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使用视域下的大学生制度认同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i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于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2018)项目数据,发现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信息获取和表达有关想法的频率不会影响大学生政治制度认同,但是海外文艺影视作品的观看则会显著削弱大学生的政治制度认同;同时发现大学生越相信网络信息,其政治制度认同感越低,而越相信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信息,其政治制度认同感越高。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即便控制了大学生互联网的使用行为与态度,依旧可以发现思政课对大学生政治制度认同的显著提升效益。这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也是必不可少的,思政课对大学生的政治制度认同的提高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政治制度认同;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
  中图分类号: G642;D432.6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19.02.0022
  作为网民的主体,中国在校大学生对于互联网的依赖日益加深。针对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若要提高实效性,引入“互聯网+”就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互联网的使用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在何种途径中影响到中国在校大学生的政治制度认同尚未获得明确解答,若此问题不首先解决,所谓“互联网+”的引入则很难做到有的放矢。有鉴于此,本文拟借助“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项目的调研结果,对互联网信息接触与大学生的政治制度认同之间的相关性作进一步探究,以就正于方家。
  一、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互联网时代,人们生活皆被一“网”打尽。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显示,截止至2017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达7.72亿人,普及率为55.8%。在移动端,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人。聚焦到大学生,2015年,国家网信办公布的“民众信息获得模式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学生群体互联网使用率已经接近100%。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广大网民的“主力军”,受互联网影响更为显著。并且互联网作为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渠道,可以从中了解时事热点、相关评议,接受网络上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对网络上的政治事件发表个人意见,进行政治参与,使得政治更加社会化。而在大学生与互联网接触过程中,网上纷繁复杂的信息也对大学生政治认同产生了不同方面的影响。
  政治认同是指“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对该政治共同体的肯定和接受。公民对国家制度和执政党的认同和支持,是一个国家政治得以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现代政治的要求,是一种可以维系和巩固政治稳定的重要政治资源。如果缺乏基本的共识,政治系统将出现不稳定状态”[1]。政治认同是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现象,民众的政治认同感的强弱反映了民众对所处政治体系的满意度。学界关于互联网如何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研究,成果较丰,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总体质性研究,第二类是具体实证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其主流观点是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对于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一把“双刃剑”。
  对于互联网的积极影响方面,主要集中在以下观点上:网络的便捷性、开放性、交互性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增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同时大学生作为网络公民中的活跃力量,其网络政治参与又营造了大学生政治认同氛围,拓宽了政治认同路径;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参与平台,拓宽了大学生政治思想表达的渠道,提高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程度[3]。
  而对于互联网的消极影响方面,则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网络对社会负面信息的扩散和放大,以及西方价值观的传播对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都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4];网络影响了大学生对政府权威的认同以及其对政治效能的认同,使大学生政治信任弱化;网络多元文化交织,使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混乱,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也被淡化[3];同时网络成为西方国家向中国传播其政治思维、政治意识的主阵地[5],西方多元化文化也通过互联网强势传入,动摇了部分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影响其对国家、民族的认同;网络的市场化和娱乐化倾向,消解了大学生的政治热情[2]。
