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城市推进的核心策略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hbrth565657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夯实基础 试点先行阶段
  1.健全4类组织管理和支撑机构,完善城市智能化统筹推进机制。(1)完善智能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的工作领导小组,重视项目的统筹推进形成“一把手”高位推动,统筹协调的领导机制。(2)完善智能城市管理促进机构。为了落实智能城市相关项目的推进,组织专人成立大数据局/委、智慧办等管理促进机构,负责全市智能城市推进工作。(3)引入智能城市本地运营公司。作为智能城市推进的“合伙人”,引入或成立专业的运营公司,负责智能城市项目的实施与运营,形成长效的运营机制。(4)建立智能城市专家咨询委员会。智能城市建设在探索中进行,需要不断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并提出适宜本地发展的方案,这需要广泛听取外部专家的意见,建立专家委员会,充分借助外脑,服务智能城市建设。
  2.推进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夯实城市智能化发展基础。(1)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内部与城市间的信息互联。网络为智能设备和云计算平台提供通信通道,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基础,建设城市内部的泛在网络和重要城市节点间的直连网络,实现信息的高速互联。(2)构建“城市专有云”平台,完成云计算数据中心落地。落地云计算数据中心,构建城市专有云平台,统一采集城市基础设施数据,为数据中台和技术中台提供保障。(3)建设“技术中台”,为城市管理提供新技术支撑能力。基于“城市专有云”平台建立“技术中台”,支撑已有业务系统集约化整合与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新业务应用的快速构建。(4)搭建城市级“数据中台”,汇集城市运行数据。形成生态大数据汇聚中心、城市公共大数据中心、智能场景大数据中心三大数据能力板块:通过数据、能力接入,实施数据资源的汇聚工程;开展数据畅通、业务畅通工程,实现数据资产可控可管可视;营造以数据驱动的开发、开放创新环境,面向善政、兴业、惠民提供数据智能化服务。
  3.开展4项产业智能化提升工作,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1)制定促进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智能提升的政策。因地制宜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加大财税支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小镇/基地),建立数字经济发展载体,打造数字经济集聚区。(3)成立产业发展基金。解决项目培育资金问题,建立产业发展基金,为支撑一批智能城市重大项目培育吸引一批具有较高行业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4)成立/引入智能城市研究/培训机构。开展人才实训、行业研究、智能城市项目指导,提供城市产业发展和城市智能化建设智力支撑。
  4.启动4个重点领域智能化应用示范,提升城市应用智能水平。启动兴业工程、惠民工程、善政工程和共生工程四个应用示范,逐步提升城市的智能化水平。
  功能拓展 应用融合阶段
  1.拓展3类重点领域应用建设内容。(1)在社会治理领域,完善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建设。(2)在惠民服务领域,启动文化服务智能化建设等。(3)在生态环境领域,推进建设环境预警、智能决策等重点内容建设。
  2.推进3项数据融合智能服务工作。(1)完善人口发展、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一批业务专题数据库,编制城市公共数据资源目录。(2)建设城市服务平台,全面推进公共服务智能化。(3)建设“城市云脑“, 推进城市智能化治理迭代更新。
  3.推进3项新型产业培育工作。(1)建设城市产业运营平台,实现产业合作、产业创新、产业运营、品牌营销全链条,提供企业经营“人、财、物、研、产、供、销、服、信”全场景的线上线下的服务支撑,助力企业转型升级。(2)建设“智能城市”产业联盟,形成城市智能服务生态圈,推动行业企业共同发展。(3)搭建大数据 双创服务平台,整合创新创业服务资源,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便捷化、综合化、定制化的线上线下服务。
  4.打造8类智能城市重点应用标杆。(1)创建一批示范性智能化园区。(2)创建一批示范性智能化景区。(3)创建一批示范性智能化小镇。(4)创建一批示范性智能化乡村。(5)创建一批示范性智能化商圈。(6)创建一批示范性智能化企业。(7)创建一批示范性智能化校园。(8)创建一批示范性智能化医院。
  服务完善 全面普及阶段
