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低头胡辣汤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y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结婚,就很少回娘家了。一来婆家人丁少,逢年过节少不了舍爹娘陪公婆。二是老妈不太会做饭,每次回去都要操持一天三顿,累到不想动弹。有了孩子,更是多了不回的理由。由此,思乡之情愈加浓厚。小城有没有变了模样,那条被废水欺负的小河是否恢复了原貌?通往火车站的那条马路是否还人烟稀少?总是想啊想的,想到恨不能立刻抛了老公孩子,一个人回家看看。但,那是不、现、实的。
  唯有吃,是最好的安慰。
  然而,吾乡食物,甚为粗糙。粗糙到旁人在数说自己家乡面点如何精致大盘鸡如何美味时,俺在心底默默地把老家食物过了一遍,张了张口,又闭上了。从煎包、糖糕、焖子、壮馍,到羊肉汤、酥鸡、烧牛肉,无一不是粗蛮大汉的果腹之物,或厚重壮实,或酥烂鲜香,样样都是利于囫囵吞咽的“快消”食品。
  胡辣汤与面泡的,也是。
  老家土语,喜欢把“子”说成“的”,裤子叫“裤的”,筷子叫“筷的”,炸的面泡自然也就被称为“面泡的”了。面泡长得很像小个儿的胖葫芦,矮矮扁扁一只,厚墩墩的腰部是筷子钳过的痕迹。做的时候需要把面和成有弹性的稠面糊,里头添一点点盐和酵母。然后,摔面。这是炸面泡里最重要的工序。摔面需要很好的臂力,双手把面糊托起,重重摔向盆中,反复多次,直摔得面身满是气泡,就可以开炸了。左右手各掌一根筷子,绞起一个面团,快速丢进油锅,热腾腾的锅里,眼见着那团面底部变黄,顶部绵白,就像吹起了一个拳头大的肥皂泡,这时把它掉个个儿,再炸一炸,全身变得焦黄时,就可以出锅了。撕开松软的面泡,里面满满的都是米黄色的小蜂窝,咬一口,外酥内软,口齿留香。
  单吃面泡,可以蘸蒜汁。但要称得上绝配的,肯定是胡辣汤了。济南的早点也有胡辣汤在售卖,有发小慕名到我家附近来喝,只尝了一口,便放下了。那口感,实在寡淡。胡辣汤定要酸酸辣辣才好喝。
  读高中时,时常下了早课,去学校附近的早点摊,要一斤面泡,一碗胡辣汤,趁热呼噜呼噜喝下,直吃得鼻尖沁出汗珠,肚里仿佛塞了一团小火炉,才觉得爽快。
  那时的胡辣汤可真是美味,看起来灰突突一碗面汤,搅一搅,粉条、花生、豆腐皮、海带丝……边喝边吃,快意无比。胡椒的辣感是冲,但吃过之后通体舒泰,没有辣椒的那种刺激,再加上汤的粘稠感,醋里的酸甜味道,吹着清晨的小凉风,看着四周热腾腾的氤氲白气,满满的都是烟火气息。
  最适合做胡辣汤的是粗面。添了水,把它揉成光滑的面团,在清水里泡一夜。第二天一早,反复搓洗,就出来面筋了,那种面筋与凉皮处理后的面筋不同,是白白的,细长条的,软软的,又有些韧劲儿,口感要软许多。洗面筋的水是用来做汤的,所以也有“洗胡辣汤”的说法。
  洗出来面筋,就可以开火煮汤了,然后逐一加进去面筋、泡好的花生豆、泡软的地瓜粉条儿、洗好切细的海带丝儿,细软的豆腐皮细丝儿,还有加肉丝儿、虾皮儿的,那就是另种滋味了。
  煮的时候要盯着锅随时搅一搅,面汤稠的话很容易糊锅底。锅开了,氤氲的白气散去,出来的是一锅白汤,没什么味道。这时,加进去适量的盐、胡椒和醋,能治伤风感冒的胡辣汤就可以上桌了。
  我在做胡辣汤时,会洒满满一层胡椒粉,配上带有甜香的老陈醋,酸辣鲜爽,喝了的滋味,舒坦!
  村上龍在《孤独美食家》里说,“只有食物能到达你的灵魂深处”。美食,并不只是用来果腹的。当心情与美食合二为一,当你吃到了自己想念的食物,当你品尝到了那种家乡的滋味,快乐就会从胃部慢慢散发出来,上溢到你的嘴角。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