  但总体而言,上述研究更多的是总体质性研究,大多是针对互联网的影响作理论上的分析,而具体实证类分析较少。那么,不同的互联网信息类型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又是否会有所差别?同时,因政治认同这一概念内涵相对宽泛,而政治制度认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层面,聚焦于政治制度认同的探讨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基于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2018)项目数据,拟从互联网角度对大学生的政治制度认同作进一步的量化分析。
  二、 研究设计
  (一)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18年5月至6月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项目。该问卷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面向全校本科生进行抽样,以学科为分层依据,以专业/班级为初级抽样单位,凡被选中的专业/班级则整群入选,之后通过加权使其符合母体的分布。最终抽取了788个初级抽样单位中的56个,发放了1529份问卷,其中回收有效问卷1298份,有效回收率为84.89%。为保证问卷填答的匿名性和真实性,本问卷不做强制填答、不记名、不强制回收,参考国内同类问卷调查的执行情况,本次试调查的抽样设计与问卷回收率均符合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要求。
  (二) 数据情况
  此次问卷共回收了1298份有效问卷,在调查对象的性别、年级、学科方面详情如下:
  1.性别。此次回收问卷中男生949人,女生349人,男女生所占比例分别为:73.1%、26.9%。
  2.年级。本次主要调查了大学本科二、三、四三个年级的学生,其人数分别为大二学生434人、大三学生466人、大四学生398人,所占比例分别为33.4%、35.9%、30.7%。
  3.学科。此次共有六个学课门类参与此次调查,各学科人数及所占比例分别为:工学880人,占比67.8%;理学111人,占比8.6%;医学66人,占比5.1%;经管72人,占比5.5%;社科136人,占比10.5%;人文33人,占比2.5%。   (三) 主要概念与研究变量
  本文的因变量为政治制度认同。政治制度认同是个体主观心理维度中对政治制度的支持程度,具体又可分为原则性认同、功能性认同、情感性认同等,是政治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大学生政治制度认同进一步操作化为以下三个维度:效能层面的政治制度认同、情感层面的政治制度认同、比较视野下的政治制度认同,其中,前二者强调制度实践及其个体的情感体验,最后一个维度则是比较视角下的整体性心理取向。
  本文的自变量集中于大学生的互联网信息接触、使用行为与主观态度,具体包括:互联网政治信息接触(包括获取和表达)、海外影视文艺作品观看频率、对网络信息及传统媒体信息的态度。同时为了研究思政课对于当代大学生政治制度认同的影响,将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政课的态度也纳入自变量当中。
  此外,分析中也纳入了大学生基本人口统计变量与个人特质变量,如性别、年龄、专业的文理区分、入党积极度等,并以此作为控制变量。
  (四) 研究假设
  有研究者认为,互联网是影响青年政治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互联网传播了不同于主导的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消解并重塑了当代青年的政治观念。青年对网络新闻内容使用的频率越高,其政治认同度就越低[6]。但是,不同的互联网政治信息接触(如获取和表达)是否可能会使得其对大学生政治制度认同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为了验证互联网信息接触对大学生政治制度认同的影响,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大学生使用互联网获取有关政治信息的频率越高,其政治制度认同感越低。
  假设2:大学生使用互联网表达有关政治想法的频率越高,其政治制度认同感越低。
  不可否认,海外文艺影视类作品鱼龙混杂。一方面,通过观看部分优秀的海外影视作品,大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头脑,能认识和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对自己所处社会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但是,另一方面同样也有一部分海外影视作品传播西方的政治文化理念,夸大西方国家的优越性,虚构完美的西方国家形象。而由于缺乏判断能力,大学生很难认清其本质,从而导致大学生盲目追从,进而影响大学生的政治制度认同感。
  有学者认为,大学生使用网络过程中受到了西方舆论操控的影响,西方国家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融入影视作品中很容易误导大学生,首先让他们产生情感认同,再逐步使其接受西方价值观念,削弱了他们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7],进而影响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大学生阅读或观看海外文艺影视类作品频率越高,其政治制度认同感越低。
  如前所述,互联网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网络信息来源多样化[8]且内容真假掺杂,难以辨别,而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相对来说更为客观,不同学生对于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的信任程度也是不同的,这是否会影响其政治制度认同?有学者认为,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大学生对传统媒体的认同度下降,而对境外媒体的认可度上升,互联网也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时政信息“主渠道”[9]。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中主流观点的传递更具优势,且更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大学生上网时处在无防备且平和的情绪之中,该状态十分有益于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采纳各种价值观点和思想信息[10]。而现实政治权威和主流话语在网络中的影响力有所下降,网络中的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大学生群體对充斥于网络的多元政治信息和政治话语难以清晰辨识,政治认同感有所弱化[11]。由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越信任网络信息的学生,其政治制度认同感越低。
