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 十一世紀以前的九章算術經過轉輾傳鈔,錯誤與脫落的字很多,宋元豐中,秘書省刻算經十書時,雖然曾經請李籍等“鉤校”過,誤文奪字還是不能避免,後來的刻本與抄本,非但不能改善,而且因為籌算失傳,九章術文難以瞭解,文字的混亂現象比以前更厲害了,我們研究數學史的,若不通過校勘工作,決不能發掘古代數學的真意,現在通行板本的九章算術都是孔氏微波榭本的翻印本,是經過戴震校勘過的,但是戴震沒有做好他的工作,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十一世紀以前的九章算術經過轉輾傳鈔,錯誤與脫落的字很多,宋元豐中,秘書省刻算經十書時,雖然曾經請李籍等“鉤校”過,誤文奪字還是不能避免,後來的刻本與抄本,非但不能改善,而且因為籌算失傳,九章術文難以瞭解,文字的混亂現象比以前更厲害了,我們研究數學史的,若不通過校勘工作,決不能發掘古代數學的真意,現在通行板本的九章算術都是孔氏微波榭本的翻印本,是經過戴震校勘過的,但是戴震沒有做好他的工作,在有些地方,他自作聰明地硬把原本不錯的文字改掉,後來的讀者很容易給他蒙蔽而引起誤會,在九章算術方程章裏,消去一未知量項是用“直除”法的,劉徽注解釋“直除”法的應用也很清楚,戴震用明朝數學書(例如程大位算法統宗等)中所提倡互乘相消法去改寫劉徽注原文,犯了重大的錯誤,幸虧我們還有楊輝詳解九章演算法、永樂大典本與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九章算術作為依據,可以糾正他的錯誤。方程章第一問術文劉徽注,依據楊輝詳解九章演算法引與永樂大典本,都說:“先令右行上禾乘中行為齊同之意,為齊同者,謂中行直減右行也,從簡易,雖不言齊同,以齊同之意觀之,其義
其他文献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建构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时代趋势。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赋予“中国认识”元理论学科现代化人才、体制、内容、手段之能。依据学科赋能,建构过程中要与党的建设统筹,强化理念培养;与国家治理结合,健全体制支撑;与伟大实践融合,丰富内容解读;与科学创新匹配,打造数字传播,做到“理念—体制—内容—手段”的全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统领下,中西部高等教育须锚定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障、以扎根中国大地为基本路向、以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要任务、以追求教育公平为奋斗势能和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愿景旨归的发展向度。当前中西部高等教育仍面临人才培养体系的自主优势欠佳、学科建设的创新驱动效力薄弱、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结构失衡以及对外交流合作的支撑性基础要素薄弱等问题,对中西部高等教育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论断,也向教育研究领域提出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大理论课题。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的独特内涵: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二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三是坚持人民至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以高质量发展
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中国式义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凸显均衡性与可及性两个核心特征。这既是中国式义务教育现代化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也是为其他国家发展义务教育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的范本。在提升义务教育均衡性方面,国家通过强有力的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和优质均衡督导评估工作逐步将均衡发展的理念落实落地,在十余年间实现了从非均衡到基本均衡的重大跨越,但仍存在过程简单化、评估功能工具化和评估效果折扣化等问题。在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的一次重要探索,蕴含典型的历史逻辑,既有世界教育现代化的普遍特点,更具备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典型特色。高水平普及、高质量公平、高智能信息化、高标准课程、高素质教师和高效能治理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在品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在立德树人、优质公平、人才培养、服务发展、国家交流、教师素质和治理水平等方面具有理论的先进性、实践的引领性和发展的方向性特征,将为世界教育现代化提供新思路
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讨论振兴乡村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议题。这一议题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振兴乡村教育有利于实现乡村人口“人的现代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以及有利于推动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笔者认为,振兴乡村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城乡统筹。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必须完善教育投入支撑体制,必须强调政策实施落实机制。
<正>黄书光: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选择与价值指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强力支撑。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提出,是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现代化持续变革的经验总结,也是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断进行教育现代化探索的历史选择。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蕴涵着新时代中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既是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也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难点。受社会发展的市场化导向和工具理性追求等外部因素以及乡村社会相对滞后的生活图式等内部因素交互叠加影响,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具有独特的政治逻辑、经济逻辑、人口逻辑、文化逻辑和生态逻辑,应紧扣“中国特点”“乡村特色”“现代水平”等发展指标,以政策驱动、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活方式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中国式现代化也为农村生活方式提供了新的选择,推动农村生活方式朝着文明化、绿色化和健康化的方向发展。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百年的非凡奋斗创造出来的,对推动各领域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