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方法及准备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采用量化的内容分析法,以了解大学生新闻报道表现的状况。为确保资料收集的科学统一,我们将新闻媒体研究范围设定在平面媒体上,报别则限订在每日固定出版、具有较大传播范围和受众涵盖量的全国和地方性报纸上,选择中国青年报和齐鲁晚报为研究样本。其中,中国青年报是当代中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大报,是具有鲜明青年特色的综合性日报。齐鲁晚报目前日发行量在135万份以上,是山东省内发行量最大、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在世界报业协会2007年公布的统计结果中,齐鲁晚报的发行量在世界日报中排名37位。①由于媒体对大学生的关注根据就业、假期的不同而呈现月份性的变化,为保证资料真实性和有效性,本次研究通过普查2007年两家媒体全年关于大学生的报道以获得研究数据。
(二)分析单位的选取
本研究将分析单位设定为与“大学生”相关的报道。内容分析法在内容数量化的标准分类,称为单位。本研究在具体调查收集资料过程中,主要以“篇数”作为基本的分类单位,将报纸上出现“以大学生为报道主题”的新闻,每一项都以“篇”计算。在界定分析单位时,还考虑到报道篇幅的影响,每篇报道所占面积会显现在新闻处理上的重视,因此我们抽取了中国青年报与齐鲁晚报2007年11月、12月份关于大学生的报道作为样本,统计这些报道的篇幅,统计以平方厘米作为计算单位。
(三)统计类目的建立
类目的建立,必须符合(1)反映研究目的(2)穷尽(3)互斥(4)独立(5)单一分类等五个原则(Hoslti,1969)本研究据此建立统计类目:
1、报道量:统计到的报道篇数与部分报道的面积大小(以平方厘米为单位)
2、报道议题:将收集到的大学生形象的相关新闻,根据新闻主要论述分为:学习进修与考研、校园文体生活、道德诚信问题、求职就业、消费理财、科研与社会实践、打工创业、维权保护、身心健康、公益活动、违法犯罪、社会救助及其他。
3、报道立场:分为三个方面——倾向有利于大学生的有利立场;倾向于不利于大学生的不利立场;中立或无法判断。
4、呈现形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在2005年7、8月间,在北京地区实施了“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调查中涉及到的“大学生形象”类目,再加上样本报道议题中关于大学生的形象描述,我们把新闻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分为下面几种:(1)大学生学习态度如何;(2)校园文体生活是否积极主动;(3)大学生消费理财情况如何;(4)大学生道德诚信怎样;(5)求职就业表现如何;(6)科研与社会实践工作怎样;(7)打工创业中是否存在问题;(8)身体和心理是否存在问题;(9)维权意识怎样。
(四)信度检验
在量化的内容分析中,信度主要检验的是研究者使用的类目及分析单位,能否将内容归入相同的类目,使结果具有一致性。为检验信度,本研究安排两名编码员作业,在实际编码前进行前测,并随机抽样进行信度检测,采用的检验方法是编码者相互同意度分析。信度分析发现,量表的α系数达到0.85以上,根据Kassarjian(1997),表明量表的信度较好。
(五)统计方法与数据处理分析
本研究在资料统计后,将使用SPSS11.5版本,采用统计方法并进行交叉分析。
二、结果与量化分析
(一)新闻资料整体分析
本研究旨在探讨报纸如何呈现大学生形象,以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中国青年报、齐鲁晚报有关“大学生”的报道为研究对象,经过资料收集,得到1198篇报道分析样本。根据文本的报道数量、报道版别、月别、特定社会群体倾向、报道议题、报道立场和呈现现象等分析类目,分别描述本研究样本。
1、报别统计:
在统计获得的1198篇报道样本中,中国青年报515篇,占43.0%;齐鲁晚报683篇,占57.0%。
4、对“特定社会群体”倾向性的统计:
通过对标题中含有“大学生”字样新闻报道的检索,新闻标题中带有“大学生”字样的报道637篇,占53.2%。其中,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为228篇,占44.3%;齐鲁晚报的报道为409篇,占59.9%。
5、报道议题的统计:
