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中国数字博览会主论坛上,针对数字出版,相关领导与专家做了精彩的演讲,现将演讲内容摘登如下,以飨读者。王国庆(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司司长)
针对数字出版,出版社需要在认识上解决三个问题。一、传统出版单位要重塑角色定位,不仅仅要做内容的出版者,也要做内容的服务商。二、实现转型要依靠市场不要依靠政府,通过市场来实现共赢互惠的模式。有条件的,依托出版集中人力、物力,对自己出版的音像、报纸等进行整合,建立自己的完整性出版物。三、要认识到谁拥有新技术、谁就拥有未来的希望;谁拥有新媒体,谁就拥有未来。
梁 钢 (通力计算机通信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
如果提到互联网,如果提到电子出版,我们就会知道离开了互动、离开了互联网络、离开了用户的自我表现,是不行的。也就是说,在做动漫产业的时候,不但要让他们成为你的消费者,更多地应该让他们成为知识的创造者,整个互联网、整个电子设备作为基础条件,无论是互联网还是手机或者其他形式,必须极大地鼓励消费者在未来也成为创造者。
张振海(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出版平台不可能是一家来做,也不可能每个出版单位都建立自己的出版平台,这样每一个单位的内容还是孤立的,只有整合在一起,一起合作,联合构造一个学术出版平台。现在,学科渗透、融合、交叉的趋势是越来越明显,你只有单一的内容,用户使用起来非常不便捷。打破内容孤岛,使得整个内容整合在一起,又使得整个版权保护整合在一起,这样就必然能够扩大我们的学术出版范围。
郑 伟(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只有非常好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加上整个产业不断的持续创新,才能使得整个数字出版产业得到一个快速的增长。数字版权保护是一个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只有数字版权得到有效保护,才能使数字出版产业得到健康、长久的发展,才能够保证它长期持续的发展。数字产权保护,不仅仅是一个概念的问题、法律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意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的前提下,怎样通过技术手段来保护出版社和著作权人的权益。童之磊(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
就目前来说,手机出版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作为它背后强势的运营商,包括那么多的合作网站,进行了广泛的推广,这种推广可以从手机到互联网,到终端,所以中国移动领导认为继手机游戏、手机音乐以后,手机阅读将是第三个巨大产业。今天这样一个产业已经形成,300多家出版机构,通过新浪、空中网等门户网站,通过移动、网通运营商,这个产业的规模将快速增长。
汤 潮(龙源国际集团主席兼龙源期刊网总裁)
数字出版不应该仅仅是指内容的数字化形式,它应该包含制度和规则以及体系的建立,尤其要建立新的知识和出版内容的评价体系。正如传统的出版业经过长期的探索形成了出版规则一样,在目前技术手段、网络体系和网络人群都已经具备的时候,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最根本的问题是通过法律法规解决好各个环节的利益关系,保护好知识产品制作者和使用者的利益。
杨德炎(商务印书馆总经理)
没有出版社参与的数字出版产业是不可能走向繁荣的。数字化产品的形式永远是处于变化当中的,现在已经出现许多载体形态,如光盘、阅读器、手机等,将来还会出现更多的载体;但是,从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来看,万变不离其宗,数字出版的根本仍然是数字化的内容资源,出版归根结底是以内容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在数字时代,出版社将越来越彰显其出版资源源头的魅力。
沈 维(银河传媒总裁)
