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让学生在品德课上“动”起来,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从具体操作上看,教师要明确活动目标,让学生不盲“动”;要制定活动规则,让学生按序“动”;要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想要“动”;要教给活动方法,让学生学会“动”。
【关键词】 品德课教学 效率提升 调动学生
学生在品德课上学得轻松、学得快乐,以及核心素养得到提升是每位品德教师的追求。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品德课堂学习的效率呢?笔者认为,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让学生在品德课上“动”起来。
一、明确活动目标,让学生不盲“动”
活动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如果没有明确的活动目标作为指南,就犹如航行在大海的船只缺少罗盘,学习活动也必然会散漫而无目的。漫无目标或者目标落实得不到位,就必然无法提升教学效果,无法促进学生自我认识的深化。
我认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的关键之一就是重视明确活动目标。目前,不少品德课教师只是关注教学目标,而不看重具体细化的活动目标。为了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教师应该在学生开展活动前明确地告诉学生,要做什么、怎么做,从而避免活动内容和教学内容的脱节,陷入“为了活动而活动”的怪圈。比如,我在教学《让我们来寻根》一课前,分组布置学生查找资料、整理资料的任务,其中一个小组的任务是每人查找一个中国远古人类遗址的资料,内容包括他们生活的年代、发现的地点、属于的流域等,并根据这些想象他们生活的场景,例如吃什么、穿什么、住哪里、有哪些生产活动等。我要求学生将资料整理成300字左右的短文交给组长选用。这个课前搜集资料的学习活动目标明确,学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样做。
二、制定活动规则,让学生按序“动”
有了活动规则,就能有效地避免在课堂上出现混乱的局面,还可以节省教师的指导时间,减轻师生的压力。规则的数量不宜多,一般五条左右比较适宜。对提出来的那些规则要进行充分讨论、斟酌,以便把真正需要的规则制定出来。
规则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遍性的,具体要求为:别人发言的时候不要提问或交头接耳;交流发言时声音要能让全班同学听得到;小組交流起立时,动作要快,动腿不动嘴,不要拥挤;交流离座时,要把凳子轻轻放入桌下;讨论时,要畅所欲言、神采飞扬、各抒己见;上台展示或发言的同学,在针对黑板上问题阐述时,要站于黑板一侧并面向倾听者,以免挡住同学们的视线。
另一类是特殊性的。所谓特殊性,是指针对某一课的活动临时制定的规则。比如教学《让我们来寻根》一课时,制定的临时规则有:每位组员把搜集的中国远古人类资料交给组长,组长从中挑选四个不同的资料,由资料提供者课上向全班同学讲述,凡提供资料的,奖励10分,被推荐发言的,再奖励10分。
要让活动规则深入学生内心,并能牢牢遵守,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在每次活动中加以巩固,使遵守规范成为学生的习惯。
三、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想要“动”
高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引起他人的注意。如果能使学生在竞争性活动中分出高低,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自然会主动“动”起来。因为,他们对这种竞争性的活动感兴趣,希望自己能成为佼佼者,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比如,我在教学《我为祖先而骄傲》一课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先默读课文后举手发言,就很可能会有很多人不认真看书,我就采取了比赛的方式,课前布置大家按照我发的查找资料的提纲搜集资料,然后小组长按照要求选拔几名“中国古代艺术旅行团导游”,课上在我的引导下,分别上台模拟导游讲解,邀请中队委和班级任课老师做评委,从资料的完整度、讲解的流畅度、讲解有无感情等几个维度打分,最后看哪个小组的得分最高。这样做,学生热情高涨,先要做到认真搜集有关资料,然后交给组长挑选,组长再认真推荐“高手”代表该组上台“导游”。这样一来,不仅台上的同学“动”起来了,台下同学也都跟着“动”起来。
四、教给活动方法,让学生学会“动”
