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非双边贸易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非洲地区正成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中国与部分非洲国家间跨境贸易及投资人民币结算量初具规模,人民币也将成为中非贸易往来不可或缺的结算货币。由于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在非洲地区尚处于起步阶段,为完善当地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亟需加快发展中资、外资银行在南非、尼日利亚、肯尼亚等非洲国家的跨境贸易结算业务,扩大非洲地区离岸人民币市场份额,稳步推进非洲地区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非洲地区的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概况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增幅显著
自2009年以来,中国一直保持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地位,持续增长的中非贸易额正带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在非洲发展壮大。中非贸易额从2000年的100亿美元左右发展到2014年的2218.8亿美元(见图1),突破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5%,且高于我国同期外贸增幅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同比增长13%。据中国海关统计,2014年中国对非出口1061.5亿美元,同比增长14.4%;自非进口1157.4亿美元,同比下降1.5%;中非贸易逆差达95.9亿美元,同比下降61%。中非投融資合作快速推进,2014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流量近35亿美元,同比增长19%,对非直接投资存量已近300亿美元(见图2),对非商业贷款总额超过5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非洲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场,2014年在非洲完成承包工程营业额达460亿美元,同比增长26%。截至2014年末,超过2500家中国企业 在非落户,涉及农业、电信、能源、加工制造等诸多领域。可见,中非在贸易、投融资、承包工程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人民币业务在非洲地区的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早在2012年人民币国际化起步阶段,中非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额已达57亿美元,约占当年中非贸易额的3%。截至目前,中非贸易中采用人民币结算的非洲国家已达18个,预计2015年,中非贸易总额中150亿美元的份额将以人民币进行结算,今后人民币有望取代美元成为中非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
以非洲地区商业银行为主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十分迅速。中国银行、南非标准银行、渣打银行先后在非洲开展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自2010年中国银行率先在南非成功办理了非洲地区首笔对华人民币贸易融资贷款业务,截至2014年4月,中行的人民币清算业务已覆盖南非、尼日利亚、肯尼亚、毛里求斯等非洲主要国家的20多家主流银行,成为非洲人民币清算的主渠道。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的推行不仅可以使中非双方规避美元汇率的波动风险,同时可以分享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收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然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在非洲的使用范围却十分有限。一方面中非贸易逆差导致非洲银行业开展人民币业务的意愿并不强烈,另一方面非洲80%的银行仍在使用美元进行贸易结算,人民币在非洲经济共同体内并不能完全自由流动。
在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带动下,非洲部分中资银行开始办理人民币现钞业务。2011年8月中国银行在赞比亚正式推出人民币现钞业务,成为首家在非洲推出现钞业务的商业银行,截至2014年4月已累计买卖人民币现钞超过1600万元,并逐渐为南非金融市场提供人民币现钞批发业务。中行约翰内斯堡分行也在2013年4月将500万元人民币现金运抵毛里求斯国家银行。可见非洲官方和民间对人民币的需求与日俱增。
人民币成为非洲国家外汇储备货币的新选择
依托稳定的币值和中国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人民币陆续成为尼日利亚、肯尼亚和南非等国央行外汇储备的组成部分。
自2012年8月起,尼日利亚和坦桑尼亚将人民币列为储备货币地位,并通过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购买了总价值5亿美元的3年期国债,标志着人民币在非洲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崛起。2013年3月,南非央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协议,确定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额度为90亿元人民币。尼日利亚央行2014年2月宣布将人民币储备份额由2%提升至7%,增持约130亿元人民币。人民币愈加变为非洲地区国家多元化储备、分散风险的新选择。
非洲主要国家人民币离岸市场可行性分析
南非
南非作为非洲最大的经济体,人民币业务起步较早,其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潜力巨大,区域优势明显。
