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界惊魂记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恒河,繁忙的石阶
  
  晨雾厚重,灯火残存,恒河水冷。船工、洗衣工,所有以河为生的人们都已下河了,古城瓦拉纳西的一天是从圣河开始的。
  沿河大约建有165座石阶,从最南的阿西石阶到最北的石阶,延绵6公里。印度教的圣殿、佛塔、清真寺和民居,迷宫般的小巷,繁忙的店铺紧贴着石阶,风情独特。在离阿西台阶不远的河岸上,导游以当地语言和船工讲着价。不过数分钟,我们就踏上木船。从此向北,木船将沿着半月形的河道,划过许多知名的石阶。
  在吱呀的桨声里,在几近墨色、凝滞的河水中,小船以印度式的从容,慢慢向前。如我这样的访客,望着那连成一片的石阶,看不懂堤岸上刻的名字,几乎无法区分每个台阶。而导游不但能将它们区分开来,还如数家珍般地说出其典故。
  


  除了石阶的名字,堤岸上还建有一些神瓮,那里供奉一尊不大的神灵。传说中,瓦拉纳西位于湿婆三叉戟的尖顶,是最安全之处。季风来时,隔壁比哈尔邦已成泽国,瓦城却不过淹了几座石阶。自然,湿婆为主供奉。如果你足够细心,在沿河的石阶上,不难发现代表湿婆的林迦(男性生殖器像)。马克吐温曾说,瓦拉纳西比历史还老,比传统还老,比传说更为悠久。公元前500多年,佛祖曾在萨纳斯首次布道,那里距离瓦城仅10公里。当时,瓦拉纳西是佛教的圣地,人口已达百万,玄奘曾有记录。大约500年之后,瓦拉纳西成为印度教的重镇。自公元11世纪,伊斯兰毁灭了大部分印度教神殿,清真寺代之而起。
  然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深深植根于民间的印度教以其不灭的生命力,再次将古城转变为湿婆的城市。每年,这里吸引了千百万朝圣者,我不知道这数字里面是否包括了死者。
  木船划过阿西台阶。昨夜,我们曾摸黑到此,见过那具林迦,它位于一株巨大的榕树下 。圣浴前,印度教徒常来朝拜,并汲恒河之水清洗。也许是常受圣河沐浴,也许被人抚摸得太多,那具黑黝黝的林迦非常光滑,上面撒满红黄色的花。印度教徒也绝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河流会合之处。在阿西河和恒河会合处,就在石阶附近,他们建了一座小小的白色大理石神庙,那里供奉着另一具林迦。
  阿西石阶很宽,倚着一堵粉墙。河边,赶在第一缕晨光下洗浴的人还真不少。光着身子的男人仅着一小兜遮羞布。他们掬起一捧圣河水,对着初升的太阳,任一缕晶莹自掌心流下。一个中年人大声喊着:“ 啊拉,啊拉,玛拉德哇——神中之神啊,请洗涤我的罪恶,请带走我的痛苦吧。”几个人正从台阶下河,一沾河水,他们即刻向后退去。导游笑着说,他们一定来自南方,不惯冬日的恒河。我说,我们身在圣河,却无圣浴,岂不罪过。导游笑了,他将手伸入河中,撩起一掌水,洒在头上。我也照做一遍。头上沁了圣水,自以为受到湿婆保护,可以肆无忌惮。岂知对于神明的崇拜,全本实施和偷工减料还是有区别的。河岸上的石阶或疏或密,有宽有窄,忽深忽浅。据说每个石阶都漆成不同的颜色,但是,我看还是以红白橘色居多。沿河花窗雕栏,小舟自横。绿屋粉墙之后,红砂岩神庙高耸。橘色城堡和白色佛塔交相呼应,古意盎然。其实,沿河的古建筑早已被伊斯兰统治者摧毁了,我们看到的都不过才二三百年。也许印度本身就已太过古老,和人一样,年老了,时间过得更快,面容更经不起折腾。
  在那些古老的石阶上,人们搭起白绿相间的高台,高台上放置着长椅,撑着阳伞。一位西洋人,身着蓝色袈裟,脑后挽着金色的发簪,正在高台上打坐。
  图尔西石阶是献给诗人Tulasidas的,白色亭台和赭红色圆拱各据石阶两端。诗人的故居和神庙就在附近。那座印度神庙对所有人开放,白色大理石墙上刻写着“Ramcharitmanas”的诗句和深蓝金色的图画,图中的女人和天鹅美丽绝伦,也许那正是他美丽妻子的原型。昨晚,我们曾在那里流连忘返。
