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在思维盲点处追问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受原有认知的负迁移,以及对数学概念孤立、肤浅的认知和对题目特殊性缺乏分析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会使思维出现停顿、凝固、僵化,即思维盲点。如果教师仅以引导者的身份,告知学生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被动接受,会阻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进一步发展。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将问题分解成一组紧密联系的小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条理的追问,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逐渐清晰认识,从而突破难点,起到“拨开雨雾见青天”之效。
【案例】小数的初步认识
师:刚才我们找了生活中的小数,还知道1.40米就表示1米4分米,这是平均分成10份的米尺,这里有小数吗?(将米尺图贴在黑板上)
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几分钟后……
生1:我知道上面有0.1米。
师:你能到上面指一指吗?
在学生所指之处板书0.1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40米中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分米,所以0.1米就是1分米。这里的1米平均分成了10份,每一份就是1分米,所以它是0.1米。
师:谁听明白他的意思了?
……
师: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就是0.1米,也可以写成1分米。所以1分米=0.1米。
师:这一段长度,除了用1分米和0.1米表示,它还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
生2: 米。1米平均分成了10份,每一份就是 米。
板:1分米= 米=0.1米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0.1米、1分米和 米都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一份。三个数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写法不同。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小数,知道以米作单位时小数各部分的含义。然而他们对小数只有初浅的了解,没有深入理解小数的含义,知道以米作单位时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分米,却不能将具体的分米数与小数联系起来,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加之学生缺少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因此在米尺图中让学生找出小数时,他们遇到了思维上的“盲点”,感觉很茫然,无从下手。片断中教师仔细聆听学生的回答,了解他们的知识起点,摸清思维脉络,顺着学生思路的层层追问,以启发思维,开拓思路,引领他们打通思维的“盲点”,一步一步探到概念的本质,理解0.1米这个小数的含义,自悟小数与整数及分数之间的联系。
二、在思维浅显处追问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限于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思维欠缺深度,难以透过问题的现象发现内在联系和规律,从而不能进一步进行思考。此时就需要教师通过环环相扣的追问,给学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搭设思维的跳板,将学生思维的注意力直指问题的关键处、实质处,避免学生的思维停留于表面,进一步激起学生创新的火花,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
【案例】认识整时
在学生会认7时、3时、6时后。
师:看来你们都会认整时了,现在我很快拨一个整时,你能马上说出是几时吗?
生:1时。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就是1时。
师:现在呢?
生:10时。
教师继续快速地拨到5时。
生:5时。
……
老师拨得越来越快,学生说得也越来越快,兴致越来越高。
师:你们怎么认得这么快呀?
沉默片刻后,有一学生举手了。
生:因为只要看时针就可以了,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师:为什么分针不用看。
生:因为分针都是指着12的,所以分针不用看,只要看时针就可以了。
师:这就是认整时的方法,你已经把它归纳出来了,真了不起。能将你的方法完整地说一遍吗?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在会认识整时后,因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流于思考问题的表面现象,只停留在具体的时间指认上,无法概括出认整时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现在我很快拨一个整时,你能马上说出是几时吗?”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会快速判断整时后,“你们怎么认得这么快呀?”适时追问以开启思维的闸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尝试归纳认整时的方法;学生的回答不够完整明确时,以“为什么分针不用看”“能将你的方法完整地说一遍吗?”引导学生的思维层层推进、步步完善,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在思维争议处追问
真正精彩的课堂不是异口同声的课堂,而是不同意见进行交流与争锋的舞台。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想法和理解,这些想法往往是学生独立思考后灵感的萌发、大胆的创意,也是张扬学生个性、深化学生思维的最佳契机。教师就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及时追问,让各种想法和观点在课堂上进行碰撞,以达到课堂信息的最大化、学生建构的自主化。
【案例】倍的认识
① ② ③ ④
★ ★ ★ ★
★ ★
★
★
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各组之间的倍数关系后追问。
师:③和④之间有没倍数关系?
学生一片哗然,开始议论纷纷。
师:哪些学生认为它们之间没有倍数关系?
很多学生举手了。
师: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1:因为我们前面讲的谁是谁的几倍,都是后面的数量比前的数量多,③和④两组数量一样多,所以不是倍数关系。
他的回答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赞同。
师:讲得好像有道理,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2:我不同意他的意见。谁是谁的几倍,都是把前面的数看成1份,后面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这里我们可以把第③组的个数看成1份,第④组也有这样的1份,所以是它的1倍。
师:他是把哪一组个数看成标准?
生:第③组。
师:还可以把第几组的个数看成标准?它们之间还有倍数关系吗?