  1.深化和拓展2类应用程度与范围。(1)继续深化和完善惠民服务、社会治理、资源环境和产业经济领域的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全面开展各类智能化应用,重点加强行业大数据资源的综合利用,优化完善各类综合分析决策应用系统。(2)拓展“重点区域”的示范推广范围,通过局部区域的试点示范性建设探索、总结和提炼智能工程建设模式,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普及示范成果。
  2.推动3项城市数据开放工作。(1)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开放制度,制定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和标准规范,制定数据公开计划,面向公众开放政务数据。(2)建设数据开放平台,制定数据公開计划,面向社会有序开放政务数据,鼓励社会服务机构开展政务数据挖掘利用。(3)完善经济运行、社会治理、资源环境等一批业务专题库用于数据开放。
  3.开展3项智能城市建设环境优化工作。(1)引进第三方咨询、监理、测试、评估等服务机构,健全智能城市健康发展生态。(2)打造数字经济特色集聚区,着力吸引智能城市领域知名企业入驻,培育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智能城市企业。(3)成立城市智能服务协会,建立政府与企业的桥梁,推动智能城市服务持续改善。
  4.开展4项智能城市品牌打造工作。(1)推进建设智能城市创新中心,支持与各类创业服务机构联合举办创新智能应用、商业模式创新大赛等。(2)建设智能城市产品和技术博览会,大力宣传产业智能化发展、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新服务,扩大城市影响力。(3)建设智能城市体验和应用展示中心,强化智能城市直观感受,普及智能生活模式,积极推广智能城市最新研究成果、产品和成功应用案例。(4)举办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智能城市、智能制造等产业峰会,树立、宣传智能城市品牌。   构建“城市合伙人”机制
  促进运营服务迭代优化
  当前,主流的城市信息化工程建设、移交的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城市发展的需求。第一,有些地方政府没有充足的资金、足够的人员和精力,持续推动完成建设的项目成果的推广、更新、运维等后续服务,所以导致有些政府主推的项目“建成之时”,就是“失败之始”。第二,因为城市的新科技、新技术应用的初期需求并不明确,规划设计的项目并不能很充分的满足实际的需求,需要在实际运行中不断的迭代优化,才能不断的逼近、更好地满足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实际需求。第三,因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技术应用的范围和效果也在不断地持续扩展,因而也需要通过持续的更新来达到更好的应用效果。因而需要通过多元利益相关主体交互参与,改变政府主导的单一建设模式,通过运营改善服务效果,推进持续的迭代优化,使提供的服务逐渐逼近市民、企业和政府的实际需求,达到更好的应用效果,持续的推进城市智能提升。
  为此,智能城市的建设需要为每一座城市的建设寻找专属的“城市合伙人“,和市场上主流企业建设一个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的工程项目的思路不同,“智能城市”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提供模块化、标准化的系统和应用,而是要因地制宜,和当地的产业基础,当地社会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针对当地政府、企业和公众个性化需求,通过建立创新的“城市合伙人”机制,进行本地化的投资和运营,提供深度定制并不断迭代优化的专属服务,产业同智能,与城市共发展。
  “城市合伙人”要与地方政府、合作伙伴共同推进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在当地落地,依托平台、运营、商业、技术优势,服务城区、县域和乡村,提供全栈式、全场景、全频段、全生态的云服务。“城市合伙人”是城市农业升级助力者、工业转型升级加速器、城市服务产业孵化器,本地化政务服务商,基于数据的智能产业领导者,要通过构建“以云计算为支撑,以大数据为驱动,以场景化的智能应用为抓手”的智能城市生态,与地方政府共同打造“善政、兴业、惠民、共生、筑基”的智能城市。
  打造“城市智能生态”助力城市持续的演进提升
  智能科技与城市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将实现完整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和一站式联通。在智能城市建设过程中,智能科技正加速改造和变革各个行业,城市智能服务体系的建设与智能产业环节之间存在高度依存关系,智能技术和其他技术之间加快整合渗透,将促使内容与网络、产品与服务、软件与其他行业的融合不断提速和深化。在这种背景下,未来的城市竞争,并不只是某个环节、某个产业优势的竞争,而是基于全生态系统。基于城市的开放计算平台、时空数据管理和挖掘算法、特殊AI和机器学习算法、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能让数据有效实现融合。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叠加大数据资源优势、大平台支撑和大运营服务体系支撑,智能城市规划、设计、网络、设备、服务、运营、投资等形成智能城市生态,智能城市生态的引入,服务智能城市的建设运营及持续的迭代优化,成为未来竞争制高点。
