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对水稻剑叶性状的综合评价,明确剑叶相关性状间及与6个农艺性状的关系.检测剑叶相关性状的QTL,为优良株型品种选育,剑叶性状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奠定基础.[方法]以日本优质粳稻品种越光和葡萄牙粳稻地方种Bertone构建的回交群体两个世代为实验材料,利用BC3F1群体基因型构建遗传连锁图谱;测定亲本和BC3F2群体各株系剑叶SPAD、剑叶长、剑叶宽,计算剑叶长宽比、剑叶面积;利用隶属函数和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获得剑叶性状综合评价值(D值),分析其与6个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分别利用单标记分析(SPA
【机 构】
:
宁夏大学 农学院/宁夏优势特色作物现代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 农学院/宁夏优势特色作物现代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银川 750021;白银市农业农村局, 宁夏 白银 730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水稻剑叶性状的综合评价,明确剑叶相关性状间及与6个农艺性状的关系.检测剑叶相关性状的QTL,为优良株型品种选育,剑叶性状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奠定基础.[方法]以日本优质粳稻品种越光和葡萄牙粳稻地方种Bertone构建的回交群体两个世代为实验材料,利用BC3F1群体基因型构建遗传连锁图谱;测定亲本和BC3F2群体各株系剑叶SPAD、剑叶长、剑叶宽,计算剑叶长宽比、剑叶面积;利用隶属函数和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获得剑叶性状综合评价值(D值),分析其与6个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分别利用单标记分析(SPA)和区间作图(IM)检测水稻剑叶相关性状QTL.[结果]在抽穗灌浆期,两亲本剑叶SPAD值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动态变化.BC3F2群体的5个剑叶相关性状变异丰富,总体表现趋向轮回亲本越光.4个剑叶形态性状间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与剑叶SPAD的相关性不显著.主成分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剑叶宽、剑叶SPAD、剑叶长、剑叶面积是影响剑叶综合评价值(D值)的主要因子.高D值株系的株高、穗长、茎基粗和单株产量均极显著高于低D值株系,两者的分蘖数和有效穗数差异不显著.共检测到18个控制剑叶性状的QTL,分布在水稻第1、4、7和8染色体上,贡献率分布范围为4.00%~28.00%(SPA)和3.41%~27.00%(IM),除qFLSPAD1之外的17个QTL增效基因均来自Bertone.在第8染色体上的RM22720-RM404区间发现1个QTL簇,含6个主效QTL,分别为qFLL8.1、qFLL8.2、qFLA8.1、qFLA8.2、qD8.1和qD8.2.[结论]获得了剑叶宽、剑叶SPAD、剑叶长和剑叶面积4个评价剑叶性状的关键指标;明确了剑叶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检测到18个剑叶相关性状QTL,位于第8染色体RM22720-RM404区间的QTL簇,是影响剑叶性状的1个重要染色体区域.
其他文献
针对当前杂交水稻形势,介绍了水稻不育系的选育历史,总结了当前我国水稻不育系选育的困难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着重介绍了湖南农业大学新育成的卓201S、卓234S、展998S、南3502S等8个适合机械化制种的水稻小粒型两系不育系,选育的系列小粒不育系突出的特点是收获指数高;株型矮壮,叶片夹角小,生物产量适中;分蘖力强,成穗率高;茎秆坚韧,抗倒性好;异交特性好,结实率高.选配的系列高产优质杂交稻组合卓两优0985、卓两优141、南两优1998等组合表现高收获指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适合轻简栽培,且杂交制种产量高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83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群发性球虫病的诊断和防治。通过对某犬舍的10只患球虫病的犬只进行治疗,分析其病症,确定诊断方法,除药物治疗外,针对病犬进行特殊饲养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证明正确的饲养管理和积极的生物安全措施不仅能够加快病程的恢复,还能有效防止病情的传染及复发。因此,正确的饲养管理和积极的生物安全措施在群发
[目的]克隆水稻分蘖相关基因,为构建理想株型水稻,提高粮食产量提供理论基础及有利基因资源.[方法]在常规大田种植条件下分别比较突变体htd3(high-tillering dwarf 3)与野生型在幼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表型及主要农艺性状差异,利用图位克隆方法克隆候选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HTD3及独脚金内酯和脱落酸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测序比对分析HTD3在147份种质资源中的自然变异情况.[结果]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htd3的分蘖芽生长较快,分蘖数和有效穗数显著增多,株高、一次枝梗数和每穗粒数
