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板离断尿道成形术后尿道狭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ji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并分析尿道板离断尿道成形术矫治尿道下裂后出现尿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寻求更合适的手术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行尿道板离断尿道成形术治疗初发尿道下裂患儿资料共429例。患儿手术年龄0.3~17.5岁,平均年龄2.9岁。阴茎阴囊型349例(81.4%),会阴型80例(18.6%)。高年资医生主刀340例(79.3%),低年资医生主刀89例(20.7%)。行Duckett术式269例(62.7%),行分期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式98例(22.8%),行分期隧道式口腔黏膜卷管尿道成形术式62例(14.5%)。

结果

术后随访14~12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4个月。不同年资医生在手术年龄、尿道下裂类型及手术策略的选择上均存在较大差异。术后出现尿道并发症共173例(40.3%),其中尿道狭窄57例(13.3%)。低年资医生组中,Duckett术的尿道狭窄发生率为23.1%,分期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为5.6%;相较于Duckett术式,分期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具有更低的术后尿道狭窄风险(OR 0.185,95% CI 0.038~0.902,P<0.05)。高年资医生组中,Duckett术的尿道狭窄发生率为10.1%,分期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的尿道狭窄发生率为8.1%,分期隧道式口腔黏膜卷管尿道成形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为24.6%;相较于Duckett术式,分期隧道式口腔黏膜卷管尿道成形术具有更高的术后尿道狭窄风险(OR 2.726,95% CI 1.185~6.268,P<0.05),分期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无明显优势。各组中手术年龄、尿道下裂类型与术后尿道狭窄均无关。

结论

需尿道板离断的重度尿道下裂的术式选择需按照医生经验而定。分期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适合于缺乏经验的低年资医生,但对于有经验的高年资医生而言并无显著优势。

其他文献
有调查显示,社区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不足50 %[1 ],电话随访失访率高达35.6%,且慢性病患病者数量较大,医护人员上门随访时间不足,患者健康信息更新迟滞[2 ],为慢性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痴呆已成为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 D)是导致痴呆的首要原因,给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如何早期诊断该病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指标对早产儿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20例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纳入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hemodynamically significant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hsPDA)患儿和非hsPDA患儿各6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血小板相关指标,采用多
大黄是维吾尔医常用的一种生药,具有开通肝脏、脾脏、肠子等器官的阻塞,营养肝脏以及胃脏,利尿、通经以及镇痛作用。临床上治疗黄疸、肝炎、脾炎、海非哈尼、胃寒、腹胀、闭经、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有研究表明,染色体分离样蛋白1(CSE1L,也称为CSE1、CAS)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侵袭转移调控和肿瘤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尿道下裂一期修复术后尿道憩室形成的相关因素,探讨尿道憩室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2月至2019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外科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出现尿道憩室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将患儿年龄、尿道下裂程度、手术修复方式、阴茎头直径、成形尿道长度、是否二次覆盖、是否存在尿道狭窄病史作为潜在的影响因素,与术后是否出现尿道憩室经单因素分析后做logistic回
苍耳子具有利尿、消炎、通阻、通便等药物作用,它一方面通阻,促进血液循环而加快油脂的化解,另一方面通过排尿消炎,从而达到治疗肥胖性脊椎炎的目的。
目的探讨影响尿道下裂行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术后阴茎头裂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77例行TIP术式的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均为初次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15个月,统计阴茎头裂开的发生率,分析阴茎头裂开的发生与患儿年龄、阴茎头直径、尿道板宽度、修复尿道长度、是否行背侧白膜折叠、成形后冠状沟至尿道外口距离、尿管型号的关系。结果77例TIP术后患儿共出
依托咪酯(etomidate)是一种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物,是咪唑类的衍生物.依托咪酯最开始被作为抗真菌剂使用,随后才被发现其具有镇静作用,DOENICKE等[1]于1972年将其广泛应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