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特别提到“加强传承梯队建设,促进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不断壮大传承队伍”,而且在第十五条中对“非遗进校园”进一步做了详细阐释: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这份文件是对“非遗进校园”强有力的保障和补充,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其中,传统工艺作为“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的教育、成长有重要作用。通过看一看、做一做,以兴趣、能力、审美等为出发点,可以在动手能力、手部肌肉灵活度、表象形体记忆,以及训练观察力、启发想象力、培养创造力等方面,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对此,本刊特别开设“手工教育”栏目,希望通过新近政策、专家解读、优秀案例等,向大众传递手工艺教育、手工体验的实践案例,绽放非遗传承和手工教育的活力。
画一幅沙画,学一首诗词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的琵琶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转瞬,画面出现在塞外,圆月高悬,一个银甲少年翩翩舞剑,时而轻盈如燕,点剑而起;时而骤如闪电,落叶纷崩。真是一道银光院中起,万里已吞匈奴血。这不是小说,也不是电影。而是重庆两江新区橡树湾小学的一堂沙画艺术课,创作素材正是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
重庆市两江新区橡树湾小学自2021年初引入古诗词沙画课程后,受到师生的广泛欢迎,不仅让学生见识到沙画的艺术魅力,提升动手能力,还能通过沙画加深对诗词歌赋的理解。而且,在2021年6月举办的“2021第三届丝路青少年沙画国际大赛”上,学校有13件作品荣获铜牌,更是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强了对古诗词沙画的理解和期望。
“沙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既能作为作品展示,也能在舞台上展演。但很多人多停留在表演阶段,却很少有人将它跟学生艺术教育结合,而跟语文课程、古诗词教育进行衔接的就更是少之又少。”对沙画有着10年学习和教学经验的唐洁,也是在对古诗词沙画做过初步调研后才向学校申请开设这门课程的。“通过沙画,可以展示1-6年级所有的古诗词,孩子们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画一幅沙画,学一首诗词,同时,还能通过沙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据唐洁讲,沙画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才在中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如今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国内的沙画主要分为写实与写意。“例如我们的古诗词沙画就属于写意。国外的写实画,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而中国的传统画就是写意画,博大精深,因为古人注重意境、擅长留白。比如一幅山水画,让观者想去旅行、想融入其中,有人心胸开阔、有人热泪盈眶,可以抒发不同的情感在里面。所以,中国的传统绘画非常适合用沙画来表现,具有一种古典美、意境美,非常优雅。”
入门简单精通难
“因为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专门针对小学生的沙画教材,我们就自己编写教材。”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沙画,唐洁凭借对沙画的多年学习、实作经验,利用课余时间编写了一套《少儿沙画教学》教材,从而让这门课程更加具有实操性和系统性。
在教室里,我们见到了正在画沙画的10余名学生,大的11岁,小的只有6岁。进去的时候,孩子们正在沙画台前独自练习,有的画草丛、荷花、蝴蝶等简单内容,高年级同学则要复杂一些,如“中国龙”“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舟到毗陵日已昏,维舟柳下宿西门”等。一群孩子边画边若有所思,“玩”得不亦乐乎。
“沙画需要看手感、天分,要看学生撒沙、捏沙时有没有那种感觉。但这是对想把沙画学精的人而言的,一般人都可以学习沙画。”1-3年级的古诗词沙画课由唐洁“传帮带”为主,4-6年级开始加入自己的创作,比如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转场”,同一种转场有哪些表现技法,以及如何结尾。到后期阶段,让每个孩子在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呈现不同的技法与画面。“所以,这其实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前期我带着学生学,后期学生反过来启发我。”