离岸人民币业务在南非迅猛发展。2000年10月,中国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成为南非第一家正式对外营业的中资银行,于2010年率先完成非洲第一笔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自成立以来,该行人民币业务已覆盖约20个非洲国家,2013年人民币业务量已达126亿元人民币,积极推动着人民币业务在非洲的国际化进程。2015年2月中国工商银行完成收购南非标准银行60%股权,首次通过并购国际银行实现交易业务的全球化。
南非外汇储备日趋多元化。2013年3月,南非储备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正式签署协议,将南非外汇储备中的15亿美元用于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约为南非外汇储备的3%。多元化的外汇储备有利于降低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带来的风险,也为南非外汇储备保值增值提供保障。
中南跨境贸易亟需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国际化在南非的发展路径是随着中南贸易发展而逐步推进的。2009 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2014年,中南贸易总额已达602.92亿美元,占中非贸易总额的30%以上,中国对南非直接投资年底存量将近47亿美元(见图3)。截至 2014年,中国与南非人民币跨境收付额累计超过 43 亿元人民币。
南非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南非的人民币需求来自南非从中国进口产生的结算支付,虽然中资企业在南融资因人民币利率较低而青睐人民币,但仍以美元结算。此外中资银行的外汇资产投资以欧美市场为主,安全性容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肯尼亚
中肯经贸合作发展势头强劲。中国已成为肯尼亚第一大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地和第二大贸易伙伴。2014年全年中肯双边贸易额达50亿美元,同比增长52.9%。截至2013年底,中国对肯直接投资协议额累计达5.3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4%;实际投资额约4.4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7.7%。中肯经贸合作在肯的中国企业约有90家,其中驻肯承包工程企业约50家,2013年完成营业额约达14.47亿美元(见图4),肯尼亚被列为非洲大陆投资热的第二大选项国。肯尼亚政府也采取投资补贴、关税减免等措施,积极推进双边贸易合作。2013年9月,中肯两国签署50亿美元投资协议,其中40亿用于经济合作、野生动物保护及铁路建设等,有效地推动了双边贸易以人民币计价结算。 多家银行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为降低汇兑成本,肯尼亚当地银行机构纷纷提供人民币账户服务,包括花旗(肯尼亚)银行和标准渣打(肯尼亚)银行等,肯中央银行也在考虑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货币体系。2010年,肯尼亚第三大收单银行Equity Bank同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40亿肯尼亚先令的专项贷款授信协议,同时于2012年11月,其宣布与中国银联合作,在肯尼亚和东非地区的自动取款机和销售终端接受中国银联卡,双方的伙伴关系将满足每年到约2万名中国游客的需求。2013年7月中国银行在肯尼亚内罗毕设立代表处,成为第五家入驻肯尼亚的外资银行。中资、外资银行在肯共同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对于帮助当地企业解决资金结算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
肯经济存潜在风险。肯尼亚仍然存在阻碍经济发展的软肋。首先,由于中国企业在肯的项目周期长,资金周转较慢,而单纯依靠中资银行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金融需求,中资企业在肯发展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其次,相对于其他人民币来源较为丰富的国家,肯尼亚影响汇率稳定因素较多,肯尼亚先令的实际汇率与十年前相比上升了34%,汇率变动风险大。肯经济潜在的风险对人民币离岸市场在肯的发展无形中会带来潜在的冲击,需要时刻警惕以便采取防范措施。
尼日利亚
中尼贸易需求推进人民币计价结算。尼日利亚作为西部非洲经济体三大“巨头”之一,是非洲第二大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2013年,中国向尼日利亚提供了11亿美元的贷款以及多项电信铁路等基建发展协议。并于从2011年1月起,中尼双边贸易可直接采用人民币报价。近年来中尼贸易顺差增幅显著,2014年中尼进出口总额达169亿美元(见图5),长期来看,人民币结算将促进尼中贸易额增加,对人民币需求的增加也将促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在尼的逐步发展。
內部不稳定因素影响较大。由2015年大选带来的政治斗争已然可以看出尼日利亚的政治制度仍不成熟,尼日利亚种族和宗教冲突不断,局部动荡、恐怖袭击已经成为尼日利亚社会常态,这都严重影响着尼日利亚经济发展以及国际形象。
政策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南非地区政治环境相对稳定,中南经贸发展迅猛,南非的人民币离岸业务发展更加具有长期稳定的优势,由此对于非洲地区的人民币离岸业务的推进具有参照意义,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扩大人民币跨境存贷款业务范围。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关键在于短期内迅速扩大人民币境外存款规模以及对外贷款规模。可借鉴中国银行在肯尼亚的清算业务开展路径,基于肯与南非的地域趋同性,发挥中资银行海外机构的清算代理行的作用,加快人民币全球清算和结算网络的形成,从而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更好更快发展。
加快确立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截至2014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已与26个境外央行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规模约2.65万亿元人民币,但尚未与北美洲和非洲国家和地区签署本币互换协议。因此加快与非洲国家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将有助于降低美元汇率波动风险,推动双边贸易的发展。
