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美”的反面不是“鄙视丑”

来源 :家教世界·V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ck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经常看到艺术启蒙的理由——为什么要学画画、为什么学舞蹈、为什么要学音乐、为什么要旅游看建筑看自然、为什么要看书、为什么要写诗、为什么要去美术馆博物馆……艺术的每一种形式都有启迪孩子的角度。学点艺术的技艺,除了短期的功利——能特长生加分,更多家长是意识到未来的功利:工业科技日渐成熟的今天,过剩生产力势必要“挤压”到各种精神追求的领域,为了孩子更有创造力,为了孩子未来的安身立命也得好好学艺术。
   那么,仅此而已么?
   通常对自然界的美,蓝天、山脉、海洋的壮美,花朵、小溪、珊瑚的秀美,都属于绝对美,我们人类是很少对这种自然天成产生审美争议的。而对于人工的美,就有了很多分歧,高雅的、平凡的、世俗的,愉悦的、悲伤的、澎湃的,只有一些高度提纯的艺术品,才能得到广泛的赞美。艺术有高低之分,是在提纯度来讨论的。欣赏得来最高雅最提纯的人一般是向下兼容的,如果兼容不下去,又怎能“艺术来源于生活”呢?
   我们带孩子去美术馆、博物馆,可不就是想熏出这些品味来?去接触高雅艺术这本是美好的事,可如果加上一些成年人的解读,或许就成了不好的事。你可曾跟孩子表达过这样的想法——“xxx是入不了眼的、低俗的。” 言外之意是我的娃呀你千万不要看。
   大人如果这么说,那就请自己的每一颦每一笑就高雅艺术起来,自律起来:每一篇ppt都排版优雅,每一套餐具都晶莹剔透,每一句语言都充满诗意,每一个日常生活的点滴都闪着精致之光,即使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也要高雅。
   这大概就是本文主旨了。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是为了让孩子向自身向内观,让孩子看到艺术的多样性,让孩子开眼,让孩子认识到人间至美,让孩子生活得有热情,让孩子有可以抒发内心情绪的渠道。当然可以向外整合创意,向外评论喜好;但绝不是要向外讽刺,向外标榜,向外强推优越感。
   欣赏美的反面不是鄙视丑
   首先,恰恰你理解得了丑,接纳它,才能知道美的品味高度在哪里。品味有高低,却没有优劣,没有褒贬,鄙视丑并不会让美的那部分更美。这个角度来说,美是客观的。
   其次,这个“丑”字,是“你感觉到”的丑,不是也不可能所有人都觉得它丑。这是一种“私趣”,是个人的主观看法,每个人都是有差异性的。这个角度来说,美又是主观的。
   或者说,审丑也是审美。
   丑有丑的功能,美有美的溢价。我们看到觉得难看的摇摇车,你自己可以觉得它们丑没问题。普遍地来说大部分人都不会觉得它美,摇摇车也许自己都没觉得自己漂亮,更不要说买它们的商家了。但事实是:孩子看到就会花一块钱去坐,这是商家的利益最大化的结果,更是厂家规避版权且销量优化的选择。那我们鄙视商家没审美有什么用呢?还不是要花钱去坐?它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这无关美丑,大家要的是它的功能。
   出于对孩子“审美”的保护,拽着孩子装作看不见地走过去?除非你立刻马上带她去美美的摇摇车那里做替代方案,不然孩子必然不领情啊,“娘亲,我不是亲生的么?怎么一块钱都不舍得花给我?”他哪管你“良苦用心”。
   反过来,就算孩子经常在家门口小卖部享用上面那让人欲言又止的米老鼠,但如果看到真正好看的米老鼠摇摇车,相信孩子,10块钱一次她也会闹着坐的,她一定会想要为这个溢价买单的,她一定会有这个品味的。回头再遇到小卖部丑丑的摇摇车,孩子依然不会嫌它丑,特有气节地不坐的。
   人生经验决定了我们经历过不同事物美观度高低的比较,才有真正的审美品味。要的是人根据环境调整品味要求,而不是物体去适应人。
   另外需要澄清的是,丑是相对于美来说的,而不是相对于善来说的丑恶。恶意是不可包容的,比如邪典动画片那类。
   追求美的反面不是鄙视丑、因为人家丑而诛它。欣赏美的反面是——感知不到美。然而“感知不到美”和“无视丑”也是不同的。
   对美的追求是一个人的自律,而不是他律
   艺术有多样性,音乐家不一定追求家里每个盘子都精致,画家不一定要求自己必须听交响乐。可是,音乐家要求自己的旋律必须和谐,画家要求自己的画必须构图完美,那是他们在自己的范畴中对自己的要求。越多自律,作品越伟大。
   “感知不到美”的人是审美比较粗线条,是需要各种后天提升的;但“无视丑”的人我反而觉得是一种高效的选择。
   比如你家不懂得口红色号的“直男”,比如用着各种街角生活用品的老人。他们都是省略了一些生活要求而已,没什么需要被鄙视的。其实,如果你认为自己还挺美的,就不该怀疑“直男”的审美情趣吧。只要是互不干涉互相的品味就可以啊。审美是自己对美有追求,而不是对别人有要求。换句话说,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差异的冲突,无关审美观而关乎道德观。
   审美有差异是主观的,但客观原因不可忽视
   大家能力和认知所限,导致审美有差异。
   比如小孩,我女儿爱穿水粉色的镶满钻的纱纱裙,那是她的认知范围内最美的表达。即使给她看过我觉得更雅致的裙子,她都觉得自己的坚持是对的。而且哪怕走路不方便,她也能忍受这种麻烦,那就支持她好了。大人要做的不是掰过来孩子的趣味,而重点在给孩子看过不同的裙子,抑或在镶满钻的纱纱裙里帮她挑一个更华丽的,只做大人该做的,足矣。
   审美风潮是历史选择,现代家庭装修极简主义风行,然而因此就说古老的巴洛克风不再美了么?哪怕罗马那些传统巴洛克老公寓已经不受待见了,那么高迪的米拉公寓所呈现的那种现代的混搭了巴洛克风格的难道不藝术么?
