络、定支点。  关键词:“主线式”阅读教学文眼脉络支点  所谓 “主线式”阅读教学,是指“根据文本内容、训练重点、单元主题等,结合学情,恰当选择教学的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