  假设5:越信任广播、电视、报纸的学生,其政治制度认同感越高。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在互联网大环境中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的政治制度认同起到了怎样的影响。
  “互联网+”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但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12]。有学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关键环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强化大学生政治共识、规范大学生政治行为,从而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不断提升[13]。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已形成了以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为核心的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14]。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主渠道[15],而政治认同应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立足点与出发点,是社会价值的核心[16]。
  我们同样认为高校思政课必不可少,但是在思政课的讲授中,不同的大学生对思政课所起到的效果的评价是不同的。为了了解思政课的评价对大学生的政治制度认同有何影响,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6:对思政课效果评价越高的同学,其政治制度认同感越高。
  三、 数据分析
  (一)  当前大学生的政治制度认同现状
  在问卷设计中,我们通过间接方式测量大学生的政治制度认同,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收集大学生对“长远来看,我们的政治制度能解决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效能层面的政治制度认同),“整体而言,我以我们的政治制度为荣”(情感层面的政治制度认同),“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相比,我宁愿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下生活”(比较视野下的政治制度认同)三种说法的态度(“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来测量其政治制度认同的现状。
  从表1可以看出,整体而言,大学生的政治制度认同度较强,对三个维度表达正面态度的比例分别为:88.4%、89.4%、86.2%。其中,对于“长远来看,我们的政治制度能解决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一说法,有14.8%的大学生持非常同意的态度,73.6%的大学生持同意态度。对于“整体而言,我以我们的政治制度为荣”这一说法,有18.5%的大学生持非常同意的态度,70.9%的大学生持同意态度,这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对我国的政治制度还是较为自信的。对于“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相比,我宁愿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下生活”这一说法,有20.5%的大学生持非常同意的态度,65.7%的大学生持同意态度。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对在我国当前政治制度下生活还是较为满意的。   从以上大学生政治制度认同的三个维度,即效能层面的政治制度认同、情感层面的政治制度认同和比较视野下的政治制度认同来整体进行分析,可以大致得出大学生政治制度认同的现状:有超过八成的大学生对我国的政治制度认同感较为强烈,更愿意相信我国的政治制度会产生积极作用,并以我国的政治制度为荣,更赞同我国的政治制度。由此看来,有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中国政治制度持有积极正面的态度,对我国的政治制度认同感较为强烈。
  (二)  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使用与政治制度认同度
  1.为了测量大学生的政治制度认同度受互联网接触的影响。在调查中我们设计了“您是否使用互联网来观看或查询有关政治或公共事务的信息(包含利用网络看时政新闻)?”和“您是否使用互联网来表达有关政治或公共事务的想法(包含发帖、留言、评论、转发等)?”两个问题,并相应地均设置了“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四个选项。
  图1显示了大学生使用互联网来观看或查询有关政治及公共事务信息频率的比例分布情况和大学生使用互联网发表对政治及公共事务信息的有关想法的频率的比例分布情况。
  由图1可以看出:选择有时观看或查询有关政治及公共事务信息的大学生人数最多,所占比例为42.9%,以此为标准,使用互联网观看或查询政治信息的大学生人数,随观看或查询频率向两边递减,选择经常观看或查询政治信息的大学生人数占26.2%,选择很少观看或查询有关政治信息的大学生占26.1%,而从不观看或查询政治信息的大学生人数最少,仅占4.9%;而对于大学生使用互联网表达对政治及公共事务的想法的情况,有45.1%的大学生很少在网上表达自己的政治想法,且有32.5%的大学生从不在网上表达自己的政治想法。而仅有18.7%的大学生选择了有时表达,3.7%的大学生经常使用互联网表达自己对政治及公共事务信息的有关想法。所以,通过对大学生观看或查询有关政治信息和表达对政治及公共事务信息的想法的对比分析可知,大多数大学生愿意利用互联网来观看或查阅政治信息,但只有很少的人愿意在互联网上表达自己的想法。
  2.为了研究大学生观看海外影视作品的频率对其政治制度认同的影响。我们设计了“您是否经常阅读或观看海外(包括港台地区)的综艺节目、电影电视、动漫等文艺影视类作品?”这一问题,并给出了“每天几次”、“每天一次”、“每周几次”、“每周一两次”、“每周不到一次”、“从来不看”六个选项可供选择。
  图2显示了大学生群体中,使用互联网观看海外文艺影视类作品频率的比例分布情况。
  从图2可以看出,对于阅读或观看海外文艺影视类作品情况,每周观看次数不到一次至每周几次的大学生人数较多,占到了全部大学生的70.8%。选择“每天一次”的学生占8.4%,选择“每天几次”的学生占12.5%,而选择“从来不看”的大学生仅占8.3%。
  3.大学生对传统媒体信息和网络信息的信任程度。此次调查统计得出了大学生对传统媒体信息和网络信息的信任程度的相关数据。仅有3.1%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信息完全可信,14.7%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信息比较可信。而有82.2%的大学生则认为网络信息不可信。对于传统媒体信息(广播、电视、报纸),则有3.5%的大学生认为其完全可信,54.5%的大学生认为比较可信,而有42.0%的大学生则认为广播电视、报纸不可信。由上述大学生对传统媒体信息和网络信息的信任程度的比較来看,大部分大学生还是对网络信息持怀疑态度,而愿意相信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大学生明显更多。