由收集到的有关“大学生”的新闻,根据新闻主要论述分为:学习进修与考研、校园文体生活、道德诚信问题、求职就业、消费理财、科研与社会实践、打工创业、维权保护意识、身心健康、参与公益活动、违法犯罪行为、获得社会救助及其他。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校园文体生活、求职就业、打工创业和获得社会救助的相关报道最多,均超过10%,这几项议题占总报道量的52.8%。
7、媒体呈现的大学生形象:
根据上文中确定的关于大学生的9个形象,在实际统计过程中,出于直观的表现要求,忽略立场中立或无法判断的新闻报道,我们获得了关于大学生形象描述的9个数值。
获得的图内数值=每一形象类目正面形象百分比—负面形象百分比。
由图1可以发现,报道文本中除“科研与社会实践”和“打工创业”两形象呈现正面外,其他形象的数值都以负面为主,此外,获得的绝对差值普遍较小。根据图中表现,我们按比例把绝对值大等于1的几个类目统计出来,作为媒体呈现的大学生形象,依次为:科研与社会实践积极(3.17);求职就业表现不好(-1.00);消费与理财情况较差(-2.92);维权意识薄弱(-3.51)。
(二)交叉分析
我们将通过对报纸的议题、报道立场、报道面积和报别作交叉分析。
1、不同的议题、报道立场占有的报道面积:
(1)不同的报道议题各占多少报道面积
为确保研究效果,我们对两报11月、12月两个月份的报道面积进行了统计,由表5可以看出,大学生获得社会救助(12.3%)议题占的报道面积较多,其次为维权保护(12.3%)和打工创业(10.7%),这三个议题均超过了10%。除了犯法犯罪和身心健康数值偏小外,其他议题所占比例比较接近。
就每一报道议题的平均报道面积来看,违法犯罪行为所占的平均报道面积最大(532.2cm2),其次为校园文体生活(427.1cm2)和学习进修与考研议题(410.8cm2)。
(2)不同的报道立场各占多少报道面积
不利于大学生形象的报道立场(34.8%)和中立或无法判断的报道(39.7%),总和占了七成以上的报道面积,高于有利于大学生形象的报道立场(25.5%)。
对每一报道立场的平均报道面积来看,中立或无法判断的立场的平均报道面积最大(379.6cm2),其次为不利报道立场(364.4cm2)和有利报道立场(322.7cm2)。
(3)小结:若以报道面积代表报纸媒介对报道议题的重视程度,可以说,媒体所重视的报道议题以大学生获得社会救助、维权保护和打工创业等相关报道为主;而最常出现的报道立场不利于大学生。
三、总结和分析
本研究一方面描述研究样本的整体状况,一方面则透过议题、报道立场、报道面积和报别间的相互交叉分析,希望可以从中探求媒体如何报道大学生的相关新闻,并看出大学生在媒体中所呈现的形象如何。
1、新闻报道量很大,全年两报共刊发报道1198篇,每月报道数量在100篇左右,平均每天超过三篇。此外,每个月报道的新闻量有所不同,最高月份报道量将近最低月份的三倍。说明大学生群体受到媒体的高度重视,但媒体对大学生报道呈现出特定议题的偏好。
2、“大学生”这一特定社会群体正在成为媒体关注的新闻信源,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的媒体形象正在形成。2007年,两报标题字样中含有“大学生”的报道比例达到53.2%,超过了半数。“大学生”这一群体正成为媒体关注的确定社会对象。
3、两报关注的主要新闻议题以关注大学生校园文体生活(12.9%)、求职就业(19.0%)、打工创业(10.7%)和获得社会救助(10.2%)为主。
4、中立或偏负面的报道立场。两报中性或无法判断报道立场(41.0%)较高,不利于大学生(30.0%)报道略高于有利于大学生(29.0%)报道。
5、不同报别在报道议题、报道立场的交叉分析表明两报的表现仍有不同。中国青年报报道议题主要以大学生校内学习生活为主(学习进修与考研、校园文体生活、求职就业报道量均在10%以上);齐鲁晚报则向整体的社会评价方向转变(打工创业、社会救助的报道量均超过10%)。在报道立场上,中国青年报整体呈现出有利于大学生形象的报道立场(正面立场31.0%,略高于负面立场的28.0%);齐鲁晚报整体上呈现出不利于大学生形象的报道立场(正面立场27.5%,略低于负面立场31.5%)。齐鲁晚报是以报道社会新闻为主的媒体,对大学生社会形象的关注更加明显,对大学生媒体形象的负面建构比较突出。
6、两报呈现出大学生的形象分别为:科研与社会实践积极;求职就业表现不好;消费与理财能力较差;维权意识薄弱。
四、结论
(一)研究发现
通过比较分析看出,我们发现大学生的相关新闻报道出现频次和报道面积都比较大,说明关于大学生的议题正受到媒体的重视。而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相关新闻为中立或无法判断,在整体评价上略呈不利于大学生的报道立场,以及两报所呈现出的大学生的几个形象(科研与社会实践积极、求职就业表现不好、消费与理财能力较差、维权意识薄弱),说明大学生的媒介形象正在下滑,这种整体评价已经成为全社会大众媒体,特别是社会新闻媒体建构大学生形象报道框架的一个发展方向。有学者曾对国内颇具代表性的都市报《新京报》、《兰州晚报》和《扬子晚报》2005年8月份对在大学生的新闻报道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有关大学生的非正面新闻最低的是42.1%(《扬子晚报》),最高的竟达到了78.6%(《兰州晚报》)。②