在品德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让学生去讨论一个问题,学生讨论之后回答的时候,说不到点子上;让学生去调查或者采访,交的调查报告或者采访记录质量令人难以满意;让学生去查找资料,结果是简单的复制、打印,课上照本宣科要读好长时间。这说明教师没有教给学生讨论或者调查的方法,学生“不会动”。所以,我在课堂上,如果想让学生动脑又动手,就会先给予指导;组织学生讨论时,就会指导学生从某个角度去讨论;组织学生调查采访前,就给学生列出调查采访提纲,写明调查目的、对象、地点、要点和注意事项,并提出具体的课堂汇报分工要求;布置学生查找资料时,就给学生列出包括字数、内容、交流的要点在内的具体要求,避免学生不假思索地摘取资料,照本宣读;组织学生表演小品,就在语言、动作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总之,只有教给他们一定的方法,他们才会“动”,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我们在行动》一课时,从课题来看这是一堂活动课,所以课前我布置四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做以下调查活动:
1.结合本班实际,参照课本上的例子设计一个“比一比”活动计划,准备课堂上用,此计划由中队长负责整理;
2.根据“比一比”内容,班委会通过以下途径分四组了解其他班级:采访其他班级同学和同学、进行调查问卷并统计结果、课上请其他班级老师介绍、课上请其他班级同学介绍;
3.每位同学试着思考一下,本班有哪些优势和问题,填写在相应表格中,准备课上讨论;
4.中队委先根据本班目前存在的问题拟一个“班级工作改进计划”草稿,准备课上修改后发布。
为了让学生顺利地采访,我给他们列了两条采访提纲,余下的第三、第四乃至第五条提纲由学生自己补充,例如采访本年级任课老师的两条提纲是:
老师,您好!我是五( )班的同学,想耽误您几分钟时间采访您,可以吗? 1.请问您觉得五年级哪些班的课堂纪律最好?
2.请问您觉得五年级哪些班的学习风气最好?
3.请问……
五、改变评价方法,让学生喜爱“动”
单一的评价主体,封闭的评价方式,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品德课程所需要的评价应当是多主体、开放性的。根据品德活动中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当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进行选用或有机整合,促使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以及开放性的评价过程形成。
评价方式的改变意味着学生角色的变化,即变被动接受评价者为主动参与评价者,单一的教师为评价主体带来的负面效应也随之消失。在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放权”,学生便会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增进了解、相互理解,从而形成积极友好的评价关系,同时孩子们也会因此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参与活动的内驱力顺势激活,水平势必得到大幅提高,成功的体验也随之产生。在活动中实现个体价值,孩子们自然也会喜爱上活动本身。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教师评价。教师评价的角度、态度、温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要在同一水平线看待每一个孩子,站在发现者的角度挖掘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及时予以中肯的评价。评价的“温度”对学生而言则应当是可亲近、适宜的,评价过程中适时的、积极的体态语有助于营造和谐灵动的课堂气氛,使得孩子自然而然地投入其中,表现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得以实现;还应当尊重孩子们的差异性,在准确恰当、层次分明的评价中让真诚和鼓舞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们便会在这适宜的“温度”中畅快前行,迸发出参与活动的热情。
2.学生自评。孩子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反思、自我了解、自我鉴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孩子能反思活动过程的每一个步骤,能确定自身的优势所在,认识到自身不足并找到相应对策。罗杰斯认为,自我评价是使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活动成为一种负责的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自我评价一方面有助于孩子内省力的提高,能为孩子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借此深入了解学生对待学习成果的态度以及目前的真实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活动效果。
3.学生互评。互相评价是学生学会沟通合作、形成正确价值观、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徑。在组织学生互评时,教者更加包容一些,引导孩子正视对方缺点;以欣赏为途径,让孩子重视伙伴身上的优点;以相互肯定为桥梁,将孩子的目光从注重活动结果转向注重活动的态度以及取得的进步,这样孩子便会形成尊重、包容、理解、欣赏的评价态度,在和谐的评价氛围中学会取长补短、诚实信任、公正待人,同时在积极肯定的评价中越发喜爱品德活动。
【参考文献】
[1]李芳宏.浅谈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课程教学研究, 2013(05).
