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门事亲》对王冰四病因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来源 :环球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wdfo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于传统的三因理论,王冰在《内经》注中提出了四病因说,将病因分为“始因气动而内有所成”“不因气动而外有所成”“始因气动而病生于内”“四者不因气动而病生于外”四类,但因此内容独特,后世仅在《儒门事亲》中有所回应和发展.《儒门事亲》对四病因说进行了继承和改造,成为其“十形”病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形包括风形、暑形、火形、热形、湿形、燥形、寒形、内伤形、外伤形、内积形、外积形.前六者为六淫,内伤形、外伤形、内积形、外积形四形,则是对四病因学说的继承.本文从病案入手详细讨论了四形的理论内涵和临床价值,又从对四病因理论的完整记载、四形对四病因的发展、对王冰方剂理论的发扬三个方面总结了《儒门事亲》对四病因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最后总结了《儒门事亲》发展王冰学说的历史意义.
其他文献
炎症性肠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其临床特征与中医伏邪致病相似.全国名老中医宋乃光教授以温病经典理论结合伏邪学说指导本病治疗,认为本病病机关键在于气血瘀滞,邪气深伏,采取补气行血,流通气机;药达病位,以浊去浊之法,能有效控制疾病复发,本文选取一例克罗恩病验案加以分析,反映宋乃光教授临床治病经验.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体外循环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体外循环下CHD手术的10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接受ERAS理念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住院时间、拔出气管插管及胸腔引流管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时间及程度和并发症发生例数,采用儿童疼痛行为评估量表(FLACC)对患儿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干预组患儿的住院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反复发作或不可缓解的慢性疲劳为主要症状,伴有一系列兼症的临床常见病.文章以王永炎院士“虚气流滞”学说对CFS中医病机及治疗进行探析,认为CFS患者元气亏虚,虚气不行,气血相失,气血津液运行失常,导致气滞、血瘀、痰湿等病理产物蕴积体内,损伤脏腑经脉所致.临床治疗上采取补气养血、滋阴温阳补其虚,理气活血、化痰祛湿以通其滞,并初步进行“补虚”“通滞”的机制探讨,为进一步的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提供思路.
膜性肾病基本病机属本虚标实,以肺脾肾亏虚为本,水湿、血瘀为标.虫类药为血肉有情之品因其走窜通达之性功效独特.临床治疗中以“辨体质、抓病机、定病位、审时机”为诊疗思路,联合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温补阳气功效虫类药,剂量合理,选药得当、配伍精妙,治疗效果显著.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质量结构理论的精心护理模式在宫颈功能不全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行宫颈环扎术的92例宫颈功能不全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基于三维质量结构理论的精心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手术前和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成人素质希望量表(ADHS)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比较两组自然妊娠成功率和流产、早产发生率。结果
本文初步总结了王素梅教授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理论基础及治疗验案,以期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王素梅教授在治疗本病时立足于清代郑钦安“坎中一点真阳乃人立命之根”的学术思想,强调阳气在小儿生长发育中的关键作用,肾阳衰疲,气化失司,可见发育迟缓,骨骼痿软;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脉失养,则智力低下,反应迟钝.故认为本病以阳虚精亏为发病基础,病位涉及心、肝、脾,瘀血、痰浊贯穿疾病始终,治疗上注重温肾益精,佐以益气养心,疏肝理气,健脾助运,化痰祛瘀,采用自拟方附桂益智汤加减治疗.其中制附子为君,补中有行,行中有补,振奋周
本文旨在介绍谢炜教授对失眠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用药经验.谢炜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现代医学对失眠的认识,认为失眠病机与“肝”密切相关,总结了失眠“气机失调,阴阳失和”的核心病机,并以“调肝安神,调和阴阳”为基本治法,创造性地提出失眠“二期二方”的治疗方案.短期失眠多与急性应激导致心神不安有关,治疗上以安神为本,兼顾疏肝健脾,予自拟“佛手宁神方”,由佛手、百合、酸枣仁、茯苓、莲子配伍而成,是药食同源的实用方,能够有效改善短期失眠障碍.长期失眠的病机多与肝郁日久伤脾有关,在治疗上着重疏肝解郁,予疏泄宣通的
痰饮的概念从《金匮要略》提出后,经过历代医家的发挥,其内涵已经有所变革和发展,宋代以前偏重于饮,宋代以后开始痰、饮分治;其治则由“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向“疗痰之法,理气为上,和胃次之”及“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痰消”过渡;相应的代表方也从苓桂术甘汤向二陈汤发展.本文通过对痰饮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对苓桂术甘汤及二陈汤的组方应用进行阐释,进一步加深对痰饮病源流的认识,以期灵活的掌握用药规律,更好的指导临床.
目的 建立出血性中风痰热证诊断量表,促进出血性中风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采集了469例出血性中风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资料.结合前期专家问卷调查结果形成量表的条目池,以331例样本资料为基础,采用频数法、相关系数法、区分度分析法、因子分析法、逐步回归法联合进行条目筛选,以logistic回归法确定条目的权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法确定诊断阈值,初步建立了出血性中风痰热证诊断量表.再以138例样本资料为基础
《伤寒杂病论》之所以被誉为医门之圭皋,与仲景辨证之精准,立法之严谨,用药之精当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各家学说的疏理以及仲景原文中关于三急下的论述,结合临证中少阴病腑气不通的证治特点,提出“少阴三急下”中所提到的“少阴”并非是真正的少阴病,而是阳明病之阳明腑实证“热深厥亦深”表现为手足厥冷的真热假寒证与少阴病四逆证的鉴别诊断.进而深层次的体现了仲景临证时以病为纲,以证为靶,病证结合的治疗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