看同学们调整得差不多了,唐洁开始给学生布置“课堂作业”:“同学们,今年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庆祝这个节日,大家画一幅画献给党,好不好?”只见小朋友们纷纷在沙畫台上展开各种手法,铺沙、漏沙、甩沙等一系列动作,不到几分钟,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广场的华表、党旗等一一呈现出来,让人不得不惊讶于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据唐洁讲,沙画上手快,在老师的引导下易出效果,尤其是对有基础的高年级学生,每星期一节课,一个学期就可以在沙画技能上有明显提升,甚至完成沙画表演。“入门简单精通难,这也是沙画的特点。沙画也属于绘画艺术的一种,需要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功底,但因为沙画有展演特性,不仅要一次性成型,还需掌握表演、编导等专业知识。所以,要想学好、学精沙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古诗词沙画】
项目介绍:古诗词沙画是在传统沙画的基础上,融入学生教材中的古诗词,通过学生在学习、绘制沙画的过程中,学习、理解、背诵古诗词,从而有助于提升学生动手能力、记忆、审美、表演等各方面综合素质,成为语文、美术等课程的有效辅助。
硬件设备:2间沙画教室(约180平方米)、110套沙画台、投影仪等
适龄阶段:1-6年级
课程设置:1节课(40分钟)/周
创作过程:通过铺沙、撒沙、漏沙等基本手法,以及双手抛沙的力度和角度,呈现古诗词中的画面感与意境美。其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做到“起承转合”,让画面之间转接流畅,奇妙变幻。
教学意义:古诗词沙画和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都有一定联系。通过对照语文教材对沙画作品进行系统梳理,让孩子们通过沙画学习、理解、背诵古诗词。同时,也希望以这种方式,在孩子们心里播撒下手工艺启发创造力的种子。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
“我很喜欢《凉州词》,前前后后一共画了4个版本,最近的版本是前几天才完善的。”在唐洁画的新版《凉州词》里,只有酒杯,没有葡萄美酒,也没有马,但是画面一样能表现战场的悲壮,以及对故乡的思念。“沙画熟练后是一边酝酿一边画,画着画着情感自然就流露出来了。这也是高年级的孩子要学习的,要融入一些情感在里面。”
沙画不仅对绘画、审美、动手等有帮助,在唐洁的引导下,还十分有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成为语文、美术、手工课程最好的辅助。唐洁说她怀胎10月的胎教音乐就是古诗词音乐,现在通过哼唱,她基本上都能记起来。所以,在古诗词沙画学习中,她特别加入古诗词音乐,让小朋友通过眼、耳、口、手、脑一起强化记忆,自然效果更好。
5月22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那天,为了表达对这位“当代神农”的敬意,唐洁特意给学生安排了一堂名为“悯农——致我们敬爱的袁隆平爷爷”的沙画课。
“一个‘粮’字,难住了几千年来的中国人民……袁隆平爷爷在试验田里意外地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这让他看到人们不再饿肚子的希望。从那以后,袁隆平爷爷和杂交水稻结缘,开始致力于研究杂交水稻……”有了老师的引导,袁隆平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心里清晰起来。有了这样的理解基础,唐洁再让孩子们在《悯农》儿歌声中于沙画台上勾画自己想象的画面。尽管画出来的画面不同,但他身边总是簇拥着一束束颗粒饱满的稻穗。
“所以说,古诗词沙画是一门囊括了绘画、审美、音乐、动手能力等多种素质教育的课程,在画沙画的过程中,‘小橡果’们眼、耳、手、心并用,背诵诗词当然又快又牢了。”因为学校有一个橡果园,所以老师给小朋友们起了个雅名叫“小橡果”。
在这样的手工教学中,孩子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沙画技艺的学习进步都很快,尤其是高年级的孩子,凭借更成熟的理解力和动手能力,学习起来事半功倍。这一点在参加2021年2月份举办的“2021第三届丝路青少年沙画国际大赛”中得到充分表现,该校上报的《江南》《重庆重庆》《洪崖洞》等16件参赛作品中有13件荣获铜牌,其作者都是来自3-5年级的学生,“而且他们才学习了22课时。”唐洁强调。