拓展海外人民币融资产品。鼓励非洲地区中资外资银行从香港、伦敦市场获取或直接向人民银行申购银行间债券,建立人民币对当地货币的报价机制,帮助境外企业降低汇兑风险,便捷化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为企业募集资金提供更多选择。
(作者单位: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非洲地区的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概况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增幅显著
自2009年以来,中国一直保持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地位,持续增长的中非贸易额正带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在非洲发展壮大。中非贸易额从2000年的100亿美元左右发展到2014年的2218.8亿美元(见图1),突破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5%,且高于我国同期外贸增幅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同比增长13%。据中国海关统计,2014年中国对非出口1061.5亿美元,同比增长14.4%;自非进口1157.4亿美元,同比下降1.5%;中非贸易逆差达95.9亿美元,同比下降61%。中非投融資合作快速推进,2014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流量近35亿美元,同比增长19%,对非直接投资存量已近300亿美元(见图2),对非商业贷款总额超过5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非洲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场,2014年在非洲完成承包工程营业额达460亿美元,同比增长26%。截至2014年末,超过2500家中国企业 在非落户,涉及农业、电信、能源、加工制造等诸多领域。可见,中非在贸易、投融资、承包工程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人民币业务在非洲地区的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早在2012年人民币国际化起步阶段,中非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额已达57亿美元,约占当年中非贸易额的3%。截至目前,中非贸易中采用人民币结算的非洲国家已达18个,预计2015年,中非贸易总额中150亿美元的份额将以人民币进行结算,今后人民币有望取代美元成为中非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
以非洲地区商业银行为主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十分迅速。中国银行、南非标准银行、渣打银行先后在非洲开展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自2010年中国银行率先在南非成功办理了非洲地区首笔对华人民币贸易融资贷款业务,截至2014年4月,中行的人民币清算业务已覆盖南非、尼日利亚、肯尼亚、毛里求斯等非洲主要国家的20多家主流银行,成为非洲人民币清算的主渠道。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的推行不仅可以使中非双方规避美元汇率的波动风险,同时可以分享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收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然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在非洲的使用范围却十分有限。一方面中非贸易逆差导致非洲银行业开展人民币业务的意愿并不强烈,另一方面非洲80%的银行仍在使用美元进行贸易结算,人民币在非洲经济共同体内并不能完全自由流动。
在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带动下,非洲部分中资银行开始办理人民币现钞业务。2011年8月中国银行在赞比亚正式推出人民币现钞业务,成为首家在非洲推出现钞业务的商业银行,截至2014年4月已累计买卖人民币现钞超过1600万元,并逐渐为南非金融市场提供人民币现钞批发业务。中行约翰内斯堡分行也在2013年4月将500万元人民币现金运抵毛里求斯国家银行。可见非洲官方和民间对人民币的需求与日俱增。
人民币成为非洲国家外汇储备货币的新选择
依托稳定的币值和中国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人民币陆续成为尼日利亚、肯尼亚和南非等国央行外汇储备的组成部分。
自2012年8月起,尼日利亚和坦桑尼亚将人民币列为储备货币地位,并通过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购买了总价值5亿美元的3年期国债,标志着人民币在非洲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崛起。2013年3月,南非央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协议,确定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额度为90亿元人民币。尼日利亚央行2014年2月宣布将人民币储备份额由2%提升至7%,增持约130亿元人民币。人民币愈加变为非洲地区国家多元化储备、分散风险的新选择。
非洲主要国家人民币离岸市场可行性分析
南非
南非作为非洲最大的经济体,人民币业务起步较早,其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潜力巨大,区域优势明显。
离岸人民币业务在南非迅猛发展。2000年10月,中国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成为南非第一家正式对外营业的中资银行,于2010年率先完成非洲第一笔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自成立以来,该行人民币业务已覆盖约20个非洲国家,2013年人民币业务量已达126亿元人民币,积极推动着人民币业务在非洲的国际化进程。2015年2月中国工商银行完成收购南非标准银行60%股权,首次通过并购国际银行实现交易业务的全球化。
