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四重奏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long_lium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7日,苍山洗马潭,雨后的天空蓝得像宝石,云白如雪。黄杜鹃落尽,白杜鹃也落了许多,明显冷清了。至此,苍山洗马潭2012花事接近尾声,顶多一周,杜鹃花落尽,这一场热闹终于化归沉寂,苍山将一片翠绿,明年花期再约。2012,六上洗马潭,四写苍山,亲眼见证杜鹃花事,难忘。
  之一:洗马潭畔等花开
  完全没有料到,站在苍山顶看大理,会是如此景象:洱海反而比在山腰更近了,或许因为略去诸多迢递山路,成片的山坡被脚下的峰峦遮挡,洱海就在眼前,浑厚,温润,盈盈一水,轻烟笼罩,呈现出湖的原貌,不像在山腰,细长,像一条银白的河流,中间隔着村庄田园,显得悠远飘逸,有种丝绸的轻灵,一阵细细的风就能衣袂飘飘,衣袂飘飘……
  我偏爱在玉局峰看到的洱海,深深的,椭圆的一湖,大致呈耳朵形状,在忽略众多细枝末节后,海东的山也隔得很近,简约的山水,水绕着山,山环抱水,一汪幽幽的蓝,情深款款的蓝,像是天不知怎地掉到地下一块,等着谁去捡拾拼接,又像是一片纯净的记忆,生命里无法言说的眷恋,隔世的忧伤,于轮回中虽早已不辨缘由,却魂牵梦绕,如影随形。
  那时天蓝如洗,阳光清澈,脚下棕色的木栈道蜿蜒朝洗马潭行进。快到了,心一丝丝收紧,传说中的洗马潭,大理第四纪小冰期留下的冰渍湖泊,忽必烈远征大理驻兵洗马之地。可以想象的是,那一年,当忽必烈和他疲惫饥渴的士兵看到这一潭救命的水,该是怎样的惊喜。
  继续前行,忽然,一池波光闪烁在眼前,水浅,呈青灰色,微风中波纹像细细的鱼鳞。不是那种让人恐慌的幽深,也没有云蒸霞蔚,一池圆形的水,坦然在玉局峰清澈的阳光下,潭的四围是排列整齐的青灰色石块,潭东南面的小山坡上,堆着同样质地和大小的青灰色石块,像是谁一夜之间挖出这水潭,把石块随意码在一边,然后继续唱着歌前行了。
  朝北望,一座薄薄的山峰高高地遗世独立,是龙泉峰,那么薄,像是轻轻一敲,就能敲下一块来;从洗马潭西行不远就可到达玉局峰顶,同行说翻过山坡就是漾濞,山坡上有积雪未化,在青绿的山色里白而亮,远远望去像奔腾的马和大大的蹄印;南面也是山,山势缓和,成片成片低矮的杜鹃花树,一丛丛,枝压低低的如小伞,满山满坡地铺开。细看,洗马潭畔,栈道两旁,前后左右,尽是网状密布的杜鹃花树,花未开,只静静地打着苞儿,一天比一天饱满,一天比一天紧致,一天比一天鼓胀,然后在某个清晨,或者黄昏,或者阳光浓烈的午后,以一种不为人知的方式,暴开。
  难以想象那成片成坡的杜鹃花盛开,人行花海之中,白的黄的杜鹃花像一个巨大的花环,环护在洗马潭畔,是怎样惊世骇俗的美。洗马潭的杜鹃花树比苍山西坡又有所不同,前者高高大大,一株又一株,每一株都是一个个体,后者一丛丛,低矮细密,成片状,盘枝错节,像网;西坡的开得轰轰烈烈,是二三月惊心动魄的乱红,洗马潭的开得从容不迫,人间四月芳菲已尽,它还直管慢慢地打着苞儿,气定神闲如同北面的龙泉峰,如同清浅的洗马潭水,让人也不由放慢了性子,你等不等,急不急,花都在仲夏开放,不早不晚,开了,又谢了,年年如期,不像是人等花,倒像是这年年花开,期待有缘人前往一叙,玉局峰顶,洗马潭畔,将心事慢慢了结……