  (三)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评价
  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一组用以测量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评价的题组,表2显示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果评价的情况。
  由表2可知:对于“思政课能够为我们提供一定的知识内容”这一说法,有34.8%的大学生持非常同意的态度,60.8%的大学生持同意态度,仅有4.4%的大学生不同意这一说法,说明有超过95%的大学生对思政课增长知识的效果给予了肯定。
  对于“思政课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知中国国情与实践”这一说法,有31.4%的大学生持非常同意的态度,61.9%的大学生持同意态度,仅有6.7%的大学生不同意这一说法,说明有超过九成的大学生对思政课能够帮助自己认识国情与实践的效果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对于“思政课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困惑”这一说法,有14.0%的大学生持非常同意的态度,47.0%的大学生持同意态度,而有39.0%的大学生不同意这一说法。在这一问题上,大学生的评价明显不如前面两个问题的评价高。这可能是因为思政课讲授的更多的是时事政治以及对国家及社会的热点问题的分析,所以对大学生生活的启迪作用相对不高。但也有超过六成的大学生还是对思政课能够帮助他更好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困惑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对于“在面对不同的政治观点时,思政课所学内容能够为我提供判断依据”这一说法,有18.7%的大学生持非常同意的态度,60.8%的大学生持同意态度,而有20.5%的大学生不同意这一说法,说明有近八成的大学生认为在面对不同的政治观点时,思政课所学内容能够为其提供判断依据。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大多数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政课的评价较高,对思政课的效果也较为认可。
  (三) 大学生政治制度认同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政治制度认同的影响因素,本文在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将互联网因素及思政课效果评价因素纳入回归模型。其中,因变量为大学生政治制度认同因子,由前面表1中相关题组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的回归数据②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模型1至模型4中,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与表达政治信息,均未表现出对其政治制度认同的显著影响,即假设1与假设2未得到验证,也就是说,在一般性的讨论中,强调的互联网政治信息对大学生政治制度认同的削弱效应,在本文中并未观察到。事实上,当下的大学生是与互联网同步成长的年轻一代,互联网对他们而言并非是时间意义上的“新生事物”。与此同时,随着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互联网信息也得到了有效治理。因此,当谈及“互联网政治信息”可能性的政治社会化效应时,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区分信息的来源、性质等。   基于上述思考,本文在分析中也纳入了海外文艺影视作品与大学生政治制度认同关系的考察。文艺影视作品很大程度上不属于政治信息,但由于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政治制度与社会文化的差异,会导致文艺影视作品具有潜藏在背后的意识形态底色。如表3所示,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海外影视文艺作品观看频率越高的大学生,其政治制度认同越低,即假设3得到验证。而上文对于互联网使用的分析比较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互联网信息接触都会对大学生的政治制度认同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所以,互联网信息对大学生政治制度认同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分别看待。
  如前文所述,虽然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与表达政治信息均未表现出对其政治制度认同的显著影响,但大学生对互联网信息的态度是否会对大学生的政治制度认同产生影响呢?表3显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越相信网络信息的大学生,其政治制度认同感越低,从而假设4得到证明。这也说明在互联网时代,不仅要关注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更要注重其网络态度,使其不盲目信任网络信息,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大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
  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依旧在发挥着它的作用。表3显示,在0.001的显著性水平上,越相信传统媒体的大学生,其政治制度认同感越高,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尤为显著,也即假设5成立。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大学生要提高区分网络信息和传统媒体信息真假的能力,才能有选择地相信其中真实的信息,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制度认同感。
