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意识”与“技能”和谐交融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guo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相对于机械的、繁杂的运算,估算更具有实用价值。让学生感受估算的价值,多样的方法,重视交流,多样练习,有助于学生增强估算意识,养成估算习惯,提高估算能力。
  【关键词】估算;意识;技能;评价;习惯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人们在现实中运用得相当广泛的数学运算方式和行为,相对于机械的、繁杂的运算,估算更具有实用价值。但从学生的掌握情况来看,却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一,善于精算,“估算”意识缺乏;其二,机械套用,“估算”策略单一。因此,笔者认为要重视估算教学,积极研究具体的策略。
  一、感受价值,增强估算意识
  学生估算意识薄弱,关键是没有意识到估算的价值,所以培养估算意识,应该从感受估算价值开始。
  (一)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估算价值
  实践表明,对于熟悉的内容,在情感上比较容易引起共鸣。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估算就在身边,感受到估算的实用性,从而促进估算意识的形成。
  例如: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估算》一课片段
  播放录象:大家好!我是青青,我和妈妈要去超市买东西:牛奶48元,饼干18元,茶杯31元,汇源果汁23元,巧克力69元。妈妈带200元够不够?
  学生思考了一会儿,举起了手。
  师:别急,让我们来看看。下列哪种情况用估算比较有意义?
  A、当青青想确认200元是否够用时
  B、当收银员将每种物品的价钱输入收银机时
  C、当青青被告之应该付多少钱时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吴老师联系“超市购物”的生活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计算时除了精算外还有估算。碰到对计算要求不高的情况,可以灵活地运用估算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感悟估算价值,促进估算意识的形成。
  (二)结合教学内容,感受估算价值
  在教学中,学生可能有点明白估算在生活中可以带来一些方便,但是不能明确在自己学习上的价值。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估算,体验估算的乐趣,从而感受估算价值。
  例如:学习“米和厘米”以后,可让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电视机的宽度、门的高度等;在计算教学中,经常鼓励孩子估计商、积可能是几位数,如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学生经常会犯“漏0”的错误,教学时让学生在计算前先判断商是几位数,计算后用估算去验证结果是否正确,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
  二、方法多样,形成估算技能
  要培养孩子的估算意识,不能单靠计算题的估算教学,更需要重视多样化的估算方法。
  (一)掌握基本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估算虽然是一种估计,但并不是凭空猜想。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估算的思维过程,教给他们常用的估算方法。
  【取整估算】这是最常用的估算方法,即用“四舍五入法”使“小数化成整数”、“整数化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进行计算,这样能方便地得出大致的得数或范围。
  【位数估算】计算整数的多位数乘、除法时,根据因数、被除数、除数的位数,估算积或商是几位数。比如8463÷21=43,对此,可引导学生利用估算进行检验:因为8400÷21=400,8463大于8400,所以8463÷21的商一定比400多,肯定是三位数,商40肯定错了。
  【循规估算】就是根据数学中的有关规律进行估算。加法运算,和应大于每一个加数(加数不为0);减法运算,差、减数都应小于被减数(减数不为于0);乘法运算(因数不等于0),一个因数小于1(大于1)时,积小于(大于)另一个因数;除法运算(被除数不为0),除数小于1(大于1),商大于(小于)被除数;小数乘法中两个因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等。
  【反思估算】就是根据实际对结果进行反思判断。如出勤率、发芽率、成活率等不可能大于100%;人数只能是整数等,从而估算出与实际相符的情况,或者列出在实际情况中不可能存在的现象,为解答结果的正确性埋下伏笔。
  当然,除了这些估算方法以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根据生活实际进行估算,测量时用分段估算等。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估算能力,为活用策略做好准备。
  (二)活用策略,学有用的估算
  估算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心智活动。所以估算不能停留在近似计算,而要让学生对结果进行推理与判断。
  例:“有156名学生参加春游活动,有4辆限坐47人的大客车,请问租这4辆车够了吗?”(生思考)
  生1:把47看作50,50×4=200个座位,够了。(估大法)
  生2:把47看作40,40×4=160个座位,够了。(估小法)
  在分析学生这两种方法后,教师追问哪种方法更能确定156人肯定够坐,引导学生理解在这样的情境,往最小估也够坐,那肯定够坐,估小法更合适。
  能结合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方法,并解释估算结果,这才是有用的估算,才是学生所应该学的估算。
  三、重视交流,规范估算评价
  对估算的评价,需要学生大胆尝试、积极交流自己的看法。关于估算的评价,应该分为实际问题的估算和纯算式的估算两大类。
  (一)实际问题的估算
  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来说,只要你估算的结果和实际要求解决问题的结果是一致的,就应当算正确。
  例:聪聪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海洋馆,售票处写:成人票:34元,儿童票:17元,100元钱买门票够吗?
  方法一:把成人票看成40元,40 40=80(元)80 17=97(元),100元够了。
  方法二:把成人票看成30元,儿童票看成20元。30 30 20=80(元),100元够了。   方法三:把成人票看成40元,儿童票看成20元。40 40 20=100(元),100元够了。
  方法四:把34元看成35元,35 35=70(元),70 17=87(元),100元够了。
  方法五:100元钱买两张成人票后大约还剩20元,足够买一张儿童票了。
  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让学生交流想法,启发思维上,而不是单纯的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所以,这种情况的估算只要是合理的,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
  (二)纯算式的估算
  教师不能简单地把估算结果与精确值最接近作为唯一的标准,只要能够落在区间内,就应该视为合理的。
  例:在教学“万以内加、减法”估算的时候,出示计算题:2592 1418 3927 583,和大概是多少?