  天下的诗人大多贫穷,诗人的石阶也因年久失修而破损。虽然破旧,却洗浴者众,它以送子、长命和治愈麻风病而知名。在印度历的瑞月(公历十月、十一月间) ,牧牛神节的时候,台阶上还会响起祭神音乐,附近空地上举行着摔跤比赛。 身为蓍那教教徒的默它教授不可能错过那被命名蓍那的石阶。18世纪时,一位名叫Vaccharja的商人出生在附近,据说他是蓍那教的第七世上师。河岸上凿出三座小神瓮,除了湿婆,还有美丽的恒河女神骑在鳄鱼车上。 在此沐浴和沿河居住的大多是蓍那教徒。
  
  恒河边的洗衣工
  
  太阳仍不露面,河上雾冷风凉,我不由得裹紧披肩。船过Prabhu石阶。石阶宽而深,一座神庙建得甚远。河边露出长条石板,洗衣工们站在齐膝的水中,或挽起裤腿,或任湿漉漉的衣裤紧贴着身体。他们冲着石板,抡臂奋力地抽打着衣物,噼啪之声穿透晨雾。衣物或堆在洗衣篮里,或搭在沿河的栏杆和台阶上。显然,他们已经洗了一阵了,还要洗多久,我不知道。想到一个人的价值不及一台洗衣机,不禁黯然。
  紧接着洗衣工作站,就是Chet辛格石阶。朱红色的城堡宏伟地屹立着。当年,Maharaja Chet在此和英国人交手战败。河岸上虽建有三座湿婆神庙,却因水流湍急,无人沐浴。
  河上行船渐多,大多承载着外国游客,每船三两个及十几人不等。船都朝北开去,那北方的河岸上,在蜜色的晨光下,清烟袅袅,那清烟起处,又有印度教徒得以从轮回中超脱。一过Digpatiya石阶,就见清烟。那是以皇帝Harishchandra命名的石阶,也是瓦城最神圣的火葬地之一。
  似乎,印度人不大讲究私密,他们当街就可方便,死后的火葬也是公开的。据说,此地每天焚烧大约250具尸体,火葬一天全时进行。如蒙暗夜,那些烧尸的柴堆冒出特别明亮的火焰。遗属们围着火堆烤火聊天,毫无恐惧可言。他们将已故亲人的灰烬撒入河中,灰烬随着放河的小灯,在梵文的曼特铃中飘走,远去。
  访问此城的人,没有不看火葬的,而清晨正是看火葬的好时候。我们来时,天还未明,一只牛在小街上颠颠儿地跑着,导游玩笑道:“它也在晨练。” 话音未落,就见俩人担着一副绿竹担架,急急地向前赶,那担架上搁着一具尸体。他们要赶上第一缕晨光,在第一缕晨光中化为灰烬则更为神圣。
  此时,Harishchandra台阶旁,一片黑土地上,火柴堆里的暗红色时隐时现,几缕清烟徐徐上升。河旁栏杆上,趴满了裹毯子披肩的男人,也许他们正在等待工作。恒河河边,有人在抛洒骨灰。手起筐落,周围的河水顿成黑色,黏黏的,久久不去。黑色之上,菊花一团团地漂着,黄红色。离抛洒骨灰大约十米左右,人们若无其事地洗浴。生死之界相接得如此坦然。过了Munsi石阶,就见一对印度教神庙,神庙不大,白顶红身。过双庙不远,有一座红色的大神庙,红色的基座特别醒目。我们临近Dashashwamedha石阶了。
  Dashashwamedha是最神圣最繁忙的洗浴石阶。传说中,为了取悦梵天,古代国王曾在此以十匹马献祭。梵天大喜,于是在此建立了梵天的林迦。 我听到此,打断导游的话,“难道梵天也有林迦?你真相信这些传说吗?”导游回答:“我不信,不过神话是令人愉快的。”石阶上竹制的阳伞如盖。绿色和粉色的民房紧靠着神庙。台阶虽然宽大,仍显拥挤不堪。洗浴的人和小贩,还有两层的小房,建得如洞穴一样的小,洞穴前再开出凉台,凉台上也挤满了人和阳伞。人们在阳伞下更衣梳头,他们就住在那里。石阶的另一头,通往迷宫般的街巷,商店鳞次栉比,几乎不见空档。从此上岸,可到达Vishwanath神庙,据说神庙最早建于1000多年前,它的金顶用去了750公斤的金子,但是非印度教徒免进。
  据说,那些住在河岸的人,不少是来此等死的。一旦感到死期将至,他们就千里跋涉而来,从此六亲不认。每日,他们只祷告沐浴,吃最简单的饭食,等着大限到来。瓦城的老城和沿河,建有很多专门供这些人居住的棚子。在这个世界上,哪个地方的石阶如瓦拉纳西,生与死如此之接近,又有哪个地方,将死看得如此之神圣,又这样赞美着生?
