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zz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临床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纳入糖尿病患者86例(1型糖尿病5例,2型糖尿病81例),搜集相关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经典标准Ewing试验结果分为CAN+组和CAN-组。2组患者均采用24 h动态心电监测评估患者心率变异指标(HRV)。

结果

糖尿病患者中,CAN阳性率为44.2%(38/86)。CAN+组在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方面与CA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OR=1.104),年龄(OR=1.05)是CAN的独立危险因素。CAN+组HRV指标中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DNN)、连续5分组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低频功率(LF)均低于C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糖尿病患者CAN发病率较高,年龄和糖尿病病程是CAN的独立危险因素,CAN主要以副交感神经损伤为显著。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2009年4月至2012年2月,本人参与抢救护理上消化道出
期刊
罗哌卡因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低心脏毒性和低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低浓度时对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分离明显,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成年人和儿童的硬膜外麻醉、镇痛、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和局部浸润麻醉,但能否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一直存在争议,我们就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效应及安全性综述如下。
目的探讨多巴胺β羟化酶(DBH)基因多态性与首发精神分裂症发病和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析患者的血浆DBH活性、DBH基因(rs141116007)多态性和精神症状量表(PANSS)相关性。结果观察组DBH活性均值为(13.81±6.48)nmol/(ml·min)。PANSS评分均值为(79
期刊
@@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