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香蕉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水果,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对人体免疫力提升具有一定的效果,深受人們喜爱。近年来,我国农业结构中香蕉种植占比不断增加,香蕉种植已然成为农民经济主要来源之一。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提高香蕉的种植产量,帮助农民提高收益。详细阐述了香蕉种植技术,分析了香蕉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关键词 香蕉;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668.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15
香蕉属于热带果树,是世界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其种植地区涉及热带和亚热带。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香蕉生产国,近年来香蕉种植面积持续扩大。香蕉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直接关系到种植产量,是当前果农非常关注的话题。对此,从工作实际出发,就香蕉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展开详细探讨。
1 香蕉的特性
香蕉属芭蕉科,是热带大型草本植物,香蕉不仅可以通过种子繁殖,也可以经由根状茎长出吸根进行繁殖[1]。香蕉植株可存活多年,结果后枯死。香蕉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维生素C、钙、磷、铁、钾等多种元素。食用后不仅可以补充能量、缓解饥饿,还具有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的功效。
2 香蕉生长环境要求
2.1 气候要求
香蕉喜高温,不耐寒霜,以热带气候为主,生长适宜温度在20~35 ℃,低于15 ℃不利于生长,年平均气温需在21 ℃以上。
2.2 水分要求
香蕉喜多湿,种植过程中必须保持充足的水分,年降水量在1 800~2 500 mm为宜,需要根据降雨情况制订合理的浇水方案,确保土壤湿润。
2.3 土壤要求
香蕉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土壤pH值在6~7,主要以砂壤土、冲积土或腐殖土为主。如果土壤为碱性,通常使用硫混合物降低pH值,从而确保产出的香蕉拥有丰富的钾。
3 品种选择与种植
3.1 品种选择
目前,我国的主要香蕉品种有华农中把香蕉、粤丰1号香蕉、中蕉2号香蕉、中蕉3号香蕉、中蕉6号香蕉、东蕉1号香蕉等,这些香蕉品种优良,具有抗寒、丰产等优势,且稳定性强,果形较好。如果气候适宜,全年都可以抽蕾结果,种植时间主要在春秋两季[2]。1)春种。2月底至4月中旬为定植期,9月开始抽蕾,采收时期在元旦节前后;要注意采收时机,若延迟采收,将影响香蕉产量。2)秋种。8—10月为定植期,次年5—7月开始抽蕾,8—10月采收。
3.2 种植方法
在种植香蕉时尤其要注意调整种植期,计算好抽蕾时间,避开低温气候,应选用15片叶龄大苗或健壮培苗。种植时以宽窄行为主,控制好种植密度,每667 m2种植120~150株为宜,这种种植方式能提高香蕉的采收和管理效率。宽、窄、株距分别为4.3 m、1.0 m、1.6 m。确定好种植密度后,需要施腐熟农家肥,每株植株施15~20 kg,同时还可以将0.2 kg石灰和0.5 kg过磷酸钙拌匀后施加,在表面覆盖10 cm无肥表土,避免肥料对蕉苗根系造成伤害。抽蕾后选取1~2个健壮吸芽,留作次年继代繁殖。对于过早抽生的吸芽要立即挖除,在断蕾、疏果后需要喷洒1次抗病虫药剂,将果实用浅蓝色薄膜套住,可起到保护作用。
4 肥水管理
4.1 春植蕉施肥
在春种时,施肥主要选用有机质肥,同时辅以化肥,配合磷肥、镁肥。蕉苗在种植15~20 d时会抽出第1张新叶,施肥间隔10~15 d,主要使用淡稀粪水,还可以施加少量速效化肥,即在尿素和钾肥中添加5 kg水。3个月后,每株植被肥料含量可增加0.1 kg[3]。此外,还需要进行重施肥,第1次使用0.2 kg钾肥、0.1 kg尿素及0.25 kg花生麸,5个月后,在花芽分化期需再次进行重施肥,以此来提高香蕉产量,可以施0.2 kg钾肥、0.4 kg复合肥及0.5~0.8 kg花生麸,同时进行培土操作,深3~5 cm。在抽蕾时,施0.1 kg钾肥、0.3 kg复合肥和0.3~0.5 kg花生麸,并补土3 cm。
4.2 秋植蕉施肥
秋植蕉施肥大致与春植蕉相同,只是杂肥施加时间集中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同时还需要分别施0.1 kg磷肥、0.3 kg复合肥和5~20 kg钾肥,以此来提高植被的抗寒能力。在次年春季,需要全面观察香蕉的生长情况,做好相关数据记录,并科学施肥。
