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贯彻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创设丰富生动的数学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发现和思考,在数学故事中建构知识模型,不断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有效学习;教学策略
从教小学数学教育九年以来,“遗憾”“困惑”还有“反思”成了职业生活中的一种常态:遗憾我们的课堂充斥着各种惰性;困惑我们的孩子为什么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反思如何在枯燥的知识中贯穿有趣生动的文化元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个体的倾向性特征,是一種可以推动求知欲生长的内在力量。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学习兴趣洋溢、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的学习,因此“寓教于乐”始终是我探究、创设兴趣课堂的宗旨和准绳。
尤其面对着一年级的孩子,有时候就像是面对着蹒跚学步的幼儿一般,教者所谓的严明纪律,规范得了孩子的习惯,却优化不了孩子的学习成效。尤其是在相对枯燥、抽象的数学课堂中,如何激发学习热情并为之保温,应当成为教者思考的重中之重!因此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更多的是像姐姐一样,尽可能以榜样的典范引领孩子适应相对紧凑的学习环境,以童趣的口吻和故事般的阐述讲解贯穿于数学课堂。
第一次带着孩子一起比较“轻重”时,课堂上我给孩子们准备了气球、苹果、小番茄、篮球、铅球等实物,对于轻重的感知,主要通过猜一猜、垫一垫、称一称的方法来逐步深化认识,课堂的素材全部源于生活,孩子们对于这样的素材和方法都是喜闻乐见、跃跃欲试的,小手举得跟丛林一般。有的孩子会被物体的大小所迷惑:“原来气球这么大,却是这么轻。”有的孩子会为体验的过程而惊讶:“原来铅球这么小,却是这么重。”有的甚至感慨:“怪不得上体育课篮球是用来打的,铅球是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扔得远呢。”有的孩子会想办法让天平的两边变得平衡:“几个小番茄才能和一个苹果一样重呢?”有的也会打个比方:“天平就像是小跷跷板一样,哪边重些就会沉下去,哪边轻些就会翘起来呢。”有的甚至会提出猜想:“天平两端一样重的时候,越轻的东西放的就得越多,越重的东西放得就得越少。”是啊,学习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发生了,主动的发现、大胆的猜测、勇敢的表达,孩子们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悄然升华,自我认同感也随之加强——原来他们自己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我们教者所要提供的不正是一个可以任其实践探索、开拓思维的学习环境吗?有意义的学习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告知,更不是机械的强化,我想所谓的“润物细无声”应是我们数学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书本上的数学是枯燥的,尤其是被剥夺了图画的数学题更是单调得难以言表。记得在探索9+8等于()+()此类题型时,我让孩子放下手中的笔,不要仅仅满足于算出得数,继而推导出其它算式,而忽视了两个加数与和之间的联系。我是这样阐述的:“孩子们,想象一下,妈妈给你拿来了一些糖,馋嘴的宝宝一把抓来9颗糖放在左边的口袋,又一把抓过8颗糖放在右边的口袋,嘴馋了忍不住从左边口袋拿出一块糖吃掉了,两个口袋里的糖就会怎样呢?”孩子们抢着说:“变少啊!”我顺势接话:“如果从左边的口袋拿出一块糖没有吃,而是放进了右边的口袋,糖的总数会不会变少呢?”孩子们稍作镇定,紧接着告诉我没有变少!我追问:“左边口袋拿出一块糖,剩下几块?放入右边口袋,右边的口袋又变成几块呢?”个别孩子回答:“左边剩下8块,右边变成9块。”追问:“总数变化了吗?”孩子回答:“没有!”师小结:“那么两边的和就应该是……”生:“和应该是相等的!”师:“那么你还能想出其它类似的方法,使得两边的加数变化,但是和不变吗?”学生小组讨论:“还可以从左边拿出两块放入右边,或者三块、四块、五块都可以!因为糖没有被吃掉,只是从左边拿到了右边,糖的总数没有变化!”我最后小结追问:“孩子们,要让加法算式的和不变,其中一个加数变小几,另一个加数就该怎样呢?”生:“一个加数变小几,另一个加数就增加几,和就不会变化。”自此以往,每每遇到此类题型,我都会问问孩子们“你们想到了什么?”孩子们都会笑嘻嘻地告诉我:“口袋里的糖!”我想这应该是一个略有趣味的思维过程,是一个相对成功的建模过程。这样的方法贯穿于很多常态课,所谓的联系生活应该是无处不渗透的,相对于名师课堂的阳春白雪,我想也许这就是数学课堂上的乡里巴人,尽管不成熟,但我一直在尝试着,让孩子在学习中尝试着编撰数学故事,在故事中建构知识模型!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这样的观点:教学不应是急于求成的,有效的学习应当首先振奋孩子的情绪和智力,否则孩子只能以冷漠的态度来回应我们所谓的谆谆教诲。以此为鉴,任何一个教学的过程,我都会竭尽所能地创设有趣生动的课堂元素,力争让孩子在这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中快乐地游弋、自然地生长!