二维码到底是什么?它不仅是一个技术方面的定义,从媒体的角度看,它是一种符号,一种语言,可以标签全世界,定义全世界,它是一个指针,可以指定你的点。第二,它是接口的通道,我们叫“链接全世界,展现新世界”。网络世界是无穷无尽的,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你可以通过一个码,一个窗口,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陈志刚(奥西办公设备有限公司数字文印部总监)
图书出版行业面临的挑战是:每种书的发行量减少、库存量必须减少,但是书的种类越来越多、需要重版书籍的管理和降低成本。而新的出版价值链是e-books、Internet,跨媒体出版、出版商的重组、新的发行渠道、市场全球化和分布式的图书制造。
何飞鹏(台湾城邦出版控股集团副董事长)
过去我们在经营媒体的时候,会分报纸、电视、网络、图书、杂志,可是我自己感慨,未来所谓新媒体只有一家。所以,如果你是经营图书的,你应该想如果当他需要图片的时候该怎么办,当他需要Video该怎么办,在未来复杂的新媒体和多媒体竞争中,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吴 向(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
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呈现出十大特点:首先,数字技术企业是引领出版业数字化的主导力量,并形成了一些科技支撑体系,二、数字产业集中度高,传统出版产业集中度低,三、出版软件的开发呈集成化、平台化趋势,四、数字化带动了传统出版产业的发展;五、数字媒体增长迅猛,受众群不断扩大,阅读方式正在改变;六、一大批数字出版工程正在实施,有些已形成品牌;七、数字出版产业已成为我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八、政府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九、司法、行政、社会三个层面的数字版权保护体系初步形成;十、科研机构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起到了桥梁作用。
满向伟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音像电子网络处副处长)
今后,北京市互联网出版应该还是以互联网社会科学、科学技术、教育出版为重点,保持领先的地位。其次应该加强音像等相关产业的扶持,解决好面临的问题。加强文学艺术方面的发展,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扶持一些互联网出版的主体在行业准入方面的支持。
张立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数字出版研究室主任)
早期的技术提供商,只是把传统的出版单位作为一个原创的对象,把自己作为一种数字内容的加工者,但是现在新兴的技术提供商,已经涉足了原创,他们不一定跟我们传统的出版单位进行对接。今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会不会有很多作品先有网络版后有纸版?会不会原创都在网上,纸版只是它的介入形式?我觉得完全有这种可能。
董铁鹰(知识产权出版社社长)
在数字出版条件下,内容资源是最好的资产。在中国,开展数据加工具有成本上的竞争力,会给出版机构带来长期经济效益;同时更要充分认识到对内容进行加工整合的社会效益。出版社在从图书的产品生产向专业化的信息服务转变时,要做的主要工作首先是主载体电子化,以及出版内容的整合;二、建立深加工的专门数据库;三、建立新的消费模式,过去文献出版包括多种产品,这种产品实际上包含最基础的内容,这些内容最近都免费公开了。
谢寿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
中国传统出版业应对数字出版挑战的三大误区:一、把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截然对立起来,认为两者是此消彼长、你死我活的关系。二、认为数字出版是一门技术,担心掉入技术陷阱,最终把发展数字出版的主导权交给技术发展商。三、以为传统图书出版单位有内容优势,只要把握住版权,攥住资源不放,就永远保有数字出版的话语权,就可以坐等他人开发内容金矿,坐收租金。事实上,只有具有研发能力和品牌的出版单位才真正有内容优势!
