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百多年前,苏轼就教给了我们学习语文的方法:“三分诗,七分读”。如今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朗读,才是让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从而实现学生与作者心灵交接的最佳“桥梁”。那么,语文课堂中如何搭建朗读这座“桥”呢?
一、感情范读,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言传不如身教”,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身教”、“领门”,即恰到好处的范读,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乃至语文素养的达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充满情感的范读往往很容易感染学生的情绪,当他们在细心聆听时如身临其境,陶醉其中,爱其所爱,恨其所恨,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的内心世界容易和文本达成共鸣,产生对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教师范读是让学生感知教材、生发情感的有效手段之一。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一辈子的,他的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是点燃学生朗读的火焰,是激发学生文学兴趣的歌声。如朗读《“诺曼底”号遇难记》文中的对话: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样了?”
“被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福大副!”
大副回答:“到。”
船长问道:“还有多少分钟?”
“二十分钟。”
“够了。”
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胆敢冲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在读这段文字时,声音不仅要“刚”,还要快些,表现船长临危不惧,果断的品格,也突出当时情况的紧急。而最后那段话“哈尔威船长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钢铁铸成的,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森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就要读得慢些,从而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船长伟大的人格。如果语文老师能从以上几方面努力,范读的水平是不言而喻的,其效果和影响将是极其深远的。
二、引导朗读,授予方法
(一)、运用比较、揣摩,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课文里有许多描写优美的词句,这些关键词句也正是作者需要表达的情和意。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自然地形成一种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朗读课文只能读出字音,没能感知、领悟语言文字中所传递的情意,所以教师务必要培养学生的语感。比较、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正是培养语感准确性最常见的方法。通过对语言文字进行增补、删除、替代、变序等方式,可使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语言的精练、形象、细腻等特色,学会准确地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
如课文《凡卡》,有一句“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为了让学生体会“天空”所描绘出的冬天景色的美丽,我采用对比出示句子“天空撒满了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让学生谈谈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课文的好,因为它写出了冬天的景色的动态、颜色”。我顺势说全班做动作表示,我说这里不仅写出了颜色、样子,还写出了冬天宁静的美。请大家读出美,读出宁静的美。学生马上能入情入味地朗读,有的学生还边做动作边读,以此表达感情。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佳词妙句,感受文章所要传递的思想感情,这样长期的训练,语感就会油然而生了。
(二)、联系生活,引导學生感情朗读
语文是母语教学,学生在生活中都在观察、体验、学习,也就是说学生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但缺乏的是不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提取、重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进行引导。有的课文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有体验,然而学生没有读出该有的情感,正是因为没有找到让学生体会的切入点,这切入点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当涉及学生生活实际时,惊喜的语气和表情便水到渠成了。
因此,我们老师要在引导上多下工夫,引导学生多观察、体验和积累生活经验,在朗读中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中见文生义,见义生情,即使课文中写的人或事离自己的生活较远,学生也可以借助生活经历中类似的感情经验去感受,读出感情。
(三)、发挥想象,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依据语言文字,进行定向引导,展开想象,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借助语言来感受形象,领悟其中的感情。
如课文《清澈的湖水》描写湖水清澈、湖水的美丽主要体现在文中“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学生知道这句写出了湖水的美,却不能读出美的感情。于是,我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读完后,学生说:“我看到了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我看到了连绵起伏的山。”学生边读边在脑子里想象,赞美湖水清澈的感情就读出来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
三、借说促读,巩固效果
“读”是“说”的前提,“说”是“读”的后续,在朗读训练时,可以把说迁移至读,在读中汲取说的方法、说的技巧,以便克服读中一字一顿、拖腔、唱读等现象,便于巩固朗读训练的效果。
如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时,在熟读课文,充分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把握了作者的感情之后,我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学写解说词,接着再结合课文挂图,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青海高原上这株令人望而生畏的柳树。学生大都能带着新奇和欣喜的感情,作一番绘声绘色地解说。这种说的训练,不仅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帮助他们将作者描绘的作品情感内化为自身情感。最后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时,他们对感情的把握会更加深刻,更加真切,作者对这株身处逆境的柳树所表现出的伟大生命力的赞叹和敬畏之情自然会溢于学生的言表。
当然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还有很多,但切忌千篇一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改进指导方法,多种指导方法互相融合、渗透,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同时在指导朗读时,教师切忌将自己的主观意见强加于孩子,尊重孩子对课文的理解和读法,提倡孩子个性化朗读。总之,一句话“指导有方法,朗读有感情。”
一、感情范读,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言传不如身教”,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身教”、“领门”,即恰到好处的范读,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乃至语文素养的达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充满情感的范读往往很容易感染学生的情绪,当他们在细心聆听时如身临其境,陶醉其中,爱其所爱,恨其所恨,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的内心世界容易和文本达成共鸣,产生对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教师范读是让学生感知教材、生发情感的有效手段之一。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一辈子的,他的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是点燃学生朗读的火焰,是激发学生文学兴趣的歌声。如朗读《“诺曼底”号遇难记》文中的对话: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样了?”