【参考文献】
[1]张秀花.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35):56-58
[2]许卫兵.磨·模·魔——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01):89-94
[3]岳欣云,董宏建.探究式教学的“扶”、“放”之度与层次性——由一则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3.33(07):84-89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有效学习;教学策略
从教小学数学教育九年以来,“遗憾”“困惑”还有“反思”成了职业生活中的一种常态:遗憾我们的课堂充斥着各种惰性;困惑我们的孩子为什么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反思如何在枯燥的知识中贯穿有趣生动的文化元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个体的倾向性特征,是一種可以推动求知欲生长的内在力量。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学习兴趣洋溢、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的学习,因此“寓教于乐”始终是我探究、创设兴趣课堂的宗旨和准绳。
尤其面对着一年级的孩子,有时候就像是面对着蹒跚学步的幼儿一般,教者所谓的严明纪律,规范得了孩子的习惯,却优化不了孩子的学习成效。尤其是在相对枯燥、抽象的数学课堂中,如何激发学习热情并为之保温,应当成为教者思考的重中之重!因此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更多的是像姐姐一样,尽可能以榜样的典范引领孩子适应相对紧凑的学习环境,以童趣的口吻和故事般的阐述讲解贯穿于数学课堂。
第一次带着孩子一起比较“轻重”时,课堂上我给孩子们准备了气球、苹果、小番茄、篮球、铅球等实物,对于轻重的感知,主要通过猜一猜、垫一垫、称一称的方法来逐步深化认识,课堂的素材全部源于生活,孩子们对于这样的素材和方法都是喜闻乐见、跃跃欲试的,小手举得跟丛林一般。有的孩子会被物体的大小所迷惑:“原来气球这么大,却是这么轻。”有的孩子会为体验的过程而惊讶:“原来铅球这么小,却是这么重。”有的甚至感慨:“怪不得上体育课篮球是用来打的,铅球是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扔得远呢。”有的孩子会想办法让天平的两边变得平衡:“几个小番茄才能和一个苹果一样重呢?”有的也会打个比方:“天平就像是小跷跷板一样,哪边重些就会沉下去,哪边轻些就会翘起来呢。”有的甚至会提出猜想:“天平两端一样重的时候,越轻的东西放的就得越多,越重的东西放得就得越少。”是啊,学习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发生了,主动的发现、大胆的猜测、勇敢的表达,孩子们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悄然升华,自我认同感也随之加强——原来他们自己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我们教者所要提供的不正是一个可以任其实践探索、开拓思维的学习环境吗?有意义的学习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告知,更不是机械的强化,我想所谓的“润物细无声”应是我们数学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书本上的数学是枯燥的,尤其是被剥夺了图画的数学题更是单调得难以言表。记得在探索9+8等于()+()此类题型时,我让孩子放下手中的笔,不要仅仅满足于算出得数,继而推导出其它算式,而忽视了两个加数与和之间的联系。我是这样阐述的:“孩子们,想象一下,妈妈给你拿来了一些糖,馋嘴的宝宝一把抓来9颗糖放在左边的口袋,又一把抓过8颗糖放在右边的口袋,嘴馋了忍不住从左边口袋拿出一块糖吃掉了,两个口袋里的糖就会怎样呢?”孩子们抢着说:“变少啊!”我顺势接话:“如果从左边的口袋拿出一块糖没有吃,而是放进了右边的口袋,糖的总数会不会变少呢?”孩子们稍作镇定,紧接着告诉我没有变少!我追问:“左边口袋拿出一块糖,剩下几块?放入右边口袋,右边的口袋又变成几块呢?”个别孩子回答:“左边剩下8块,右边变成9块。”追问:“总数变化了吗?”孩子回答:“没有!”师小结:“那么两边的和就应该是……”生:“和应该是相等的!”师:“那么你还能想出其它类似的方法,使得两边的加数变化,但是和不变吗?”学生小组讨论:“还可以从左边拿出两块放入右边,或者三块、四块、五块都可以!因为糖没有被吃掉,只是从左边拿到了右边,糖的总数没有变化!”我最后小结追问:“孩子们,要让加法算式的和不变,其中一个加数变小几,另一个加数就该怎样呢?”生:“一个加数变小几,另一个加数就增加几,和就不会变化。”自此以往,每每遇到此类题型,我都会问问孩子们“你们想到了什么?”孩子们都会笑嘻嘻地告诉我:“口袋里的糖!”我想这应该是一个略有趣味的思维过程,是一个相对成功的建模过程。这样的方法贯穿于很多常态课,所谓的联系生活应该是无处不渗透的,相对于名师课堂的阳春白雪,我想也许这就是数学课堂上的乡里巴人,尽管不成熟,但我一直在尝试着,让孩子在学习中尝试着编撰数学故事,在故事中建构知识模型!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这样的观点:教学不应是急于求成的,有效的学习应当首先振奋孩子的情绪和智力,否则孩子只能以冷漠的态度来回应我们所谓的谆谆教诲。以此为鉴,任何一个教学的过程,我都会竭尽所能地创设有趣生动的课堂元素,力争让孩子在这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中快乐地游弋、自然地生长!
【参考文献】
[1]张秀花.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35):56-58
[2]许卫兵.磨·模·魔——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01):89-94
[3]岳欣云,董宏建.探究式教学的“扶”、“放”之度与层次性——由一则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3.33(07):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