周国富 (荷兰iRex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亚太区总裁)
数字出版的挑战和机遇是什么?挑战包括下面几个方面,一是它需要很好的载体,一定要拥有传统纸质阅读的效果,舒适,对眼睛非常健康;二是版权,出版社内容的保护,包括版权的保护及管理特别重要,因为它一定要具备传统的出版物保护的效力;三是盈利模式,到底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能够为企业带来相应的利益。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解决,才能够真正实现数字出版跨越式的发展。
尹明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社长)
现代传媒的伟大之处不仅仅是技术,而是伟大的内容结构。对传统媒体陈旧内容的抱残守缺,与对新媒体内容意义的轻蔑和忽略一样,是让人不能容忍的。内容,正在被定义为满足当代受众的需要。优秀的内容,一直是也将永远是优秀媒体的主宰。
泰晓春(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
所谓新媒体的挑战,就其实质而言,就是传播的垄断格局被打破由此而带来的利益格局的变化。昨天我们还是一枝独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今天突然冒出电信、移动、网络等等,都来抢我们的广告和发行资源。更可怕的是,所谓的新媒体并不停留于现有的种种形态,这股水已经进来了,它将流向何方、它将冲击到什么程度,今天谁也无法预言。
(排名以演讲先后次序为准)
针对数字出版,出版社需要在认识上解决三个问题。一、传统出版单位要重塑角色定位,不仅仅要做内容的出版者,也要做内容的服务商。二、实现转型要依靠市场不要依靠政府,通过市场来实现共赢互惠的模式。有条件的,依托出版集中人力、物力,对自己出版的音像、报纸等进行整合,建立自己的完整性出版物。三、要认识到谁拥有新技术、谁就拥有未来的希望;谁拥有新媒体,谁就拥有未来。
梁 钢 (通力计算机通信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
如果提到互联网,如果提到电子出版,我们就会知道离开了互动、离开了互联网络、离开了用户的自我表现,是不行的。也就是说,在做动漫产业的时候,不但要让他们成为你的消费者,更多地应该让他们成为知识的创造者,整个互联网、整个电子设备作为基础条件,无论是互联网还是手机或者其他形式,必须极大地鼓励消费者在未来也成为创造者。
张振海(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出版平台不可能是一家来做,也不可能每个出版单位都建立自己的出版平台,这样每一个单位的内容还是孤立的,只有整合在一起,一起合作,联合构造一个学术出版平台。现在,学科渗透、融合、交叉的趋势是越来越明显,你只有单一的内容,用户使用起来非常不便捷。打破内容孤岛,使得整个内容整合在一起,又使得整个版权保护整合在一起,这样就必然能够扩大我们的学术出版范围。
郑 伟(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只有非常好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加上整个产业不断的持续创新,才能使得整个数字出版产业得到一个快速的增长。数字版权保护是一个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只有数字版权得到有效保护,才能使数字出版产业得到健康、长久的发展,才能够保证它长期持续的发展。数字产权保护,不仅仅是一个概念的问题、法律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意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的前提下,怎样通过技术手段来保护出版社和著作权人的权益。童之磊(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
就目前来说,手机出版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作为它背后强势的运营商,包括那么多的合作网站,进行了广泛的推广,这种推广可以从手机到互联网,到终端,所以中国移动领导认为继手机游戏、手机音乐以后,手机阅读将是第三个巨大产业。今天这样一个产业已经形成,300多家出版机构,通过新浪、空中网等门户网站,通过移动、网通运营商,这个产业的规模将快速增长。
汤 潮(龙源国际集团主席兼龙源期刊网总裁)
数字出版不应该仅仅是指内容的数字化形式,它应该包含制度和规则以及体系的建立,尤其要建立新的知识和出版内容的评价体系。正如传统的出版业经过长期的探索形成了出版规则一样,在目前技术手段、网络体系和网络人群都已经具备的时候,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最根本的问题是通过法律法规解决好各个环节的利益关系,保护好知识产品制作者和使用者的利益。
杨德炎(商务印书馆总经理)
没有出版社参与的数字出版产业是不可能走向繁荣的。数字化产品的形式永远是处于变化当中的,现在已经出现许多载体形态,如光盘、阅读器、手机等,将来还会出现更多的载体;但是,从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来看,万变不离其宗,数字出版的根本仍然是数字化的内容资源,出版归根结底是以内容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在数字时代,出版社将越来越彰显其出版资源源头的魅力。
沈 维(银河传媒总裁)
二维码到底是什么?它不仅是一个技术方面的定义,从媒体的角度看,它是一种符号,一种语言,可以标签全世界,定义全世界,它是一个指针,可以指定你的点。第二,它是接口的通道,我们叫“链接全世界,展现新世界”。网络世界是无穷无尽的,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你可以通过一个码,一个窗口,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陈志刚(奥西办公设备有限公司数字文印部总监)
