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习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jiub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关注学生能力发展,实现个体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切实改革教学评价;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学习信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展创新意识”等五方面,论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实施新课程标准,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 关注能力;重视过程;改革评价;鼓励质疑
  【中图分类号】G6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教师不仅要认真体会新课程标准中所包含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而且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
  一、关注学生能力发展,实现个体全面发展
  传统数学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应着力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不是一味的把书本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通过书本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另外我们还要培养每个学生拥有健康良好的情感态度,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这是传统数学教学中的弊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正确与否,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发掘,导致学生思考问题方法的匮乏,同时有意无意压抑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这种只注重结果的做法导致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很明显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有的教师喜欢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并要求学生应用这种结论,去解答各种变式题,这样导致学生出现严重“消化不良”,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就应该把重点放在揭示各个知识形成的过程,展示学习新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多种思维方法,既增长知识,又发展思维。
  三、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切实改革教学评价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差异。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雷同的一对树叶一样。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通用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異,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教学中能否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其次,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传统的教师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惟一尺度,且具有甄别和选拔的“精英主义”倾向。这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使他们成为应试教育下潜在的牺牲品。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最后,现代评价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展学生各个方面的潜能,诸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实践中运用数学的能力等。
  四、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自信心是前进的内驱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使学生处于愉快的学习情境中,用激励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如:“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做得很出色”;“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看谁能得第一”┉┉
  教师一定要善于运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让学生感到老师时刻在关注着他;教师必须善于运用语言的艺术及时做出积极正面的评价,不管结果怎样,对于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表示高兴、骄傲、自豪。“你回答得真好,听了你的回答老师很高兴┉┉”对于结果不完全对时,我们不能简单否定,而是应该加以鼓励:“你努力想了,说对了一半,再好好想想┉┉”。对于结果不正确时,教师也绝不可训斥或贬低,而应该委婉地说:“你动脑了,再听听别的同学的意见,好吗?”对与众不同的观点、做法,应调动学生为之喝彩。这样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愉快,更增强了自信心。
  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展创新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怀疑,探果索因,追根问底,是他们创新的开端。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有疑问才能促进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启发学生多方面思维,寻求正确结论,引导学生对信息自主的加工,教师不但应善于设疑答疑,更应善于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他们主动创新的精神,这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和自我满足感,从而引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敢于大胆提问。
  “贵在参与”,学习也不例外。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也好,在研究中也罢,都应该切实记住六个字:一是“学生”,即心里有学生;二是“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三是“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要把课堂当做学生获取知识的海洋、培养能力的圣地、生动活泼发展的晴空,努力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
其他文献
线粒体影响肉鸡饲料转化效率,在骨骼肌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课题以糖皮质激素处理和热暴露为模型,研究应激对肉鸡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和氧化磷酸化的影响,为阐明应
Smads蛋白家族是近年新发现的细胞内信号传导蛋白,在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β)超家族成员的信号转导通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Smad4作为Smad蛋白家族
【摘 要】 本文针对一年级音乐教学难组织,难把握的特点,进行了如何开展有效教学的思考。依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激发和培养儿童的音乐兴趣,开发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培养孩子的表现力、创造力。最终为一年级学生打造一节他们所喜爱的音乐课。  【关键词】 有效教学;情境创设;音乐活动;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一年级的孩子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条件,采取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以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教学;口语交际;欲望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说话又是人
【中圖分类号】G6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1. How to Organize Effective Group Activities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s often used in group activitie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期刊
【摘 要】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一个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的情感时,学习积极性才有可能进入最高阶段,才能达到最佳学习状态。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提高教学质量呢?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设情境;语言艺术;实践操作;提高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
紫花苜蓿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栽培利用。但是我国南方酸性土壤限制了紫花苜蓿的推广种植。在酸性土壤中,低pH值是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更重要的是低土壤pH值所产生的间接影响,这时土壤中抑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是Fe2+的浓度过高,即铁毒。酸性土壤上,常常发生过多的H+和Fe2+等离子对植物共同产生胁迫。有关紫花苜蓿在酸性土壤的表现的研究不多,以往
本研究从生产实践出发,在调查了山东省当前奶牛日粮营养现状后,对过瘤胃氨基酸高能复合物从制备到应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   试验一对山东省奶牛实用日粮配方及营养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高三复习是对学生高中阶段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是教师指导学生对高中知识进行梳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的一项浩大系统工程。而高三地理复习时间短,内容多,复习中不能对教材内容作单纯地机械重复,而应对知识进一步整理和加工,以每章节,以每分区为单元或以某地理要素为专题,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综合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在学习中,这种准备就是“预习”。“先学后讲”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是在学生知识建构的基础之上,这就需要从小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它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有的老师怕学生预习,怕一些错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