“这次比赛让学校领导、家长看到沙画教育的意义。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孩子们在朗诵诗词中,以沙画的形式把诗词中的画面、韵味表现出来。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以沙画为特色,制作书签、装裱画,不仅装饰校园,还可以作为礼物赠送来校嘉宾。”对于古诗词沙画的未来,唐洁充满了自信和期待。
破茧成蝶,自由生长
“只要是对课程、对教育有益的东西,只要是孩子们喜欢的东西,我们都会支持。比如古诗词沙画,没有哪个小朋友不喜欢玩沙,只要孩子们喜欢,才有兴趣学,才能事半功倍,我们没理由不支持这么好的艺术教育。而且沙画不仅上手快、画面美,还有益心理健康。”提到古诗词沙画,橡树湾小学校长陈晓莉十分赞赏。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学校专门腾出教室,购置沙画台和沙画讲演设备等。而且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橡树湾小学还会组织语文和美术学科一起研讨沙画教材,不仅对全校老师进行沙画培训,而且在1-6年级全面开设沙画课堂,以便结合1-6年级课本中的古诗词,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沙画的意境美、动态美,和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对于孩子们身心健康,陈晓莉也时刻关注着,“根据色彩心理学,用彩色沙子制作的沙瓶,根据颜色就能分析出孩子的心理状况。”为此,唐洁关注了这一领域有两三年,现在已经基本上掌握了。
“我们提倡‘两条腿走路’,一是保证基础学科,二是在此基础上,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小学生就像小树苗,如果一直压着,怎么能长高?怎么吸收更多光照?怎么深深扎根大地呢?如果教育方式是老师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这样的孩子怎么能‘破茧成蝶’,成就自己独一无二的模样呢?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可能很听话,但不一定有大出息。所以我一直提倡我们的孩子要自由生长。”谈到对学生的教育,陈晓莉有自己的见解,“所以,我们首先注重孩子们的体育锻炼,没有好身体,什么都白搭。健康最重要;其次是艺术教育,也就是我们现在重点打造的古诗词沙画。孩子们喜欢的东西为什么不做呢!孩子们多一个兴趣爱好,就多一个朋友圈,这也有益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者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因为指尖有大量末梢神经,动手时一直受刺激,从而反向促进大脑发育。而沙画创作就是全部靠手指,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手工艺创作可以促进大脑发育。
“而且,不论是课堂学习,还是家庭教育,沙画都能强化情感交流、改善关系,因为沙画可以多人协同创作,在家里让小朋友和家人一起学习,是一项很不错的亲子教育活动。”末了,唐洁还不忘补充一句。
沙画探讨
Q:古诗词沙画跟哪些课程密切相关?这种关系是如何维系的?
A:古诗词沙画和语文、美术、音乐、德育等学科都有一定联系。我们编写的古诗词沙画教材跟全国统一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同步,按年级梳理教材中的所有古诗词,将其全部制作成沙画视频,再配上古诗词音乐,孩子们既可以通过沙画学习古诗词,也在学习中通过音乐来强化记忆、学习理解。
Q:沙画有哪些手法和技巧?
A:沙画的基本手法比较简单,如鋪沙、撒沙、泼沙、捏沙、勾沙、漏沙、甩沙、笔触等,这些手法有些是沙画独有的,有些是跟国画有密切关系的手法,比如笔触,就是从国画中的笔法衍生而来。而在这些手法中,双手甩沙的力度和角度又决定了画面的意境之美。
沙画界有句话说“不能成为好的编导就成不了一名好的沙画师”。在沙画画面设计上,我们要研究哪一种手法能够做到承上启下、运镜转接。而且在“转场”时,让变幻的画面流畅或流动起来。因为沙画是一种有展演性质的艺术表现形式,需要表现连贯的情节。
Q:对于沙画未来发展作何思考?
A:未来,我们将持续开发沙画课程,把沙画融入传统文化之中,如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成语故事等,都是我们要思考的。在语文学科上,老师安排小朋友们写的小诗、小故事,我们也会选择一部分好的作品让孩子们用沙画呈现出来,成为孩子们自创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
下一步,我们探索把沙画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利用“沙画减压”功能与“彩色沙画瓶探知心理”的特性(色彩心理学)缓解学生的心理焦虑和防控心理疾病发生。
Q:对手工艺教育的看法或思考是怎样的?
