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恒河,繁忙的石阶
晨雾厚重,灯火残存,恒河水冷。船工、洗衣工,所有以河为生的人们都已下河了,古城瓦拉纳西的一天是从圣河开始的。
沿河大约建有165座石阶,从最南的阿西石阶到最北的石阶,延绵6公里。印度教的圣殿、佛塔、清真寺和民居,迷宫般的小巷,繁忙的店铺紧贴着石阶,风情独特。在离阿西台阶不远的河岸上,导游以当地语言和船工讲着价。不过数分钟,我们就踏上木船。从此向北,木船将沿着半月形的河道,划过许多知名的石阶。
在吱呀的桨声里,在几近墨色、凝滞的河水中,小船以印度式的从容,慢慢向前。如我这样的访客,望着那连成一片的石阶,看不懂堤岸上刻的名字,几乎无法区分每个台阶。而导游不但能将它们区分开来,还如数家珍般地说出其典故。
除了石阶的名字,堤岸上还建有一些神瓮,那里供奉一尊不大的神灵。传说中,瓦拉纳西位于湿婆三叉戟的尖顶,是最安全之处。季风来时,隔壁比哈尔邦已成泽国,瓦城却不过淹了几座石阶。自然,湿婆为主供奉。如果你足够细心,在沿河的石阶上,不难发现代表湿婆的林迦(男性生殖器像)。马克吐温曾说,瓦拉纳西比历史还老,比传统还老,比传说更为悠久。公元前500多年,佛祖曾在萨纳斯首次布道,那里距离瓦城仅10公里。当时,瓦拉纳西是佛教的圣地,人口已达百万,玄奘曾有记录。大约500年之后,瓦拉纳西成为印度教的重镇。自公元11世纪,伊斯兰毁灭了大部分印度教神殿,清真寺代之而起。
然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深深植根于民间的印度教以其不灭的生命力,再次将古城转变为湿婆的城市。每年,这里吸引了千百万朝圣者,我不知道这数字里面是否包括了死者。
木船划过阿西台阶。昨夜,我们曾摸黑到此,见过那具林迦,它位于一株巨大的榕树下 。圣浴前,印度教徒常来朝拜,并汲恒河之水清洗。也许是常受圣河沐浴,也许被人抚摸得太多,那具黑黝黝的林迦非常光滑,上面撒满红黄色的花。印度教徒也绝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河流会合之处。在阿西河和恒河会合处,就在石阶附近,他们建了一座小小的白色大理石神庙,那里供奉着另一具林迦。
阿西石阶很宽,倚着一堵粉墙。河边,赶在第一缕晨光下洗浴的人还真不少。光着身子的男人仅着一小兜遮羞布。他们掬起一捧圣河水,对着初升的太阳,任一缕晶莹自掌心流下。一个中年人大声喊着:“ 啊拉,啊拉,玛拉德哇——神中之神啊,请洗涤我的罪恶,请带走我的痛苦吧。”几个人正从台阶下河,一沾河水,他们即刻向后退去。导游笑着说,他们一定来自南方,不惯冬日的恒河。我说,我们身在圣河,却无圣浴,岂不罪过。导游笑了,他将手伸入河中,撩起一掌水,洒在头上。我也照做一遍。头上沁了圣水,自以为受到湿婆保护,可以肆无忌惮。岂知对于神明的崇拜,全本实施和偷工减料还是有区别的。河岸上的石阶或疏或密,有宽有窄,忽深忽浅。据说每个石阶都漆成不同的颜色,但是,我看还是以红白橘色居多。沿河花窗雕栏,小舟自横。绿屋粉墙之后,红砂岩神庙高耸。橘色城堡和白色佛塔交相呼应,古意盎然。其实,沿河的古建筑早已被伊斯兰统治者摧毁了,我们看到的都不过才二三百年。也许印度本身就已太过古老,和人一样,年老了,时间过得更快,面容更经不起折腾。
在那些古老的石阶上,人们搭起白绿相间的高台,高台上放置着长椅,撑着阳伞。一位西洋人,身着蓝色袈裟,脑后挽着金色的发簪,正在高台上打坐。
图尔西石阶是献给诗人Tulasidas的,白色亭台和赭红色圆拱各据石阶两端。诗人的故居和神庙就在附近。那座印度神庙对所有人开放,白色大理石墙上刻写着“Ramcharitmanas”的诗句和深蓝金色的图画,图中的女人和天鹅美丽绝伦,也许那正是他美丽妻子的原型。昨晚,我们曾在那里流连忘返。
