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高考全国历史考试大纲提出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考核目标要求。其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考核的基础能力,如要进一步进行拆分,获取信息的能力则是基础的基础。因为,只有获取了信息才有可能对信息进行解读,获取不了信息就根本无法进行解读,也就根本无法准确解题。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学生如果不注意从题中获取全面、充分的有效信息,就不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按这一道理来讲,获取来的信息就是“米”,有了“米”才能“做饭”(解题)。因此,获取信息是高考解题的第一步,对高考解题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但在实际的大脑思维过程中,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并不是完全分割的,而是相互交叉的一个过程,故不能将二者完全分裂开来。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另一个是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其实,从主动性这一角度来讲,“获取”信息没有“提取”信息表达得准确。故在本文中使用“提取”这一词语。根据以上的描述,很多同学就会有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有效信息?怎么对有效信息进行提取?下面笔者就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一分析。
一、信息
信息指音讯、消息、通信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人们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具体到高中历史学科中,信息指文本材料、图形、表格、符号、数据等。
二、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指信息中对某一主体完成某一任务有用的内容。随着互联网等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现代社会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对我们解决某一问题或学习、生活有帮助的信息就是有效的信息。目的、问题、价值主体等不同有效信息的内容也就不同。具体到高中历史学科中,有效信息就是指对正确解题有帮助作用的信息。
三、如何提取有效信息——“材料选项集合相交法”
提取有效信息,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灵活的头脑。笔者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总结出了针对历史选择题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材料选项集合相交法”。
历史选择题的命题形式一般是“材料 设问 选项”。“材料选项集合相交法”是借用数学中的集合概念把材料、选项分别看成一个信息集合。我们要做的是先分别将材料和选项中的信息全部提取出来,然后将材料信息集合和选项信息集合中有联系的部分找到。有联系的这部分信息就是材料信息集合和选项信息集合相互交叉的部分——交集,也就是对解题有帮助的有效信息。实际上,找相交集合的过程就是排除干扰信息的过程。掌握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将材料信息集合和选项信息集合中有联系的部分找到”,找的过程中有时还需要对信息进行解读和处理。正如上面所说,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并不是完全分开的。实际上,寻找材料信息集合和选项信息集合交集的过程,就是利用教材知识将材料信息集合和选项信息集合分别进行判读、推理,找出表面信息背后的本质,再根据设问将二者连接起来,将有联系的部分提取出来。设问在中间起桥梁作用。具体如下图所示。
例1(2016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1题)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
解析:该题材料中的信息有:“中国传统家族”、“‘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选项中的信息有:“家族和睦”、“等级秩序”、“贵族世袭”、“宗法观念”。进一步分别对材料中的信息和选项中的信息进行判读、推理:“‘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体现了长子、长孙的重要性,其中最重要的是“长”字。“家族和睦”体现了家族内部的相处状态;“等级秩序”体现了根据宗法制形成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贵族世袭”体现的是贵族世代继承祖先的权力;“宗法观念”中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将二者信息集合进行对比可发现选项D中的信息与材料中的信息有交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例2(2016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5题)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解析:该题材料中的信息有:“明末思想家李贽”、“狂狷之士”、“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选项中的信息有:“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进一步分别对材料中的信息和选项中的信息进行判读、推理:“狂狷之士”、“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以上这些信息说明李贽不按常理出牌,行为举止与封建传统不符合;批判儒家思想;提倡男女平等。“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说明李贽对儒家和佛教认可,想推动二者发展;明代时期,妇女地位低下,“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说明李贽认可妇女应该处于低下的地位;“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说明对封建传统制度不满;“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说明渴望超脱世俗。将二者信息集合进行对比可发现选项C中的信息与材料中的信息有交集,较吻合。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其实,从主动性这一角度来讲,“获取”信息没有“提取”信息表达得准确。故在本文中使用“提取”这一词语。根据以上的描述,很多同学就会有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有效信息?怎么对有效信息进行提取?下面笔者就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一分析。
一、信息
信息指音讯、消息、通信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人们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具体到高中历史学科中,信息指文本材料、图形、表格、符号、数据等。
二、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指信息中对某一主体完成某一任务有用的内容。随着互联网等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现代社会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对我们解决某一问题或学习、生活有帮助的信息就是有效的信息。目的、问题、价值主体等不同有效信息的内容也就不同。具体到高中历史学科中,有效信息就是指对正确解题有帮助作用的信息。
三、如何提取有效信息——“材料选项集合相交法”
提取有效信息,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灵活的头脑。笔者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总结出了针对历史选择题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材料选项集合相交法”。
历史选择题的命题形式一般是“材料 设问 选项”。“材料选项集合相交法”是借用数学中的集合概念把材料、选项分别看成一个信息集合。我们要做的是先分别将材料和选项中的信息全部提取出来,然后将材料信息集合和选项信息集合中有联系的部分找到。有联系的这部分信息就是材料信息集合和选项信息集合相互交叉的部分——交集,也就是对解题有帮助的有效信息。实际上,找相交集合的过程就是排除干扰信息的过程。掌握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将材料信息集合和选项信息集合中有联系的部分找到”,找的过程中有时还需要对信息进行解读和处理。正如上面所说,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并不是完全分开的。实际上,寻找材料信息集合和选项信息集合交集的过程,就是利用教材知识将材料信息集合和选项信息集合分别进行判读、推理,找出表面信息背后的本质,再根据设问将二者连接起来,将有联系的部分提取出来。设问在中间起桥梁作用。具体如下图所示。
例1(2016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1题)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
解析:该题材料中的信息有:“中国传统家族”、“‘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选项中的信息有:“家族和睦”、“等级秩序”、“贵族世袭”、“宗法观念”。进一步分别对材料中的信息和选项中的信息进行判读、推理:“‘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体现了长子、长孙的重要性,其中最重要的是“长”字。“家族和睦”体现了家族内部的相处状态;“等级秩序”体现了根据宗法制形成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贵族世袭”体现的是贵族世代继承祖先的权力;“宗法观念”中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将二者信息集合进行对比可发现选项D中的信息与材料中的信息有交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例2(2016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5题)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解析:该题材料中的信息有:“明末思想家李贽”、“狂狷之士”、“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选项中的信息有:“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进一步分别对材料中的信息和选项中的信息进行判读、推理:“狂狷之士”、“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以上这些信息说明李贽不按常理出牌,行为举止与封建传统不符合;批判儒家思想;提倡男女平等。“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说明李贽对儒家和佛教认可,想推动二者发展;明代时期,妇女地位低下,“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说明李贽认可妇女应该处于低下的地位;“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说明对封建传统制度不满;“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说明渴望超脱世俗。将二者信息集合进行对比可发现选项C中的信息与材料中的信息有交集,较吻合。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