A: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优秀传统手工艺的大国,我们身在其中,既可以做一名传承手工艺的匠人,也可以做一名为传统手工艺融入新鲜血液的弄潮儿。我以沙画作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载体,这不仅需要传统文化的支撑和传统工匠的沉着与执着,也需要现代艺术所蕴含的洒脱与文化自信。
【征集令】
手工艺不仅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教育,融看、画、做、学、玩为一体。手工教育,让参与者在学习、体验、交流中获得知识与乐趣,发现、感受手艺之美,发现手艺的价值。希望通过我们的报道,把优秀的案例传递给更多人,亦为从事手工教育的从业者、研究者、运营者、管理者提供价值参考。现向从事手工艺教育或体验的学校、机构、企业及个人等征集优秀案例,欢迎广大读者提供线索及稿件。入选案例将在《中华手工》杂志“手工教育”栏目刊登。
这份文件是对“非遗进校园”强有力的保障和补充,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其中,传统工艺作为“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的教育、成长有重要作用。通过看一看、做一做,以兴趣、能力、审美等为出发点,可以在动手能力、手部肌肉灵活度、表象形体记忆,以及训练观察力、启发想象力、培养创造力等方面,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对此,本刊特别开设“手工教育”栏目,希望通过新近政策、专家解读、优秀案例等,向大众传递手工艺教育、手工体验的实践案例,绽放非遗传承和手工教育的活力。
画一幅沙画,学一首诗词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的琵琶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转瞬,画面出现在塞外,圆月高悬,一个银甲少年翩翩舞剑,时而轻盈如燕,点剑而起;时而骤如闪电,落叶纷崩。真是一道银光院中起,万里已吞匈奴血。这不是小说,也不是电影。而是重庆两江新区橡树湾小学的一堂沙画艺术课,创作素材正是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
重庆市两江新区橡树湾小学自2021年初引入古诗词沙画课程后,受到师生的广泛欢迎,不仅让学生见识到沙画的艺术魅力,提升动手能力,还能通过沙画加深对诗词歌赋的理解。而且,在2021年6月举办的“2021第三届丝路青少年沙画国际大赛”上,学校有13件作品荣获铜牌,更是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强了对古诗词沙画的理解和期望。
“沙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既能作为作品展示,也能在舞台上展演。但很多人多停留在表演阶段,却很少有人将它跟学生艺术教育结合,而跟语文课程、古诗词教育进行衔接的就更是少之又少。”对沙画有着10年学习和教学经验的唐洁,也是在对古诗词沙画做过初步调研后才向学校申请开设这门课程的。“通过沙画,可以展示1-6年级所有的古诗词,孩子们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画一幅沙画,学一首诗词,同时,还能通过沙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据唐洁讲,沙画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才在中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如今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国内的沙画主要分为写实与写意。“例如我们的古诗词沙画就属于写意。国外的写实画,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而中国的传统画就是写意画,博大精深,因为古人注重意境、擅长留白。比如一幅山水画,让观者想去旅行、想融入其中,有人心胸开阔、有人热泪盈眶,可以抒发不同的情感在里面。所以,中国的传统绘画非常适合用沙画来表现,具有一种古典美、意境美,非常优雅。”
入门简单精通难
“因为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专门针对小学生的沙画教材,我们就自己编写教材。”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沙画,唐洁凭借对沙画的多年学习、实作经验,利用课余时间编写了一套《少儿沙画教学》教材,从而让这门课程更加具有实操性和系统性。
在教室里,我们见到了正在画沙画的10余名学生,大的11岁,小的只有6岁。进去的时候,孩子们正在沙画台前独自练习,有的画草丛、荷花、蝴蝶等简单内容,高年级同学则要复杂一些,如“中国龙”“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舟到毗陵日已昏,维舟柳下宿西门”等。一群孩子边画边若有所思,“玩”得不亦乐乎。
“沙画需要看手感、天分,要看学生撒沙、捏沙时有没有那种感觉。但这是对想把沙画学精的人而言的,一般人都可以学习沙画。”1-3年级的古诗词沙画课由唐洁“传帮带”为主,4-6年级开始加入自己的创作,比如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转场”,同一种转场有哪些表现技法,以及如何结尾。到后期阶段,让每个孩子在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呈现不同的技法与画面。“所以,这其实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前期我带着学生学,后期学生反过来启发我。”