  (1)外环的供给侧与内环的需求侧,有着同一“圆心目标”,那就是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生态共赢。
  (2)城市合伙人整合供给侧资源,举供给侧全生态圈、全产业链之力,为城市提供“360°全方位”的智能城市服务。在区域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合伙人依托其生态圈资源,围绕城市建设 “外延内扩”,在区域建立起基于资源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城际生态圈”,带动区域协同发展。
  (3)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于需求侧随着政府、企业、民众三方互动,政策、技术、经济发展而不断更新的“需求”;城市发展的“关键工具”在于供给侧随着技术、资金、服务、生态结构不断迭代而不断更新的“能力”;未来的供需关系,将由简单的需求—供给的单次交易关系,转变为 “需求—赋能—运营—迭代—新需求“的拥有持续生命力生态。
  构建“城市操作系统”形成智能城市良性生态
  1.智能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目前,“城市合伙人机制”及“共建生态”已经成为各方的共识。但尽管智能城市参与者众多,却多为独立设计开发,重复建设严重,最终无法形成智能城市的良性生态。
  与此同时,由于早期建设的智能城市缺乏整体规划,数据壁垒严重,汇聚困难,形成了一个个数据孤岛,加之多為多源异构数据,没有数据结构和标准化存储模型,以及相应的算法,这使得不同部门和机构间的数据互联、共享、交换变得非常困难。在此情况下,城市大数据无法完全发挥效用,难以有效支撑智能城市应用。
  2.建设城市操作系统。针对以上智能城市建设的挑战,必须要找到能连接底层硬件基础设施(如城市基础设施、IoT、云、网络)和上层智能应用的桥梁,让它成为驱动智能城市应用的引擎。而建设城市操作系统,正是突破口之一。
  作为智能城市建设的引擎和桥梁,城市操作系统的建设应包含设备连接层、数据平台层、连接数据孤岛的数字网关、开放共享的人工智能算法层,以及统一数据管理体系。设备连接层可以控制城市中各类硬件设备,多渠道获取城市数据;数据平台层包括简洁标准的城市数据模型及数据管理模块;数字网关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互联互通;人工智能算法层则提供积木化、可复用的、针对城市时空大数据的人工智能算法,大大降低智能城市应用的开发难度;而统一数据管理体系则支持多家企业基于统一的数据平台和智能化算法快速开发智能应用,构建智能城市的良性生态。
  四个维度赋能推动城市产业发展
  以数字经济产业园和产业运营平台为基础,通过运营赋能、平台赋能、技术赋能和商业赋能等四个维度赋能来推动智能城市产业的发展。运营赋能:改变以往“一次性”投入建设的城市建设模式,更要重视后期运营的重要性。智能城市建设初期先确定长期产业发展规划,智能城市的建设者持续推动城市产业的发展和产业资源的导入,在城市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提供对应的能力支撑。   平台赋能:建设智能城市综合建设平台,通过平台为各类相关企业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通过平台来对接城市管理者、企业、市民的多维度动态需求,使智能城市的建设符合多方需求,动态迭代。
  技术赋能:充分发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智能城市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一方面实现数字经济的聚集,另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
  商业赋能: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利用智能城市平台能力,对各细分行业、细分领域产生的海量数据的科学分析,可以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决策基础和前瞻性指导。
  建设“城市云脑”支撑城市治理的协同联动
  1.打造“城市云脑“,形成智能城市的大脑和中枢。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感知城市运行状态,联动城市各类资源,对城市运行状态实现从感知到认知、从预测到决策的完整闭环,实现运行态势呈现、监测预警、联动指挥、分析决策、趋势预测的多元化服务。
  2.基于城市云脑,为城市全场景服务提供云上一体化解决方案。城市云脑为城市全场景服务提供云上一体化解决方案。其中,城市云脑—交通,实时监测道路运行状态,诊断预警交通问题,及时治理拥堵路况,全面优化城市交通路网;城市云脑—公共安全,通过轨迹跟踪、人像识别、数据挖掘、知识图谱等技术手段,迅速发现并锁定核心问题,提高公安破案效率、城市反恐和应急等重大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城市云脑—应急,整合具备仓储空间、应急物资、物流配送等领域的社会化资源能力,打造城市防灾基础大数据、应急业务大数据,全面提升城市整体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立体化、协同化、智能化及社会融合化;城市云脑—环保,建立动态城市空气质量检测和固定空气质量检测的“双网结合”环保检测网,实现环境监测数据的精细化管理。