5 香蕉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5.1 束顶病
束顶病是香蕉种植过程中极易发生的一种病害。当束顶病病毒侵染香蕉植株时,叶片边缘会变黄且质地变脆、易折损。拔节后幼穗生长迅速,叶片出齐,不现“束顶”,结出的果实较小、无香味。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一些地区发生束顶病的概率高达10%,严重时种植产量可减少60%,果农将其称为“不治之症”。为降低束顶病的发病率,需要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如威廉斯8818、巴西蕉等。
5.2 枯萎病
香蕉枯萎病又称为巴拿马病,主要是香蕉生长过程中受真菌侵染所致,感染该病的香蕉产量会降低20%,严重还会导致绝产。成株感染枯萎病后,在初期表现为叶片边缘为黄色,逐渐向叶片中间蔓延,染病的叶片颜色不断加深,直至枯萎,最终整个植株枯死[4];部分植株可勉强存活,但产量非常低,果实质量差。香蕉枯萎病属于土传性维管束病害,多发于土壤肥力低、排水性不佳、温度较高的区域,发病高峰期为10月。该病具有较强的顽固性,药物很难根除,防治难度较大。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所选用的蕉苗应保证无病,并对携带病原的病土进行严格处理,可以与水稻进行轮作。如果病害不严重,可喷洒41%聚砹·嘧霉胺800~1 000倍液。
5.3 叶斑病 叶斑病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病害,在发病初期嫩叶被侵染,当出现黄绿色病纹后,叶片逐渐扩散为黄条纹,最终出现深褐色斑块,严重时会死亡。叶斑病属于真菌感染,发病率与当地气候条件密切关系,多发于暴雨、高温等天气。植株染病率可达80%,染病植株的产量会降低30%。为控制叶斑病,可以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1)割除病叶,保持蕉园干净整洁;2)在抽蕾开花期,需要选用药剂保护幼果;3)在现蕾前30 d,可以施加40%灭病威胶悬剂600~800倍液;4)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及时施有机肥,确保营养充足,使得香蕉植株健康茁壮成长。
5.4 黑星病
黑星病对香蕉叶片和青果的损害较大,染病初期,叶片会出现大量深色的斑点,随着病情进展逐渐扩散为大斑块,形状不规则,严重时还会导致叶片枯死。染病青果的病变部位呈现黑色,进而青果变软产生霉菌。大茎点菌是黑星病的主要病原体,发病率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高温、多雨等季节都极易发病。防治措施主要以加强田间管理为主,果实需要采用套袋形式进行保护,将雨水、病菌有效隔离。为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还可以施加适量的维生素。
5.5 蚜虫
蚜虫非常常见,是诱发束顶病的重要因素,对于香蕉产量的影响较大。虫害高发时期为每年8—11月。蚜虫主要于冬季附着在叶柄中,待气候回暖后会吸取植株的养分。蚜虫趋阴性非常明显,可对长势慢的植株进行集中侵害,且会大面积蔓延[5]。为了降低蕉园内蚜虫的数量,所选蕉苗要确保不携带病毒,不得在园区周围栽种十字花科蔬菜,一旦发现有植株长势慢,要选择适宜的药剂预防蚜虫,及时割除染病植株的病害部位,或是直接将染病植株移除,并进行深埋处理。
5.6 卷叶虫
香蕉卷叶虫病又称为香蕉弄蝶病,会对香蕉产量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卷叶虫成虫为黑褐色,主要在清晨和傍晚活动。幼虫主要对叶片边缘产生为害,吐丝后藏身,并通过吸取叶片营养存活。为降低卷叶虫数量,可以采用人工方式清除附着在叶片上的虫苞,然后进行集中销毁;也可选用0.5 kg的90%敌百虫混合400 kg水,杀死叶片中的幼虫。
6 结语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不断优化,香蕉在农业结构中的占比有所提升,成为我国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要想提升香蕉的产量,就需要利用好香蕉优质高产种植技术,以此来提高香蕉的产量和品质,保证农民的经济收益,同时推动我国农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一棕.香蕉优质种植的施肥技术要点[J].农村新技术,2019(4):14-16.
[2] 王丹.分析香蕉优质种植的施肥技术要点[J].新农民,2019(15):70-71.
[3] 张艺楠,倪福乐,冯斗.香蕉寬行种植模式对香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5):53-55.
[4] 黄以致.香蕉栽培技术及应用实践探寻[J].南方农业,2018,12(6):32-33.