  伫立洗马潭畔,风不大,风声四面回响,提醒你这是在高处,苍山之巅。天特别蓝,云远在脚下,累了,坐下来晒太阳,只剩两个字:奢侈。
  之二:访花苍山洗马潭
  盛夏,访花苍山洗马潭,据报昨天花开最盛,今日访花,果然漫山遍野。玉局峰顶,洗马潭畔,满山尽披黄金甲,瞬间秒杀灵魂。都说三春过后诸芳尽,谁知盛夏杜鹃始灿然。子归花开,可缓缓归矣。所有离开的,失散的,都回来吧。
  大理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等你万水千山走遍,蓦然回首,才明白那个一直以来想要寻找的地方,原来就在身后;大理也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有北京的游客说,也许大理的山不是最高的山,大理的海不是最深的海,大理的白族,也不是最具特色的民族,然而这一切加在一起,让大理具备旅游首都的气质。于是大理成为一个汇聚之地,包容之地,归宿之地,亦俗亦雅,各种各样的人,都可以在大理找到家,累了,就回来。
  大理的苍山亦然。也许苍山不是地球上最有名的山,也不是海拔最高的山,更不是最神秘的山,但一定是一座很完美的山。苍山伟岸俊秀,不是那种穷山恶水,瘴气蚊虫妖冶,而是饱含国画山水的文墨气息,十九峰十八溪浑然天成;一屏画卷,看似温和,走进去方知悬崖峭壁,峰峦叠嶂。更为可贵的是苍山阳春白雪兼得,山下春暖花开,山顶晶莹白雪,更有无为寺、崇圣寺、中和寺、感通寺、观音塘等大小寺庙或隐匿山中,或低伏脚下,不负“灵鹫山”古名,不负大理妙香佛国盛誉。盛夏赏杜鹃漫山遍野,深秋读黄叶层层叠叠,冬天品一山白雪皑皑,春天听种子悄悄萌芽,美事!
  乘坐苍山洗马潭索道上山,一路飞驰云上,穿行雾中,想象如何像神仙一样腾云驾雾,猛地云开雾散,眼前现出一片星星点点的黄杜鹃,沿山形蜿蜒铺展,剩下的就是一声声惊叹了。
  走出吊箱,满耳清凉,满目清凉。空气中流溢着植被的芬芳,三三两两的冷杉撑开遒劲的枝干,静立在时光中期待与你擦身而过。龙泉峰比上个月更加青翠,云蒸雾绕,仙风道骨。放眼四周,远远近近都是杜鹃花,一丛丛一簇簇一片片,像满天星星一夜坠落人间,闪烁在灰绿的杜鹃叶子之间,阳光下熠熠生辉;又像是身披金色盔甲的勇士,列队呐喊前行,有着千军万马的声势。
  细看了,黄杜鹃其实也不尽相同,至少六个品种,有金黄的,洁白的,淡黄的;有洁白如雪、中间一瓣携带点点朱沙的;有淡黄、每一个花瓣末梢晕染一抹粉红的;有开得碗大的,也有杯子大小的。相同的是花蕊一律十一颗,连数七八朵都一样,十颗棕红的伞状布开,一颗浅绿的高高在上。记得红杜鹃的花蕊也是十一颗,然而与黄杜鹃相比,如果说前者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花事,一腔悲愤倾情怒放,那么后者来得淡定和从容不迫了。那黄也是隐者的气度,守候的淡然,从从容容地来,不慌不忙地开,任何人都管不着。
