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推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措施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1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确保顺利实施,需要从思想保障、制度保障、组织保障、经费保障以及奖励惩戒的调控措施等方面形成综合合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质量工程;保障措施
  一、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性
  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适时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质量工程”是以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为目标,以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为手段,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抓手,对扩大优质教学资源受益面,形成重视教学、重视质量的良好环境和管理机制,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对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做出了安排。在实施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中,高职院校也承担了相应的任务,发挥了相应的作用。
  二、陕西省实施质量工程取得的成效
  在“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启动了“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对于高职院校来讲,主要涉及教学名师、重点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大学生竞赛活动等建设项目。“质量工程”的实施,对陕西省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主要成效为:一是进一步强化了教学的中心地位,二是获得了一批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三是引导不同院校办出了各自特色,四是凸显了高校的专业特色和优势,五是进一步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六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七是形成了校、省、国家三级“质量工程”建设体系,八是教育教学改革有了新突破。基本经验有三条:(1)注重内涵建设是质量工程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途径,(2)坚持分类指导是质量工程惠及各校师生的主要原则,(3)加大经费投入是质量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1]。
  三、实施质量工程的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有其产生、发展、壮大的过程。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也有一个不断探索、求真的过程。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高职教育经历了起步、稳步发展到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到2009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达到1200余所,在校生超过96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尤其是近10年,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在20世纪初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起到了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显著提高。2006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要求高职院校切实把建设和发展的重点转移到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上来,以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200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重新界定和规范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2010年9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后10年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使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有新提升,在办学体制上有新突破,在结构布局上更加合理,社会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实现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从加快高职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为保证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家高度重视政策引领和思想发动工作。同时,国家还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活动。教育部设立“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计划于2008-2012年间选派500名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及省级示范院校领导赴美国、德国等国家进行为期1个月的学习和培训,旨在提升高职院校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为提高教师队伍专业能力,依托国内高职师资培训基地,先后启动了中德师资培训、骨干教师赴港培训和知名企业专业技术培训等项目。从各省和学校层面看,为推进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工作,非常重视思想发动工作。通过组织外出学习、省内集中培训、聘请专家来校作报告等形式,起到统一思想、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明确认识的作用。实施效果比较好的高职院校,首先是全面学习、准确领会国家关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进程,用正确的思想认识指导和推进高职教育教学工作。其次是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相关进修培训。比如,国家和省级质量工程分项目培训,以著名专家姜大源、赵志群、张治中为代表的课程开发讲座,省内院校间的质量工程专题教学沙龙,校内高职教育理念大讨论等活动,都较好地解决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
  (二)组织保障
  高校质量工程作为国家自上而下的教学改革工程,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都需要严密组织,确保质量。陕西省启动质量工程以来,省教育厅、财政厅按照教育部、财政部要求,成立了“陕西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与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省教育厅杨希文厅长任组长,全面负责质量工程工作,分管高等教育的方光华副厅长主持常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高教处,专家委员会办公室设在西安交通大学。质量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质量工程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配套政策、重大举措等;工作委员会依据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制定我省高校年度实施计划,统筹部署年度人物,组织、安排、协调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工作;专家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质量工程总体规划、确定各项建设目标与标准、进行立项评审和项目验收、召开专题座谈会或研讨会、多方听取意见和指导项目建设工作。省教工委、省教育厅把“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列入每年的工作要点,并召开全省高校职能部门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陕西省高职院校为推进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学校主要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参与的质量工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质量工程的动员、规划、部署、研究等工作;质量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建设任务的落实、检查、督导、验收等工作。有的学校还专门组建了若干项目团队,负责项目建设任务的执行和落实。
  (三)制度保障
  质量工程的顺利实施,需要相关制度作保障。为此,陕西省教育厅陆续出台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若干意见》(陕教高[2007]7号)、《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陕教高[2007]9号)、《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陕教高[2007]49号)、《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陕教高[2003]37号)、《陕西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评选细则》(陕教高[2005]38号)、《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与建设意见》(陕教高[2007]69号)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据不完全统计,从2002年-2009年,陕西省出台的关于质量工程建设配套文件187项,其中,仅2009年就有45项之多。
  按照国家和省厅的文件精神,各高职院校也制定了相关制度和办法。比如,质量工程实施方案、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质量标准、质量工程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实施办法、质量工程奖励暂行办法等,基本上涵盖了质量工程工作的组织领导、建设内容、评选办法、评价标准、经费管理、验收奖励等多个方面,保证了质量工程的顺利实施。
  (四)经费保障
