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钢琴伴奏具有较强实践性,不仅需要伴奏者弹奏技巧过硬,还需要其理论基础扎实。在现如今我们听到的钢琴作品中,不乏应用到古典钢琴作品中的伴奏织体,两者在表现形式上差异并不大,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古典钢琴作品演奏技巧经过不断发展和延续,就出现了今天我们熟知的钢琴伴奏。在钢琴伴奏织体中,“织体”的含义就是音乐技术理论与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它所展现出来的就是和声状态与音乐。织体的应用能够增强和声的立体感,进而对和声的各方面功能加以利用,让主旋律更加充实,当然,在钢琴演奏中音乐作品无旋律部分与旋律部分的关系也可以用织体来体现,伴奏织体的设计需要结合钢琴作品的旋律情绪而定。
关键词:古典钢琴作品 伴奏织体 钢琴伴奏 应用
现在,钢琴即兴伴奏是应用最广、最常见的一种演奏形式,在实际演奏中,需要演奏者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钢琴演奏技巧,如此才能熟练运用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将作曲理论知识、键盘和声手法以及钢琴演奏技巧三者之间巧妙联系在一起,增强钢琴作品的融合性、自然感与流畅度,所创作出的音乐作品,才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古典钢琴作品常用织体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有效应用,可大大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全面提升钢琴作品的词曲、形象以及音乐性格,在现代钢琴伴奏中古典钢琴伴奏织体中的代表性元素如琶音、柱式和弦等,应用极为广泛。本文全面剖析了古典钢琴作品中常用织体在钢琴伴奏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启发,充分体会到古典钢琴作品中常用织体的妙用。
一、古典钢琴作品常用织体
1.琶音
琶音在钢琴演奏中的表现形式为,将某一组和弦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连续、有序的弹奏出来,可做分解和弦理解。这种表现形式下的音响色彩连贯性、流畅性更高,且具有较强的歌唱性,在情感色彩浓厚的音乐作品中应用更能体现琶音元素的特点。琶音在钢琴演奏中通常作为伴奏形式存在,或者在乐曲旋律中的经过句、连接句部分出现。下面我们就从密集型、开放型两种琶音表现形式来详细阐述。
(1)密集型琶音
这种形式的琶音音区可以是两个八度或以上的和弦分解再加他的转位和弦{1}。这一伴奏织体在音乐伴奏中的音乐表现力极强。将其应用在钢琴伴奏中具有旋律线条上下起伏的特点,具有加强歌唱性与流动性。当歌曲节奏较强时,琶音就能够表现出汹涌澎湃的气势。
(2)开放型琶音
在钢琴伴奏过程中打破乐曲主旋律限制,进行和声的正确编配,将和声功能的和谐性特征充分展现出来,再巧妙配合弹奏,可呈现出不同或相同的音型。这样的琶音可以通过协和的和声色彩组织实现,用以产托主旋律,使弹奏的琶音更加自然靈活、自如开放。
2.柱状和弦
这种伴奏织体在钢琴演奏中的应用通常为三个音同时弹奏,所弹奏的音色明亮、整齐、清晰。演奏者可以用双手或单手同时整体的弹奏三个或以上的音,音型可包括转位、原位两种。柱状和弦在钢琴伴奏中的应用,通常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
(1)变化的柱状和弦
这种伴奏织体形式在实际应用中是需要以单纯柱状和弦为基础,基于此,弹奏出的和声音型更加丰富。这种和弦方式还可以做进一步细分,下面为大家一一介绍:其一,半分解和弦:在钢琴伴奏中,半分解和弦的用法多为,先进行和弦的低音区部分弹奏,再同时弹奏和弦的其他两个音,这种和弦方式的变化通常采用交替弹奏来实现{2}。其二,八度加柱状和弦:这种和弦方式表现出的和声音型更富层次性,音响效果具有丰满、密集等特征。左手八度音,右手和弦中可为纯和弦或为带旋律和弦。在实际弹奏中,应以左手八度为先,柱状和弦应后加入。这种和弦方式,不仅加强了八度音的协和性与融合性,又将柱状和弦拍点节奏明确清晰的特征充分展现出来。其三:低音加柱状和弦:这种和弦方式是八度根音加柱状和弦,这一伴奏音型多用于八二或四三拍的乐曲演奏中,左手弹奏一个低音加柱状和弦,在实际伴奏中需注意,将重拍放在低音上,将轻拍放在柱状和弦上,如此可提高伴奏整体的稳定性与平衡性,同时,让听众感受到低音声部的独立性。
(2)单纯柱状和弦
这种柱状和弦方式在钢琴伴奏中的应用具有声色饱满、清晰等特点,节奏拍点明快、简洁,乐曲风格鲜明,且可以将乐曲风格特点充分展现出来。这种和弦方式在歌颂性音乐题材及雄壮有力、刚健豪迈的进行曲中应用更为广泛。如我们都较为熟悉的《红星闪闪》中,就是比较典型的单纯柱状和弦方式应用曲目{3}。
二、伴奏织体的选择