看同学们调整得差不多了,唐洁开始给学生布置“课堂作业”:“同学们,今年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庆祝这个节日,大家画一幅画献给党,好不好?”只见小朋友们纷纷在沙畫台上展开各种手法,铺沙、漏沙、甩沙等一系列动作,不到几分钟,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广场的华表、党旗等一一呈现出来,让人不得不惊讶于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据唐洁讲,沙画上手快,在老师的引导下易出效果,尤其是对有基础的高年级学生,每星期一节课,一个学期就可以在沙画技能上有明显提升,甚至完成沙画表演。“入门简单精通难,这也是沙画的特点。沙画也属于绘画艺术的一种,需要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功底,但因为沙画有展演特性,不仅要一次性成型,还需掌握表演、编导等专业知识。所以,要想学好、学精沙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古诗词沙画】
项目介绍:古诗词沙画是在传统沙画的基础上,融入学生教材中的古诗词,通过学生在学习、绘制沙画的过程中,学习、理解、背诵古诗词,从而有助于提升学生动手能力、记忆、审美、表演等各方面综合素质,成为语文、美术等课程的有效辅助。
硬件设备:2间沙画教室(约180平方米)、110套沙画台、投影仪等
适龄阶段:1-6年级
课程设置:1节课(40分钟)/周
创作过程:通过铺沙、撒沙、漏沙等基本手法,以及双手抛沙的力度和角度,呈现古诗词中的画面感与意境美。其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做到“起承转合”,让画面之间转接流畅,奇妙变幻。
教学意义:古诗词沙画和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都有一定联系。通过对照语文教材对沙画作品进行系统梳理,让孩子们通过沙画学习、理解、背诵古诗词。同时,也希望以这种方式,在孩子们心里播撒下手工艺启发创造力的种子。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
“我很喜欢《凉州词》,前前后后一共画了4个版本,最近的版本是前几天才完善的。”在唐洁画的新版《凉州词》里,只有酒杯,没有葡萄美酒,也没有马,但是画面一样能表现战场的悲壮,以及对故乡的思念。“沙画熟练后是一边酝酿一边画,画着画着情感自然就流露出来了。这也是高年级的孩子要学习的,要融入一些情感在里面。”
沙画不仅对绘画、审美、动手等有帮助,在唐洁的引导下,还十分有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成为语文、美术、手工课程最好的辅助。唐洁说她怀胎10月的胎教音乐就是古诗词音乐,现在通过哼唱,她基本上都能记起来。所以,在古诗词沙画学习中,她特别加入古诗词音乐,让小朋友通过眼、耳、口、手、脑一起强化记忆,自然效果更好。
5月22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那天,为了表达对这位“当代神农”的敬意,唐洁特意给学生安排了一堂名为“悯农——致我们敬爱的袁隆平爷爷”的沙画课。
“一个‘粮’字,难住了几千年来的中国人民……袁隆平爷爷在试验田里意外地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这让他看到人们不再饿肚子的希望。从那以后,袁隆平爷爷和杂交水稻结缘,开始致力于研究杂交水稻……”有了老师的引导,袁隆平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心里清晰起来。有了这样的理解基础,唐洁再让孩子们在《悯农》儿歌声中于沙画台上勾画自己想象的画面。尽管画出来的画面不同,但他身边总是簇拥着一束束颗粒饱满的稻穗。
“所以说,古诗词沙画是一门囊括了绘画、审美、音乐、动手能力等多种素质教育的课程,在画沙画的过程中,‘小橡果’们眼、耳、手、心并用,背诵诗词当然又快又牢了。”因为学校有一个橡果园,所以老师给小朋友们起了个雅名叫“小橡果”。
在这样的手工教学中,孩子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沙画技艺的学习进步都很快,尤其是高年级的孩子,凭借更成熟的理解力和动手能力,学习起来事半功倍。这一点在参加2021年2月份举办的“2021第三届丝路青少年沙画国际大赛”中得到充分表现,该校上报的《江南》《重庆重庆》《洪崖洞》等16件参赛作品中有13件荣获铜牌,其作者都是来自3-5年级的学生,“而且他们才学习了22课时。”唐洁强调。
“这次比赛让学校领导、家长看到沙画教育的意义。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孩子们在朗诵诗词中,以沙画的形式把诗词中的画面、韵味表现出来。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以沙画为特色,制作书签、装裱画,不仅装饰校园,还可以作为礼物赠送来校嘉宾。”对于古诗词沙画的未来,唐洁充满了自信和期待。
破茧成蝶,自由生长