  玉局峰朝东那一片又开得略有不同,以白和乳黄为主,偶然穿插几株鲜红、粉红和淡紫色杜鹃,远远望去显得更加细碎,连成一片,如烟如霞,颇有杏花烟雨江南的柔美和诗情画意。   沿着栈道往上走,至洗马潭。大旱,洗马潭的水较一个月前又下落许多,露出了潭底的石堆。据说,石堆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户外迷为证明自己曾游到水中央,作的标记。潭水奇寒,之后有了这样的传统:户外迷们常手持石块,脱衣游入潭中,在石堆加上石头,迅速游出水面,看身体水气蒸腾,久而久之,成就了今天像北斗七星似的七个石堆。也有人说,这叫“七星堆”,据查是忽必烈征服大理时,以七星堆为媒招天兵天将,大败大理国。还有人说,2003年至2008年期间到洗马潭不下三十次,包括潭底干枯都见过,就没见过这些石堆……石堆缘何在潭底,或许已不重要,这一刻它们像尼玛堆一样错落有致地与苍山与洗马潭同在,任人猜测。猜不透,也是一种韵味。
  这次访花还有一件事难忘:孙女带着八十三岁的爷爷,了却登顶苍山的夙愿,老人手捧氧气包,在孙女搀扶下,一脸满足,是当天最美的风景。
  之三:雨中的苍山洗马潭
  大理终于迎来这个夏天第一场雨,在焦渴了数月之后。
  雨下下停停,停停再下,果然不负众望,是一场好雨。大街小巷五颜六色的雨伞撑成一片片七色花,车轮子滚动得小心翼翼,扬起一串串轻盈的喜悦。猜不透古城长长的巷子里戴望舒的丁香姑娘是否含着丁香般的幽怨,只见喜洲古镇大青树上的白鹭在洗涮得干净透亮的绿叶间更加洁净无瑕。成坝的禾苗为细雨欢欣舞蹈,青瓦白墙的村庄散布于田园,如诗如画。遥望苍山,云禁雾锁,猛然想到洗马潭畔那些盛放的花儿,满山满坡的黄杜鹃,在雨中是更加鲜妍,抑或是经这几场雨,早已一夜之间凋零?
  很多年前那个清晨,也是雨后,词人问及海棠,却听卷帘人随口一句“海棠依旧”。于是感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感慨的不是绿肥红瘦,实在是“知否知否”。不被知,所以感慨。生命如花,凋零固然是既定的结局,倘或有人懂得,也就不负这韶光春色了吧?决定去看看那些杜鹃花儿。
  乘洗马潭索道直奔玉局峰,天气一路变幻,一时茫茫浓雾,一时细雨迷蒙,一时又透出爽朗的阳光,那时山色青翠,回望洱海微蓝,果然应了杨升庵的名句:山则苍龙叠翠,海则半月拖蓝。经了这几场雨,山坡的花,又开了一拨,不知名的白色碎花,东一簇西一簇,煞是动人。突然,眼前闪过第一株黄杜鹃,干干净净的黄杜鹃,雨雾中更显清丽脱俗,触目惊心的是那一地落花,一瓣瓣一朵朵一丛丛,散铺在树下,来不及枯萎却遭这雨打先凋零。第二株,第三株,一直往里,一路开着,一路落着,一半在枝头,一半化归尘土,干脆利落得连声“再见”都懒得说。
  走出索道终点站,大雾粘身,颇冷,不一会儿就在头发上挂起了小水珠。龙泉峰完全隐匿在云雾中,近处的冷杉和杜鹃花半显半隐在雾海里,和一周前相比,黄杜鹃开始有凋败的痕迹,每一朵都饱浸雨水,微拢着花瓣,有点困倦,有点疲惫,有点睡意了。偶有正盛的,在雨中有着冰雪的质地,绞绡的薄透,满面雨痕,别是一番情趣。
  玉局峰天气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一场细雨未完,头顶亮开一片天光,浓雾急速散去,像是正在调焦,渐渐调准,渐渐清晰,正自欣喜要晴开了,不知哪里凭空而来的云雾,光线骤然变暗,风声四起,竟是山雨欲来了。玉局峰的云雾,更是瞬息万变,十秒钟前还是云笼雾罩,一刹那就晴空十里,才见一团雾来,随风招展,未看真切,就已消失无踪,如同神话。