诺依曼认为,在现代信息社会,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的影响因素有三个:(1)多数传媒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产生“共鸣效果”);(2)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累积效果”);(3)媒介信息抵达的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产生“遍在效果”)③。本次研究表明,大量媒体,特别是以社会新闻为主的媒体有选择性构造传播大学生负面形象,必然会在受众心理上引起多重“共鸣”,而这种持续性和重复性地传播着的大学生形象会逐渐给受众造成“堕落的大学生”无处不在的错觉。在此基础上,社会公众也完成了对大学生形象的一个主观构建。④
两报关于大学生媒体形象框架的改变值得我们深思和注意。大学生社会公众形象的变化固然有高校扩招带来的影响,社会对大学生要求过高和媒体形象的选择性构造才是大学生公众形象嬗变的主要原因。一种新闻框架如果被反复扩大使用,就把一种特定的观点强加于受众,受众一旦接受这种观点,在面对大学生形象的思考时,都会不自觉地使用这种框架,得出不适当的判断。因此,在大学生职业化趋势里,大众媒体如何以一个理性的态度,全面、客观地建构大学生形象的报道框架,值得所有媒体人的思考和重视。
参考文献
① 许战胜.解读《齐鲁晚报》的品牌策略[J].青年记者,2007,(10).
② 蔡月亮.传媒对大学生形象的妖魔化[J].青年记者,2006.(01).
③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21.
④ 陈新焱:从传媒对大学生形象的扭曲看新闻的宏观失实[EB/OL].http://media.people.com.cn/GB/
4975805.html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采用量化的内容分析法,以了解大学生新闻报道表现的状况。为确保资料收集的科学统一,我们将新闻媒体研究范围设定在平面媒体上,报别则限订在每日固定出版、具有较大传播范围和受众涵盖量的全国和地方性报纸上,选择中国青年报和齐鲁晚报为研究样本。其中,中国青年报是当代中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大报,是具有鲜明青年特色的综合性日报。齐鲁晚报目前日发行量在135万份以上,是山东省内发行量最大、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在世界报业协会2007年公布的统计结果中,齐鲁晚报的发行量在世界日报中排名37位。①由于媒体对大学生的关注根据就业、假期的不同而呈现月份性的变化,为保证资料真实性和有效性,本次研究通过普查2007年两家媒体全年关于大学生的报道以获得研究数据。
(二)分析单位的选取
本研究将分析单位设定为与“大学生”相关的报道。内容分析法在内容数量化的标准分类,称为单位。本研究在具体调查收集资料过程中,主要以“篇数”作为基本的分类单位,将报纸上出现“以大学生为报道主题”的新闻,每一项都以“篇”计算。在界定分析单位时,还考虑到报道篇幅的影响,每篇报道所占面积会显现在新闻处理上的重视,因此我们抽取了中国青年报与齐鲁晚报2007年11月、12月份关于大学生的报道作为样本,统计这些报道的篇幅,统计以平方厘米作为计算单位。
(三)统计类目的建立
类目的建立,必须符合(1)反映研究目的(2)穷尽(3)互斥(4)独立(5)单一分类等五个原则(Hoslti,1969)本研究据此建立统计类目:
1、报道量:统计到的报道篇数与部分报道的面积大小(以平方厘米为单位)
2、报道议题:将收集到的大学生形象的相关新闻,根据新闻主要论述分为:学习进修与考研、校园文体生活、道德诚信问题、求职就业、消费理财、科研与社会实践、打工创业、维权保护、身心健康、公益活动、违法犯罪、社会救助及其他。
3、报道立场:分为三个方面——倾向有利于大学生的有利立场;倾向于不利于大学生的不利立场;中立或无法判断。
