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然而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却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针对该问题首先澄清了对实践的理解,其次阐明了实践育人理念的含义及意义,最后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对策是构建高校学生党建实践育人新模式。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建;实践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064-02
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是党联系青年大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与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是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也是关系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一环。
然而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着诸如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还存在部分学生入党动机多样化、党性修养不足、党员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笔者认为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实践及教育实践的含义。
一、实践和教育实践的含义
1.实践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特有的对象性活动。[1]而现实中人们往往拘泥于主体改造客体的这种主体性思维,尤其是在党课教育过程中简单地把教师当做主体,把学生当做客体,导致学生党建工作收效甚微。实践作为一种实体性存在,不仅包括生产劳动等物质实践,也包括生活实践、交往实践等实践形式。也就是说,实践也包括对人自身、人的内在世界的“改造”功能。[2]
2.教育实践的含义
教育实践作为实践活动的一部分,是指师生双向互动的交往活动过程。该过程包括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活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两个方面。
而长期以来受传统主体性思想的影响,人们一直以为教育实践仅指教师在课堂上的单向教育活动,而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教学实践的根本目的是要逐步确立和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要塑造和建构学习主体。[3]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融入课堂,感受学习的魅力,把党的知识内化到心中,进而外化到实际行动中。
二、实践育人理念的含义
2004年,中央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了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由此可见,时代赋予了高校实践育人以更加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构建高校实践育人的教育模式有其重要的时代语境和价值方位。
根据实践和教育实践的含义,实践属性是教育的内存属性。而实践育人也是基于实践的观点而形成的一种育人理念,是指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活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的有机统一。这里的实践育人不完全是实践教学,即凡是围绕着教学目的学生自主开展的活动都可称之为实践教学活动。[4]如:学生党支部组织的社区志愿服务,通过切实与社区居民的接触,增强学生党员的服务观念和宗旨意识;开展的学习雷锋座谈会,通过师生的深入交流,加深了入党积极分子对雷锋精神的感悟,提高了他们对奉献精神的理解。
实践育人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不仅强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主导作用和书本知识的重要性,而且还强调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这是对传统灌输教育观的一种积极扬弃。也就是说,传统的“我打你通”“我说你听”“我讲你记”的单向简单的对象式灌输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今高校的党建教育。
实践育人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所体现的是师生主体间平等交往、主动对话、共同构建的活动过程,学校是师生合作、共生共长的学习共同体。[5]这其实是一种思维范式的转移,即由“主体—客体”思维范式向“主体—主体”思维范式的转移,也就是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移。这种思维范式的转移否定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使矛盾双方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该党课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学生党员的欢迎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喜爱,而且效果明显。学生党员在实习和就业单位受到了主管领导的充分肯定与一致好评。
三、积极构建高校学生党建实践育人模式
构建高校学生党建实践育人模式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并重,因为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但是构建高校学生党建实践育人模式还需要一定的条件,掌握一定的方法。
1.构建高校学生党建实践育人模式条件
(1)树立平等交往意识。在高校学生党建实践育人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作为交往双方应该是平等交往的个体,是双方共同面对的对象。特别是对于教师来说,只有树立与学生平等交往的意识,交往双方才能意识到对方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即使是这样,教师也应该是“平等者中的首席”,因为教师是整个教育情境的引导者和管理者,如果离开了教师的引导,学生也会迷茫。
(2)树立交互主体意识。在高校学生党建实践育人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党课的目的与意义,通过参观、走访、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手段,形成一种畅所欲言的良性交流与互动。教师主导整个教育过程,这样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能够充分地展示出来。同时,学生在接受党课教育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反应,而是积极地回应。
(3)树立包容理解意识。在高校学生党建实践育人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作为交往的双方都需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即换位思考。这样就能在最大限度的包容理解中促进学生党建工作。包容是一种美德,它可以使主体的人格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包容是一种境界,人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拥有博爱的心、博大的胸襟,还要有一份坦荡与气概。 理解是人对人的全面、完整的本质把握的过程。理解的过程既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情感的过程,在该过程中,人的全部人格因素被调动进入他要理解的那个他者视界,从而达到两个主体之间的“视界整合”。理解反映在高校学生党建实践育人过程中,表现为学生之间的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理解以及学生之间的理解。
2.构建高校学生党建实践育人模式方法
传统党课主要是以主讲人讲授为主,采取“你讲我听,你打我通,你说我记”的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要么就是念文件、看视频、写观后感之类的陈旧教学方法。而实践育人的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冲破了主体性思维的禁锢,受用多种教学方法。
(1)交流对话法。交流对话是对以往单向灌输的积极扬弃,它摒弃了“你讲我听,你打我通,你说我记”的传统教学方法,提倡的是在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的交流与对话。通过双方言语沟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施教,进而达到教育双方的思想交融与视域融合。例如,在党课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交换对党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看法,通过交换意见,澄清学生对党的认识,加深学生对党的理解,进而鼓励学生爱党入党忠于党的事业。
