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于翻转课堂理论,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和特征,提出一种适合高职院校工程力学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及深入调研,结合统计软件 SPSS 对该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及对学生的影响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研究表明,该教学模式融入信息化教育,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及课堂的掌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各项教学效果均得到大幅度提高。该研究立足于我国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以期为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关 键 词] 翻转课堂;工程力学;互联网+;信息化教学;SPSS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8-0144-04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必然选择。目前的时代大背景正大力推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但同时面临着诸多矛盾:2019年“两会”提出1418所高职(专科)院校扩招100万与师生比不足同时需保质保量的矛盾;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及自主性不足与学校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级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的矛盾;翻转课堂本土化应用经验不足与网络授课急需的矛盾……“翻转课堂”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正对课堂教学改革产生着重大的影响[1]。该教学模式颠倒了传统课堂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先后顺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鼓励学生自学先行,课堂上答疑解惑后置的创新教学方法[3-4]。这不正是诸多矛盾的解决良策吗?
该方法伊始于2000年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Lage等人的“经济学入门”课程[4],应用于WoodlandPark High School的化学课堂,其形式推动着美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在国内,“探索者们”曲折前行,促使翻转课堂在这片红色教育热土上生根发芽。翻转课堂本土化理论研究方面,丁东粮[5]指出翻转不局限于教学目的、知识本位和教学流程,同时需要对学生进行主体“规约”以及实施学科区别化。张朝珍[7]等剖析了只关注翻转课堂表层结构中技术控制、知识取向、浅表互动等是不够的,需理解思维方法的掌握、情感交流、批判反思意识塑造等深层结构的价值和意义。而在实践研究上,朱龙[8]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对小学生开展了关于学习成绩、问题解决能力、学习态度三方面的对比提升研究,鲍宇[9]对比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中学习效果、学习能力和最终评价三者相关性,分析翻转课堂的优势,罗敏捷[10]关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与翻转课堂的结合,实践中发现该模式有助于教学效率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纵观国内外翻转课堂的应用,学者层层剖析翻转课堂,为其本土化做了大量理论与实践研究。但我国高职院校目前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特别是理工科课程的应用还鲜有研究。课程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本文基于翻转课堂理论,为高职院校中理工科类的教学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提出一种适合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出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學方案并对教学对象进行全程对比研究。理论结合实践,总结并提出有效改进意见。
一、教学背景
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与工程技术联系极为密切的技术核心基础课程,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部分,其定理、定律和结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中,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10]。因其具有概念多、定理多、公式多、计算多、理论性强等特点,再加上高职院校学生高中数学物理基础薄弱,多数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乏自信与热情,课上玩手机现象普遍存在,对课程的重视度不足等原因,工程力学成为他们每学期补考、重修率高的课程之一[11]。本研究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市政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两个专业5个教学班为调查对象,共240名学生,男女比例为8:2。
二、教学模式及实践
根据高职学生工程力学的学习现状,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模式,将翻转课堂的优势和工程力学的理论性、系统性强的课程特点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改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次教学实践设计了适合高职院校工程力学课程翻转课堂。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分成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具体见下表。
(一)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先对课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内容主要包括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准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