  学生一:2600 1400 3900 600=8500
  学生二:2590 1420 3930 580=8520
  学生三:3000 1000 4000=8000
  有的同学可能是处于三者之间的近似估算。教师正确解说各种估算方法,让学生互相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体会不同的方法并进行比较分析。当然,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教师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例:78×365积大约是多少,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学生可能这样估70×300,或者80×300,或者80×400,这样我们都可以视为合理的。有了一定的计算技能以后,老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反思,还可以估成80×350,这时候的范围就比原来要小多了。
  对于估算的评价,教师要呵护好学生的探究精神,不要轻易否定,也不要急于评判,而应该给孩子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让他们不断地学会调整,不断地学会反思,发展孩子的数学思维。
  四、多样练习,养成估算习惯
  要学生养成估算习惯,不能仅仅依赖教材中编排的估算内容,还需要教师长时间、有步骤地渗透方法和训练练习。在各个教学领域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持之以恒,形成习惯。举例如下:
  【估计结果型】只要求计算出近似答案,一般问题中有“大约”两字。如:爸爸抓一把黄豆,数一数是98颗,爸爸连续抓了3把,大约抓了多少颗?
  【比较大小型】有许多数学问题,需要比较算式与一个具体数据或另一条算式的大小。如“4辆车够吗”其实就是比较座位数(47×4)与学生人数(156)的大小。题中没有“大约”,但需要用“估算”解决。
  【条件不确定型】把实际情境中的有关数据变实为虚,促使学生自觉地估算。如:小明原来有20多支水彩笔,妈妈又给他买了一盒12支装的水彩笔,你觉得现在小明可能有多少支水彩笔?这类题的结果是一个范围,多设计这样的练习,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养成估算习惯。
  【生活原形型】再现逼真的生活情景,进行“生活化”的训练,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应用估算解决问题。如:妈妈带了10张百元币去批发市场买红糖,每斤红糖批发价1元9角8分,她买进红糖250斤,应拿出( )张百元币。在这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几乎所有学生都口头列出算式2×250=500(元),得5张百元币,无需老师再三强调“这题需用估算”。
  只有教师持之以恒,做到估算运用经常化,估算练习多样化,才会使学生从惟一的计算策略——精算中走出来,养成估算习惯。
  综上所述,估算教学是现代生活对数学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是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的集中体现,蕴含着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自发表60多年来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它宏观回应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为何做”“为谁做”“怎么做”的问题,集中呈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基础、目的和方针;另一方面,微观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因此,《正处》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中这样说道:“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是的,教育就需要这样的守望者,需要他们安静、持久、虔诚地守望。  “六一”刚过,我应邀去观看石碁镇中心小学举办的“喜迎甲子·筑梦校园”60周年校庆暨华兰侨心艺术团第九届艺术节文艺汇演,活动首先由石碁镇领导致辞,祝贺石碁镇中心小学桃李满天下,并表示石碁镇中心小学
摘 要: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目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综合平台的协同作用,使思想政治工作更贴近大学生实际。湖南科技大学通过“芳菲之歌”优秀女生报告会及一系列教育活动,用正面典型人物教育学生,激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引导学生学习、对照和效仿,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将“芳菲之歌”拓展成一个以爱国主义精神为引领、以“四自”精神教育为核心、以女生典型示范为主导、以女生素质教育为补充的思想政治
摘 要: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精英群体,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针对学生党员的角色特点,实施高校学生党员担任助理班主任长效工作模式,对于拓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深度,激发大学生主动性,促进大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龙头、建立学生党员助理班主任规范化管理机制、构筑高效帮扶体系、建设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培育良好的班级学习文化氛围是学生党员助理班主任推进大学生
摘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改革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大学“纲要”课改革在专题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课堂专题教学为中心,网络教学为必要补充,实践教学为品牌特色的新模式。这种三位一体改革模式,特别是把实践教学“做得实”的举措,能够为“纲要”课程实践教学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启示,同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也值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重视。  关键词:三位一体;
摘 要:言语是最便捷、最普遍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山歌是壮族人民的一种“说话”方式,“歌圩文化”以歌育人、以文化人、以活动吸引人。“歌圩文化”作为壮乡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是壮乡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特殊性的内在要求,当代境遇的客观需要,实践经验的现实需求。需要准确把握壮族农村的基本特点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遵循话语转换原则,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实现队伍的结合,促进载体形式多样化。  关键词
摘要: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必须建构起相应的意识形态话语。然而,当中国和平发展作为意识形态在全球化语境中积累认同时,却经常处于一种有理说不出的“被遮蔽”状态。要想为和平发展意识形态进行“祛蔽”,就必须意识到中国和平发展正遭遇着“西方三论”内嵌的三个意识形态陷阱,即“文明冲突论”下的意识形态对抗;“普世价值论”背后的西方中心主义;“历史终结论”中的话语霸权。只有识别出“西方三论”的意识形态用心才能为
一道耐人尋味的中考压轴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性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今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使之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和科学研究的努力方向。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森林同志长期专心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并不断地依据时代的发展努力进行创新性研究。其新近出版的专著《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社会主义价值的思考》,可以说,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
【摘 要】诵读贯穿诗歌教学的始终。通过“自读,读准读顺;细读,描绘意境;精读,品析意蕴”诗歌教学“三步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诗歌教学;自读;细读;精读  诗歌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民族精神、审美情趣、人生哲理等。中学生要学习和吟诵的诗歌,都是好诗,都是经典之作。古典诗词的文字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诵读古典诗词能点燃创造之火,能够让人感受宇宙奥秘,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