天下的诗人大多贫穷,诗人的石阶也因年久失修而破损。虽然破旧,却洗浴者众,它以送子、长命和治愈麻风病而知名。在印度历的瑞月(公历十月、十一月间) ,牧牛神节的时候,台阶上还会响起祭神音乐,附近空地上举行着摔跤比赛。 身为蓍那教教徒的默它教授不可能错过那被命名蓍那的石阶。18世纪时,一位名叫Vaccharja的商人出生在附近,据说他是蓍那教的第七世上师。河岸上凿出三座小神瓮,除了湿婆,还有美丽的恒河女神骑在鳄鱼车上。 在此沐浴和沿河居住的大多是蓍那教徒。
恒河边的洗衣工
太阳仍不露面,河上雾冷风凉,我不由得裹紧披肩。船过Prabhu石阶。石阶宽而深,一座神庙建得甚远。河边露出长条石板,洗衣工们站在齐膝的水中,或挽起裤腿,或任湿漉漉的衣裤紧贴着身体。他们冲着石板,抡臂奋力地抽打着衣物,噼啪之声穿透晨雾。衣物或堆在洗衣篮里,或搭在沿河的栏杆和台阶上。显然,他们已经洗了一阵了,还要洗多久,我不知道。想到一个人的价值不及一台洗衣机,不禁黯然。
紧接着洗衣工作站,就是Chet辛格石阶。朱红色的城堡宏伟地屹立着。当年,Maharaja Chet在此和英国人交手战败。河岸上虽建有三座湿婆神庙,却因水流湍急,无人沐浴。
河上行船渐多,大多承载着外国游客,每船三两个及十几人不等。船都朝北开去,那北方的河岸上,在蜜色的晨光下,清烟袅袅,那清烟起处,又有印度教徒得以从轮回中超脱。一过Digpatiya石阶,就见清烟。那是以皇帝Harishchandra命名的石阶,也是瓦城最神圣的火葬地之一。
似乎,印度人不大讲究私密,他们当街就可方便,死后的火葬也是公开的。据说,此地每天焚烧大约250具尸体,火葬一天全时进行。如蒙暗夜,那些烧尸的柴堆冒出特别明亮的火焰。遗属们围着火堆烤火聊天,毫无恐惧可言。他们将已故亲人的灰烬撒入河中,灰烬随着放河的小灯,在梵文的曼特铃中飘走,远去。
访问此城的人,没有不看火葬的,而清晨正是看火葬的好时候。我们来时,天还未明,一只牛在小街上颠颠儿地跑着,导游玩笑道:“它也在晨练。” 话音未落,就见俩人担着一副绿竹担架,急急地向前赶,那担架上搁着一具尸体。他们要赶上第一缕晨光,在第一缕晨光中化为灰烬则更为神圣。
此时,Harishchandra台阶旁,一片黑土地上,火柴堆里的暗红色时隐时现,几缕清烟徐徐上升。河旁栏杆上,趴满了裹毯子披肩的男人,也许他们正在等待工作。恒河河边,有人在抛洒骨灰。手起筐落,周围的河水顿成黑色,黏黏的,久久不去。黑色之上,菊花一团团地漂着,黄红色。离抛洒骨灰大约十米左右,人们若无其事地洗浴。生死之界相接得如此坦然。过了Munsi石阶,就见一对印度教神庙,神庙不大,白顶红身。过双庙不远,有一座红色的大神庙,红色的基座特别醒目。我们临近Dashashwamedha石阶了。
Dashashwamedha是最神圣最繁忙的洗浴石阶。传说中,为了取悦梵天,古代国王曾在此以十匹马献祭。梵天大喜,于是在此建立了梵天的林迦。 我听到此,打断导游的话,“难道梵天也有林迦?你真相信这些传说吗?”导游回答:“我不信,不过神话是令人愉快的。”石阶上竹制的阳伞如盖。绿色和粉色的民房紧靠着神庙。台阶虽然宽大,仍显拥挤不堪。洗浴的人和小贩,还有两层的小房,建得如洞穴一样的小,洞穴前再开出凉台,凉台上也挤满了人和阳伞。人们在阳伞下更衣梳头,他们就住在那里。石阶的另一头,通往迷宫般的街巷,商店鳞次栉比,几乎不见空档。从此上岸,可到达Vishwanath神庙,据说神庙最早建于1000多年前,它的金顶用去了750公斤的金子,但是非印度教徒免进。
据说,那些住在河岸的人,不少是来此等死的。一旦感到死期将至,他们就千里跋涉而来,从此六亲不认。每日,他们只祷告沐浴,吃最简单的饭食,等着大限到来。瓦城的老城和沿河,建有很多专门供这些人居住的棚子。在这个世界上,哪个地方的石阶如瓦拉纳西,生与死如此之接近,又有哪个地方,将死看得如此之神圣,又这样赞美着生?
