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源、交易效率与区域创新能力差异——2011年—2018年湖北省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l1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已成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科技资源投入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识别科技资源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路径与效应,对有效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分别构建科技资源存量、交易效率和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基于2011年—2018年湖北省1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中介模型实证分析科技资源存量、交易效率和区域创新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湖北省各地级市科技资源存量、交易效率和区域创新能力均存在较大差异;2)科技资源能够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
其他文献
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引领区域创新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其健康性水平的提升对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采用具有速度特征的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性水平从东向西呈阶梯状递减,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水平差距悬殊;多样性水平快速提升带动四川等省市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水平的增长;系统活力水平的增长促进了广东等省市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水平的良性提升;抵抗力水平对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
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作为创新发展重要载体,需要进一步提升创新引领力.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项的干扰,难以精准把握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提升切入点.因此,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5年—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较低主要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不高共同导致,且规模效率影响更大;上海国家高新区和江苏的多数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降低,浙江和安徽的多数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上升;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对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影响由促进转
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2009年-2018年高技术产业与创新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探索性分析与空间面板模型对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动力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与创新环境建设在不同区域间耦合协调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匹配的现象.长江经济带发展“马太效应”明显,地理区位、经济基础、创新基础等对地区耦合协调发展影响较大,而市场配置要素对两者影响能力较弱.最后分析得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可通过完善各地创新环境,加大高技术产业扶持,提升区域创新协同能力等方式,有效推动长江经济带
经济新常态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出现了南北经济分化的新特征,探明南北分化加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已变得十分迫切.该文在梳理南北经济分化态势和区域创新差异格局的基础上,基于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大逻辑,从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视角出发,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南北经济发展分化的成因.研究表明:1)2013年以来随着北方经济增长快速回落,我国南北经济分化走势愈益突出;2)北方与南方在创新能力上的落差同样较大,且区域创新鸿沟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3)造成南北经济分化加剧的最重要因素在于地区创新能力差异
长三角科技协同创新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该文利用长三角地区之间创新合作的数据构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指标,主要采用地区之间论文和专利合作的数据,分析长三角地区间科技协同创新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长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指数基本呈现波动中上升的态势,且程度在逐步加深.2)长三角区域创新合作网络化趋势明显,且正在从单中心的合作网络转变为多中心的合作网络.核心城市往往在多个细分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但非核心城市优势往往聚焦于某个领域.3)长三角其他三省依托上海的优势创新资源进行创新,上海的创新外溢
众创空间在各地大量涌现,成为新时代中国创新创业新的空间经济景观,对于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以全国2469个国家级众创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网格维数和地理探测器对国家级众创空间的空间演变及影响机理进行探究,研究表明:1)众创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出集聚的特征,但集聚程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2)研究时段内众创空间的核密度总体格局基本一致,呈现出东高西低、东部沿海地区高于内陆的弓型格局,且密度差异显著,时间变化上表现出集聚与扩散并存的演变态势;3)分形特征明显,在空间上呈现不均衡分布的状
该文通过深入探讨成渝经济圈“一极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对科技创新的关键需求,剖析目前科技创新支撑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短板与不足,认为当前成渝科技创新发展存在高端科技创新要素相对匮乏、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能力不足、创新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创新发展开放共享程度不高等短板,研究提出建设开放创新实验区、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构建产业创新共同体、建设科创大走廊等举措以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并提出了推动科技创新支撑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位于多个生态区交界位置,该地区生态环境易受损且恢复时间长,由于生态脆弱区的特殊性,位于区域内的城市在响应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时要面临更多的困难.该文选取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2012年—2018年7省24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DEA-Tobit模型对城市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和分析,利用ArcGIS对黄土高原地区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可视化.主要结论包括:黄土高原地区城市创新效率在空间上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态势,空间差异显著;时间特征上呈现出效率逐年提高的态势,部分城市创新效率呈现快速
根据新结构经济学原理,资源禀赋的内生力和创新是促使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在纵观2016年—2020年长江中游鄂东城市GDP及其相关指标、横观鄂东城市要素禀赋结构之后分析认为,鄂东城市要想在长江大保护战略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绿色创新驱动发展优先,以有效市场促进鄂东城市群产业融合发展,以有为政府引导鄂东城市群的经济一体化发展.
基于2006年—2019年中国省级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中介机制.研究发现:1)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和空间溢出效应.全国层面,制造业服务化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显著的“N”型曲线,在考虑内生性和稳健性后,该结论依旧成立.2)制造业服务化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相比于非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制造业服务化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服务化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服务化对区域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