其他文献
去年的国庆长假,因为我要值班,妻只好一个人带着女儿到北京旅游去了,留下我一个人在家。临走的时候,她意味深长地对我说,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啊。妻的弦外之音我当然懂,她是在提醒我单飞的日子里别做出什么对不起“领导”的事来。   我嘴里说着“哪能呢”,一个女孩的笑脸却出现在我脑海中。她叫乔樱,一年前被公司聘任后便成为我的助手。单从五官来讲,乔樱是个长相普通的女孩,但她皮肤白嫩透着青春的光泽,身材高挑且凹凸有
期刊
具象表现,写实风格,恪守真善美信条是张德瑞作画原则。这一原则也体现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风格的主流之中。全国十届美展的500多幅油画作品自然以这一中轴线展示出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一般风貌。  《无尽的春日》是张德瑞入选全国十届美展的作品。画面表现了三个花季少女在春光里嬉戏的故事。作者说构思是根据欧洲古典作曲家马勒的第一交响曲《巨人》触发灵感所创作,标题也是借用该曲第一乐章曲目“无尽的春日”。    画面
期刊
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都会有被岁月积淀为最宝贵的东西,它也许是一件珍贵的物品,也许是一桩铭心的事件,也许是一个让你难忘的人。我要说的是,这样的一件难忘的人和事,让我们通过几封来来往往的电子邮件来看看78班基金会的人,在他们的生活中最宝贵的是什么——    电邮之一:    尊敬的叔叔阿姨:  你们好!  我是李中的儿子李洋。在听说你们决定帮助我的时候,我感到惊奇的同时甚至感到疑惑:你们与我素不相识,并
期刊
上周,我和几位朋友相约到一家餐馆聚会。刚一落座,发现桌面上有一张精致的卡片,上面写着:“适量点菜,吃完有奖”八个字。我们感到很新奇,于是询问了服务员小姐。  原来,在开展 “八荣八耻”的活动中,为了遏制餐饮中骄奢浪费之风,一些餐馆倡导“够吃正好”的消费观念,这家餐馆就想出了这一点子,旨在鼓励节约,减少浪费。  虽然我们几个经常到餐馆去解馋,对大吃大喝现象已见怪不怪,但在听了店家的介绍后还真有点“即
期刊
小时候,爸爸从公司拿回一本旅游相册,是他的董事长,人称“洋灰陈”的中国水泥业先驱陈一甫先生周游世界的记录。它给了我极深的印象,加上看美国好莱坞电影,知道了在现实的日本人屠刀统治下的悲惨生活外,人世间还有那么美好的地方。在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向往的种子。没想到,在六十多年之后,居然会自己走出国门,自由地实现了理想。2005年春天从埃及归来后发现,地球五大洲都已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三十几年来,中
期刊
最近,从《北京晚报》上看到一篇报道,说的是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曾在今年4月发布:商账追收师首批培训6月在京开班,有100名学员获得颁发的《全国统一职业岗位证书》。但在9月6日,也是劳动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商业讨账并非国家承认的职业,也不存在职业资格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的事。这位作者就此事不无感慨地说:“如此朝令夕改,说了不算的做法,很难令人相信出自部一级国家政府部门。”  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我看了此篇
期刊
什么是无私的母爱?什么是崇高的情操?什么是凄怆的悲剧?我母亲以她短暂一生的言行举止和宝贵生命,进行诠释和演绎,给了我们一个最标准的答案。    一    1927年农历八月二十二日,我母亲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官地坪乡黄家台村。我外祖父黄翠岩是清末武举人,外祖母罗幺姑是大户人家的女儿。他们在当地颇有名望。外祖母已经生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我母亲是第四个孩子。由于重男轻女,外祖父与祖母给我母亲取名“转男
期刊
“零距离”,蓦然发现这是个流行语。到大街上找一找,在报纸上寻一寻,到网络里搜一搜,天啦,“零距离”竟然像铺天盖地云,刹那间向眼前滚来,大有“黑云压眼眼欲晕”的感觉。过去,不过是偶尔听一听,并不在意,偏偏这会儿,不知哪根神经错乱,竟要好好地研究起它来。  “黑云”太多,难以张眼细看,偶然看一下,就发现五花八门:商家庄严承诺,要为顾客提供“零距离服务”;明星们纷纷建立博客,要与崇拜者保持“零距离交流”
期刊
两千多年前,一个中国诗界佚名的诗人,潇洒凝练地在竹板上写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注定要流传百世的诗句。当你踏进大苇洼时,真可感受这位诗人心界的恢宏与感情的细腻。他那赋比兴的情调应该说是独特的,在他的眼里苇荡无比宏阔,是一处可寄托思念远方友人的最佳环境。    真正的苇洼绝然不同于诗人的纸上情怀。孟秋,大苇洼刚刚从连日炎阳的蒸烤后,有了一丝的喘息。无边无际的绿在晨曦下浩浩荡荡如
期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活跃在老百姓口头的一句俗语。意思是说,干什么行业,就指靠什么行业生活。说白了就是干什么活儿拿什么钱,它的本意很正统,无可非议。有人曾问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成语出自何典?我查了几本成语词典:有的说典出《醒世恒言》,有的说典出《儒林外史》。不错,在这两部书里都提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总觉得不够“正宗”。前几天,我偶尔翻阅了明人沈黥所著的《双珠记》,才发现这可能是最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