首先,当我们在看到一个曲目后,应先用歌唱方式来感受歌曲中蕴含的情感,体会其旋律形式。如果曲目属于优美抒情类型,我们的第一反应明确和弦类型为分解式和弦伴奏织体;如果曲目属于雄壮有力、刚健豪迈类型,我们首先应想到应用柱状和弦伴奏织体更合适;如果曲目属于活泼、轻松类型,半分解伴奏织体是最佳选择。而我们选择伴奏织体形式完全是以曲目自身的歌词、表达的情绪、音乐旋律为依据。这里所说的旋律是指曲调,是音乐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是通过艺术构思实现的诸多乐音有节奏、有组织的运动,且乐音的该项运动具有较强的和谐性特征。旋律建立的基础即为节拍和调式,是将这些因素按照一定音量、时值、音高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声部,该声部具有较强逻辑性。中国作为一个容纳五十六个民族的人口大国,各民族、各地区人们所讲的语言,在音调上各不相同,发音表情、发音声调以及发音部位都存在较大差异,字音的高低走向也有很大差异,这就使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风格独具特色{4}。同时,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不管是声乐、器乐还是歌曲、戏曲中,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在中国几千的文化传承中,民族音乐这一曲调宝库中所蕴含的音乐形式极为丰富多彩。我国是由“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专业的音乐创作才开始走进大众视野,有了专业创作,才让民族音乐这一宝库更为充实,所以,在日常学习和练习中,我们应养成多看、多听的习惯,如此才能够对歌曲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所表达的情感有更准确的把握,进而才能更恰当地运用钢琴伴奏织体。如《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典型的进行曲式歌曲,遇到这种形式的曲目,我们第一想法就是采用柱式和弦伴奏织体;而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抒情曲目有《让我们荡起双桨》等,在钢琴伴奏是,采用分解和弦伴奏织体更为恰当。 其次,从曲目的曲式结构进行判断。当然,在我们日常听到的曲目中,大部分都是由多种伴奏织体组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准确分析出曲目的曲式结构,将每节音乐段落明确划分出来,对不同段落所表达的情绪进行有效梳理,然后在结合段落情绪恰当选择伴奏织体。就拿《歌声与微笑》这一曲目来说,具有二段体的鲜明特征,前段所表达的是活泼、欢快的情绪,因此在这部分伴奏时我们可以选择半分解和弦形式,以小调主和弦为主;后段所表达的情感以抒情为主,在钢琴伴奏中需转换伴奏织体,应选择分解式和弦形式,如此,整首曲目的编配就显得较为和谐、完整,也与歌曲不同曲段中虽表达的情感较为贴合{5}。
三、钢琴伴奏中的织体层次体现
近年来,我国的钢琴艺术在不断向着国民艺术发展,钢琴伴奏也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钢琴伴奏能将互相之间存在关联性的音乐元素融合为一体,进而呈现出不同的音乐效果。但与西方成熟的艺术体系相比,我国的钢琴伴奏艺术发展时间较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钢琴伴奏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局限于音乐作品,它在歌剧、舞蹈等表演中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能提高观众的审美体验。
1.钢琴伴奏中的审美价值
钢琴伴奏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良好的艺术修养在理解和体验钢琴伴奏时,能更好地进行情感体验。换句话说音乐作品作者与演奏者通过演奏同一部音乐作品,二者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对听众和演奏者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有重要的提升作用{6}。钢琴伴奏也会受到自身修养审美能力的影响,更好地展现作品情感。观众在欣赏钢琴表演时,除了要关注钢琴曲调本身的特点,还会深入感受音乐作品所包含的内容与情感。音符是音乐作品最重要的关键组成部分,而钢琴艺术伴奏就是指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伴奏的前奏通常能反映整个作品曲调所表达的情感,体现曲调的速度。伴奏与音乐的结合,使音乐作品更具有节奏感,更能体现音乐节奏的转变,使情感表达更加丰富。曲调结束时适当加入即兴弹奏还能升华音乐情感。总之,钢琴伴奏就应该包含丰富的情感、适当的节奏、较强的情感表现力和渲染力,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研究钢琴伴奏的审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钢琴伴奏艺术最主要的作用体现在烘托其他的艺术表现,其主导性较弱,因此人们会忽略对它的认识和研究。