生:如果把第④组看成1份,第③组的也有这样的1份,所以第③组的个数是第④组的1倍。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倍”的概念,加之学习过程接触的都是几倍数比一倍数多的事例,使学生受到惯性思维的限制,难以触及概念的本质属性。教师要善于抓住概念的本质,敏锐捕捉思维的争议点,以“③和④之间有没倍数关系?”追问出学生思维的“矛盾”,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两者有无倍数关系的强烈情绪。当学生意见不一时,教师不急于告知答案,而是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引导他们辨析、争论,选准突破口进行追问,帮助学生的思维清晰化、明朗化,引领他们的思考走向深入,帮助理解“倍”概念的内涵。
四、在思维错误处追问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是学生最朴实的思想、最真实的经验,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努力挖掘和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教学中可采取“将错就错”的策略,将学生的错误充分暴露,通过步步追问,机智、灵活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比较、辨析,得出矛盾的结论,最终推翻原先的错误观点,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本质特征。
【案例】解决问题
练习后教师呈现思考题:有一队小朋友在排队,有几人被树挡住,其中一个小朋友说:“我前面有9人,后面有5人。”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出现了三种计算方法:
生1:9+5=14(人)
生2:9+1+5=15(人)
生3:9+5-1=13(人)
师:这三种方法,到底哪种才是正确的?我们先来听听生1的想法吧。说一说你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
生1:9表示这个小朋友前面有9人,5表示这个小朋友后面有5人,一共有14人。
生4:这个说话的小朋友也在队伍里面,9是他前面的人,5是他后面的人,没有把他自己算进去。
师:那你认为怎么计算呢?
生4:要加上1。
师:也就是说你同意生2的方法?(指9+1+5=15(人))这道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
生4:9表示小朋友前的面9人,5表示小朋友后面的5人,1表示这个小朋友自己。
师:你们同意生4的说法吗?(转向生3)你同意吗?
生3:同意,我看错了。
师:你原来是怎么想的?
生3:我以为是从前面数,这个小朋友从前面数是第9个,从后面数他是第5个,这样的他数了2次所以要减1。
师:这一题呢?
生3:是这个小朋友没有数进去,所以要加1。
课堂中出现一些差错不足为奇,当学生出现差错时,教师要正确解读产生错误的原因,通过有效的追问,引导学生从错中求知,从错中探究。经分析,发现第一种方法是因能力不足而导致不能正确理解题意造成的错误,而第三种方法是因为题意理解马虎导致的,教学中教师合理分配好两者的反馈次序,让思维层次低的学生先表达思考的过程,通过追问将错误完全暴露出来,以找到错误的症结,在前者的启发下再由思维层次高的学生自述其思维的漏洞,让学生在相互更正、补充和完善中,理清思路,明朗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在思维延伸处追问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求掌握好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契机,当学生获得一定成果时适当地拓展引申,抓住学生的思维亮点及时追问,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数学研究从有限的课堂延伸至更广阔的时空,使他们的思维更具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
【案例】可能性
国庆快到了,两家超市都举行了一次性消费1000元,可以获一次抽奖机会的活动。(不呈现各奖项价钱)
师:如果你是顾客,你会选择哪一家超市消费,为什么?
生1:我会去第一家超市,因为这里抽奖一定能中。
师:有人去第二家超市吗,为什么都不愿意去?
生2:因为在第一家超市抽奖一定能中奖,而第二家超市抽奖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中奖。
生3:而且很可能不中奖。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3:转盘上大部分是谢谢惠顾,所以不中奖的可能性很大。
师:那么如果中奖的话,它们的中几等奖的可能性一样大吗?
生3:中四等奖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它所占的区域最大,然后是三等奖、二等奖,中一等奖的可能性最小。
出示不同奖项的价钱。
师:现在呢,你还会坚持原来的选择吗?
生4:我会选第二家,因为虽然它中奖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有中500元大奖的可能性。
师:在第一家有可能中500元大奖吗?为什么?