  在洗马潭畔看云,听风,置身大雾中,细雨中,旁观云与云的聚散,和神龙野马一样的雾气擦身而过,让细雨淋透心情,闭上眼睛,风声入耳,雨声入耳,落花声入耳,还有忽啦啦的水声入耳,是风扬起洗马潭的水?细听若无,不经意又声声真切。雾太浓太重,整个洗马潭被雾填满,白茫茫一片,只看得清近处三两株黄杜鹃正盛,精神抖擞,正想上周洗马潭畔花未开,今天是最佳花期,又不见潭水,可见难得两全其美……突然,雾气渐淡,慢慢现出洗马潭的轮廓,一潭清水,一池细浪,竟是不太平静。雨后水满,再一次盖住了潭底的石堆,盖住了那些猜不透的秘密。薄雾久久不散,看得见四围盛放的杜鹃花,却始终看不清潭水全貌。天光越来越亮,有晴开来的迹象,然而终于无心守候,返程离开。
  行不久,偶见一道溪水流得飞珠溅玉,正是刚刚听到的水声,原来,从洗马潭下方源源不断淌出一股水,应该就是白鹤溪吧?来时被雾罩着,看不见溪水,此时现出在眼前,溪水两边盛开着黄色、紫色、白色小花,远远近近山坡上也尽是这种小花,颇有草甸的味道。
  下栈道时雾淡,一株株黄杜鹃下,一片片落花惹眼,花株上打满细细密密的花蕾,却不是今年开花,黄杜鹃的花蕾,从结下到盛开,需要两三年,蓄足力量,才尽吐芬芳,实在稀奇。落花四围,又开出些蝴蝶般的紫色小花,是罕见的花种:美花报春。之前得知黄杜鹃叶形宽阔,株株相连,错落成片,趴伏在迎风的山坡,生命力极强,久而久之将其它植株淘汰,成为黄杜鹃的天下,因此说黄杜鹃有千军万马的声势,在植物生存战争的王国,实不为过。然而料想不到的是,在黄杜鹃下面,竟然还有这种小花,极为柔弱,但只要有黄杜鹃的地方,就有这种小花。以柔克刚,大约如此?
  中途再次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一直到大理坝子,几经雨晴,最后稳定在半阴半晴之间,才知这雨中的苍山,世上一日,山中竟已千年。
  之四:玉局峰顶的幸福
  还有十米的时候,我有意停下脚步,想让这心仪已久的时刻,来得更加庄重,或者说,浓墨重彩。
  山的那一边,会是什么呢?曾经有过无数次想象,玉局峰背后,是莽莽群山还是万丈悬崖?此刻,闭上眼,最后一次遐想即将揭开的谜底,眼前浮现一个阳光下的坝子——漾濞。祥和,宁静,炊烟袅袅……
  这样想着,深吸一口气,迈出最后十米,扑面一阵来风,衣衫鼓动,料不到,玉局峰的背后,竟然是一片花海!黄杜鹃,粉红杜鹃,更低,更矮,攀爬在陡峭的山坡上,浸泡在牛奶一样的湿雾里,超然世外。也许因为朝西,每天阳光照射得迟,湿度更大,开得比洗马潭这一面要晚,自然也就晚一些凋谢,当洗马潭的杜鹃花接近尾声的时候,山那边却花开正盛,别有洞天,让人眼前一亮,惊讶欣喜。