  除此之外,“城市云脑”联合众多合作伙伴为地方政府提供包括城市管理、互联网 政务服务在内的多场景服务,智能城市企业可以基于不同的底层云架构,搭建数字基础平台,顶层设计的角度,让不同垂直细分领域的数据进行共享和互通,进而再通过相应的算法对跨领域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从而帮助城市管理者从整体角度优化城市的资源,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水平,真正实现城市“大联动”管理模式。
  基于两个“城市级中台”构建智能城市信息模型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智能化程度的提升,城市数据资源呈现多样化、丰富化和复杂化趋势,大量有价值的城市信息包含在杂乱无章的城市冗余信息中。这就需要城市级“技术中台”提供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来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数据基于人口、法人、地理空间、信用、经济等城市主题数据模型,通过GIS与BIM集成,构建统一标准、具有稳定属性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形成“有核心,无边界”的城市级数据资源体系,构成城市级“数据中台”。以城市级数据中台为依托,以技术中台支撑,构建智能城市信息模型,在此基础上各种规划、智能化服务系统可以先在智能虚拟城市中进行模拟仿真和分析验证,以指导智能城市建设,驱动数字政府建设,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并进行建设成果评估;在智能城市运行阶段,通过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分析技术与实体城市关联,实现智能城市的运行服务。
  1.构建基于技术中台的智能城市運行数据处理能力。基于城市数字基础设施——技术中台,以数据中心云服务的方式提供最新的IT能力,以标准化、组件化、平台化、系统化、资源化的形式对前台业务应用赋能和支撑,为智能城市的运行的海量数据提供最新技术与处理能力。
  2.构建涵盖时空、点网、属性三大维度的城市信息模型。基于城市数字基础设施——数据中台,结合时空数据管理方法,构建了一个多维数据融合的城市信息模型:海量异构的城市数据资源来自政务大数据、龙头企业数据和各行业数据和生态数据资源。通过定义时空数据的来源、特征以及去向,设计涵盖时空、点网、属性三大维度的数据模型,形成18种标准化的时空数据模型,构建高度统一的城市数据资源体系。
  3.基于城市级数据中台以城市信息模型为基础建立城市映像。基于城市级数据中台建立城市映像,同时关联已建设但是独立的业务系统,形成可互联互通的平台。新的智能服务系统都要基于城市信息模型建设,能返回并不断训练城市信息模型,数据中台成为一个可持续优化、自我更新的整合平台,能够综合处理复杂的城市问题、提供可协同的数据服务。
  强化“资源融合”实现区域资源的智能协同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智能城市发展将成为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先导力量,特别是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通过科学布局,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通过智能城市平台的构建和开放协同,打通联通世界的信息高速路,以信息流带动物流、人才流、资源流和资金流,补齐城市发展的“短板”,消除市场竞争的“先天不足”,与沿海地区、发达地区乃至全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抢占更多发展先机、拓展更大发展空间、取得更好发展成果。
  1.云网协同落地助力区域协同发展。通过智能城市服务运营企业联合本地政府共建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基地,打造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形成多级城市节点,通过与公有云联动,构建一张覆盖全国的智能城市干线网络。加速人才、数据、资金等城市资源、要素的高效流转和科学配置,让没有沿海区位优势的内陆地区也有机会获得一流的资源和服务,助力城市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弯道超车。
  2.平台赋能推进城市资源开放链接。智能城市服务运营商通过技术能力重要输出平台,面向城市实现全面开放,实现与城市业务的融合协同发展。以服务为媒介,承载五重联接,以电商(数字化交易)建立联接,以金融(数字风控)催化联接,以物流(仓配一体化)实现联接,以技术(在线、智能)加速联接,以平台创新联接。
其他文献
