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萧红作为东北作家群的代表,是民国时期四大才女。本文立足于萧红的个体生命历程、代表作品以及许鞍华导演的电影作品《黄金时代》进行作家--文本--剧本--电影的解构。从现代文学研究与影像表达两大领域,探索作家生平的艺术化影像呈现。
关键词:影片《黄金时代》;萧红;电影艺术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01
一、萧红的生平与电影呈现
电影的第一镜是东北的茫茫雪地,银幕上传来萧红的扮演者汤唯的旁白,对作家孤寂的童年着力刻画。在第一场的画面中,色调又采用与白色对比度十分强烈的黑色,渲染一种悲怆的气氛。艾布拉姆斯在文学四要素理论中提出:作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与剖析。可以说,父亲角色的缺失,使她的一生踏上了不停追寻美、追寻阳光的征途。电影的画面设计也高度契合萧红的生命历程。以白色强调冰冷、无助的感受。声、画两大影视元素共同向观众传递出女作家萧红在生命原初状态下的一种隐忍与无奈。
第34场中,萧军出现在东兴顺旅馆的走廊里。这一幕,我们无法获知当年两人的真实状态。毋庸置疑的是,这一次见面,是二萧生命中无法抹去的记忆。文学史,尤其是东北作家群的历史书写中,这两个名字将长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
影片的后半段,萧红甚至进入了“死亡”状态,不再依照顺叙的方式组织时空。将作家置于已死的时空,反复合并回忆与现实。这与开场的独白形成了有力的映照,突破时间线索,将一幅作家生活的图景生动有力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二、电影素材的艺术化处理
通过对萧红的生命经历的研读笔者发现,黄金时代仅仅选取了萧红生平的一部分,主要围绕萧红的兩部巅峰之作——《生死场》与《呼兰河传》。在剧本创作中,极力刻画萧红在受到主流文艺理论家的贬斥之后的个体情感经历。这样,突出了萧红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宣扬了其文学观念的正确性。同时,也忽略了萧红早期创作及生活中的思想波动。
萧红的第一部短篇作品《王阿嫂的死》以及《黄河》、《汾河的圆月》、《无题》等作品在影片《黄金时代》的剧本中皆寻觅不到其痕迹。笔者在梳理萧红的生命历程中发现,电影的蓝本——萧红的一生有许多故事,编剧李樯在创作过程中,舍弃了萧红青年时期参与学生运动的素材。
影片《黄金时代》以女作家萧红的两部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为主线,将其著作的接受史以及其创作论作为影片叙述的重点。法国电影理论家米特里认为,作为一种表现手段的影像,以影像的序列(即符合逻辑和辩证的编排)构成一种语言。的确,通过素材的剪辑,影片《黄金时代》的叙事超越了时间顺序,形成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效果。这部电影运用蒙太奇平行手法,贯穿影片的主要线索为萧红的真实生命历程;次要线索为友人对其生活的回忆。在艺术表现上,回忆的段落以人物独白或人物动作的空镜头居多,生活的部分则基本采用声画结合的方式。
平行蒙太奇手法的使用,极大地的丰富了影片《黄金时代》的叙事容量。影片采用萧红生前友人的讲述,将史料中记载的作家生平得以完整地呈现在观众的视野中。电影是一种审美的影像作品,该片突破了以往人物传记题材电影叙事的局限,大胆地将电影叙事手法融入创作,令观众形成新的审美体验。
霍建起导演曾经拍摄过电影《萧红》。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与其相比,在艺术呈现上,更具有纪录片的美学特征。电影《黄金时代》当中,演员间的台词对话设计,在有关学术论著中可以发现出处。尤其是回忆蒙太奇中,每位演员的台词基本来自于当事者所留下的散文篇章或者是回忆录。
三、管窥电影《黄金时代》之创作立场
电影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是人类对世界的审美活动,在影像语言上富有艺术性和技巧性。创作主体在创作时势必会将个人观念带入作品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创作者在创作初期对事物的立场与态度往往会影响作品的内容。
《黄金时代》是一部为萧红“正名”的力作。它将萧红的一生以直观感受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这种感受,恰恰就是影片在创作时的立场。从传统文化的视角来看待萧红的人生,我们可能会听到一些负面的声音。在《黄金时代》中,编剧李樯将萧红的文章《回忆鲁迅先生》具象化,还原作家的精神状态。这一处理,尽可能地摒除后世研究者的穿凿附会的反误,还原了一个最真实生动的女人萧红。作家骆宾基曾经在《萧红小传》中写道:我将与碧天蓝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在影片的结尾,编剧并未采用这段话作结也是如此。
《黄金时代》在创作时采用的几乎是一手、二手材料,使用当事者的作品作为证据,向影片的观众塑造一个最真实的萧红。史料成为创作的基础,剔除过多的个人情感,转而用技巧取得艺术上的成功。
可以说,《黄金时代》作为一部成功的影片,在创作上借鉴纪录片的艺术风格,融合电影的蒙太奇剪辑手段,并借鉴布莱希特的戏剧间离理论,颠覆传统的叙述规范,最终形成行云流水般的成熟作品。
参考文献:
[1]《黄金时代》 李樯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年10月第一版.