所谓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需要达到的标准。教师要对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做科学合理的分析,在对工程力学这门课程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认识之后,将总体教学目标分配到每节课中,再以此为出发点去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其他工作[12]。确定教学内容前,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有足够的了解,再根据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进行课程总体框架的设计,设定的内容应该以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
在自主学习阶段,教学视频是学生的核心学习资源,视频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视频有针对性、好用、有足够的吸引力[13]。因此,视频的设计与制作应从高职学生思维特征的角度出发,为其提供合适的教学内容[14]。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明确课前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教师课前先做好自主学习任务单,包括学习的主题、内容、目标、方法、资料及问题等。
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通过移动端(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工具)观看视频来完成自主学习。通过网络共享平台接收教师发送的课前学习资源;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要求,按照自身的具体情况安排时间、地点进行自主学习,如观看教学视频、完成测试题等;将存在的问题通过平台反馈给教师,教师再通过平台反馈的大数据了解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在线答疑,并有针对性地准备课堂教学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答疑解惑及互动
课上则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协同合作来完成知识的内化[15]。此时,教师的身份应该由知识传授者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核心环节是答疑解惑和针对性的讲解。
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将他们组成学习小组(≤5人/组),组员各司其职,互帮互助,取长补短,缺一不可。首先,教师解答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及反馈自主学习情况;其次,提供几个有探讨价值及发散思维的题目给学生讨论,注意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再次,以小组展示的方式汇报小组成果,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并培养团队意识;最后,生生互评与师生互评环节能充分肯定学生的表现,本环节小组之间就讨论的成果及小组的展示情况进行互评,再由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及点评,从各方面找到学生的优缺点,因材施教,发现自信不足的学生的优点加以鼓励,对基础较好的学生给予中肯评价。
(三)课后知识的巩固与升华
课后,学生应该及时整理出知识的重难点,并分析总结自身存在的疑难问题,以确保其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教师借助网络共享平台,以线上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实现对学生普遍化、个体化的帮助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拓展和升华。
(四)完善评价机制
翻转课堂的评价模式更加科学、完善。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两部分构成,并将其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具体考评计算方法为总评成绩=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40%;平时成绩=课前自主学习×30%+课中小测试×30%+平时表现(考勤+课堂小组活动)×40%;评价主体也是多元的,包括教师、学生及学生本人,这种评价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好习惯。此外,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及对自身的评价,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案,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该教学模式从深层次思考并教授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从长远具备自学、批判反思、探究能力。从这个角度,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移动端”来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恰恰为解决高职教学中的“手机管理难”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三、实践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座谈的方式了解高职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三个方面的看法:教学效果总体接受度与评价、教学过程的认识和课程参与情况、建议及改进方向的认识。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有效回收23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7.5%。在专业统计软件SPSS21.0环境下,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可靠性分析中α系数为0.872,因子分析中KMO值为0.915,Bartlett的显著性为0.00,体现问卷的信度较好,效度也较为理想。为了保证研究的可靠性与完整性,进一步对实验班的部分学生进行现场座谈,以深入了解高职学生对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态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他们对翻转课堂的想法和建议。
(一)教学效果的总体接受度与评价
调查数据显示,71.3%的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反馈为满意及以上,对教师的授课表示满意及以上的高达91%,该数据充分体现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与肯定。但仍有28.6%认为该教学模式一般甚至不满意。具体调查数据分析如图1所示。
究其原因,若视传统课堂流程“Explore-Explain-Apply”(解释—应用—探讨),那么翻转课堂则是“Explore-Elip-Apply”(翻转—应用—探讨),研究对象为大一新生,受到长达9年義务教育的传统课堂形式的熏陶,突然转换成翻转课堂形式,一时间很难适应。工程力学为理工科课程,需要一定的数学及物理基础。本次研究对象中15%文科生,85%理科生,其基础有一定差别,故对课程的接受程度也就不同,因此,有小部分学生表示不满意为合理现象。
当下高等教育,应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多维人才,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翻转课堂的灵活运用体现了教师对此模式的深度理解与应用,表现在学生多维能力的培养上。