[目的]特异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是水稻优质高产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明确特大籽粒种质BG1(BigGrain 1)和育种上广泛配组的优质恢复系华占携带的部分粒形基因等位变异类型,并开发相应基因的功能标记,有助于加快粒形基因的育种应用,提高水稻粒形精准改良的效率.[方法]对BG1和华占中的9个主效粒形基因(GS3、qLGY3、qGL3、GW2、GW8、GW5、TGW3、TGW6、GS9)的目的片段进行测序分析.并根据GW2、GS3、qGL3、TGW3、TGW6、qLGY3、GW8和GW5的测序结果,开发了鉴定
[目的]明确优质高产软米粳稻的产量和品质对氮肥的响应特征.[方法]在前期品种筛选的基础上,选择2个优质食味高产型软米品种为研究对象,设置60 kg/hm2(N1)、120 kg/hm2(N2)、180 kg/hm2(N3)、240 kg/hm2(N4)、300 kg/hm2(N5)与360 kg/hm2(N6)6个氮肥(以纯氮计)水平,对其产量性状和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依赖于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群体颖花量的协同增加,软米产量在N5下最高,但与N4间无显著差异.随施氮量增加,米粒的外观、黏
摘 要:目前国内外关于绿色染整工艺的研究和开发浪潮高涨,一些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新工艺被开发出生态前处理工艺。生态染色工艺已经成为我国纺织行业关注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生态;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 1.生物酶精练 用于生物酶精练的主要是果胶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等。其主要目的就是去除棉织物的天然杂质,为后续染色、印花、整理加工创造条件。果胶酶可以去除棉纤维表面的果胶物质,但是
[目的]探明优化栽培模式对水稻根冠发育以及产量与肥水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甬优1540(三系籼/粳杂交稻)为材料,设置3个处理:0N(空白)栽培模式、当地农户习惯栽培模式(对照)以及优化栽培模式.[结果]优化栽培处理两年的平均产量为11.5 t/hm2,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其氮肥偏生产力、产谷利用率以及水分利用率较对照显著提高.与对照相比,优化栽培处理改善了水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降低了根系生物量与根-冠比,提高了深根比与比根长,增加了齐穗期与灌浆中期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提高了灌浆中后期根系氧化力与根
[目的]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灌浆期高温逼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威胁日趋严重,明确水稻不同耐热性品种对灌浆期高温逼熟的反应及其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对提高优质稻栽培和育种水平意义重大.[方法]对48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分4期进行大田播种,使各品种在灌浆期经历不同气象条件,探讨其主要产量、品质性状表现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多数品种粒重和品质指标在播期间差异显著;根据各指标变异系数和指标间相关性,确定千粒重、整精米率和垩白度等作为水稻品种灌浆期响应气象条件的主要农艺学指标;而气象因子中,日平均温度、相对
[目的]水稻粒形为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同时影响稻谷产量和稻米外观及碾磨品质,挖掘粒形相关基因并解析其遗传机制,对于水稻高产和优质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前期利用大粒籼稻品种特大籼(TDX)为供体亲本、小粒粳稻品种日本晴(Nipponbare,NPB)为轮回亲本获得的一个大粒近等基因系,在水稻第2染色体上初定位粒形调控基因GS2.2(grain size 2.2)的基础上,对GS2.2基因进行了精细定位和候选功能基因的克隆鉴定.[结果]利用BC4F2群体中2887份极小粒单株及该群体中70份基
[目的]氮素的吸收利用决定着水稻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形成.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机插稻迅速发展,但针对机插稻育秧环节与插秧机具融合对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特征影响的研究较少.以机插稻农机农艺首要融合点“育秧-机插”关键环节为研究对象,探究育秧方式配合不同插秧机具对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方法]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置2种育秧方式:营养土育秧和稀泥育秧;3个播种量:65 g/盘,85 g/盘,105 g/盘;2种插秧机具:4行手扶式插秧机,6行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结果]育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