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兰旧称尼德兰(Netherland),意即“低地”。面积4.15万平方公里,人口1600万。这是一片十分奇特的土地,约三分之一都在海平面以下,且多港汊洼地。荷兰人素有筑坝抗洪、围海造田的传统,谚称:“上帝造人,荷兰人造地”。这里的主导风向是清劲的“大西洋西风”,夹带着细密的阵雨。此地每年大约有200天下雨,但降水平均强度不大。
风车是荷兰人利用自然力的重大发明。自中世纪开始,荷兰人就用风车抽水排涝、碾磨谷物甚至开锯木料,直到电力和内燃机占据统治地位才被取代。目前荷兰尚有1000多座风车作为独特的旅游景观得以保存,我们参观的“三姐妹风车”就是一处著名的景点。它们虽已失去实用价值,却得以涅槃重生,现在西欧各国随处可见一座座英姿挺拔(高约60米、螺旋桨直径逾20米)的风力发电装置,正是这一伟大发明的更新再现。
风车、木鞋和郁金香是荷兰的三大标志。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四月份和五月初是郁金香的盛开时节,万紫千红、绚丽缤纷。可惜我们到达时,已是明日黄花,美景不再。木鞋是荷兰特产,这种看来相当笨重的鞋子,据说特别适于在泥地行走与劳作,而不至陷落,有点不可思议。古代做一双木鞋,要花一天多时间。现在采用机械,每天可以生产几十双,其造型与涂饰也各具匠心。木鞋展室中琳琅满目,成为吸引游客的工艺品。
钻石加工是荷兰传统的独特技艺,历代欧洲皇室的重要钻饰,往往都在荷兰加工。其工艺也不断改进,一颗钻石的磨削面,现在可达58面,使光线折射效果更好,看上去更加灿烂夺目。据说香港的工艺,可以磨出48面,而国内一般只有38~42面。讲解员特别强调衡量钻石价值的“4C原则”中的色泽(color)与切割(cutting),固然有为自己商品做广告之嫌,却也给我们增加了一些知识。
阿姆斯特丹是荷兰的首都,人口约100万,它濒临阿姆斯特河口地势稍高处,并以此得名。
全城由约90个岛屿、160条河道构成,最多时有桥梁1000多座,现存桥梁252座,有“北方威尼斯”之称。荷兰人对此并不服气,就城市规模和繁华程度而言,它确实远远超过威尼斯,但核心城区的建设大约比威尼斯晚了三百年。
我们在喜力啤酒厂原总部(HeinekenBrewery,现为博物馆)附近登船,游览两岸风光。河道旁的码头,原来是为装卸货物用的,后来演变成为“船屋”,一战之后,船屋渐成时尚,虽然通常面积只有几十平方米,居者却怡然自得,因数量有限,现在更是一屋难求。17世纪是阿姆斯特丹建设发展的黄金时代,城市的代表性建筑大部分是在那时建成的。当时的政体是共和国制。和许多欧洲城市不同,阿姆斯特丹并不以宫殿或教堂闻名,而是以沿岸鳞次栉比的商住两用民居著称,具有更为亲切的人文特征。
这些房屋一般高四层,顶层有阁楼,沿街门面狭窄、楼层较高而后延较深,因为当时的政府以门面的宽度来征收房产税,精明的商人便向纵深发展。因地质松软,需要打人11至17米长的木桩来加固地基,当时打桩全靠人力和简单的器械,很费工夫。这些木桩只要不暴露在空气中,可历数百年而不腐朽,有人戏称:“把阿姆斯特丹城倒过来,简直就是一座森林!”每幢房屋顶层的山墙各有特色,有趣的是当时街道没有门牌,不同的山墙就成为房屋的标识。仔细观察,几乎所有房屋的山墙正中都伸出一根悬臂,上有吊钩,专门用来吊装货物,有的房屋墙面还特意自下而上向外倾斜,避免吊货时碰坏墙面。当年的桥梁虽然是木制的,但许多桥梁都可以开合,方便船只通行。后来更新的铁桥,有些仍具有开合功能。
17世纪中叶,是荷兰海上商贸的鼎盛时期,商船总数达到1.6万艘,总吨位超过英、法、西、葡四国的总和。海上商贸的蓬勃发展,给荷兰人带来巨大的财富和高度的文明,与之共生的是海上的掠夺与争霸。远隔万里的印度尼西亚和我国台湾,都曾沦入荷兰之手。西方列强的海上争霸,延续了几个世纪。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惨遭灭顶之灾,从此一蹶不振;而法国海军经特拉法加一役,也元气大伤;大不列颠俨然成为海上霸主,建立起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荷兰与英国数次交锋,败多胜少,但依然保有二等强国的一席之地。
游船所经之处的著名建筑,有1887年建成的卡里(CARRE)皇家歌剧院,壳牌(Shell)石油公司总部(现在是壳牌公司的研究院),还有现代化风格的葛堡(GEBOUW)博物馆和尼莫(NEMO)高科技博览中心。
下午驱车往比利时,沿途绿草如茵,以产奶著称的黑白花牛群散放其间,天放晴时,牛干脆卧地吃草,怡然自得,可见牧草之丰茂。荷兰畜牧业十分发达,奶制品闻名于世。中途经过海牙,在国际法庭门前摄影留念,再从鹿特丹东侧南下。鹿特丹曾是吞吐量世界第一大港,现在排名第三。阿姆斯特丹一海牙一鹿特丹地带,是欧洲次于伦敦、巴黎和莱茵一鲁尔区的人口稠密区域,其面积占荷兰的5%,人口却占四分之一。