“被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福大副!”
大副回答:“到。”
船长问道:“还有多少分钟?”
“二十分钟。”
“够了。”
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胆敢冲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在读这段文字时,声音不仅要“刚”,还要快些,表现船长临危不惧,果断的品格,也突出当时情况的紧急。而最后那段话“哈尔威船长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钢铁铸成的,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森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就要读得慢些,从而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船长伟大的人格。如果语文老师能从以上几方面努力,范读的水平是不言而喻的,其效果和影响将是极其深远的。
二、引导朗读,授予方法
(一)、运用比较、揣摩,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课文里有许多描写优美的词句,这些关键词句也正是作者需要表达的情和意。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自然地形成一种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朗读课文只能读出字音,没能感知、领悟语言文字中所传递的情意,所以教师务必要培养学生的语感。比较、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正是培养语感准确性最常见的方法。通过对语言文字进行增补、删除、替代、变序等方式,可使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语言的精练、形象、细腻等特色,学会准确地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
如课文《凡卡》,有一句“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为了让学生体会“天空”所描绘出的冬天景色的美丽,我采用对比出示句子“天空撒满了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让学生谈谈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课文的好,因为它写出了冬天的景色的动态、颜色”。我顺势说全班做动作表示,我说这里不仅写出了颜色、样子,还写出了冬天宁静的美。请大家读出美,读出宁静的美。学生马上能入情入味地朗读,有的学生还边做动作边读,以此表达感情。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佳词妙句,感受文章所要传递的思想感情,这样长期的训练,语感就会油然而生了。
(二)、联系生活,引导學生感情朗读
语文是母语教学,学生在生活中都在观察、体验、学习,也就是说学生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但缺乏的是不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提取、重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进行引导。有的课文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有体验,然而学生没有读出该有的情感,正是因为没有找到让学生体会的切入点,这切入点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当涉及学生生活实际时,惊喜的语气和表情便水到渠成了。
因此,我们老师要在引导上多下工夫,引导学生多观察、体验和积累生活经验,在朗读中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中见文生义,见义生情,即使课文中写的人或事离自己的生活较远,学生也可以借助生活经历中类似的感情经验去感受,读出感情。
(三)、发挥想象,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依据语言文字,进行定向引导,展开想象,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借助语言来感受形象,领悟其中的感情。
如课文《清澈的湖水》描写湖水清澈、湖水的美丽主要体现在文中“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学生知道这句写出了湖水的美,却不能读出美的感情。于是,我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读完后,学生说:“我看到了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我看到了连绵起伏的山。”学生边读边在脑子里想象,赞美湖水清澈的感情就读出来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
三、借说促读,巩固效果
“读”是“说”的前提,“说”是“读”的后续,在朗读训练时,可以把说迁移至读,在读中汲取说的方法、说的技巧,以便克服读中一字一顿、拖腔、唱读等现象,便于巩固朗读训练的效果。
如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时,在熟读课文,充分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把握了作者的感情之后,我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学写解说词,接着再结合课文挂图,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青海高原上这株令人望而生畏的柳树。学生大都能带着新奇和欣喜的感情,作一番绘声绘色地解说。这种说的训练,不仅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帮助他们将作者描绘的作品情感内化为自身情感。最后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时,他们对感情的把握会更加深刻,更加真切,作者对这株身处逆境的柳树所表现出的伟大生命力的赞叹和敬畏之情自然会溢于学生的言表。
当然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还有很多,但切忌千篇一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改进指导方法,多种指导方法互相融合、渗透,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同时在指导朗读时,教师切忌将自己的主观意见强加于孩子,尊重孩子对课文的理解和读法,提倡孩子个性化朗读。总之,一句话“指导有方法,朗读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