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道德认识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道德行为的一种内部动力。怎样抓好小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呢?我觉得做为教师,首先要有爱学生、爱集体的浓厚感情。带着这样的感情去教育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心声,才能深刻体会学生们的所需所求,才能达到师生情感交融,心灵的相通,进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一、以情激情
首先,教师要提高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能力,与学生相互理解。只有把自己的心交给学生,学生才能把心交给我们,才能达到情感交融。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常常被捧为家中的“小皇帝”,遇到一些事情,往往为自己想得多,替别人想得少。我们不应以“这个孩子私心重”为借口表示反感和训斥,而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真情打动他们。如一次春游午餐时给学生分发面包,有两名同学都认为对方的面包大一些,争着要那个大一点的,发生了争吵。我及时找他们谈心,先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然后对他们说:“同学们在一起,就好比亲兄弟,谁多吃一口少吃一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相信你们都是懂事的好孩子。”听了这话,两个学生都说,刚才是我不对。让他先挑一个吧。我在班会上表扬了这两名同学,使大家都受到了教育,以后在也没发生这样的事。这件事虽然小,却使我感到:做为一名教师,只有把自己的情感融于学生的情感之中,时时想到“假如我是一名学生”,来一个“换位思考”,与学生情感交融,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二、以行激情
道德形象本身就具有生动性和感染性,道德行为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手段和工具。英雄模范人物、优秀典型事例以及优秀爱国主义文艺作品,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特别是教师本身良好的行动和榜样,更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从而使他们更好地认识道德要求的正确性及其深刻的意义,并能产生和加强新的道德观念。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十分注意运用道德形象和道德行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注意运用道德形象和道德行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感化。
“行动比语言更有力”,教师的行动就是无声的教育,也是最有力的教育。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信念,要引导学生情感变化,做为教师,就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能使学生受到感化和教育的行动。在我校利用校本资源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教育的一次积肥劳动中,学生们大多因为嫌粪肥又脏又臭而不愿伸手。面对这种情况,我毅然干在前头。同学们也都跟着干了起来。事后,许多家长高兴地说:“俺家的孩子帮俺干家务活了!”这件事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身教胜于严教”的意义。
三、以理激情
情感的激发不是一时一事的事情,而是要在思想深处得到深化和升华。所以,情感教育和及其他教育活动都要形成系列,并符合一定的道德要求,在潜移默化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提高。通过这些情感体验,使学生悟出做人的道理,在心灵深处产生真挚的道德情感。
我认为,加强理想教育是做好小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重中之重。但有些教师却走进了一种误区,导致学生的理想不符合客观实际。我调查研究中发现多数学生的理想都很高远。如:科学家、歌唱家、医生、教师……几乎没有人为了改变家乡落后面貌而学习。有些学生到了发现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的时候,便自甘堕落,不求上进,甚至辍学。针对这一状况,我建议学校通过开展“我的家乡景色美”、“谁不夸咱家乡好”等活动使孩子们树立起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通过开展“我的家乡缺点儿啥”、“家乡面貌怎样改”等大讨论使孩子们认清家乡的落后面貌,明确家乡的发展前景,树立为改变家乡面貌努力学习的理想。
一、以情激情
首先,教师要提高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能力,与学生相互理解。只有把自己的心交给学生,学生才能把心交给我们,才能达到情感交融。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常常被捧为家中的“小皇帝”,遇到一些事情,往往为自己想得多,替别人想得少。我们不应以“这个孩子私心重”为借口表示反感和训斥,而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真情打动他们。如一次春游午餐时给学生分发面包,有两名同学都认为对方的面包大一些,争着要那个大一点的,发生了争吵。我及时找他们谈心,先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然后对他们说:“同学们在一起,就好比亲兄弟,谁多吃一口少吃一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相信你们都是懂事的好孩子。”听了这话,两个学生都说,刚才是我不对。让他先挑一个吧。我在班会上表扬了这两名同学,使大家都受到了教育,以后在也没发生这样的事。这件事虽然小,却使我感到:做为一名教师,只有把自己的情感融于学生的情感之中,时时想到“假如我是一名学生”,来一个“换位思考”,与学生情感交融,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二、以行激情
道德形象本身就具有生动性和感染性,道德行为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手段和工具。英雄模范人物、优秀典型事例以及优秀爱国主义文艺作品,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特别是教师本身良好的行动和榜样,更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从而使他们更好地认识道德要求的正确性及其深刻的意义,并能产生和加强新的道德观念。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十分注意运用道德形象和道德行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注意运用道德形象和道德行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感化。
“行动比语言更有力”,教师的行动就是无声的教育,也是最有力的教育。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信念,要引导学生情感变化,做为教师,就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能使学生受到感化和教育的行动。在我校利用校本资源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教育的一次积肥劳动中,学生们大多因为嫌粪肥又脏又臭而不愿伸手。面对这种情况,我毅然干在前头。同学们也都跟着干了起来。事后,许多家长高兴地说:“俺家的孩子帮俺干家务活了!”这件事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身教胜于严教”的意义。
三、以理激情
情感的激发不是一时一事的事情,而是要在思想深处得到深化和升华。所以,情感教育和及其他教育活动都要形成系列,并符合一定的道德要求,在潜移默化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提高。通过这些情感体验,使学生悟出做人的道理,在心灵深处产生真挚的道德情感。
我认为,加强理想教育是做好小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重中之重。但有些教师却走进了一种误区,导致学生的理想不符合客观实际。我调查研究中发现多数学生的理想都很高远。如:科学家、歌唱家、医生、教师……几乎没有人为了改变家乡落后面貌而学习。有些学生到了发现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的时候,便自甘堕落,不求上进,甚至辍学。针对这一状况,我建议学校通过开展“我的家乡景色美”、“谁不夸咱家乡好”等活动使孩子们树立起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通过开展“我的家乡缺点儿啥”、“家乡面貌怎样改”等大讨论使孩子们认清家乡的落后面貌,明确家乡的发展前景,树立为改变家乡面貌努力学习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