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眼科 400038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yqgf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视野视网膜电图(full-field ERG,ffERG)检查具有无创伤、客观、定量和可重复的特点,是现代眼科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估中不可或缺的手段。目前国内ffERG应用较广泛,但存在检测病种偏少、检测方法不标准、结果描述不规范等问题。重视其国际化、标准化、正规化应用;了解与多焦视网膜电图和图形视网膜电图的适应证、检测技术和结果判读的区别;重视拓展其新的临床应用领域和方法,才能真正发挥ffERG在视网膜疾病诊断、鉴别和疗效判断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中华眼底病杂志》第六届编辑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眼底病学组会议于2009年3月18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华雅国际大酒店三楼湖南厅召开。会议由《中华眼底病杂志》副总编辑张军军主持。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游苏宁、副社长蔡丽枫以及《中华眼科杂志》编辑部黄翊彬主任、赵红梅老师,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毕小敬老师等特邀嘉宾出席了会议。
期刊
期刊
目的 观察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上存留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树突和胞体形态改变.方法 用基因枪技术标记病程3个月的糖尿病大鼠和正常同龄大鼠的RGC,用带Z轴的Leica显微镜和CCD照相机采集RGC照片.按树突和胞体大小及形态分类后比较各组细胞树突野、胞体直径变化及其结构特征变异.Thy-1抗体免疫标记RGC,荧光显微镜下拍照,计数比较早期糖尿病大鼠RGC密度变化.结果 病程3个月时,糖尿病大
视网膜裂孔是导致视网膜脱离的一个重要冈素,也是导致自发性玻璃体积血的主要原因之一[1].玻璃体积血可导致屈光间质混浊,影响眼底检查,导致裂孔难以早期发现,而早期发现裂孔并及时激光光凝是防止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段[2]。
患者女,16岁,因发热、头痛伴呕吐5 d,于2006年11月5日以"头痛待查"收入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患者于人院前5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6℃,伴头痛,恶心、呕吐.儿科门诊身体检查:体温38.4℃.内科查体无阳性体征。
根据《四川出版奖》评选规定和评奖办法,经过专家学者和相关出版管理部门评审,《中华眼底病杂志》荣获”第二届四川出版·期刊奖”二等奖。作为四川省新闻出版行业的政府奖,《四川出版奖》两年评选一次;其中,期刊奖是通过对期刊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学术水平、编校质量等多项指标经过多轮严格评审后,从全省300多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期刊中评比产生。
期刊
根据本刊第一期公布的2008年渎者调查活动参与规则,第五期出版后,编辑部从本刊读者数据库中抽取了30位读者朋友,通过手机短信方式征集大家对第五期杂志中刊出文章的评价。现从回复短信和通过邮件自由参与评价的读者朋友中抽奖产生了2位获奖者,他们分别是烟台市毓璜顶医院眼科陈宁、唐山市眼科医院李冬育。
期刊
目的 观察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98只眼ARN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进行了最佳矫正视力、眼压、B型超声检查、裂隙灯生物显微镜、前置镜、直接和(或)间接检眼镜结合三面镜检查,屈光间质清楚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部分患者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查鉴定致病病毒种类,明确诊断ARN后抗病毒、选择性激光和玻璃体手术治疗.并对视力和眼底情况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
一稿两投(一稿多投)是指同样的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文稿投寄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重复发表是指同样的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文稿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发表,无论是印刷版媒体还是电子媒体。
期刊
人类视网膜母细胞瘤(RB)是起源于神经原,还是神经胶质细胞或视网膜祖细胞,是一个长期存在争论的问题.随着电子显微镜的广泛应用,以及对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基因)和蛋白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证据表明人类RB很可能起源于红绿视锥前体细胞.若能选择性地在人视锥前体细胞中剔除Rb基因,就能确切地知道视锥前体细胞是否为人RB的细胞起源.因此,针对视锥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将是今后RB研究的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