晨雾厚重,灯火残存,恒河水冷。船工、洗衣工,所有以河为生的人们都已下河了,古城瓦拉纳西的一天是从圣河开始的。
沿河大约建有165座石阶,从最南的阿西石阶到最北的石阶,延绵6公里。印度教的圣殿、佛塔、清真寺和民居,迷宫般的小巷,繁忙的店铺紧贴着石阶,风情独特。在离阿西台阶不远的河岸上,导游以当地语言和船工讲着价。不过数分钟,我们就踏上木船。从此向北,木船将沿着半月形的河道,划过许多知名的石阶。
在吱呀的桨声里,在几近墨色、凝滞的河水中,小船以印度式的从容,慢慢向前。如我这样的访客,望着那连成一片的石阶,看不懂堤岸上刻的名字,几乎无法区分每个台阶。而导游不但能将它们区分开来,还如数家珍般地说出其典故。
除了石阶的名字,堤岸上还建有一些神瓮,那里供奉一尊不大的神灵。传说中,瓦拉纳西位于湿婆三叉戟的尖顶,是最安全之处。季风来时,隔壁比哈尔邦已成泽国,瓦城却不过淹了几座石阶。自然,湿婆为主供奉。如果你足够细心,在沿河的石阶上,不难发现代表湿婆的林迦(男性生殖器像)。马克吐温曾说,瓦拉纳西比历史还老,比传统还老,比传说更为悠久。公元前500多年,佛祖曾在萨纳斯首次布道,那里距离瓦城仅10公里。当时,瓦拉纳西是佛教的圣地,人口已达百万,玄奘曾有记录。大约500年之后,瓦拉纳西成为印度教的重镇。自公元11世纪,伊斯兰毁灭了大部分印度教神殿,清真寺代之而起。
然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深深植根于民间的印度教以其不灭的生命力,再次将古城转变为湿婆的城市。每年,这里吸引了千百万朝圣者,我不知道这数字里面是否包括了死者。
木船划过阿西台阶。昨夜,我们曾摸黑到此,见过那具林迦,它位于一株巨大的榕树下 。圣浴前,印度教徒常来朝拜,并汲恒河之水清洗。也许是常受圣河沐浴,也许被人抚摸得太多,那具黑黝黝的林迦非常光滑,上面撒满红黄色的花。印度教徒也绝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河流会合之处。在阿西河和恒河会合处,就在石阶附近,他们建了一座小小的白色大理石神庙,那里供奉着另一具林迦。
阿西石阶很宽,倚着一堵粉墙。河边,赶在第一缕晨光下洗浴的人还真不少。光着身子的男人仅着一小兜遮羞布。他们掬起一捧圣河水,对着初升的太阳,任一缕晶莹自掌心流下。一个中年人大声喊着:“ 啊拉,啊拉,玛拉德哇——神中之神啊,请洗涤我的罪恶,请带走我的痛苦吧。”几个人正从台阶下河,一沾河水,他们即刻向后退去。导游笑着说,他们一定来自南方,不惯冬日的恒河。我说,我们身在圣河,却无圣浴,岂不罪过。导游笑了,他将手伸入河中,撩起一掌水,洒在头上。我也照做一遍。头上沁了圣水,自以为受到湿婆保护,可以肆无忌惮。岂知对于神明的崇拜,全本实施和偷工减料还是有区别的。河岸上的石阶或疏或密,有宽有窄,忽深忽浅。据说每个石阶都漆成不同的颜色,但是,我看还是以红白橘色居多。沿河花窗雕栏,小舟自横。绿屋粉墙之后,红砂岩神庙高耸。橘色城堡和白色佛塔交相呼应,古意盎然。其实,沿河的古建筑早已被伊斯兰统治者摧毁了,我们看到的都不过才二三百年。也许印度本身就已太过古老,和人一样,年老了,时间过得更快,面容更经不起折腾。
在那些古老的石阶上,人们搭起白绿相间的高台,高台上放置着长椅,撑着阳伞。一位西洋人,身着蓝色袈裟,脑后挽着金色的发簪,正在高台上打坐。
图尔西石阶是献给诗人Tulasidas的,白色亭台和赭红色圆拱各据石阶两端。诗人的故居和神庙就在附近。那座印度神庙对所有人开放,白色大理石墙上刻写着“Ramcharitmanas”的诗句和深蓝金色的图画,图中的女人和天鹅美丽绝伦,也许那正是他美丽妻子的原型。昨晚,我们曾在那里流连忘返。