“只要是对课程、对教育有益的东西,只要是孩子们喜欢的东西,我们都会支持。比如古诗词沙画,没有哪个小朋友不喜欢玩沙,只要孩子们喜欢,才有兴趣学,才能事半功倍,我们没理由不支持这么好的艺术教育。而且沙画不仅上手快、画面美,还有益心理健康。”提到古诗词沙画,橡树湾小学校长陈晓莉十分赞赏。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学校专门腾出教室,购置沙画台和沙画讲演设备等。而且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橡树湾小学还会组织语文和美术学科一起研讨沙画教材,不仅对全校老师进行沙画培训,而且在1-6年级全面开设沙画课堂,以便结合1-6年级课本中的古诗词,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沙画的意境美、动态美,和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对于孩子们身心健康,陈晓莉也时刻关注着,“根据色彩心理学,用彩色沙子制作的沙瓶,根据颜色就能分析出孩子的心理状况。”为此,唐洁关注了这一领域有两三年,现在已经基本上掌握了。
“我们提倡‘两条腿走路’,一是保证基础学科,二是在此基础上,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小学生就像小树苗,如果一直压着,怎么能长高?怎么吸收更多光照?怎么深深扎根大地呢?如果教育方式是老师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这样的孩子怎么能‘破茧成蝶’,成就自己独一无二的模样呢?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可能很听话,但不一定有大出息。所以我一直提倡我们的孩子要自由生长。”谈到对学生的教育,陈晓莉有自己的见解,“所以,我们首先注重孩子们的体育锻炼,没有好身体,什么都白搭。健康最重要;其次是艺术教育,也就是我们现在重点打造的古诗词沙画。孩子们喜欢的东西为什么不做呢!孩子们多一个兴趣爱好,就多一个朋友圈,这也有益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者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因为指尖有大量末梢神经,动手时一直受刺激,从而反向促进大脑发育。而沙画创作就是全部靠手指,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手工艺创作可以促进大脑发育。
“而且,不论是课堂学习,还是家庭教育,沙画都能强化情感交流、改善关系,因为沙画可以多人协同创作,在家里让小朋友和家人一起学习,是一项很不错的亲子教育活动。”末了,唐洁还不忘补充一句。
沙画探讨
Q:古诗词沙画跟哪些课程密切相关?这种关系是如何维系的?
A:古诗词沙画和语文、美术、音乐、德育等学科都有一定联系。我们编写的古诗词沙画教材跟全国统一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同步,按年级梳理教材中的所有古诗词,将其全部制作成沙画视频,再配上古诗词音乐,孩子们既可以通过沙画学习古诗词,也在学习中通过音乐来强化记忆、学习理解。
Q:沙画有哪些手法和技巧?
A:沙画的基本手法比较简单,如鋪沙、撒沙、泼沙、捏沙、勾沙、漏沙、甩沙、笔触等,这些手法有些是沙画独有的,有些是跟国画有密切关系的手法,比如笔触,就是从国画中的笔法衍生而来。而在这些手法中,双手甩沙的力度和角度又决定了画面的意境之美。
沙画界有句话说“不能成为好的编导就成不了一名好的沙画师”。在沙画画面设计上,我们要研究哪一种手法能够做到承上启下、运镜转接。而且在“转场”时,让变幻的画面流畅或流动起来。因为沙画是一种有展演性质的艺术表现形式,需要表现连贯的情节。
Q:对于沙画未来发展作何思考?
A:未来,我们将持续开发沙画课程,把沙画融入传统文化之中,如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成语故事等,都是我们要思考的。在语文学科上,老师安排小朋友们写的小诗、小故事,我们也会选择一部分好的作品让孩子们用沙画呈现出来,成为孩子们自创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
下一步,我们探索把沙画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利用“沙画减压”功能与“彩色沙画瓶探知心理”的特性(色彩心理学)缓解学生的心理焦虑和防控心理疾病发生。
Q:对手工艺教育的看法或思考是怎样的?
A: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优秀传统手工艺的大国,我们身在其中,既可以做一名传承手工艺的匠人,也可以做一名为传统手工艺融入新鲜血液的弄潮儿。我以沙画作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载体,这不仅需要传统文化的支撑和传统工匠的沉着与执着,也需要现代艺术所蕴含的洒脱与文化自信。
【征集令】
手工艺不仅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教育,融看、画、做、学、玩为一体。手工教育,让参与者在学习、体验、交流中获得知识与乐趣,发现、感受手艺之美,发现手艺的价值。希望通过我们的报道,把优秀的案例传递给更多人,亦为从事手工教育的从业者、研究者、运营者、管理者提供价值参考。现向从事手工艺教育或体验的学校、机构、企业及个人等征集优秀案例,欢迎广大读者提供线索及稿件。入选案例将在《中华手工》杂志“手工教育”栏目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