4、呈现形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在2005年7、8月间,在北京地区实施了“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调查中涉及到的“大学生形象”类目,再加上样本报道议题中关于大学生的形象描述,我们把新闻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分为下面几种:(1)大学生学习态度如何;(2)校园文体生活是否积极主动;(3)大学生消费理财情况如何;(4)大学生道德诚信怎样;(5)求职就业表现如何;(6)科研与社会实践工作怎样;(7)打工创业中是否存在问题;(8)身体和心理是否存在问题;(9)维权意识怎样。
(四)信度检验
在量化的内容分析中,信度主要检验的是研究者使用的类目及分析单位,能否将内容归入相同的类目,使结果具有一致性。为检验信度,本研究安排两名编码员作业,在实际编码前进行前测,并随机抽样进行信度检测,采用的检验方法是编码者相互同意度分析。信度分析发现,量表的α系数达到0.85以上,根据Kassarjian(1997),表明量表的信度较好。
(五)统计方法与数据处理分析
本研究在资料统计后,将使用SPSS11.5版本,采用统计方法并进行交叉分析。
二、结果与量化分析
(一)新闻资料整体分析
本研究旨在探讨报纸如何呈现大学生形象,以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中国青年报、齐鲁晚报有关“大学生”的报道为研究对象,经过资料收集,得到1198篇报道分析样本。根据文本的报道数量、报道版别、月别、特定社会群体倾向、报道议题、报道立场和呈现现象等分析类目,分别描述本研究样本。
1、报别统计:
在统计获得的1198篇报道样本中,中国青年报515篇,占43.0%;齐鲁晚报683篇,占57.0%。
4、对“特定社会群体”倾向性的统计:
通过对标题中含有“大学生”字样新闻报道的检索,新闻标题中带有“大学生”字样的报道637篇,占53.2%。其中,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为228篇,占44.3%;齐鲁晚报的报道为409篇,占59.9%。
5、报道议题的统计:
由收集到的有关“大学生”的新闻,根据新闻主要论述分为:学习进修与考研、校园文体生活、道德诚信问题、求职就业、消费理财、科研与社会实践、打工创业、维权保护意识、身心健康、参与公益活动、违法犯罪行为、获得社会救助及其他。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校园文体生活、求职就业、打工创业和获得社会救助的相关报道最多,均超过10%,这几项议题占总报道量的52.8%。
7、媒体呈现的大学生形象:
根据上文中确定的关于大学生的9个形象,在实际统计过程中,出于直观的表现要求,忽略立场中立或无法判断的新闻报道,我们获得了关于大学生形象描述的9个数值。
获得的图内数值=每一形象类目正面形象百分比—负面形象百分比。
由图1可以发现,报道文本中除“科研与社会实践”和“打工创业”两形象呈现正面外,其他形象的数值都以负面为主,此外,获得的绝对差值普遍较小。根据图中表现,我们按比例把绝对值大等于1的几个类目统计出来,作为媒体呈现的大学生形象,依次为:科研与社会实践积极(3.17);求职就业表现不好(-1.00);消费与理财情况较差(-2.92);维权意识薄弱(-3.51)。
(二)交叉分析
我们将通过对报纸的议题、报道立场、报道面积和报别作交叉分析。
1、不同的议题、报道立场占有的报道面积:
(1)不同的报道议题各占多少报道面积
为确保研究效果,我们对两报11月、12月两个月份的报道面积进行了统计,由表5可以看出,大学生获得社会救助(12.3%)议题占的报道面积较多,其次为维权保护(12.3%)和打工创业(10.7%),这三个议题均超过了10%。除了犯法犯罪和身心健康数值偏小外,其他议题所占比例比较接近。
就每一报道议题的平均报道面积来看,违法犯罪行为所占的平均报道面积最大(532.2cm2),其次为校园文体生活(427.1cm2)和学习进修与考研议题(410.8cm2)。
(2)不同的报道立场各占多少报道面积
不利于大学生形象的报道立场(34.8%)和中立或无法判断的报道(39.7%),总和占了七成以上的报道面积,高于有利于大学生形象的报道立场(25.5%)。
对每一报道立场的平均报道面积来看,中立或无法判断的立场的平均报道面积最大(379.6cm2),其次为不利报道立场(364.4cm2)和有利报道立场(322.7cm2)。
(3)小结:若以报道面积代表报纸媒介对报道议题的重视程度,可以说,媒体所重视的报道议题以大学生获得社会救助、维权保护和打工创业等相关报道为主;而最常出现的报道立场不利于大学生。
三、总结和分析
本研究一方面描述研究样本的整体状况,一方面则透过议题、报道立场、报道面积和报别间的相互交叉分析,希望可以从中探求媒体如何报道大学生的相关新闻,并看出大学生在媒体中所呈现的形象如何。