但近年随着钢琴艺术的发展,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了钢琴伴奏对音乐作品表演和其他形式表演的重要性。我国古代的音乐表演大多以丝竹管弦乐器为主,虽然呈现出了中国乐器和中国音乐作品的古典美,但随着现代音乐艺术的发展,单纯的传统乐器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配乐需求,而钢琴伴奏刚好能弥补我国传统乐器的不足,充分体现音乐作品的审美价值{7}。音乐作品演奏过程中,要重点注意钢琴伴奏的音调和力度,因此要深入感受伴奏的情感波动情况。不同的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钢琴伴奏的音量和音调也要随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如若在音乐作品表演的高潮选择低音的伴奏,那整个表演效果会大打折扣,听众也无法体会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若表演到需要宣泄情感的部分,则需要较大伴奏力度,同时要注意听众的情绪变化,适当调整伴奏音量,及时改变钢琴伴奏的力度。通过掌握钢琴伴奏的力度、音调和音量,可以提高听众的艺术审美能力。此外,适当加入和声能带给听众更直观、更震撼的艺术体验,更能促进艺术与情感的融合。但应正确选择和声,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主要包括和声布局和声节奏,以提高钢琴演奏的合理性和融入性,进而提高听众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增强情感体验。
2.钢琴伴奏在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中的织体层次体现
(1)钢琴伴奏与艺术歌曲
优秀的声乐作品一般都包含了丰富的情感且旋律优美,对于这种音乐作品的欣赏会超越国家和地区的限制。观众最喜欢的歌曲表演形式一般是歌曲演唱者与钢琴弹奏着合作共同完成。虽然钢琴伴奏的表现形式有区别于其他表演方式,但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因此,在歌曲的表演过程中应该在保证弹奏灵活性和歌曲表演完整性的基础上,将钢琴伴奏与歌曲演唱相融合,可以减少由各种随机因素,如嗓音、音响设备、演唱者应变能力等引起的问题,演奏者进行演奏时会更加注重技巧与配合度的问题,有利于掌握音乐作品演奏的节奏和旋律,对音乐信息和情感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措施,给观众和听众带来冲击,加强情感体验。
(2)钢琴伴奏与歌剧
歌剧是最具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它能加强歌曲与音乐之间的联系,更直观地展现作品情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8}。由于歌剧的表演形式比较复杂,体现的审美价值也不一样,因此钢琴伴奏的作用十分突出。不同的角色、剧情发展、情绪变化等都需要不同的伴奏。伴奏者需要掌握好人物及其情绪变化,及时转变伴奏力度与节奏,为观众呈现良好的表演。
(3)钢琴伴奏与流行音乐作品
流行音乐是大众接受度高的音乐,一般朗朗上口,内容通俗易懂,但往往其包含的艺术审美价值较低。而钢琴伴奏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可以将音乐作品中各声部重复声乐旋律进行织体与和弦的对位、分解,能有效弥补演唱者在演唱高潮出现的音域不足问题,进而为观众呈现较完美的表现形式。
因此,钢琴伴奏者音乐学习和发展过程中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钢琴伴奏的优点,掌握基本的和声技巧与钢琴以及伴奏的基本知识,综合演奏水平、钢琴音色、曲调类型等因素,选择正确合适的伴奏方式,提升自身钢琴伴奏能力,增强听众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共鸣。
四、古典钢琴作品常用织体在钢琴伴奏中的应用
以《祖国之恋》为例,分析在钢琴伴奏中古典钢琴作品常用伴奏织体的实际应用情况。
1.前奏
从这首曲目的前奏部分我们可以看出,演奏者左右手所选的和弦类型均为半分解和弦伴奏织体,与这一部分表达的情感形式相呼应,主旋律与和弦的配合相辅相成,左手低音声部根音保持两拍,这种方式所展现的音调色彩更具饱满性。右手采用分解和弦配合主旋律音调,在曲目第2小节第3拍中,左右手出现一个密集琶音连接,在主旋律与和弦配合中发挥了很好的衔接作用,且为后面的主旋律做好了铺垫。在第5-8小节中,可以看出主旋律节奏较为紧凑,且左手主要應用了密集型琶音伴奏织体,同时,右手主旋律在紧凑的节奏的推动下进行,整体音调优美、流畅。 2.第一乐段
在《祖国之恋》这首曲目中,第10-12小节中,右手采用了一系列分解和弦伴奏织体,和声的合理编配,将这首曲目独特的音响色彩充分体现出来。在整体演奏中,左手采用的单音简洁明了,将右手的主旋律衬托的更为轻快,使个乐段呈现出即特殊又简单大气的演奏效果。谱例中多采用十六分音符,且对休止符加以合理应用,让听众可以从节奏的旋律线条中感受到自如呼吸,不会过于紧凑压抑,旋律掌握恰如其分,让听者舒適,让演唱者可以将曲目中所蕴含的情感更好的抒发出来。