根据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升认同度调查数据分析,可知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74.7%的学生认为自学能力有所提高。自主学习是民主教育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倡导独立开放的对话教学方是可行的。借助“课堂派”“雨课堂”等教学平台及“互联网+”形势下的教学大数据,最大限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符合大学教育开放自主的精神。认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大幅度提高的学生占73.1%,认为合作交流能力有很大进步的占78.2%,在该模式下已成功激发学习兴趣的占60.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学会如何独立思考并拥有合作精神是走向社会,也是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具体调查数据分析如下图2所示。
(二)教学过程的认识和课程参与情况
基于翻转课堂“翻转—应用—探讨”这样的特性,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分别了解学生对各个过程环节的认识和参与程度。
课前环节,对课前学习资源,49.7%的学生认为难度合适,39.7%认为难度偏大,而8.2%认为难度很大,2.4%认为难度偏小,具体数据分析如下图3所示;对课前任务的数量,75.7%的学生认为较为合适,81.6%认为教师布置的学习资源对学习有用,说明教师布置的课前学习资源难易度、课前任务数量均在学生的接受范围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给的学习资源,为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量身定做,实现课堂功能的个性化服务,若接受能力一般或较差的可选择多看几遍视频,重难点也可选择反复学习。对课前学习任务,99.5%的学生会完成,达到预计的学习效果,但对待资料的态度却有较大区别,35.9%的学生会根据学习目标,认真观看甚至多次观看教学视频并完成自测题,而58.1%的学生仅仅会大概看一下并完成自测题,5.5%的学生内心拒绝但又不得不预习任务。说明对待学习仅有近1/3的学生会采取主动学习,而剩下2/3的学生为被动学习,具体数据分析如下图4所示。 课中环节,答疑解惑和针对性的讲解这两个核心环节,属于最受学生欢迎的部分。95%的学生认为课程的核心环节中,关键的难重点得到更多的讨论和详尽的讲解,作业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教师的点评,便能更加有效地学习专业知识。小组合作中80%的学生积极参与,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能力提升,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这四个方面。
课后环节,有3/4的学生选择认真完成课后习题,但82.8%的学生课后复习与巩固的频率较少。主要因为课业较多,并不能很好地复习。但能达到翻转课堂教学目标,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已经是一种突破。其自主学习习惯慢慢得到了培养,各种能力也在每次翻转中渐渐养成。
对待这种翻转式学习方法,影响其学习效果的主要归为四点原因:自控力差,学习无人监督;对课程不感兴趣,不想学习;预习视频难度大,听不懂;预习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最主要的是62.8%的学生自认为自控力差,需要人来监督,53.4%的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课前翻转使得学生的困惑和问题被进一步明确,因而学生期望获得问题解答的欲望更加强烈,如果不能及时为他们答疑解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挫伤[16]。而不能及时解决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50%的学生寻求线下学生帮忙,可同级之间就算有学习能力优越的,也不能解决所以问题;(2)仅有6.4%的学生选择课前遇到问题寻求教师帮助;(3)6.4%的学生选择网上搜索。该现象反映了师生课前互动仍做得不到位,虽然提供了QQ、微信、邮箱、教学平台等方式,却鲜有人选择,说明该方式还不是最佳的师生沟通办法。
对学生提的问题,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只靠科任教师一人的力量无法面面俱到,难免会忽略一些学生的问题,目前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学生之间讨论,因此解决办法可增加团队教学的助教来解决初学者的疑惑。助教可以从高年级或本班成绩较好的学生中挑选出来,通过科任教师的培训,与存在疑问的学生一起形成互助教学。
(三)“翻转课堂”教学的建议及改进方向
对比传统的课堂解释—应用—探讨模式,“翻转课堂”翻转—应用—探讨模式深受学生欢迎,84.2%的学生学习兴趣大幅度增长,89.3%的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并为之努力。借助“课堂派”“雨课堂”两种教学平台,结合教师布置的课前学习任务,让学习变得触手可及。利用手机移动端,方便快捷,学习时间和地点不受限制;学习资源丰富,课上没听懂的可以随时回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督促学生学习。
学习资源的选取是翻转的重点,占总数3/4的学生赞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需选取难度适中,容易理解的视频,并附以学习任务(如思考题、选择题等题型);應用环节即课中的解疑答惑和针对性的讲解这两个核心,1/2的学生认为课中内容设置应与课前线上课程资源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学习的及时评价作为小影响因子,但不可或缺。
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是讲解能力,更要求教师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更扎实的教师基本功及更强大的掌控能力。
四、结论
翻转课堂为高职院校工程力学课程改革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课题组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
工程力学课程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认知规律;从深层次思考并教会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从而长远具备自学、批判反思、探究等方面的能力。
学习资源的选取对翻转课堂教学效果有较大影响,根据学生及课程特点制定合理的资源是翻转成功与否的关键。增加团队教学的助教能帮助初学者答疑疑惑,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对教师专业知识及课堂的掌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与时俱进,在教学技能、专业技能、信息技术等各方面提升自我,向优秀的“双师型”教师看齐。
参考文献:
[1]李小龙,张宸瑞,耿斌,等.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MOOCs”时代的探索与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5(12):52-58.
