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每年4月份到6月份之间,都是毕业生集中就业的关键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之前,针对毕业生进行专门的就业辅导与服务是至关重要的。有效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可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增加其就业成功几率。因此本文就将针对毕业生就业服务模式发展过程进行简要分析与介绍,从而研究出适合毕业生个性化发展要求以及社会竞争需求的就业服务模式,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模式的创新与改进,最终帮助毕业生尽快就业。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服务模式;研究
当前,我国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每年都有大批的应届毕业生来到社会当中参与各个企业单位的应聘,从而想要获得一个令自己满意的职位。
如今社会中存在的毕业生大多为90后,这一群体的学生有着相对鲜明的个性特点,同时对于自身的发展有着自己明确的想法,所以院校若想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工作,就必须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角度着手。
站在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与方向之上,从而开展相应的引导、拓展、帮助和服务工作,实现多方联动,共同发展,最终帮助毕业生尽快就业。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基本模式发展过程
(一)传统模式——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主导的模式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在面临就业问题的时候,往往由政府主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统包统分”、“国家包分配”制度。
这一模式即要求国家承担高校毕业生所有的培养费用,当毕业生毕业之后,由国家统一安排,且通过指令性计划,深入到各个所有制单位当中参与就业。
(二)现行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自主的模式
这一模式的出现,主要表现在改革開放时期及其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这段时间,正处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而高校在进行人才推荐与帮扶就业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自主权。
这时候传统的“包分配”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如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所以从1986年之后,国家教委就下达了相关的计划,要求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以及其相关方面的工作都可以由高校自主决定。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的整个过程中,新的就业制度也使得学校的自主权不断提升,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通过面试的方式,实现了双向选择,更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资源配置提供了帮助。
(三)创新模式——校企联动的多维互动模式
当前,我国许多高校都为毕业生创造了校企合作的就业制度,这一就业模式的引入使得高校毕业生在面临就业的时候有了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高校学生本身的竞争实力。
校企合作制度的推行,使得学生可以在学校期间就掌握相应的就业能力,从而有更丰富的就业经验,未来从业的过程中必然更为得心应手,有的放矢。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模式创新型对策
(一)“基础+模块”的人才培养服务模式
“基础+模块”的人才培养服务模式,符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所谓“基础+模块”,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既要注重全面性、基础性,又要注重专业性、独特性。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与长处,通过对其进行这样的人才培养,可以使得学生做到理论扎实、基础夯实,且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在未来的就业竞争过程中,将会具有更强的竞争实力。
(二)“导师制”就业培养服务模式
在高校,建立起“导师制”就业培养服务模式,可以使得就业服务教育被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可以不断提高毕业的就业水平。导师不仅需要具备传统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对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学、社会公共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有深入了解与挖掘。加之自己相对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充分了解当前的社会人才需求信息,进而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将会更加具有方向性与科学性。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全员育人服务模式
在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服务的时候,需要将就业为人才培养导向,并且时刻将育人工作与全体人员教育工作紧密结合。作为高校需要明确,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起相对正确的人生观与职业观,还需要引领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对自己也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与认知。
通过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掌握创业的技能,从而增强学生在未来就业过程中应对就业压力与风险的能力,向着社会发展的方向以及自身个性特点的施展方向不断迈进。
(四)校企、家校联合下就业服务模式
校企合作制度以及家校合作制度都是未来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种就业服务模式。尤其是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许多学校都与一些企业单位签订了实习合同,即要求即将面临毕业的毕业生深入到企业内部进行实习工作,对于一些表现优异的学生,则可以实行毕业后长期聘用的形式。
而家校合作则主要指家庭与学校共同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通过彼此之间相互交流,增强信息的沟通流动性,进而使得家长也可以参与到毕业生就业的决策当中,是现代学校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形式。
三、结语
针对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创新原有的就业服务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从而帮助毕业生早日投入到就业状态当中,进而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帮助毕业生开始人生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模式的探索[J].人事天地,2012,12:30-32.
作者简介:陈路曦(1983-),女,辽宁本溪人,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现任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学生辅导员。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服务模式;研究
当前,我国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每年都有大批的应届毕业生来到社会当中参与各个企业单位的应聘,从而想要获得一个令自己满意的职位。
如今社会中存在的毕业生大多为90后,这一群体的学生有着相对鲜明的个性特点,同时对于自身的发展有着自己明确的想法,所以院校若想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工作,就必须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角度着手。
站在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与方向之上,从而开展相应的引导、拓展、帮助和服务工作,实现多方联动,共同发展,最终帮助毕业生尽快就业。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基本模式发展过程
(一)传统模式——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主导的模式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在面临就业问题的时候,往往由政府主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统包统分”、“国家包分配”制度。
这一模式即要求国家承担高校毕业生所有的培养费用,当毕业生毕业之后,由国家统一安排,且通过指令性计划,深入到各个所有制单位当中参与就业。
(二)现行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自主的模式
这一模式的出现,主要表现在改革開放时期及其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这段时间,正处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而高校在进行人才推荐与帮扶就业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自主权。
这时候传统的“包分配”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如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所以从1986年之后,国家教委就下达了相关的计划,要求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以及其相关方面的工作都可以由高校自主决定。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的整个过程中,新的就业制度也使得学校的自主权不断提升,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通过面试的方式,实现了双向选择,更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资源配置提供了帮助。
(三)创新模式——校企联动的多维互动模式
当前,我国许多高校都为毕业生创造了校企合作的就业制度,这一就业模式的引入使得高校毕业生在面临就业的时候有了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高校学生本身的竞争实力。
校企合作制度的推行,使得学生可以在学校期间就掌握相应的就业能力,从而有更丰富的就业经验,未来从业的过程中必然更为得心应手,有的放矢。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模式创新型对策
(一)“基础+模块”的人才培养服务模式
“基础+模块”的人才培养服务模式,符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所谓“基础+模块”,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既要注重全面性、基础性,又要注重专业性、独特性。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与长处,通过对其进行这样的人才培养,可以使得学生做到理论扎实、基础夯实,且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在未来的就业竞争过程中,将会具有更强的竞争实力。
(二)“导师制”就业培养服务模式
在高校,建立起“导师制”就业培养服务模式,可以使得就业服务教育被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可以不断提高毕业的就业水平。导师不仅需要具备传统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对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学、社会公共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有深入了解与挖掘。加之自己相对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充分了解当前的社会人才需求信息,进而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将会更加具有方向性与科学性。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全员育人服务模式
在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服务的时候,需要将就业为人才培养导向,并且时刻将育人工作与全体人员教育工作紧密结合。作为高校需要明确,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起相对正确的人生观与职业观,还需要引领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对自己也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与认知。
通过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掌握创业的技能,从而增强学生在未来就业过程中应对就业压力与风险的能力,向着社会发展的方向以及自身个性特点的施展方向不断迈进。
(四)校企、家校联合下就业服务模式
校企合作制度以及家校合作制度都是未来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种就业服务模式。尤其是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许多学校都与一些企业单位签订了实习合同,即要求即将面临毕业的毕业生深入到企业内部进行实习工作,对于一些表现优异的学生,则可以实行毕业后长期聘用的形式。
而家校合作则主要指家庭与学校共同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通过彼此之间相互交流,增强信息的沟通流动性,进而使得家长也可以参与到毕业生就业的决策当中,是现代学校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形式。
三、结语
针对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创新原有的就业服务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从而帮助毕业生早日投入到就业状态当中,进而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帮助毕业生开始人生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模式的探索[J].人事天地,2012,12:30-32.
作者简介:陈路曦(1983-),女,辽宁本溪人,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现任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学生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