[2]《三联生活周刊》 2014年第40期 《拍戏是无中生有的自由》——专访《黄金时代》导演许鞍华;《一个作家的萧红》——专访黄金时代编剧及监制李樯.
关键词:影片《黄金时代》;萧红;电影艺术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01
一、萧红的生平与电影呈现
电影的第一镜是东北的茫茫雪地,银幕上传来萧红的扮演者汤唯的旁白,对作家孤寂的童年着力刻画。在第一场的画面中,色调又采用与白色对比度十分强烈的黑色,渲染一种悲怆的气氛。艾布拉姆斯在文学四要素理论中提出:作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与剖析。可以说,父亲角色的缺失,使她的一生踏上了不停追寻美、追寻阳光的征途。电影的画面设计也高度契合萧红的生命历程。以白色强调冰冷、无助的感受。声、画两大影视元素共同向观众传递出女作家萧红在生命原初状态下的一种隐忍与无奈。
第34场中,萧军出现在东兴顺旅馆的走廊里。这一幕,我们无法获知当年两人的真实状态。毋庸置疑的是,这一次见面,是二萧生命中无法抹去的记忆。文学史,尤其是东北作家群的历史书写中,这两个名字将长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
影片的后半段,萧红甚至进入了“死亡”状态,不再依照顺叙的方式组织时空。将作家置于已死的时空,反复合并回忆与现实。这与开场的独白形成了有力的映照,突破时间线索,将一幅作家生活的图景生动有力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二、电影素材的艺术化处理
通过对萧红的生命经历的研读笔者发现,黄金时代仅仅选取了萧红生平的一部分,主要围绕萧红的兩部巅峰之作——《生死场》与《呼兰河传》。在剧本创作中,极力刻画萧红在受到主流文艺理论家的贬斥之后的个体情感经历。这样,突出了萧红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宣扬了其文学观念的正确性。同时,也忽略了萧红早期创作及生活中的思想波动。
萧红的第一部短篇作品《王阿嫂的死》以及《黄河》、《汾河的圆月》、《无题》等作品在影片《黄金时代》的剧本中皆寻觅不到其痕迹。笔者在梳理萧红的生命历程中发现,电影的蓝本——萧红的一生有许多故事,编剧李樯在创作过程中,舍弃了萧红青年时期参与学生运动的素材。
影片《黄金时代》以女作家萧红的两部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为主线,将其著作的接受史以及其创作论作为影片叙述的重点。法国电影理论家米特里认为,作为一种表现手段的影像,以影像的序列(即符合逻辑和辩证的编排)构成一种语言。的确,通过素材的剪辑,影片《黄金时代》的叙事超越了时间顺序,形成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效果。这部电影运用蒙太奇平行手法,贯穿影片的主要线索为萧红的真实生命历程;次要线索为友人对其生活的回忆。在艺术表现上,回忆的段落以人物独白或人物动作的空镜头居多,生活的部分则基本采用声画结合的方式。
平行蒙太奇手法的使用,极大地的丰富了影片《黄金时代》的叙事容量。影片采用萧红生前友人的讲述,将史料中记载的作家生平得以完整地呈现在观众的视野中。电影是一种审美的影像作品,该片突破了以往人物传记题材电影叙事的局限,大胆地将电影叙事手法融入创作,令观众形成新的审美体验。
霍建起导演曾经拍摄过电影《萧红》。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与其相比,在艺术呈现上,更具有纪录片的美学特征。电影《黄金时代》当中,演员间的台词对话设计,在有关学术论著中可以发现出处。尤其是回忆蒙太奇中,每位演员的台词基本来自于当事者所留下的散文篇章或者是回忆录。
三、管窥电影《黄金时代》之创作立场
电影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是人类对世界的审美活动,在影像语言上富有艺术性和技巧性。创作主体在创作时势必会将个人观念带入作品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创作者在创作初期对事物的立场与态度往往会影响作品的内容。
《黄金时代》是一部为萧红“正名”的力作。它将萧红的一生以直观感受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这种感受,恰恰就是影片在创作时的立场。从传统文化的视角来看待萧红的人生,我们可能会听到一些负面的声音。在《黄金时代》中,编剧李樯将萧红的文章《回忆鲁迅先生》具象化,还原作家的精神状态。这一处理,尽可能地摒除后世研究者的穿凿附会的反误,还原了一个最真实生动的女人萧红。作家骆宾基曾经在《萧红小传》中写道:我将与碧天蓝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在影片的结尾,编剧并未采用这段话作结也是如此。
《黄金时代》在创作时采用的几乎是一手、二手材料,使用当事者的作品作为证据,向影片的观众塑造一个最真实的萧红。史料成为创作的基础,剔除过多的个人情感,转而用技巧取得艺术上的成功。
可以说,《黄金时代》作为一部成功的影片,在创作上借鉴纪录片的艺术风格,融合电影的蒙太奇剪辑手段,并借鉴布莱希特的戏剧间离理论,颠覆传统的叙述规范,最终形成行云流水般的成熟作品。
参考文献:
[1]《黄金时代》 李樯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年10月第一版.
[2]《三联生活周刊》 2014年第40期 《拍戏是无中生有的自由》——专访《黄金时代》导演许鞍华;《一个作家的萧红》——专访黄金时代编剧及监制李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