[2]谭君霞.高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以S高职学院商务英语写作课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3]王季秋.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策略[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109-112.
[4]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5):26-32.
[5]丁东粮.翻转课堂本土化移植的局限性及解决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2):38.
[6]张朝珍.论超越表层结构的翻转课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45-50.
[7]朱龙,付道明.一种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问题支架应用框架[J].电化教育研究,2020(2):115-121.
[8]鲍宇,李希妍,赵玉钧,等.翻转课堂教学个性化改进方法及其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0(1):107-114.
[9]罗敏捷.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014.
[10]刘思俊.工程力学(第四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1-10.
[11]杨菊,庄英.翻转课堂模式在工程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15(12):96-98.
[12]台盼盼.高校体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5):63-64.
[13]范文翔,马燕.我国中学施行翻转课堂的挑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48-50. [14]陈静瑶,杨道宇.翻转课堂下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及其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4):55-57.
[15]郭文良,和学新.翻转课堂:背景、理念与特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3-6.
[16]高颖.刍议翻转课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2): 60-62.
编辑 司 楠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ngineering Mechanics as an Example
PENG Fang-mei,XIE Qi,LIN Xiao-xiong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flipped classroo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this paper proposes a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suitable for engineering mechanics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rough practice and in-depth investigation, the teaching effectand its influence on students have been analysed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software SPSSunder this teaching mode.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is teaching mode integrates information education, which helps students form good study habits. Although,it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classroom control ability.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we hope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flipped teach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flipped classroom;engineering mechanics;internet plus;teaching informatization;SPSS
①基金項目: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工程力学》为例”(项目编号:GXGZJG2018B047)。
作者简介:彭放枚(1987—),女,湖南邵东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关 键 词] 翻转课堂;工程力学;互联网+;信息化教学;SPSS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8-0144-04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必然选择。目前的时代大背景正大力推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但同时面临着诸多矛盾:2019年“两会”提出1418所高职(专科)院校扩招100万与师生比不足同时需保质保量的矛盾;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及自主性不足与学校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级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的矛盾;翻转课堂本土化应用经验不足与网络授课急需的矛盾……“翻转课堂”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正对课堂教学改革产生着重大的影响[1]。该教学模式颠倒了传统课堂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先后顺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鼓励学生自学先行,课堂上答疑解惑后置的创新教学方法[3-4]。这不正是诸多矛盾的解决良策吗?
