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社会语言中产生了许多新词,“美女”算是其中之一,因为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女”了,而是几乎泛指一切女性。“美女”一词的滥用,似乎发端于文学界,所谓“美女作家”。当从文学自身寻找价值比较艰难的时候,从语言学角度去寻找,反而显得容易些了,这也许可以算作中国文学对于语言学的新贡献吧。继女作家统统被称为“美女作家”之后,是电视上每出现一位女教授,都会被称为“美女教授”。现在到商场去买东西,都会有营业员凑上来问:“美女,买什么?”
在“美女”中,已经成为虚词,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美女”对语言学带来了新的挑战,那就是需要重新定义,“美”的内涵。如果从前称美女是对女性美的赞赏的话,现在已经完全沦为一种轻薄恶劣。而且,从前的人含蓄,似乎很少在口语中直呼一个人为“美女”,哪怕她真的是·个美女。这不是审美的个体差异问题。也不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特定审美现象,而是“美”字的滥用和美女称谓的泛化。就拿文化界来说,百姓对于知识界的面孔可能是存在着“阅读定势”的,一看没到丑的地步,“美女”一词就脱口而出了,所以,现在大家要区分的不是谁是“美女作家”,“美女教授”,而是谁不是“美女作家”,“美女教授”了。当特殊取代一般时,人们所做的就不是从一般中区别特殊,而是从特殊中区别一般了。
一个词汇的运用越是被泛化,意义也就越是被抽空。汉语中已经有很多词被用死掉了,属于一用就滥,一滥就死,比如文化,愿景等。在文化界死掉的词可能还有大师和伟大。评价一个文化人,一动就是大师,评价一件文化产品,一动就是伟大。一个二流作家可以被称为大师,一部三流小说可以称为伟大作品。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这个时代恰恰无大师,恰恰不伟大,才导致了“大师”与“伟大”词汇的泛滥。真正在大师辈出的伟大时代,“大师”与“伟大”这两个词是很少用的,大家在谦虚认真地思考,交流,而不是随随便便把大师和伟大的帽子一扣拉倒。只有目力不逮的人,才会到处乱扣大师与伟大的帽子。
法国大革命期间,人与人之间曾经相互称“公民”。苏联解体后,同志不好再称呼了,俄罗斯人不知所措,干脆称呼:男人。女人。于是,有人在喊一个人,却能引起半条街的回头率。“公民”居然可以成为一个称谓,这是多么滑稽的事情。男人和女人可以成为一种称谓,似乎是回到了对人的最本质,最普世的称谓层面,但也消解了语言的存在价值,实际上是语言的悲哀。“美女”的所显示的,也是语言的滑稽与悲哀,对于用词和称谓的不加节制,有一天也许会导致中国人只能相互称公民和男^女人的尴尬境地了。“美女”一词的泛化体现恰恰是语义的匮泛,以及词语尊严的下滑和人的漫不经心。
放任错误
伦敦是世界上最拥挤的城市之一,在拥挤程度最甚的街道上,车速甚至在12英里/小时之下。面对这种状况,伦敦政府开始对机动车收取拥堵费,当天或者之前交费每辆8英镑。
开始的—段时间,伦敦街道拥堵的状况有所好转,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拥堵又出现反弹。不久,拥堵达到了最大化,伦敦行车速度只能在8英里/小時以下。
原来,在收取拥堵费之前,许多私家车主觉得城市的拥堵也有自己的责任,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负罪感”,从而有意无意地减少驾车出行的时间。可是当他们交了8英镑的拥堵费之后,就认为自己为‘错误”付出了代价,驾车出行理直气壮,没有了“负罪感”。
很多时候,面对别人犯下的错误,我们总想让对方付出代价。可是,有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宽容甚至“放任”他的错误。只有这样,他才会产生内疚感,从而能长时间地记住这个错误,永远不犯同样的错误。
在“美女”中,已经成为虚词,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美女”对语言学带来了新的挑战,那就是需要重新定义,“美”的内涵。如果从前称美女是对女性美的赞赏的话,现在已经完全沦为一种轻薄恶劣。而且,从前的人含蓄,似乎很少在口语中直呼一个人为“美女”,哪怕她真的是·个美女。这不是审美的个体差异问题。也不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特定审美现象,而是“美”字的滥用和美女称谓的泛化。就拿文化界来说,百姓对于知识界的面孔可能是存在着“阅读定势”的,一看没到丑的地步,“美女”一词就脱口而出了,所以,现在大家要区分的不是谁是“美女作家”,“美女教授”,而是谁不是“美女作家”,“美女教授”了。当特殊取代一般时,人们所做的就不是从一般中区别特殊,而是从特殊中区别一般了。
一个词汇的运用越是被泛化,意义也就越是被抽空。汉语中已经有很多词被用死掉了,属于一用就滥,一滥就死,比如文化,愿景等。在文化界死掉的词可能还有大师和伟大。评价一个文化人,一动就是大师,评价一件文化产品,一动就是伟大。一个二流作家可以被称为大师,一部三流小说可以称为伟大作品。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这个时代恰恰无大师,恰恰不伟大,才导致了“大师”与“伟大”词汇的泛滥。真正在大师辈出的伟大时代,“大师”与“伟大”这两个词是很少用的,大家在谦虚认真地思考,交流,而不是随随便便把大师和伟大的帽子一扣拉倒。只有目力不逮的人,才会到处乱扣大师与伟大的帽子。
法国大革命期间,人与人之间曾经相互称“公民”。苏联解体后,同志不好再称呼了,俄罗斯人不知所措,干脆称呼:男人。女人。于是,有人在喊一个人,却能引起半条街的回头率。“公民”居然可以成为一个称谓,这是多么滑稽的事情。男人和女人可以成为一种称谓,似乎是回到了对人的最本质,最普世的称谓层面,但也消解了语言的存在价值,实际上是语言的悲哀。“美女”的所显示的,也是语言的滑稽与悲哀,对于用词和称谓的不加节制,有一天也许会导致中国人只能相互称公民和男^女人的尴尬境地了。“美女”一词的泛化体现恰恰是语义的匮泛,以及词语尊严的下滑和人的漫不经心。
放任错误
伦敦是世界上最拥挤的城市之一,在拥挤程度最甚的街道上,车速甚至在12英里/小时之下。面对这种状况,伦敦政府开始对机动车收取拥堵费,当天或者之前交费每辆8英镑。
开始的—段时间,伦敦街道拥堵的状况有所好转,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拥堵又出现反弹。不久,拥堵达到了最大化,伦敦行车速度只能在8英里/小時以下。
原来,在收取拥堵费之前,许多私家车主觉得城市的拥堵也有自己的责任,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负罪感”,从而有意无意地减少驾车出行的时间。可是当他们交了8英镑的拥堵费之后,就认为自己为‘错误”付出了代价,驾车出行理直气壮,没有了“负罪感”。
很多时候,面对别人犯下的错误,我们总想让对方付出代价。可是,有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宽容甚至“放任”他的错误。只有这样,他才会产生内疚感,从而能长时间地记住这个错误,永远不犯同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