  即便是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政治制度认同所受到的影响因素也绝非仅有网络。传统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表3显示了大学生思政课效果的评价对政治制度认同的影响——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即便控制了大学生互联网的使用行为与态度,依旧可以发现思政课对大学生政治制度认同的显著提升效应。在0.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效果评价越高,其政治制度认同感也越高,因此假设6得到了很好的证明。这体现了在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必要性与有效性。思政课对大学生的政治制度认同的提高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显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 结 语
  基于以上研究分析可知,互联网信息的确对大学生的政治制度认同产生了不同方面的影响。我们大致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大学生使用互联网获取有关政治信息和表达有关政治想法的频率对大学生的制度认同并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大学生阅读或观看海外文艺影视类作品频率越高,其制度认同感越低;越信任网络信息的学生,制度认同感越低;越信任广播、电视、报纸的学生,制度认同感越高;对思政课效果评价越高的学生,其制度认同感越高。
  针对上述结论,我们可以发现,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关注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更要注重其网络态度,尤其要重视帮助大学生提高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大学生的制度认同。更重要地是,要重视传统思政课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效果,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对大学生制度认同的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优势,了解当代大学生在时政热点等问题上的真实想法,了解大学生更喜欢的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从而让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技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上课模式,提高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营造更好的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提高教师的理论及授课水平,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着力增强思政课的授课效果,提高大学生的制度认同感。
  在上面的研究中,我们深切感到依旧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如何种海外文艺影视类作品对大学生的政治制度认同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如何控制网络虚假信息泛滥?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注释:
  ① 在下文纳入回归模型时,将相关测量题组通过因子分析转变为思政课效果评价因子。因子分析的KMO值为0.747;Bartlett的球形检定卡方值1920.049,显著性0.000;累计总方差解释65.08%。
  ② 因子分析的KMO值为0.678;Bartlett的球形检定卡方值1125.859,显著性0.000;累计总方差解释69.95%。
  [参考文献]
  [1]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59-160.
  [2]施丽红,张莹.网络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及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4):39-41.
  [3]施丽红,李雯雯.试析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现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8):59-60,63.
  [4]王曼,杜建.网络视阈下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的新路径[J].中国青年研究,2017(3):105-109.
  [5]吕旻,杜兰晓.网络传播时代的大学生国家认同实现路径探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67(4):125-129.
  [6]卢家银,张慧子.网络新闻和娱乐使用对青年政治认同的影响:基于对北京三所高校的调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4):48-52.
  [7]马润凡.论网络空间政治认同的变化[J].国际观察,2018(3):49-63.
  [8]赵联飞.网络对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影响:以微博为例——基于全国12所高校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4(6):140-147.
  [9]蒋研川,肖铁岩,凌晓明.大学生时政信息来源选择与利用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1):145-150.
  [10]刘娜.大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主流观点的认同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4):121-125.
  [11]齐尚晓.微时代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生成及培育路径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2):11-17.
  [12]钱国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2):51-52,55.
  [13]劉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关键环节[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7,34(3):143-146.
  [14]陈锡敏.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国家认同[J].教学与研究,2017(2):86-93.
  [15]刘勇.大学生政治认同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6):130-133.
  [16]李若衡.政治认同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教育评论,2013(1):84-86.