1、新闻报道量很大,全年两报共刊发报道1198篇,每月报道数量在100篇左右,平均每天超过三篇。此外,每个月报道的新闻量有所不同,最高月份报道量将近最低月份的三倍。说明大学生群体受到媒体的高度重视,但媒体对大学生报道呈现出特定议题的偏好。
2、“大学生”这一特定社会群体正在成为媒体关注的新闻信源,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的媒体形象正在形成。2007年,两报标题字样中含有“大学生”的报道比例达到53.2%,超过了半数。“大学生”这一群体正成为媒体关注的确定社会对象。
3、两报关注的主要新闻议题以关注大学生校园文体生活(12.9%)、求职就业(19.0%)、打工创业(10.7%)和获得社会救助(10.2%)为主。
4、中立或偏负面的报道立场。两报中性或无法判断报道立场(41.0%)较高,不利于大学生(30.0%)报道略高于有利于大学生(29.0%)报道。
5、不同报别在报道议题、报道立场的交叉分析表明两报的表现仍有不同。中国青年报报道议题主要以大学生校内学习生活为主(学习进修与考研、校园文体生活、求职就业报道量均在10%以上);齐鲁晚报则向整体的社会评价方向转变(打工创业、社会救助的报道量均超过10%)。在报道立场上,中国青年报整体呈现出有利于大学生形象的报道立场(正面立场31.0%,略高于负面立场的28.0%);齐鲁晚报整体上呈现出不利于大学生形象的报道立场(正面立场27.5%,略低于负面立场31.5%)。齐鲁晚报是以报道社会新闻为主的媒体,对大学生社会形象的关注更加明显,对大学生媒体形象的负面建构比较突出。
6、两报呈现出大学生的形象分别为:科研与社会实践积极;求职就业表现不好;消费与理财能力较差;维权意识薄弱。
四、结论
(一)研究发现
通过比较分析看出,我们发现大学生的相关新闻报道出现频次和报道面积都比较大,说明关于大学生的议题正受到媒体的重视。而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相关新闻为中立或无法判断,在整体评价上略呈不利于大学生的报道立场,以及两报所呈现出的大学生的几个形象(科研与社会实践积极、求职就业表现不好、消费与理财能力较差、维权意识薄弱),说明大学生的媒介形象正在下滑,这种整体评价已经成为全社会大众媒体,特别是社会新闻媒体建构大学生形象报道框架的一个发展方向。有学者曾对国内颇具代表性的都市报《新京报》、《兰州晚报》和《扬子晚报》2005年8月份对在大学生的新闻报道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有关大学生的非正面新闻最低的是42.1%(《扬子晚报》),最高的竟达到了78.6%(《兰州晚报》)。②
诺依曼认为,在现代信息社会,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的影响因素有三个:(1)多数传媒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产生“共鸣效果”);(2)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累积效果”);(3)媒介信息抵达的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产生“遍在效果”)③。本次研究表明,大量媒体,特别是以社会新闻为主的媒体有选择性构造传播大学生负面形象,必然会在受众心理上引起多重“共鸣”,而这种持续性和重复性地传播着的大学生形象会逐渐给受众造成“堕落的大学生”无处不在的错觉。在此基础上,社会公众也完成了对大学生形象的一个主观构建。④
两报关于大学生媒体形象框架的改变值得我们深思和注意。大学生社会公众形象的变化固然有高校扩招带来的影响,社会对大学生要求过高和媒体形象的选择性构造才是大学生公众形象嬗变的主要原因。一种新闻框架如果被反复扩大使用,就把一种特定的观点强加于受众,受众一旦接受这种观点,在面对大学生形象的思考时,都会不自觉地使用这种框架,得出不适当的判断。因此,在大学生职业化趋势里,大众媒体如何以一个理性的态度,全面、客观地建构大学生形象的报道框架,值得所有媒体人的思考和重视。
参考文献
① 许战胜.解读《齐鲁晚报》的品牌策略[J].青年记者,2007,(10).
② 蔡月亮.传媒对大学生形象的妖魔化[J].青年记者,2006.(01).
③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21.
④ 陈新焱:从传媒对大学生形象的扭曲看新闻的宏观失实[EB/OL].http://media.people.com.cn/GB/
4975805.html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