风车是荷兰人利用自然力的重大发明。自中世纪开始,荷兰人就用风车抽水排涝、碾磨谷物甚至开锯木料,直到电力和内燃机占据统治地位才被取代。目前荷兰尚有1000多座风车作为独特的旅游景观得以保存,我们参观的“三姐妹风车”就是一处著名的景点。它们虽已失去实用价值,却得以涅槃重生,现在西欧各国随处可见一座座英姿挺拔(高约60米、螺旋桨直径逾20米)的风力发电装置,正是这一伟大发明的更新再现。
风车、木鞋和郁金香是荷兰的三大标志。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四月份和五月初是郁金香的盛开时节,万紫千红、绚丽缤纷。可惜我们到达时,已是明日黄花,美景不再。木鞋是荷兰特产,这种看来相当笨重的鞋子,据说特别适于在泥地行走与劳作,而不至陷落,有点不可思议。古代做一双木鞋,要花一天多时间。现在采用机械,每天可以生产几十双,其造型与涂饰也各具匠心。木鞋展室中琳琅满目,成为吸引游客的工艺品。
钻石加工是荷兰传统的独特技艺,历代欧洲皇室的重要钻饰,往往都在荷兰加工。其工艺也不断改进,一颗钻石的磨削面,现在可达58面,使光线折射效果更好,看上去更加灿烂夺目。据说香港的工艺,可以磨出48面,而国内一般只有38~42面。讲解员特别强调衡量钻石价值的“4C原则”中的色泽(color)与切割(cutting),固然有为自己商品做广告之嫌,却也给我们增加了一些知识。
阿姆斯特丹是荷兰的首都,人口约100万,它濒临阿姆斯特河口地势稍高处,并以此得名。
全城由约90个岛屿、160条河道构成,最多时有桥梁1000多座,现存桥梁252座,有“北方威尼斯”之称。荷兰人对此并不服气,就城市规模和繁华程度而言,它确实远远超过威尼斯,但核心城区的建设大约比威尼斯晚了三百年。
我们在喜力啤酒厂原总部(HeinekenBrewery,现为博物馆)附近登船,游览两岸风光。河道旁的码头,原来是为装卸货物用的,后来演变成为“船屋”,一战之后,船屋渐成时尚,虽然通常面积只有几十平方米,居者却怡然自得,因数量有限,现在更是一屋难求。17世纪是阿姆斯特丹建设发展的黄金时代,城市的代表性建筑大部分是在那时建成的。当时的政体是共和国制。和许多欧洲城市不同,阿姆斯特丹并不以宫殿或教堂闻名,而是以沿岸鳞次栉比的商住两用民居著称,具有更为亲切的人文特征。
这些房屋一般高四层,顶层有阁楼,沿街门面狭窄、楼层较高而后延较深,因为当时的政府以门面的宽度来征收房产税,精明的商人便向纵深发展。因地质松软,需要打人11至17米长的木桩来加固地基,当时打桩全靠人力和简单的器械,很费工夫。这些木桩只要不暴露在空气中,可历数百年而不腐朽,有人戏称:“把阿姆斯特丹城倒过来,简直就是一座森林!”每幢房屋顶层的山墙各有特色,有趣的是当时街道没有门牌,不同的山墙就成为房屋的标识。仔细观察,几乎所有房屋的山墙正中都伸出一根悬臂,上有吊钩,专门用来吊装货物,有的房屋墙面还特意自下而上向外倾斜,避免吊货时碰坏墙面。当年的桥梁虽然是木制的,但许多桥梁都可以开合,方便船只通行。后来更新的铁桥,有些仍具有开合功能。
17世纪中叶,是荷兰海上商贸的鼎盛时期,商船总数达到1.6万艘,总吨位超过英、法、西、葡四国的总和。海上商贸的蓬勃发展,给荷兰人带来巨大的财富和高度的文明,与之共生的是海上的掠夺与争霸。远隔万里的印度尼西亚和我国台湾,都曾沦入荷兰之手。西方列强的海上争霸,延续了几个世纪。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惨遭灭顶之灾,从此一蹶不振;而法国海军经特拉法加一役,也元气大伤;大不列颠俨然成为海上霸主,建立起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荷兰与英国数次交锋,败多胜少,但依然保有二等强国的一席之地。
游船所经之处的著名建筑,有1887年建成的卡里(CARRE)皇家歌剧院,壳牌(Shell)石油公司总部(现在是壳牌公司的研究院),还有现代化风格的葛堡(GEBOUW)博物馆和尼莫(NEMO)高科技博览中心。
下午驱车往比利时,沿途绿草如茵,以产奶著称的黑白花牛群散放其间,天放晴时,牛干脆卧地吃草,怡然自得,可见牧草之丰茂。荷兰畜牧业十分发达,奶制品闻名于世。中途经过海牙,在国际法庭门前摄影留念,再从鹿特丹东侧南下。鹿特丹曾是吞吐量世界第一大港,现在排名第三。阿姆斯特丹一海牙一鹿特丹地带,是欧洲次于伦敦、巴黎和莱茵一鲁尔区的人口稠密区域,其面积占荷兰的5%,人口却占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