生4:不可能,因为上面没有500元的奖项。
当学生说出在第一家抽奖一定能中奖,在第二家抽奖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中奖后,似乎已完全应用了本课的新知,课堂教学已完成,然而教师并未止步,并把握契机借助此文本,“小题大做”,盘根问底。“你怎么知道的?”“那么如果中奖的话,它们的中奖可能性一样大吗?”问出了可能性的大小,促成拓展延伸;“现在呢,你还会坚持原来的选择吗?”问出了思维的变通性,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实现了课堂数学向生活数学的延伸,让学生在课堂结尾处形成一浪又一浪的思维高潮。
(作者单位:浙江玉环县清港镇中心小学)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受原有认知的负迁移,以及对数学概念孤立、肤浅的认知和对题目特殊性缺乏分析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会使思维出现停顿、凝固、僵化,即思维盲点。如果教师仅以引导者的身份,告知学生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被动接受,会阻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进一步发展。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将问题分解成一组紧密联系的小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条理的追问,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逐渐清晰认识,从而突破难点,起到“拨开雨雾见青天”之效。
【案例】小数的初步认识
师:刚才我们找了生活中的小数,还知道1.40米就表示1米4分米,这是平均分成10份的米尺,这里有小数吗?(将米尺图贴在黑板上)
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几分钟后……
生1:我知道上面有0.1米。
师:你能到上面指一指吗?
在学生所指之处板书0.1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40米中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分米,所以0.1米就是1分米。这里的1米平均分成了10份,每一份就是1分米,所以它是0.1米。
师:谁听明白他的意思了?
……
师: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就是0.1米,也可以写成1分米。所以1分米=0.1米。
师:这一段长度,除了用1分米和0.1米表示,它还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
生2: 米。1米平均分成了10份,每一份就是 米。
板:1分米= 米=0.1米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0.1米、1分米和 米都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一份。三个数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写法不同。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小数,知道以米作单位时小数各部分的含义。然而他们对小数只有初浅的了解,没有深入理解小数的含义,知道以米作单位时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分米,却不能将具体的分米数与小数联系起来,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加之学生缺少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因此在米尺图中让学生找出小数时,他们遇到了思维上的“盲点”,感觉很茫然,无从下手。片断中教师仔细聆听学生的回答,了解他们的知识起点,摸清思维脉络,顺着学生思路的层层追问,以启发思维,开拓思路,引领他们打通思维的“盲点”,一步一步探到概念的本质,理解0.1米这个小数的含义,自悟小数与整数及分数之间的联系。
二、在思维浅显处追问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限于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思维欠缺深度,难以透过问题的现象发现内在联系和规律,从而不能进一步进行思考。此时就需要教师通过环环相扣的追问,给学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搭设思维的跳板,将学生思维的注意力直指问题的关键处、实质处,避免学生的思维停留于表面,进一步激起学生创新的火花,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
【案例】认识整时
在学生会认7时、3时、6时后。
师:看来你们都会认整时了,现在我很快拨一个整时,你能马上说出是几时吗?
生:1时。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就是1时。
师:现在呢?
生:10时。
教师继续快速地拨到5时。
生:5时。
……
老师拨得越来越快,学生说得也越来越快,兴致越来越高。
师:你们怎么认得这么快呀?
沉默片刻后,有一学生举手了。
生:因为只要看时针就可以了,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师:为什么分针不用看。
生:因为分针都是指着12的,所以分针不用看,只要看时针就可以了。
师:这就是认整时的方法,你已经把它归纳出来了,真了不起。能将你的方法完整地说一遍吗?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在会认识整时后,因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流于思考问题的表面现象,只停留在具体的时间指认上,无法概括出认整时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现在我很快拨一个整时,你能马上说出是几时吗?”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会快速判断整时后,“你们怎么认得这么快呀?”适时追问以开启思维的闸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尝试归纳认整时的方法;学生的回答不够完整明确时,以“为什么分针不用看”“能将你的方法完整地说一遍吗?”引导学生的思维层层推进、步步完善,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在思维争议处追问
真正精彩的课堂不是异口同声的课堂,而是不同意见进行交流与争锋的舞台。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想法和理解,这些想法往往是学生独立思考后灵感的萌发、大胆的创意,也是张扬学生个性、深化学生思维的最佳契机。教师就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及时追问,让各种想法和观点在课堂上进行碰撞,以达到课堂信息的最大化、学生建构的自主化。
【案例】倍的认识
① ② ③ ④
★ ★ ★ ★
★ ★
★
★
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各组之间的倍数关系后追问。
师:③和④之间有没倍数关系?
学生一片哗然,开始议论纷纷。
师:哪些学生认为它们之间没有倍数关系?
很多学生举手了。
师: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1:因为我们前面讲的谁是谁的几倍,都是后面的数量比前的数量多,③和④两组数量一样多,所以不是倍数关系。
他的回答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赞同。
师:讲得好像有道理,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2:我不同意他的意见。谁是谁的几倍,都是把前面的数看成1份,后面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这里我们可以把第③组的个数看成1份,第④组也有这样的1份,所以是它的1倍。
师:他是把哪一组个数看成标准?
生:第③组。
师:还可以把第几组的个数看成标准?它们之间还有倍数关系吗?