该方法伊始于2000年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Lage等人的“经济学入门”课程[4],应用于WoodlandPark High School的化学课堂,其形式推动着美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在国内,“探索者们”曲折前行,促使翻转课堂在这片红色教育热土上生根发芽。翻转课堂本土化理论研究方面,丁东粮[5]指出翻转不局限于教学目的、知识本位和教学流程,同时需要对学生进行主体“规约”以及实施学科区别化。张朝珍[7]等剖析了只关注翻转课堂表层结构中技术控制、知识取向、浅表互动等是不够的,需理解思维方法的掌握、情感交流、批判反思意识塑造等深层结构的价值和意义。而在实践研究上,朱龙[8]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对小学生开展了关于学习成绩、问题解决能力、学习态度三方面的对比提升研究,鲍宇[9]对比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中学习效果、学习能力和最终评价三者相关性,分析翻转课堂的优势,罗敏捷[10]关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与翻转课堂的结合,实践中发现该模式有助于教学效率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纵观国内外翻转课堂的应用,学者层层剖析翻转课堂,为其本土化做了大量理论与实践研究。但我国高职院校目前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特别是理工科课程的应用还鲜有研究。课程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本文基于翻转课堂理论,为高职院校中理工科类的教学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提出一种适合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出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學方案并对教学对象进行全程对比研究。理论结合实践,总结并提出有效改进意见。
一、教学背景
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与工程技术联系极为密切的技术核心基础课程,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部分,其定理、定律和结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中,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10]。因其具有概念多、定理多、公式多、计算多、理论性强等特点,再加上高职院校学生高中数学物理基础薄弱,多数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乏自信与热情,课上玩手机现象普遍存在,对课程的重视度不足等原因,工程力学成为他们每学期补考、重修率高的课程之一[11]。本研究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市政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两个专业5个教学班为调查对象,共240名学生,男女比例为8:2。
二、教学模式及实践
根据高职学生工程力学的学习现状,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模式,将翻转课堂的优势和工程力学的理论性、系统性强的课程特点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改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次教学实践设计了适合高职院校工程力学课程翻转课堂。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分成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具体见下表。
(一)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先对课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内容主要包括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准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
所谓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需要达到的标准。教师要对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做科学合理的分析,在对工程力学这门课程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认识之后,将总体教学目标分配到每节课中,再以此为出发点去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其他工作[12]。确定教学内容前,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有足够的了解,再根据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进行课程总体框架的设计,设定的内容应该以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
在自主学习阶段,教学视频是学生的核心学习资源,视频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视频有针对性、好用、有足够的吸引力[13]。因此,视频的设计与制作应从高职学生思维特征的角度出发,为其提供合适的教学内容[14]。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明确课前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教师课前先做好自主学习任务单,包括学习的主题、内容、目标、方法、资料及问题等。
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通过移动端(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工具)观看视频来完成自主学习。通过网络共享平台接收教师发送的课前学习资源;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要求,按照自身的具体情况安排时间、地点进行自主学习,如观看教学视频、完成测试题等;将存在的问题通过平台反馈给教师,教师再通过平台反馈的大数据了解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在线答疑,并有针对性地准备课堂教学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答疑解惑及互动
课上则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协同合作来完成知识的内化[15]。此时,教师的身份应该由知识传授者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核心环节是答疑解惑和针对性的讲解。
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将他们组成学习小组(≤5人/组),组员各司其职,互帮互助,取长补短,缺一不可。首先,教师解答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及反馈自主学习情况;其次,提供几个有探讨价值及发散思维的题目给学生讨论,注意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再次,以小组展示的方式汇报小组成果,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并培养团队意识;最后,生生互评与师生互评环节能充分肯定学生的表现,本环节小组之间就讨论的成果及小组的展示情况进行互评,再由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及点评,从各方面找到学生的优缺点,因材施教,发现自信不足的学生的优点加以鼓励,对基础较好的学生给予中肯评价。
(三)课后知识的巩固与升华
课后,学生应该及时整理出知识的重难点,并分析总结自身存在的疑难问题,以确保其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教师借助网络共享平台,以线上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实现对学生普遍化、个体化的帮助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拓展和升华。