(2)角色体验法。在体验角色的过程中,教师基于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对不同角色的亲身体验,形成了对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的理解与接受,并最终自愿将其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在党课教育中,可以试着让学生准备一节党课,教师与学生互换角色,教师借此机会倾听学生对党的认识与理解,学生在讲述中、教师在倾听中完成课程内容。这样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对党课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在角色互换中加深对党的理解,加强党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双向互动法。双向互动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互相交流,双方以平等和互动为基础。它要求教师改变传统一言堂的角色,要成为学生问题的讨论者和情感表达的倾听者,而不是教师孤立地教、学生枯燥地学的过程,这样才能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融为一体。这种互动包括课上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和课下学生与教师的讨论,学生当然可以就某一问题与教师探讨。课上课下的双向互动可以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质量与水平。
(4)实践锻炼法。实践锻炼法是指通过与社会基层党总支、与实习单位、与各企事业单位的互动和交流,这样能有效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提高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与思想道德素质。首先,要走出去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药学系学生党支部从2011年起每年3月都去苏家屯区解放街道人民路社区参与志愿服务。通过这一活动,大学生加强了与社区居民的联系,提升了青年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了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同时宣传了学校品牌,传播了药学知识,服务了基层百姓,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平台,同时更有利于社区的和谐与构建。其次,加强与实习和就业单位的联系,表现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实习与就业单位受到足够重视,表现突出,经常受到领导好评。最后,通过与各企事业单位的互动和交流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政治自觉性,进而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比如,2011年新生入学时党课教育中邀请了辽宁中医药大学宣传部部长为学生们讲述如何认识和度过大学,如何认识党的主题宣讲会。此外,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也与沈阳三九药业和上海唐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实现订单式培养,即“三九班”和“唐星班”,受到了学生欢迎,同时对全院各系各专业也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四、结语
总之,高校学生党建实践育人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效率,而且能够调动学生入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具有理论的前瞻性和现实的指导意义。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必然也会存在诸多不足,但是实践育人模式的实行必然也离不开社会、学校和学生本人三方的协同互动与配合,即社会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学校为学生提供教育资源,学生个人需要提高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高校党建实践育人教育模式的长效育人机制,这不仅是当今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73.
[2]肖前,等.实践唯物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144.
[3]桑新民,陈建翔.教育哲学对话[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282.
[4]沈云林.大学学科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J].现代大学教育,2004,(5):14-18.
[5]吴亚玲.实践育人理念的哲学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0,(1):16.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建;实践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064-02
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是党联系青年大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与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是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也是关系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一环。
然而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着诸如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还存在部分学生入党动机多样化、党性修养不足、党员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笔者认为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实践及教育实践的含义。
一、实践和教育实践的含义
1.实践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特有的对象性活动。[1]而现实中人们往往拘泥于主体改造客体的这种主体性思维,尤其是在党课教育过程中简单地把教师当做主体,把学生当做客体,导致学生党建工作收效甚微。实践作为一种实体性存在,不仅包括生产劳动等物质实践,也包括生活实践、交往实践等实践形式。也就是说,实践也包括对人自身、人的内在世界的“改造”功能。[2]
2.教育实践的含义
教育实践作为实践活动的一部分,是指师生双向互动的交往活动过程。该过程包括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活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两个方面。
而长期以来受传统主体性思想的影响,人们一直以为教育实践仅指教师在课堂上的单向教育活动,而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教学实践的根本目的是要逐步确立和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要塑造和建构学习主体。[3]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融入课堂,感受学习的魅力,把党的知识内化到心中,进而外化到实际行动中。
二、实践育人理念的含义
2004年,中央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了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由此可见,时代赋予了高校实践育人以更加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构建高校实践育人的教育模式有其重要的时代语境和价值方位。
根据实践和教育实践的含义,实践属性是教育的内存属性。而实践育人也是基于实践的观点而形成的一种育人理念,是指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活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的有机统一。这里的实践育人不完全是实践教学,即凡是围绕着教学目的学生自主开展的活动都可称之为实践教学活动。[4]如:学生党支部组织的社区志愿服务,通过切实与社区居民的接触,增强学生党员的服务观念和宗旨意识;开展的学习雷锋座谈会,通过师生的深入交流,加深了入党积极分子对雷锋精神的感悟,提高了他们对奉献精神的理解。
实践育人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不仅强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主导作用和书本知识的重要性,而且还强调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这是对传统灌输教育观的一种积极扬弃。也就是说,传统的“我打你通”“我说你听”“我讲你记”的单向简单的对象式灌输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今高校的党建教育。