  这次上苍山,洗马潭的杜鹃花冷冷清清,黄杜鹃早已落尽,零零落落的白杜鹃像阴天渺茫的星星,又像泡淡了的茶,只剩一抹花意,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山里最后的春天轻轻带走。杜鹃树下一地落花铺陈,空空荡荡的枝头蜷曲的花蕊像蝴蝶的触须,灵动而又忧伤,远远望去,花株像是满揣一怀希望守候的人,日暮时分终于盼到那骑归来的老马,近了,才发现马背上不是离人,而是离人的一件行李,于是那一怀希望无声跌落,有种失魂落魄的苍凉,不忍卒读……   好在雨过天晴,山色葱翠,云白如雪,阳光澄澈,一片天清气朗,循羊肠小径攀登,把洗马潭一尺一尺抛在身后,意外地发现洗马潭上头又是一番景象:花明显落得慢一些,偶尔还能见一两株黄杜鹃,向太阳昭示着最后的灿烂,窄小陡峭的山路一尘不染,越往上花株越低矮,匍匐着攀附在陡坡上,与大地有种让人感动的亲密,像恋人紧紧偎依,又像是大山的衣裳,给予它温暖。
  此刻,那些像藤子一样攀爬的杜鹃远远落在脚下,洗马潭远远落在脚下,白雪似的云朵远远落在脚下。洗马潭看上去只有一只碗大,水呈灰绿色,像一颗陈年翡翠,镶嵌在绵延群山中间,温润而又含情脉脉。
  还不是玉局峰最高处,站在山脊,朝西雾海茫茫,背后洗马潭渺渺,南边白云如画,北面小径蜿蜒,正中间一个石碑,写着“马龙峰”三字,下面一个箭头,标明此处离西边马龙峰3公里。小径北上,三十米左右即是玉局峰顶。
  放下本不算多的行李,轻易就抵达玉局峰巅,是一小块约摸两张八仙桌的平地,没有树,一团团灰绿色的草自生自灭,更多的是碎石。正中间砌着一个小平台,上面一块石碑,红字写着“玉局峰”,标明海拔4097米。石碑两旁堆有小石块,是驴友随手放上去的,表示自己来过,像一个小小的尼玛堆。
  那一刻玉局峰顶的骄傲和幸福,难以形容。迎风而立,天公作美,太阳时隐时现,山顶算得上是仲春,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正西方,马龙峰与想象中极不一样,与国画山水大相径庭,像一排不太规则的犬牙,斜斜的仿佛不小心就会倾倒。浓白的大雾像神龙像野马,滚滚而来,就是越不过马龙峰,于是画个圆圈,旋转着退回去,再过来,又回去,让你有理由相信:马龙峰朝前倾斜的弧度,是那些雾长年累月的奔突而剜挖出来的。
  面朝马龙峰,左边洱海拖蓝,海天一色,将大理坝子揽在怀里;右边漾濞县城时隐时现,漾濞江缥缈如带,层层梯田缘江而上或者缘江而下;背后洗马潭云蒸霞蔚,山色苍茫,依稀听到有人在洗马潭边欢呼:“好美!太美了!”才知什么是“曾经沧海难为水”。
  山顶天气瞬息万变,正值阳光普照,一团白雾汹涌而来,立马不见天日,气温骤降,四围白茫茫一片,担忧山雨欲来,一阵风云开雾散,又是大太阳一个,暖暖的阳光,再一阵风马龙峰清晰在眼前,神奇得像一个梦境,伫立良久,油然而生的是:大理真好,生活在大理,真幸福。
  下一站,仍然马龙峰。非要问为什么,我也想说,因为马龙峰在那里。
  责任编辑 王丽敏
其他文献
嘉峪关 距敦煌363公里  “……在这道拱门下,不知有多少满载丝绸的牛车吱吱嘎嘎的呻吟着踏上漫长的路途,穿过亚洲的腹地前往西方。”  ——斯文·赫定  绕嘉峪关一周,戈壁、险关,无数厮杀之声顿起,刀戈晃晃,马蹄四扬,不知有多少将士血染沙场,这座城关也不知面对多少杀戮。  明信片、宣传片,各种各样的旅游推介,嘉峪关雄关漫道的形象的出镜率总是超高,像是星光熠熠的大明星。  然而,这样疲劳轰炸式的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