[5] 郭标,邓英毅,李峰,等.香蕉宽窄行种植及配套简易机械化的栽培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20,49(6):79-82.
(责任编辑:刘宁宁)
关键词 香蕉;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668.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15
香蕉属于热带果树,是世界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其种植地区涉及热带和亚热带。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香蕉生产国,近年来香蕉种植面积持续扩大。香蕉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直接关系到种植产量,是当前果农非常关注的话题。对此,从工作实际出发,就香蕉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展开详细探讨。
1 香蕉的特性
香蕉属芭蕉科,是热带大型草本植物,香蕉不仅可以通过种子繁殖,也可以经由根状茎长出吸根进行繁殖[1]。香蕉植株可存活多年,结果后枯死。香蕉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维生素C、钙、磷、铁、钾等多种元素。食用后不仅可以补充能量、缓解饥饿,还具有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的功效。
2 香蕉生长环境要求
2.1 气候要求
香蕉喜高温,不耐寒霜,以热带气候为主,生长适宜温度在20~35 ℃,低于15 ℃不利于生长,年平均气温需在21 ℃以上。
2.2 水分要求
香蕉喜多湿,种植过程中必须保持充足的水分,年降水量在1 800~2 500 mm为宜,需要根据降雨情况制订合理的浇水方案,确保土壤湿润。
2.3 土壤要求
香蕉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土壤pH值在6~7,主要以砂壤土、冲积土或腐殖土为主。如果土壤为碱性,通常使用硫混合物降低pH值,从而确保产出的香蕉拥有丰富的钾。
3 品种选择与种植
3.1 品种选择
目前,我国的主要香蕉品种有华农中把香蕉、粤丰1号香蕉、中蕉2号香蕉、中蕉3号香蕉、中蕉6号香蕉、东蕉1号香蕉等,这些香蕉品种优良,具有抗寒、丰产等优势,且稳定性强,果形较好。如果气候适宜,全年都可以抽蕾结果,种植时间主要在春秋两季[2]。1)春种。2月底至4月中旬为定植期,9月开始抽蕾,采收时期在元旦节前后;要注意采收时机,若延迟采收,将影响香蕉产量。2)秋种。8—10月为定植期,次年5—7月开始抽蕾,8—10月采收。
3.2 种植方法
在种植香蕉时尤其要注意调整种植期,计算好抽蕾时间,避开低温气候,应选用15片叶龄大苗或健壮培苗。种植时以宽窄行为主,控制好种植密度,每667 m2种植120~150株为宜,这种种植方式能提高香蕉的采收和管理效率。宽、窄、株距分别为4.3 m、1.0 m、1.6 m。确定好种植密度后,需要施腐熟农家肥,每株植株施15~20 kg,同时还可以将0.2 kg石灰和0.5 kg过磷酸钙拌匀后施加,在表面覆盖10 cm无肥表土,避免肥料对蕉苗根系造成伤害。抽蕾后选取1~2个健壮吸芽,留作次年继代繁殖。对于过早抽生的吸芽要立即挖除,在断蕾、疏果后需要喷洒1次抗病虫药剂,将果实用浅蓝色薄膜套住,可起到保护作用。
4 肥水管理
4.1 春植蕉施肥
在春种时,施肥主要选用有机质肥,同时辅以化肥,配合磷肥、镁肥。蕉苗在种植15~20 d时会抽出第1张新叶,施肥间隔10~15 d,主要使用淡稀粪水,还可以施加少量速效化肥,即在尿素和钾肥中添加5 kg水。3个月后,每株植被肥料含量可增加0.1 kg[3]。此外,还需要进行重施肥,第1次使用0.2 kg钾肥、0.1 kg尿素及0.25 kg花生麸,5个月后,在花芽分化期需再次进行重施肥,以此来提高香蕉产量,可以施0.2 kg钾肥、0.4 kg复合肥及0.5~0.8 kg花生麸,同时进行培土操作,深3~5 cm。在抽蕾时,施0.1 kg钾肥、0.3 kg复合肥和0.3~0.5 kg花生麸,并补土3 cm。
4.2 秋植蕉施肥
秋植蕉施肥大致与春植蕉相同,只是杂肥施加时间集中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同时还需要分别施0.1 kg磷肥、0.3 kg复合肥和5~20 kg钾肥,以此来提高植被的抗寒能力。在次年春季,需要全面观察香蕉的生长情况,做好相关数据记录,并科学施肥。
5 香蕉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5.1 束顶病