  《陕西省省级“质量工程”实施情况总结报告》中,在总结基本经验时,提出了“加大经费投入是质量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的结论,同时,在总结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时,得出了“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经费不足”的结论。可见,经费保障是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保障措施。
  陕西省政府设立了“陕西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从2002年—2009年,省级财政共投入经费1.1亿元。为了加大投入,省财政将专项经费由“十一五”期间的每年350万元增加到3500万元,增长了10倍,以保障质量工程各项建设必需的经费。
  陕西省各高职院校为了保障质量工程经费,在有限的办学经费中,挤出经费专门用于质量工程。据统计,在“十一五”期间,21所省属高职院校,用于质量工程的投入达16232.071万元,平均近773万元,其中,投入相对较少的院校,在5万元以上;投入相对较多的院校,在3500万元以上。
  (五)机制保障
  1.建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由教学决策系统、教学组织管理系统、教学运行系统、教学监督与反馈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进质量工程建设进程,确保学校更好地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提高教学质量。
  2.建立教学状态基本数据采集分析和评估机制
  建立评估机制,确定教学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推进教学工作。利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定期采集各类教学基本状态信息和数据,逐步将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数据向社会公布,加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社会监督[3]。
  3.建立奖励机制
  为鼓励各教学单位及广大教师积极申报“质量工程”项目并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学校对申报各类省部级、国家级的“质量工程”项目获得立项或奖项的,给予一定奖励及配套经费。
  以我省首批进入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仅精品课程奖励一项,院级建设经费为2万元,申报省级、国家级分别追加2万元建设经费,建成院级精品课程奖励1万元,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再奖励2万元,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再奖励5万元,且建设经费及奖励均累加计算。
  4.建立督导制约机制
  质量工程的实施,有赖于项目建设组人员不断学习,认真探索和深入研究,需要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协助,同时,还需要建立督导制约机制,以推动质量工程不断向纵深发展。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成立了有教育教学工作督导督察组,由高职务、高职称、高学历人员组成,对涉及全院性的重要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参考文献:
  [1] 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情况报告(2003-2010)
  [R].陕西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2010.
  [2] 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报告(2000-2010)[R].高等教育出版社.
  [3] 高思.提高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N].中国教育
  报,2007-01-26.
其他文献
摘要:依据光伏产业发展趋势,对高职院校开设的光伏产品检测专业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特点,确定了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职业教育模块中的专业课程及实践教学体系。文章对本专业师资进行了现状分析,以专业核心课程《光伏产品检测技术》为例,进行了项目化的教学改革,提出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推动专业建设。另外,针对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困难、人才培养反馈机制不完善
期刊
摘要:网络营销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之一。因此,在构建课程教学内容时,应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从企业对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岗位及本专业学生在网络营销方向上的主要就业岗位出发,并针对这些岗位分析其岗位职责及任职要求,进而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学生所需具备的岗位能力,最终构建出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  关键词:网络营销;人才需求;教学内容  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已经形成了一个依托因特网的、与传统市场的竞争规则
期刊
摘要: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把“订单培养”作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形式之一。但是,绝大多数的高校只考虑了校企两元联动“订单培养”的深入,而没有考虑到“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或者说考虑了多方职责却忽视了政产学研各方联动。文章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港校联动订单培养班为例,对政产学研多元联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订单培养;政产学研;物流管理  自《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结合访谈法,对廊坊师范学院的学生事务管理者和大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学生事务管理环境闭塞、泛政治化倾向、缺乏专业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这6个问题是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生事务管理;问题;调
期刊
摘要:专业社团作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创新载体,在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中承担重要的社会功能。但是专业社团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并不顺利,遇到经费没保障、专业技能不足、组织结构松散、培训督导滞后等诸多问题。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的特色专业社团——“社工协会”三年来的社会服务实践反映了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社团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需要从增权视角进行能力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社团;增权视角  专业性社团作为高职
期刊
摘要:为考察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与认知态度的关系,采用赵崇莲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问卷对湖南某职业技术学院的34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总体需求强烈,尤其是服务质量方面,不同年级、不同区域的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知态度、信任程度与服务需求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影响因素;认知态度  2005
期刊
摘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职业素质,是技工院校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为例,阐述了技工院校加强职业素质培养的必要性,给出了较为可行的、符合技工院校特点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模式,为技工院校全面、有效地开展职业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操作经验。  关键词:技工院校;职业素质;体系构建  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
期刊
摘要: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渐入佳境,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及相关产业迅猛发展,促使物流人才需求数量和质量发生变化,亟待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建构。结合钦州学院物流人才培养实践,通过对面向东盟的区域物流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目标分析及其内容的阐释,提出了面向东盟的区域物流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东盟;物流人才;培养方案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物流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广西北部湾经
期刊
摘要: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解决目前经管类专业人才供求错位的关键措施。以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为例,分析了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原则和内容。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成了中国民生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为尴尬的要属经管类毕业生。目前我国企业对经管类人才、特别是高职层次的初、中级人才的需求是广泛
期刊
摘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开办了土木工程这一传统土建类专业,但是由于传统优势及管理模式的限制,使得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以毕节学院为例,总结了土木工程专业办学过程中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目的在于建立合理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并提出合理的课程设置方案,构建合理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