(四)完善评价机制
翻转课堂的评价模式更加科学、完善。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两部分构成,并将其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具体考评计算方法为总评成绩=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40%;平时成绩=课前自主学习×30%+课中小测试×30%+平时表现(考勤+课堂小组活动)×40%;评价主体也是多元的,包括教师、学生及学生本人,这种评价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好习惯。此外,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及对自身的评价,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案,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该教学模式从深层次思考并教授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从长远具备自学、批判反思、探究能力。从这个角度,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移动端”来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恰恰为解决高职教学中的“手机管理难”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三、实践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座谈的方式了解高职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三个方面的看法:教学效果总体接受度与评价、教学过程的认识和课程参与情况、建议及改进方向的认识。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有效回收23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7.5%。在专业统计软件SPSS21.0环境下,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可靠性分析中α系数为0.872,因子分析中KMO值为0.915,Bartlett的显著性为0.00,体现问卷的信度较好,效度也较为理想。为了保证研究的可靠性与完整性,进一步对实验班的部分学生进行现场座谈,以深入了解高职学生对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态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他们对翻转课堂的想法和建议。
(一)教学效果的总体接受度与评价
调查数据显示,71.3%的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反馈为满意及以上,对教师的授课表示满意及以上的高达91%,该数据充分体现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与肯定。但仍有28.6%认为该教学模式一般甚至不满意。具体调查数据分析如图1所示。
究其原因,若视传统课堂流程“Explore-Explain-Apply”(解释—应用—探讨),那么翻转课堂则是“Explore-Elip-Apply”(翻转—应用—探讨),研究对象为大一新生,受到长达9年義务教育的传统课堂形式的熏陶,突然转换成翻转课堂形式,一时间很难适应。工程力学为理工科课程,需要一定的数学及物理基础。本次研究对象中15%文科生,85%理科生,其基础有一定差别,故对课程的接受程度也就不同,因此,有小部分学生表示不满意为合理现象。
当下高等教育,应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多维人才,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翻转课堂的灵活运用体现了教师对此模式的深度理解与应用,表现在学生多维能力的培养上。
根据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升认同度调查数据分析,可知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74.7%的学生认为自学能力有所提高。自主学习是民主教育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倡导独立开放的对话教学方是可行的。借助“课堂派”“雨课堂”等教学平台及“互联网+”形势下的教学大数据,最大限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符合大学教育开放自主的精神。认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大幅度提高的学生占73.1%,认为合作交流能力有很大进步的占78.2%,在该模式下已成功激发学习兴趣的占60.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学会如何独立思考并拥有合作精神是走向社会,也是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具体调查数据分析如下图2所示。
(二)教学过程的认识和课程参与情况
基于翻转课堂“翻转—应用—探讨”这样的特性,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分别了解学生对各个过程环节的认识和参与程度。
课前环节,对课前学习资源,49.7%的学生认为难度合适,39.7%认为难度偏大,而8.2%认为难度很大,2.4%认为难度偏小,具体数据分析如下图3所示;对课前任务的数量,75.7%的学生认为较为合适,81.6%认为教师布置的学习资源对学习有用,说明教师布置的课前学习资源难易度、课前任务数量均在学生的接受范围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给的学习资源,为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量身定做,实现课堂功能的个性化服务,若接受能力一般或较差的可选择多看几遍视频,重难点也可选择反复学习。对课前学习任务,99.5%的学生会完成,达到预计的学习效果,但对待资料的态度却有较大区别,35.9%的学生会根据学习目标,认真观看甚至多次观看教学视频并完成自测题,而58.1%的学生仅仅会大概看一下并完成自测题,5.5%的学生内心拒绝但又不得不预习任务。说明对待学习仅有近1/3的学生会采取主动学习,而剩下2/3的学生为被动学习,具体数据分析如下图4所示。 课中环节,答疑解惑和针对性的讲解这两个核心环节,属于最受学生欢迎的部分。95%的学生认为课程的核心环节中,关键的难重点得到更多的讨论和详尽的讲解,作业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教师的点评,便能更加有效地学习专业知识。小组合作中80%的学生积极参与,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能力提升,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这四个方面。
课后环节,有3/4的学生选择认真完成课后习题,但82.8%的学生课后复习与巩固的频率较少。主要因为课业较多,并不能很好地复习。但能达到翻转课堂教学目标,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已经是一种突破。其自主学习习惯慢慢得到了培养,各种能力也在每次翻转中渐渐养成。
对待这种翻转式学习方法,影响其学习效果的主要归为四点原因:自控力差,学习无人监督;对课程不感兴趣,不想学习;预习视频难度大,听不懂;预习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最主要的是62.8%的学生自认为自控力差,需要人来监督,53.4%的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课前翻转使得学生的困惑和问题被进一步明确,因而学生期望获得问题解答的欲望更加强烈,如果不能及时为他们答疑解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挫伤[16]。而不能及时解决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50%的学生寻求线下学生帮忙,可同级之间就算有学习能力优越的,也不能解决所以问题;(2)仅有6.4%的学生选择课前遇到问题寻求教师帮助;(3)6.4%的学生选择网上搜索。该现象反映了师生课前互动仍做得不到位,虽然提供了QQ、微信、邮箱、教学平台等方式,却鲜有人选择,说明该方式还不是最佳的师生沟通办法。