南非外汇储备日趋多元化。2013年3月,南非储备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正式签署协议,将南非外汇储备中的15亿美元用于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约为南非外汇储备的3%。多元化的外汇储备有利于降低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带来的风险,也为南非外汇储备保值增值提供保障。
中南跨境贸易亟需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国际化在南非的发展路径是随着中南贸易发展而逐步推进的。2009 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2014年,中南贸易总额已达602.92亿美元,占中非贸易总额的30%以上,中国对南非直接投资年底存量将近47亿美元(见图3)。截至 2014年,中国与南非人民币跨境收付额累计超过 43 亿元人民币。
南非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南非的人民币需求来自南非从中国进口产生的结算支付,虽然中资企业在南融资因人民币利率较低而青睐人民币,但仍以美元结算。此外中资银行的外汇资产投资以欧美市场为主,安全性容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肯尼亚
中肯经贸合作发展势头强劲。中国已成为肯尼亚第一大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地和第二大贸易伙伴。2014年全年中肯双边贸易额达50亿美元,同比增长52.9%。截至2013年底,中国对肯直接投资协议额累计达5.3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4%;实际投资额约4.4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7.7%。中肯经贸合作在肯的中国企业约有90家,其中驻肯承包工程企业约50家,2013年完成营业额约达14.47亿美元(见图4),肯尼亚被列为非洲大陆投资热的第二大选项国。肯尼亚政府也采取投资补贴、关税减免等措施,积极推进双边贸易合作。2013年9月,中肯两国签署50亿美元投资协议,其中40亿用于经济合作、野生动物保护及铁路建设等,有效地推动了双边贸易以人民币计价结算。 多家银行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为降低汇兑成本,肯尼亚当地银行机构纷纷提供人民币账户服务,包括花旗(肯尼亚)银行和标准渣打(肯尼亚)银行等,肯中央银行也在考虑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货币体系。2010年,肯尼亚第三大收单银行Equity Bank同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40亿肯尼亚先令的专项贷款授信协议,同时于2012年11月,其宣布与中国银联合作,在肯尼亚和东非地区的自动取款机和销售终端接受中国银联卡,双方的伙伴关系将满足每年到约2万名中国游客的需求。2013年7月中国银行在肯尼亚内罗毕设立代表处,成为第五家入驻肯尼亚的外资银行。中资、外资银行在肯共同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对于帮助当地企业解决资金结算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
肯经济存潜在风险。肯尼亚仍然存在阻碍经济发展的软肋。首先,由于中国企业在肯的项目周期长,资金周转较慢,而单纯依靠中资银行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金融需求,中资企业在肯发展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其次,相对于其他人民币来源较为丰富的国家,肯尼亚影响汇率稳定因素较多,肯尼亚先令的实际汇率与十年前相比上升了34%,汇率变动风险大。肯经济潜在的风险对人民币离岸市场在肯的发展无形中会带来潜在的冲击,需要时刻警惕以便采取防范措施。
尼日利亚
中尼贸易需求推进人民币计价结算。尼日利亚作为西部非洲经济体三大“巨头”之一,是非洲第二大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2013年,中国向尼日利亚提供了11亿美元的贷款以及多项电信铁路等基建发展协议。并于从2011年1月起,中尼双边贸易可直接采用人民币报价。近年来中尼贸易顺差增幅显著,2014年中尼进出口总额达169亿美元(见图5),长期来看,人民币结算将促进尼中贸易额增加,对人民币需求的增加也将促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在尼的逐步发展。
內部不稳定因素影响较大。由2015年大选带来的政治斗争已然可以看出尼日利亚的政治制度仍不成熟,尼日利亚种族和宗教冲突不断,局部动荡、恐怖袭击已经成为尼日利亚社会常态,这都严重影响着尼日利亚经济发展以及国际形象。
政策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南非地区政治环境相对稳定,中南经贸发展迅猛,南非的人民币离岸业务发展更加具有长期稳定的优势,由此对于非洲地区的人民币离岸业务的推进具有参照意义,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扩大人民币跨境存贷款业务范围。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关键在于短期内迅速扩大人民币境外存款规模以及对外贷款规模。可借鉴中国银行在肯尼亚的清算业务开展路径,基于肯与南非的地域趋同性,发挥中资银行海外机构的清算代理行的作用,加快人民币全球清算和结算网络的形成,从而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更好更快发展。
加快确立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截至2014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已与26个境外央行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规模约2.65万亿元人民币,但尚未与北美洲和非洲国家和地区签署本币互换协议。因此加快与非洲国家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将有助于降低美元汇率波动风险,推动双边贸易的发展。
拓展海外人民币融资产品。鼓励非洲地区中资外资银行从香港、伦敦市场获取或直接向人民银行申购银行间债券,建立人民币对当地货币的报价机制,帮助境外企业降低汇兑风险,便捷化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为企业募集资金提供更多选择。
(作者单位: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