随着“吃鸡”这款游戏的大热,网吧也开始出现了复苏的迹象,这让显卡厂商们又看到了新的市场和商机。英伟达(Nvidia)日前面向网吧市场推出了Nvidia GTX 1060 5GB版显卡。  据了解,Nvidia GTX 1060 5GB版流处理器1280个,显存位宽160Bit,频率为1582/1797MHz。  规格上和 GTX 1060 6GB版相差不多,但价格却要便宜不少。  从目前已经出货的
最近,关于微软下一代AR头显有很多猜测。大家都在议论,当微软HoloLens 2上市的时候,会卖多少钱,配置是什么样子的。最近,内部相关人士向外界透露了一些答案。  一些人认为,HoloLens 2可能采用骁龙845处理器,但相关人士认为,这个头显将会搭载高通最近发布的XR1平台。XR1的研发生来就是为了实现传送高质量的VR和AR体验,可以达到每秒60帧的速率传输定向音频、3D 和4K 视频。当这
绿色数据中心的标准是什么?严格来说,我国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绿色数据中心的标准。不同的用户,比如自建数据中心的企业、电信运营商,以及提供数据中心服务的第三方中立的服务商,由于其数据中心承担的业务不同,所以对数据中心的绿色化也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2015年12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公布了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名单,84个绿色数据中心成为试点单位。推出这些成功的样板
本报讯 近日,山东港口日照港物流区块链平台正式上线。这是日照口岸首个区块链平台,作为全国重要的主枢纽港,山东港口日照港借助山东港口一体化发展,聯合日照海关、日照银行及各相关方,对区块链技术做出快速反应,搭建起日照港物流区块链平台。通过该平台开展出口钢材全程监管业务和大商电子仓单业务,上链企业及企业上下游将业务信息如实上传,让企业由“自证”变为“他证”,不仅提升企业信用度,同时实现海关、日照银行对风
据韩国《亚洲经济》报道,韩国延世大学利用纳米粒子開发出具有高灵敏度的透明柔软压力传感器。  目前,透明柔软的可穿戴设备备受关注,但由于技术方面存在局限性,一直无法商用化。该技术需要复杂的表面处理工艺,在提高触摸传感器的灵敏度的同时,导致了结构透明度降低,无法同时提高传感器的敏感度和透明度。研究组通过透光性较强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进行制作后,放到触摸传感器表面,利用粗糙的表面,最大限度地提高传感器的感
本报讯 近日,家居新零售平台“满屋研选”宣布获得1亿元B轮系列融资,本轮融资由华创资本领投,五岳资本、金地集团、治平资本等机构及地产跟投。  本轮融资后该公司将聚焦于“一站式整屋家居新零售”战略,进一步整合产品供应链、加速线上线下家居购买场景的融合,加速招募重體验类目线上运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行业人才,并在2019年下半年启动城市合伙人计划。
北京时间1月16日上午消息,德国中央银行一名主管1月15日表示,如果想监管加密货币(比如比特币),全球必须采取统一行动,因为国家或者区域法规很难在无边界虚拟社区推行。  比特币与加密货币交易突然爆发,全球——特别是亚洲各国的监管机构已经急踩“刹车”,试图遏制交易。不过德国联邦银行董事会成员约阿希姆·武勒梅林认为,加密货币交易已是全球化现象,想用国家规定来控制可能很难。  武勒梅林说:“只有尽最大可
实现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离不开自主创“芯”。当前,我国高端芯片发展面临四大机遇:一是全球集成电路技术创新放缓带来追赶超越机遇;二是国际巨头企业战略重心转移,国际合作层次不断提升;三是破坏性、颠覆性创新带来发展新机遇;四是市场需求和商业应用驱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我國应当牢牢把握发展机遇,通过不断自主创新掌握高端芯片核心技术,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构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力争早日实现“技
《2016—2017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发展研究年度报告》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网络通信和数据应用三大领域。本报告对所涉及的领域范围界定如下:基础设施, 包括生产制造环节的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3D打印机、智能生产设备、智能机床等硬件设施,以及互联网数据采集环节的传感器、RFID标签、芯片和数据监测仪器等硬件设备。网络通信,包括工厂外部网络通信和工厂内部网络通信。工厂
2019年6月26日,谷歌对Dropout算法提出的专利申请正式生效,专利有效期为15年,2034年9月3日到期。Dropout算法最早由Hinton于2012年提出,是一种在深度学习、训练神经网络时被普遍使用的算法,可以有效解决过拟合现象,由于Dropout是人工智能最底层算法,使用范围十分广泛,此次专利申请在人工智能领域引起轩然大波。  背景  Dropout算法可以有效解决深度学习中的过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