对学生提的问题,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只靠科任教师一人的力量无法面面俱到,难免会忽略一些学生的问题,目前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学生之间讨论,因此解决办法可增加团队教学的助教来解决初学者的疑惑。助教可以从高年级或本班成绩较好的学生中挑选出来,通过科任教师的培训,与存在疑问的学生一起形成互助教学。
(三)“翻转课堂”教学的建议及改进方向
对比传统的课堂解释—应用—探讨模式,“翻转课堂”翻转—应用—探讨模式深受学生欢迎,84.2%的学生学习兴趣大幅度增长,89.3%的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并为之努力。借助“课堂派”“雨课堂”两种教学平台,结合教师布置的课前学习任务,让学习变得触手可及。利用手机移动端,方便快捷,学习时间和地点不受限制;学习资源丰富,课上没听懂的可以随时回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督促学生学习。
学习资源的选取是翻转的重点,占总数3/4的学生赞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需选取难度适中,容易理解的视频,并附以学习任务(如思考题、选择题等题型);應用环节即课中的解疑答惑和针对性的讲解这两个核心,1/2的学生认为课中内容设置应与课前线上课程资源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学习的及时评价作为小影响因子,但不可或缺。
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是讲解能力,更要求教师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更扎实的教师基本功及更强大的掌控能力。
四、结论
翻转课堂为高职院校工程力学课程改革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课题组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
工程力学课程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认知规律;从深层次思考并教会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从而长远具备自学、批判反思、探究等方面的能力。
学习资源的选取对翻转课堂教学效果有较大影响,根据学生及课程特点制定合理的资源是翻转成功与否的关键。增加团队教学的助教能帮助初学者答疑疑惑,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对教师专业知识及课堂的掌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与时俱进,在教学技能、专业技能、信息技术等各方面提升自我,向优秀的“双师型”教师看齐。
参考文献:
[1]李小龙,张宸瑞,耿斌,等.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MOOCs”时代的探索与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5(12):52-58.
[2]谭君霞.高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以S高职学院商务英语写作课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3]王季秋.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策略[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109-112.
[4]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5):26-32.
[5]丁东粮.翻转课堂本土化移植的局限性及解决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2):38.
[6]张朝珍.论超越表层结构的翻转课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45-50.
[7]朱龙,付道明.一种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问题支架应用框架[J].电化教育研究,2020(2):115-121.
[8]鲍宇,李希妍,赵玉钧,等.翻转课堂教学个性化改进方法及其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0(1):107-114.
[9]罗敏捷.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014.
[10]刘思俊.工程力学(第四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1-10.
[11]杨菊,庄英.翻转课堂模式在工程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15(12):96-98.
[12]台盼盼.高校体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5):63-64.
[13]范文翔,马燕.我国中学施行翻转课堂的挑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48-50. [14]陈静瑶,杨道宇.翻转课堂下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及其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4):55-57.
[15]郭文良,和学新.翻转课堂:背景、理念与特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3-6.
[16]高颖.刍议翻转课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2): 60-62.
编辑 司 楠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ngineering Mechanics as an Example
PENG Fang-mei,XIE Qi,LIN Xiao-xiong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flipped classroo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this paper proposes a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suitable for engineering mechanics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rough practice and in-depth investigation, the teaching effectand its influence on students have been analysed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software SPSSunder this teaching mode.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is teaching mode integrates information education, which helps students form good study habits. Although,it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classroom control ability.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we hope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flipped teach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flipped classroom;engineering mechanics;internet plus;teaching informatization;SPSS
①基金項目: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工程力学》为例”(项目编号:GXGZJG2018B047)。
作者简介:彭放枚(1987—),女,湖南邵东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