图书出版行业面临的挑战是:每种书的发行量减少、库存量必须减少,但是书的种类越来越多、需要重版书籍的管理和降低成本。而新的出版价值链是e-books、Internet,跨媒体出版、出版商的重组、新的发行渠道、市场全球化和分布式的图书制造。
何飞鹏(台湾城邦出版控股集团副董事长)
过去我们在经营媒体的时候,会分报纸、电视、网络、图书、杂志,可是我自己感慨,未来所谓新媒体只有一家。所以,如果你是经营图书的,你应该想如果当他需要图片的时候该怎么办,当他需要Video该怎么办,在未来复杂的新媒体和多媒体竞争中,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吴 向(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
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呈现出十大特点:首先,数字技术企业是引领出版业数字化的主导力量,并形成了一些科技支撑体系,二、数字产业集中度高,传统出版产业集中度低,三、出版软件的开发呈集成化、平台化趋势,四、数字化带动了传统出版产业的发展;五、数字媒体增长迅猛,受众群不断扩大,阅读方式正在改变;六、一大批数字出版工程正在实施,有些已形成品牌;七、数字出版产业已成为我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八、政府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九、司法、行政、社会三个层面的数字版权保护体系初步形成;十、科研机构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起到了桥梁作用。
满向伟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音像电子网络处副处长)
今后,北京市互联网出版应该还是以互联网社会科学、科学技术、教育出版为重点,保持领先的地位。其次应该加强音像等相关产业的扶持,解决好面临的问题。加强文学艺术方面的发展,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扶持一些互联网出版的主体在行业准入方面的支持。
张立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数字出版研究室主任)
早期的技术提供商,只是把传统的出版单位作为一个原创的对象,把自己作为一种数字内容的加工者,但是现在新兴的技术提供商,已经涉足了原创,他们不一定跟我们传统的出版单位进行对接。今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会不会有很多作品先有网络版后有纸版?会不会原创都在网上,纸版只是它的介入形式?我觉得完全有这种可能。
董铁鹰(知识产权出版社社长)
在数字出版条件下,内容资源是最好的资产。在中国,开展数据加工具有成本上的竞争力,会给出版机构带来长期经济效益;同时更要充分认识到对内容进行加工整合的社会效益。出版社在从图书的产品生产向专业化的信息服务转变时,要做的主要工作首先是主载体电子化,以及出版内容的整合;二、建立深加工的专门数据库;三、建立新的消费模式,过去文献出版包括多种产品,这种产品实际上包含最基础的内容,这些内容最近都免费公开了。
谢寿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
中国传统出版业应对数字出版挑战的三大误区:一、把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截然对立起来,认为两者是此消彼长、你死我活的关系。二、认为数字出版是一门技术,担心掉入技术陷阱,最终把发展数字出版的主导权交给技术发展商。三、以为传统图书出版单位有内容优势,只要把握住版权,攥住资源不放,就永远保有数字出版的话语权,就可以坐等他人开发内容金矿,坐收租金。事实上,只有具有研发能力和品牌的出版单位才真正有内容优势!
周国富 (荷兰iRex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亚太区总裁)
数字出版的挑战和机遇是什么?挑战包括下面几个方面,一是它需要很好的载体,一定要拥有传统纸质阅读的效果,舒适,对眼睛非常健康;二是版权,出版社内容的保护,包括版权的保护及管理特别重要,因为它一定要具备传统的出版物保护的效力;三是盈利模式,到底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能够为企业带来相应的利益。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解决,才能够真正实现数字出版跨越式的发展。
尹明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社长)
现代传媒的伟大之处不仅仅是技术,而是伟大的内容结构。对传统媒体陈旧内容的抱残守缺,与对新媒体内容意义的轻蔑和忽略一样,是让人不能容忍的。内容,正在被定义为满足当代受众的需要。优秀的内容,一直是也将永远是优秀媒体的主宰。
泰晓春(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
所谓新媒体的挑战,就其实质而言,就是传播的垄断格局被打破由此而带来的利益格局的变化。昨天我们还是一枝独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今天突然冒出电信、移动、网络等等,都来抢我们的广告和发行资源。更可怕的是,所谓的新媒体并不停留于现有的种种形态,这股水已经进来了,它将流向何方、它将冲击到什么程度,今天谁也无法预言。
(排名以演讲先后次序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