[2]肖慈良.怎样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真正“动起来”[J].新课程, 2010(06).
[3] 许静.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 2012(06).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
【关键词】 品德课教学 效率提升 调动学生
学生在品德课上学得轻松、学得快乐,以及核心素养得到提升是每位品德教师的追求。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品德课堂学习的效率呢?笔者认为,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让学生在品德课上“动”起来。
一、明确活动目标,让学生不盲“动”
活动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如果没有明确的活动目标作为指南,就犹如航行在大海的船只缺少罗盘,学习活动也必然会散漫而无目的。漫无目标或者目标落实得不到位,就必然无法提升教学效果,无法促进学生自我认识的深化。
我认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的关键之一就是重视明确活动目标。目前,不少品德课教师只是关注教学目标,而不看重具体细化的活动目标。为了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教师应该在学生开展活动前明确地告诉学生,要做什么、怎么做,从而避免活动内容和教学内容的脱节,陷入“为了活动而活动”的怪圈。比如,我在教学《让我们来寻根》一课前,分组布置学生查找资料、整理资料的任务,其中一个小组的任务是每人查找一个中国远古人类遗址的资料,内容包括他们生活的年代、发现的地点、属于的流域等,并根据这些想象他们生活的场景,例如吃什么、穿什么、住哪里、有哪些生产活动等。我要求学生将资料整理成300字左右的短文交给组长选用。这个课前搜集资料的学习活动目标明确,学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样做。
二、制定活动规则,让学生按序“动”
有了活动规则,就能有效地避免在课堂上出现混乱的局面,还可以节省教师的指导时间,减轻师生的压力。规则的数量不宜多,一般五条左右比较适宜。对提出来的那些规则要进行充分讨论、斟酌,以便把真正需要的规则制定出来。
规则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遍性的,具体要求为:别人发言的时候不要提问或交头接耳;交流发言时声音要能让全班同学听得到;小組交流起立时,动作要快,动腿不动嘴,不要拥挤;交流离座时,要把凳子轻轻放入桌下;讨论时,要畅所欲言、神采飞扬、各抒己见;上台展示或发言的同学,在针对黑板上问题阐述时,要站于黑板一侧并面向倾听者,以免挡住同学们的视线。
另一类是特殊性的。所谓特殊性,是指针对某一课的活动临时制定的规则。比如教学《让我们来寻根》一课时,制定的临时规则有:每位组员把搜集的中国远古人类资料交给组长,组长从中挑选四个不同的资料,由资料提供者课上向全班同学讲述,凡提供资料的,奖励10分,被推荐发言的,再奖励10分。
要让活动规则深入学生内心,并能牢牢遵守,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在每次活动中加以巩固,使遵守规范成为学生的习惯。
三、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想要“动”
高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引起他人的注意。如果能使学生在竞争性活动中分出高低,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自然会主动“动”起来。因为,他们对这种竞争性的活动感兴趣,希望自己能成为佼佼者,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比如,我在教学《我为祖先而骄傲》一课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先默读课文后举手发言,就很可能会有很多人不认真看书,我就采取了比赛的方式,课前布置大家按照我发的查找资料的提纲搜集资料,然后小组长按照要求选拔几名“中国古代艺术旅行团导游”,课上在我的引导下,分别上台模拟导游讲解,邀请中队委和班级任课老师做评委,从资料的完整度、讲解的流畅度、讲解有无感情等几个维度打分,最后看哪个小组的得分最高。这样做,学生热情高涨,先要做到认真搜集有关资料,然后交给组长挑选,组长再认真推荐“高手”代表该组上台“导游”。这样一来,不仅台上的同学“动”起来了,台下同学也都跟着“动”起来。
四、教给活动方法,让学生学会“动”
在品德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让学生去讨论一个问题,学生讨论之后回答的时候,说不到点子上;让学生去调查或者采访,交的调查报告或者采访记录质量令人难以满意;让学生去查找资料,结果是简单的复制、打印,课上照本宣科要读好长时间。这说明教师没有教给学生讨论或者调查的方法,学生“不会动”。所以,我在课堂上,如果想让学生动脑又动手,就会先给予指导;组织学生讨论时,就会指导学生从某个角度去讨论;组织学生调查采访前,就给学生列出调查采访提纲,写明调查目的、对象、地点、要点和注意事项,并提出具体的课堂汇报分工要求;布置学生查找资料时,就给学生列出包括字数、内容、交流的要点在内的具体要求,避免学生不假思索地摘取资料,照本宣读;组织学生表演小品,就在语言、动作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总之,只有教给他们一定的方法,他们才会“动”,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我们在行动》一课时,从课题来看这是一堂活动课,所以课前我布置四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做以下调查活动:
1.结合本班实际,参照课本上的例子设计一个“比一比”活动计划,准备课堂上用,此计划由中队长负责整理;
2.根据“比一比”内容,班委会通过以下途径分四组了解其他班级:采访其他班级同学和同学、进行调查问卷并统计结果、课上请其他班级老师介绍、课上请其他班级同学介绍;
3.每位同学试着思考一下,本班有哪些优势和问题,填写在相应表格中,准备课上讨论;
4.中队委先根据本班目前存在的问题拟一个“班级工作改进计划”草稿,准备课上修改后发布。
为了让学生顺利地采访,我给他们列了两条采访提纲,余下的第三、第四乃至第五条提纲由学生自己补充,例如采访本年级任课老师的两条提纲是:
老师,您好!我是五( )班的同学,想耽误您几分钟时间采访您,可以吗? 1.请问您觉得五年级哪些班的课堂纪律最好?
2.请问您觉得五年级哪些班的学习风气最好?
3.请问……
五、改变评价方法,让学生喜爱“动”
单一的评价主体,封闭的评价方式,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品德课程所需要的评价应当是多主体、开放性的。根据品德活动中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当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进行选用或有机整合,促使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以及开放性的评价过程形成。
评价方式的改变意味着学生角色的变化,即变被动接受评价者为主动参与评价者,单一的教师为评价主体带来的负面效应也随之消失。在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放权”,学生便会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增进了解、相互理解,从而形成积极友好的评价关系,同时孩子们也会因此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参与活动的内驱力顺势激活,水平势必得到大幅提高,成功的体验也随之产生。在活动中实现个体价值,孩子们自然也会喜爱上活动本身。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教师评价。教师评价的角度、态度、温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要在同一水平线看待每一个孩子,站在发现者的角度挖掘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及时予以中肯的评价。评价的“温度”对学生而言则应当是可亲近、适宜的,评价过程中适时的、积极的体态语有助于营造和谐灵动的课堂气氛,使得孩子自然而然地投入其中,表现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得以实现;还应当尊重孩子们的差异性,在准确恰当、层次分明的评价中让真诚和鼓舞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们便会在这适宜的“温度”中畅快前行,迸发出参与活动的热情。
2.学生自评。孩子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反思、自我了解、自我鉴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孩子能反思活动过程的每一个步骤,能确定自身的优势所在,认识到自身不足并找到相应对策。罗杰斯认为,自我评价是使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活动成为一种负责的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自我评价一方面有助于孩子内省力的提高,能为孩子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借此深入了解学生对待学习成果的态度以及目前的真实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活动效果。
3.学生互评。互相评价是学生学会沟通合作、形成正确价值观、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徑。在组织学生互评时,教者更加包容一些,引导孩子正视对方缺点;以欣赏为途径,让孩子重视伙伴身上的优点;以相互肯定为桥梁,将孩子的目光从注重活动结果转向注重活动的态度以及取得的进步,这样孩子便会形成尊重、包容、理解、欣赏的评价态度,在和谐的评价氛围中学会取长补短、诚实信任、公正待人,同时在积极肯定的评价中越发喜爱品德活动。
【参考文献】
[1]李芳宏.浅谈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课程教学研究, 2013(05).
[2]肖慈良.怎样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真正“动起来”[J].新课程, 2010(06).
[3] 许静.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 2012(06).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