天下的诗人大多贫穷,诗人的石阶也因年久失修而破损。虽然破旧,却洗浴者众,它以送子、长命和治愈麻风病而知名。在印度历的瑞月(公历十月、十一月间) ,牧牛神节的时候,台阶上还会响起祭神音乐,附近空地上举行着摔跤比赛。 身为蓍那教教徒的默它教授不可能错过那被命名蓍那的石阶。18世纪时,一位名叫Vaccharja的商人出生在附近,据说他是蓍那教的第七世上师。河岸上凿出三座小神瓮,除了湿婆,还有美丽的恒河女神骑在鳄鱼车上。 在此沐浴和沿河居住的大多是蓍那教徒。
恒河边的洗衣工
太阳仍不露面,河上雾冷风凉,我不由得裹紧披肩。船过Prabhu石阶。石阶宽而深,一座神庙建得甚远。河边露出长条石板,洗衣工们站在齐膝的水中,或挽起裤腿,或任湿漉漉的衣裤紧贴着身体。他们冲着石板,抡臂奋力地抽打着衣物,噼啪之声穿透晨雾。衣物或堆在洗衣篮里,或搭在沿河的栏杆和台阶上。显然,他们已经洗了一阵了,还要洗多久,我不知道。想到一个人的价值不及一台洗衣机,不禁黯然。
紧接着洗衣工作站,就是Chet辛格石阶。朱红色的城堡宏伟地屹立着。当年,Maharaja Chet在此和英国人交手战败。河岸上虽建有三座湿婆神庙,却因水流湍急,无人沐浴。
河上行船渐多,大多承载着外国游客,每船三两个及十几人不等。船都朝北开去,那北方的河岸上,在蜜色的晨光下,清烟袅袅,那清烟起处,又有印度教徒得以从轮回中超脱。一过Digpatiya石阶,就见清烟。那是以皇帝Harishchandra命名的石阶,也是瓦城最神圣的火葬地之一。
似乎,印度人不大讲究私密,他们当街就可方便,死后的火葬也是公开的。据说,此地每天焚烧大约250具尸体,火葬一天全时进行。如蒙暗夜,那些烧尸的柴堆冒出特别明亮的火焰。遗属们围着火堆烤火聊天,毫无恐惧可言。他们将已故亲人的灰烬撒入河中,灰烬随着放河的小灯,在梵文的曼特铃中飘走,远去。
访问此城的人,没有不看火葬的,而清晨正是看火葬的好时候。我们来时,天还未明,一只牛在小街上颠颠儿地跑着,导游玩笑道:“它也在晨练。” 话音未落,就见俩人担着一副绿竹担架,急急地向前赶,那担架上搁着一具尸体。他们要赶上第一缕晨光,在第一缕晨光中化为灰烬则更为神圣。
此时,Harishchandra台阶旁,一片黑土地上,火柴堆里的暗红色时隐时现,几缕清烟徐徐上升。河旁栏杆上,趴满了裹毯子披肩的男人,也许他们正在等待工作。恒河河边,有人在抛洒骨灰。手起筐落,周围的河水顿成黑色,黏黏的,久久不去。黑色之上,菊花一团团地漂着,黄红色。离抛洒骨灰大约十米左右,人们若无其事地洗浴。生死之界相接得如此坦然。过了Munsi石阶,就见一对印度教神庙,神庙不大,白顶红身。过双庙不远,有一座红色的大神庙,红色的基座特别醒目。我们临近Dashashwamedha石阶了。
Dashashwamedha是最神圣最繁忙的洗浴石阶。传说中,为了取悦梵天,古代国王曾在此以十匹马献祭。梵天大喜,于是在此建立了梵天的林迦。 我听到此,打断导游的话,“难道梵天也有林迦?你真相信这些传说吗?”导游回答:“我不信,不过神话是令人愉快的。”石阶上竹制的阳伞如盖。绿色和粉色的民房紧靠着神庙。台阶虽然宽大,仍显拥挤不堪。洗浴的人和小贩,还有两层的小房,建得如洞穴一样的小,洞穴前再开出凉台,凉台上也挤满了人和阳伞。人们在阳伞下更衣梳头,他们就住在那里。石阶的另一头,通往迷宫般的街巷,商店鳞次栉比,几乎不见空档。从此上岸,可到达Vishwanath神庙,据说神庙最早建于1000多年前,它的金顶用去了750公斤的金子,但是非印度教徒免进。
据说,那些住在河岸的人,不少是来此等死的。一旦感到死期将至,他们就千里跋涉而来,从此六亲不认。每日,他们只祷告沐浴,吃最简单的饭食,等着大限到来。瓦城的老城和沿河,建有很多专门供这些人居住的棚子。在这个世界上,哪个地方的石阶如瓦拉纳西,生与死如此之接近,又有哪个地方,将死看得如此之神圣,又这样赞美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