   如果说那是艺术家的巴洛克,所以才是好看的。那么我们下沉一点,普通人家庭的极简风格是不是也因此变成了“低级版”的极简风了呢?也都不艺术了呀,甚至山寨堆砌。那普通人用“低级版”极简来诠释生活美学,那么普通人用繁杂的巴洛克来诠释怎么就要被鄙视呢?其实,够不够美,我们通常说的只是够不够走心而已,还到不了审美评判的高度。
   只要孩子能坚持自己的审美看法,能为此付出代价去执行,求同存异不消除异己,都是审美观的培养,也是在为艺术启蒙做贡献。
   大人要做的是尽自己所能的、少存私心地去帮孩子消除时间差、空间差、信息差,而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对自己尽责,而不是对他人指责。我们的审美教育除了教孩子“能发现美” “能分辨美”,还应该包括“能包容不美” “能理解丑”,不管角度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不管目的是功利的还是无功利的。
   没有包容的美是单调的,排它不会让“它”更不美,但会障自己的眼。
其他文献
摘 要:智慧是人有创造力的核心因素。对少年儿童来说,重要的是从小就要对他们以美启智,并且要寓美育于娱乐之中,在游戏中放飞想象,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将来才有可能激起民族复兴的创新激情。  关键词:智慧 美术教育 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
大规模突发性灾害涉及范围广,破坏性极强,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损失。灾后如何将救援物资及时、足量的配送至灾区应急点,以保障救援人员和灾区人民的基本生活和救灾需求,是
一张白纸在画家手里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可一张随意撕碎的纸头,一丢——它就成了垃圾;有孩子捡起,几笔彩画勾勒,也许你无法想象,拥有了生命的纸屑,却成就了孩子们心中五彩的世界。想象给孩子们的思维插上了翅膀,它让孩子徜徉于真实与幻想之间,追逐智慧的火花。想象是创造力的源泉,激发着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热情,拥有了它,孩子们必定会飞得更高更远。美术课是培养孩子们想象力的一条捷径。  一、谈话:创造立体的
幼儿期是儿童行为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着眼于他们终身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的重要素质与能力,它能够帮助幼儿正确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挑战,成为帮助幼儿日后立足于社会的基石。区域活动所具有的趣味性、探索性、互动性等特性十分利于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组织区“双新”教师就该课题做了长期的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收获了良好的成效。本文就如何坚持“四个相结
有一天,我发现小喵梳头特别慢,在镜子前久久不愿离开。   我有点疑惑了,几年前,有个朋友对我说她女儿从四年级开始就特别爱照镜子,我还开玩笑地说:“哪有那么早就爱照镜子的孩子。”   天呐,难不成孩子们都是从这个年纪就开始注意自己的容貌啦?   爱美之心人皆有   果然,她梳完头走出来跟我说了一句:“妈妈,小晨说我脸太圆了,下巴不够尖,所以颜值不够。”   我认真地看着她说:“不会吧,你长得多可爱啊
期刊
很早前,姚明就公开表示,自己绝不会沦为“怪兽家长”,更抗拒女儿姚沁蕾成為娇纵的“名二代”。   他还表明不要求女儿继承自己的衣钵。他说:“女儿现在还小,我从没想过要她当上篮球员,只希望她将来能像我一样找到自己的兴趣。我以前也是做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才会有原动力去在NBA奋斗。”   “很多人说姚明的女儿将来会感受到名门之后的压力,但我希望‘光环’会给她一点点压力,这样才能发挥最大潜能。”   “在孩
期刊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天睡觉之前,儿子都要说上这么几句晚安祝词:“妈妈晚安,度夜愉快,做个好梦,明天见。”   起初,我觉得新奇,还配合他“演练”。后来,慢慢变得敷衍,尤其是,很晚了,他还在捣鼓作业或者玩具什么的,磨磨蹭蹭不肯上床,急于让他关灯睡觉,就会说:“晚安,抓紧睡。”然后关灯关门,转身就走。   前几天,我出差,两个晚上不在家。他打电话给我说:“妈妈,等下划日历、说晚安怎么办?”   我说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地控制的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控制的,控制的方法就是信息的输出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稳定和平衡,最佳目标的达成,主要是靠反馈控制来实现的。反馈信息越及时,学生学习成果的正确度越高,反馈信息的转换频率越高,教学的成效也就越大。现代教学理论主张课堂教学应有多向的信息传输:既有教师传输给学生的信息,也有学生传输给教师的信息,还有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课堂教学中
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来说,娇生惯养确实成了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碰到问题只需一哭一闹就可以得到爸爸妈妈的关注,所有难题在霎那间迎刃而解。不妨来看看以下几个真实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小片段。   情境1:上学快迟到了,爸爸让宝贝赶快穿好鞋子,但随即而来的是宝贝的哭闹声:“我不会穿,太难穿了!”爸爸二话不说,马上帮宝贝穿上,宝贝破涕而笑,这个难题看似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情境2:“妈妈,我们来玩木头人的
期刊
互联网时代科技的发展、观念的变革,加之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土地流转等根本性变化、建设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化,以及公益组织进入,影响并带动着乡村生产与生活的多元化,都为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