实践育人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所体现的是师生主体间平等交往、主动对话、共同构建的活动过程,学校是师生合作、共生共长的学习共同体。[5]这其实是一种思维范式的转移,即由“主体—客体”思维范式向“主体—主体”思维范式的转移,也就是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移。这种思维范式的转移否定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使矛盾双方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该党课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学生党员的欢迎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喜爱,而且效果明显。学生党员在实习和就业单位受到了主管领导的充分肯定与一致好评。
三、积极构建高校学生党建实践育人模式
构建高校学生党建实践育人模式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并重,因为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但是构建高校学生党建实践育人模式还需要一定的条件,掌握一定的方法。
1.构建高校学生党建实践育人模式条件
(1)树立平等交往意识。在高校学生党建实践育人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作为交往双方应该是平等交往的个体,是双方共同面对的对象。特别是对于教师来说,只有树立与学生平等交往的意识,交往双方才能意识到对方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即使是这样,教师也应该是“平等者中的首席”,因为教师是整个教育情境的引导者和管理者,如果离开了教师的引导,学生也会迷茫。
(2)树立交互主体意识。在高校学生党建实践育人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党课的目的与意义,通过参观、走访、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手段,形成一种畅所欲言的良性交流与互动。教师主导整个教育过程,这样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能够充分地展示出来。同时,学生在接受党课教育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反应,而是积极地回应。
(3)树立包容理解意识。在高校学生党建实践育人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作为交往的双方都需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即换位思考。这样就能在最大限度的包容理解中促进学生党建工作。包容是一种美德,它可以使主体的人格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包容是一种境界,人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拥有博爱的心、博大的胸襟,还要有一份坦荡与气概。 理解是人对人的全面、完整的本质把握的过程。理解的过程既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情感的过程,在该过程中,人的全部人格因素被调动进入他要理解的那个他者视界,从而达到两个主体之间的“视界整合”。理解反映在高校学生党建实践育人过程中,表现为学生之间的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理解以及学生之间的理解。
2.构建高校学生党建实践育人模式方法
传统党课主要是以主讲人讲授为主,采取“你讲我听,你打我通,你说我记”的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要么就是念文件、看视频、写观后感之类的陈旧教学方法。而实践育人的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冲破了主体性思维的禁锢,受用多种教学方法。
(1)交流对话法。交流对话是对以往单向灌输的积极扬弃,它摒弃了“你讲我听,你打我通,你说我记”的传统教学方法,提倡的是在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的交流与对话。通过双方言语沟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施教,进而达到教育双方的思想交融与视域融合。例如,在党课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交换对党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看法,通过交换意见,澄清学生对党的认识,加深学生对党的理解,进而鼓励学生爱党入党忠于党的事业。
(2)角色体验法。在体验角色的过程中,教师基于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对不同角色的亲身体验,形成了对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的理解与接受,并最终自愿将其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在党课教育中,可以试着让学生准备一节党课,教师与学生互换角色,教师借此机会倾听学生对党的认识与理解,学生在讲述中、教师在倾听中完成课程内容。这样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对党课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在角色互换中加深对党的理解,加强党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双向互动法。双向互动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互相交流,双方以平等和互动为基础。它要求教师改变传统一言堂的角色,要成为学生问题的讨论者和情感表达的倾听者,而不是教师孤立地教、学生枯燥地学的过程,这样才能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融为一体。这种互动包括课上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和课下学生与教师的讨论,学生当然可以就某一问题与教师探讨。课上课下的双向互动可以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质量与水平。
(4)实践锻炼法。实践锻炼法是指通过与社会基层党总支、与实习单位、与各企事业单位的互动和交流,这样能有效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提高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与思想道德素质。首先,要走出去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药学系学生党支部从2011年起每年3月都去苏家屯区解放街道人民路社区参与志愿服务。通过这一活动,大学生加强了与社区居民的联系,提升了青年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了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同时宣传了学校品牌,传播了药学知识,服务了基层百姓,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平台,同时更有利于社区的和谐与构建。其次,加强与实习和就业单位的联系,表现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实习与就业单位受到足够重视,表现突出,经常受到领导好评。最后,通过与各企事业单位的互动和交流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政治自觉性,进而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比如,2011年新生入学时党课教育中邀请了辽宁中医药大学宣传部部长为学生们讲述如何认识和度过大学,如何认识党的主题宣讲会。此外,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也与沈阳三九药业和上海唐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实现订单式培养,即“三九班”和“唐星班”,受到了学生欢迎,同时对全院各系各专业也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四、结语
总之,高校学生党建实践育人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效率,而且能够调动学生入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具有理论的前瞻性和现实的指导意义。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必然也会存在诸多不足,但是实践育人模式的实行必然也离不开社会、学校和学生本人三方的协同互动与配合,即社会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学校为学生提供教育资源,学生个人需要提高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高校党建实践育人教育模式的长效育人机制,这不仅是当今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73.
[2]肖前,等.实践唯物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144.
[3]桑新民,陈建翔.教育哲学对话[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282.
[4]沈云林.大学学科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J].现代大学教育,2004,(5):14-18.
[5]吴亚玲.实践育人理念的哲学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0,(1):16.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