束顶病是香蕉种植过程中极易发生的一种病害。当束顶病病毒侵染香蕉植株时,叶片边缘会变黄且质地变脆、易折损。拔节后幼穗生长迅速,叶片出齐,不现“束顶”,结出的果实较小、无香味。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一些地区发生束顶病的概率高达10%,严重时种植产量可减少60%,果农将其称为“不治之症”。为降低束顶病的发病率,需要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如威廉斯8818、巴西蕉等。
5.2 枯萎病
香蕉枯萎病又称为巴拿马病,主要是香蕉生长过程中受真菌侵染所致,感染该病的香蕉产量会降低20%,严重还会导致绝产。成株感染枯萎病后,在初期表现为叶片边缘为黄色,逐渐向叶片中间蔓延,染病的叶片颜色不断加深,直至枯萎,最终整个植株枯死[4];部分植株可勉强存活,但产量非常低,果实质量差。香蕉枯萎病属于土传性维管束病害,多发于土壤肥力低、排水性不佳、温度较高的区域,发病高峰期为10月。该病具有较强的顽固性,药物很难根除,防治难度较大。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所选用的蕉苗应保证无病,并对携带病原的病土进行严格处理,可以与水稻进行轮作。如果病害不严重,可喷洒41%聚砹·嘧霉胺800~1 000倍液。
5.3 叶斑病 叶斑病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病害,在发病初期嫩叶被侵染,当出现黄绿色病纹后,叶片逐渐扩散为黄条纹,最终出现深褐色斑块,严重时会死亡。叶斑病属于真菌感染,发病率与当地气候条件密切关系,多发于暴雨、高温等天气。植株染病率可达80%,染病植株的产量会降低30%。为控制叶斑病,可以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1)割除病叶,保持蕉园干净整洁;2)在抽蕾开花期,需要选用药剂保护幼果;3)在现蕾前30 d,可以施加40%灭病威胶悬剂600~800倍液;4)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及时施有机肥,确保营养充足,使得香蕉植株健康茁壮成长。
5.4 黑星病
黑星病对香蕉叶片和青果的损害较大,染病初期,叶片会出现大量深色的斑点,随着病情进展逐渐扩散为大斑块,形状不规则,严重时还会导致叶片枯死。染病青果的病变部位呈现黑色,进而青果变软产生霉菌。大茎点菌是黑星病的主要病原体,发病率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高温、多雨等季节都极易发病。防治措施主要以加强田间管理为主,果实需要采用套袋形式进行保护,将雨水、病菌有效隔离。为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还可以施加适量的维生素。
5.5 蚜虫
蚜虫非常常见,是诱发束顶病的重要因素,对于香蕉产量的影响较大。虫害高发时期为每年8—11月。蚜虫主要于冬季附着在叶柄中,待气候回暖后会吸取植株的养分。蚜虫趋阴性非常明显,可对长势慢的植株进行集中侵害,且会大面积蔓延[5]。为了降低蕉园内蚜虫的数量,所选蕉苗要确保不携带病毒,不得在园区周围栽种十字花科蔬菜,一旦发现有植株长势慢,要选择适宜的药剂预防蚜虫,及时割除染病植株的病害部位,或是直接将染病植株移除,并进行深埋处理。
5.6 卷叶虫
香蕉卷叶虫病又称为香蕉弄蝶病,会对香蕉产量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卷叶虫成虫为黑褐色,主要在清晨和傍晚活动。幼虫主要对叶片边缘产生为害,吐丝后藏身,并通过吸取叶片营养存活。为降低卷叶虫数量,可以采用人工方式清除附着在叶片上的虫苞,然后进行集中销毁;也可选用0.5 kg的90%敌百虫混合400 kg水,杀死叶片中的幼虫。
6 结语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不断优化,香蕉在农业结构中的占比有所提升,成为我国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要想提升香蕉的产量,就需要利用好香蕉优质高产种植技术,以此来提高香蕉的产量和品质,保证农民的经济收益,同时推动我国农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一棕.香蕉优质种植的施肥技术要点[J].农村新技术,2019(4):14-16.
[2] 王丹.分析香蕉优质种植的施肥技术要点[J].新农民,2019(15):70-71.
[3] 张艺楠,倪福乐,冯斗.香蕉寬行种植模式对香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5):53-55.
[4] 黄以致.香蕉栽培技术及应用实践探寻[J].南方农业,2018,12(6):32-33.
[5] 郭标,邓英毅,李峰,等.香蕉宽窄行种植及配套简易机械化的栽培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20,49(6):79-82.
(责任编辑:刘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