  (责任编辑 王婷婷)
其他文献
摘要:一种基于安全密钥证明strand空间模型新思路,从安全密钥的概念着手,在理想概念证明法的基础上得到预备结论,证明协议的认证属性及秘密属性。  关键词:Strand空间模型;安全密钥;安全协议;理想概念
期刊
摘 要: 新中国70年来,伴随着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升,国家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并形成了民众高度的国家认同和大国自豪感。这其中,作为政治符号的国庆纪念日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以行为符号、物件符号、声音符号和语言符号等四种可见、可闻、可参与、可感受的仪式展演方式强化了民众的政治意识,并使之深刻感受到国家的“在场”。仪式展现符号、符号借仪式的权威性和庄严性强化形象,最终形成“我”者的国内形象和“他”者的国际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依托BDS系统,采用GIS技术、图像采集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处理等技术,整合并系统的建立一个全天候、全范围、高稳定性的智能化车辆信息跟踪和监控调度的综合平台。  关键词:定位;监控;平台;信息  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BDS)现已提供区域服务,未来将迅速广泛应用于车辆、飞机、船舶等移动载体的定位、监控、跟踪、调度与导航等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依托BDS系统,采用G
期刊
摘 要: 通过实地调研以及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梳理和分析,结果发现,体育文化的缺失是当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为构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切实改善高校学生体质,组织形式创新是提高“阳光体育运动”质量的重要手段;要高度重视体育文化素质培养,创新“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形式;要强调体育文化在体育教育过程中的意义与价值,促进
期刊
摘 要: 人民币是中国政府发行的法定货币,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符号,集中展现着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国家形象。新中国初期发行过两套人民币,这两套人民币都诞生于比较特殊的历史时期。人民币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它的图像选取、图像呈现以及图像背后的政治隐含都有其代表的国家形象,这对于确认新生政权的合法性、增强民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新中国初期人
期刊
摘 要: 针对已有研究中舞弊因素特征不一、解释力度不足问题,以中国情景为切入点,运用多案例扎根方法,试图构建一种新的结构来解析财务舞弊动因及其作用机理,通过对典型中国上市公司舞弊案例的大量文本资料进行描述、解释和编码以及探索性的研究后发现:需求、机会和文化3个核心范畴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存在显著影响,构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诱导因素模型;舞弊前期、中期和后期,这三种诱导因素交互作用,诱发了财务
期刊
摘 要: 从逻辑上说,认识论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认识的可能性和有效性问题,康德和黑格尔虽然不安于认识的同语反复,但是其认识对象仍旧是主体构成的,因此只要认识了主体就能认识对象。在康德那里,全部认识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在探索一种不依赖于经验但又适用于经验的有效性。在黑格尔看来,认识应该是客观精神达到自由精神的一种过程。马克思对康德和黑格尔的认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一种“扬弃”,马克思让实践成为认识的来源、检验认
期刊
摘要: 高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模式可归纳为要素式改革模式、过程式改革模式和主体式改革模式,三种改革模式在价值取向、改革逻辑、核心内容、设计方法和数量规模上存在明显差异。在改革价值取向上,分别为提升质量为导向的实用主义、提高效益效率的新制度主义和关注主体的人文主义;在改革逻辑上,分别为横向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关键要素、纵向的研究生教育过程环节和参与改革或与改革密切相关的研究生教育相关主体;在改革的核心内
期刊
摘 要: 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加快增长,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因此系统谋划旅游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尤显重要。浙江省作为旅游经济强省,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全面打造“诗画浙江”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的攻坚战中,旅游业人才队伍整体仍存在总量规模偏小、人才分布不均衡、特色旅游服务人才紧缺、高层次人才不足、复
期刊
摘 要: 文化生态建设是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地域文化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和灵魂,环境美学是特色小镇文化发展的空间品质要求。通过对浙江省的多地调研,从文化与产业、生活、环境、旅游等方面对特色小镇文化生态建设情况进行了问题分析,提出了特色文化建设的工作抓手与指向是地域文化景观建设,其建设应以本土文化为基础,以现代文化为纽带,以产业文化之凸显为原则,且旅游类和产业类特色小镇的地域文化景观应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