生:如果把第④组看成1份,第③组的也有这样的1份,所以第③组的个数是第④组的1倍。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倍”的概念,加之学习过程接触的都是几倍数比一倍数多的事例,使学生受到惯性思维的限制,难以触及概念的本质属性。教师要善于抓住概念的本质,敏锐捕捉思维的争议点,以“③和④之间有没倍数关系?”追问出学生思维的“矛盾”,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两者有无倍数关系的强烈情绪。当学生意见不一时,教师不急于告知答案,而是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引导他们辨析、争论,选准突破口进行追问,帮助学生的思维清晰化、明朗化,引领他们的思考走向深入,帮助理解“倍”概念的内涵。
四、在思维错误处追问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是学生最朴实的思想、最真实的经验,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努力挖掘和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教学中可采取“将错就错”的策略,将学生的错误充分暴露,通过步步追问,机智、灵活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比较、辨析,得出矛盾的结论,最终推翻原先的错误观点,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本质特征。
【案例】解决问题
练习后教师呈现思考题:有一队小朋友在排队,有几人被树挡住,其中一个小朋友说:“我前面有9人,后面有5人。”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出现了三种计算方法:
生1:9+5=14(人)
生2:9+1+5=15(人)
生3:9+5-1=13(人)
师:这三种方法,到底哪种才是正确的?我们先来听听生1的想法吧。说一说你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
生1:9表示这个小朋友前面有9人,5表示这个小朋友后面有5人,一共有14人。
生4:这个说话的小朋友也在队伍里面,9是他前面的人,5是他后面的人,没有把他自己算进去。
师:那你认为怎么计算呢?
生4:要加上1。
师:也就是说你同意生2的方法?(指9+1+5=15(人))这道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
生4:9表示小朋友前的面9人,5表示小朋友后面的5人,1表示这个小朋友自己。
师:你们同意生4的说法吗?(转向生3)你同意吗?
生3:同意,我看错了。
师:你原来是怎么想的?
生3:我以为是从前面数,这个小朋友从前面数是第9个,从后面数他是第5个,这样的他数了2次所以要减1。
师:这一题呢?
生3:是这个小朋友没有数进去,所以要加1。
课堂中出现一些差错不足为奇,当学生出现差错时,教师要正确解读产生错误的原因,通过有效的追问,引导学生从错中求知,从错中探究。经分析,发现第一种方法是因能力不足而导致不能正确理解题意造成的错误,而第三种方法是因为题意理解马虎导致的,教学中教师合理分配好两者的反馈次序,让思维层次低的学生先表达思考的过程,通过追问将错误完全暴露出来,以找到错误的症结,在前者的启发下再由思维层次高的学生自述其思维的漏洞,让学生在相互更正、补充和完善中,理清思路,明朗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在思维延伸处追问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求掌握好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契机,当学生获得一定成果时适当地拓展引申,抓住学生的思维亮点及时追问,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数学研究从有限的课堂延伸至更广阔的时空,使他们的思维更具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
【案例】可能性
国庆快到了,两家超市都举行了一次性消费1000元,可以获一次抽奖机会的活动。(不呈现各奖项价钱)
师:如果你是顾客,你会选择哪一家超市消费,为什么?
生1:我会去第一家超市,因为这里抽奖一定能中。
师:有人去第二家超市吗,为什么都不愿意去?
生2:因为在第一家超市抽奖一定能中奖,而第二家超市抽奖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中奖。
生3:而且很可能不中奖。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3:转盘上大部分是谢谢惠顾,所以不中奖的可能性很大。
师:那么如果中奖的话,它们的中几等奖的可能性一样大吗?
生3:中四等奖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它所占的区域最大,然后是三等奖、二等奖,中一等奖的可能性最小。
出示不同奖项的价钱。
师:现在呢,你还会坚持原来的选择吗?
生4:我会选第二家,因为虽然它中奖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有中500元大奖的可能性。
师:在第一家有可能中500元大奖吗?为什么?
生4:不可能,因为上面没有500元的奖项。
当学生说出在第一家抽奖一定能中奖,在第二家抽奖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中奖后,似乎已完全应用了本课的新知,课堂教学已完成,然而教师并未止步,并把握契机借助此文本,“小题大做”,盘根问底。“你怎么知道的?”“那么如果中奖的话,它们的中奖可能性一样大吗?”问出了可能性的大小,促成拓展延伸;“现在呢,你还会坚持原来的选择吗?”问出了思维的变通性,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实现了课堂数学向生活数学的延伸,让学生在课堂结尾处形成一浪又一浪的思维高潮。
(作者单位:浙江玉环县清港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