3.第二乐段
在《祖国之恋》这一曲目中的第16-18小节中,主旋律采用了密集型琶音伴奏织体。在16小节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右手弹奏了一组上行音节,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左手配合简单的单音做和声。17小节演奏之初采用了弱起的同音型反复,不仅加强了旋律声部的流动性,而且让伴奏和声更具丰富性,同时,让伴奏层更有厚度感,让音响色彩更加明确、清晰{9}。
4.尾奏
在结尾部分演奏者运用了八度加柱状和弦伴奏织体。左手所弹奏的八度颤音,增加了整个曲目的情绪感,在紧接着的演奏中,左右手所运用的都是八度三连音加八度音,前者可以营造出紧张气氛,让曲目演奏和声色彩更鲜明,更具代入感。在最后一小节中,演奏者左右手配合以一个八度颤音加柱状和弦伴奏织体来结束演奏,将曲目气势磅礴的旋律充分展现出来,而左手八度低音重拍具有较强稳定性,将这一曲目中波澜壮阔的情境充分体现出来。
结语
在钢琴伴奏中,合理运用钢琴伴奏织体,让其与曲目中所表达的情感融为一体,实现歌唱与伴奏旋律的有效融合,才能展现出更加完美的音乐作品。因此,合理运用钢琴织体,不仅体现在演奏技术上,也不是单纯的为演唱配上和声,而是要从作品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作品的歌词、旋律、情感等各方面,经过精心的构思才能实现的。
注释:
{1}刘雪颖. 古典钢琴作品常用织体在钢琴伴奏中的应用——以中国声乐作品《祖国之恋》为例 [J]. 戏剧之家, 2016(24).
{2}包代崧. 浅析古典钢琴伴奏织体在中国民歌即兴伴奏中的应用——以贝多芬《悲怆奏鸣曲》为例[J]. 青春岁月, 2015, 000(008).
{3}彭苍森. 浅谈钢琴即兴伴奏中织体的应用[J]. 北方音乐, 2016, 036(002).
{4}李辉. 钢琴伴奏中的织体层次和艺术审美[J]. 音乐时空, 2019, 000(014).
{5}杨亦美. 钢琴即兴伴奏中织体的应用研究[J]. 中国文艺家, 2019, 000(002).
{6}王士聪.浅谈胡廷江声乐作品中钢琴伴奏编配的织体运用[J].北方音乐,2019,39(22).
{7}徐颖.探讨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美学特征[J].艺术科技,2018,31(11).
{8}江岩.格里格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织体创作分析[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18,15(03).
{9}赵越.试论钢琴即兴伴奏中织体的应用原则[J]. 明日风尚, 2017(21).
关键词:古典钢琴作品 伴奏织体 钢琴伴奏 应用
现在,钢琴即兴伴奏是应用最广、最常见的一种演奏形式,在实际演奏中,需要演奏者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钢琴演奏技巧,如此才能熟练运用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将作曲理论知识、键盘和声手法以及钢琴演奏技巧三者之间巧妙联系在一起,增强钢琴作品的融合性、自然感与流畅度,所创作出的音乐作品,才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古典钢琴作品常用织体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有效应用,可大大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全面提升钢琴作品的词曲、形象以及音乐性格,在现代钢琴伴奏中古典钢琴伴奏织体中的代表性元素如琶音、柱式和弦等,应用极为广泛。本文全面剖析了古典钢琴作品中常用织体在钢琴伴奏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启发,充分体会到古典钢琴作品中常用织体的妙用。
一、古典钢琴作品常用织体
1.琶音
琶音在钢琴演奏中的表现形式为,将某一组和弦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连续、有序的弹奏出来,可做分解和弦理解。这种表现形式下的音响色彩连贯性、流畅性更高,且具有较强的歌唱性,在情感色彩浓厚的音乐作品中应用更能体现琶音元素的特点。琶音在钢琴演奏中通常作为伴奏形式存在,或者在乐曲旋律中的经过句、连接句部分出现。下面我们就从密集型、开放型两种琶音表现形式来详细阐述。
(1)密集型琶音
这种形式的琶音音区可以是两个八度或以上的和弦分解再加他的转位和弦{1}。这一伴奏织体在音乐伴奏中的音乐表现力极强。将其应用在钢琴伴奏中具有旋律线条上下起伏的特点,具有加强歌唱性与流动性。当歌曲节奏较强时,琶音就能够表现出汹涌澎湃的气势。
(2)开放型琶音
在钢琴伴奏过程中打破乐曲主旋律限制,进行和声的正确编配,将和声功能的和谐性特征充分展现出来,再巧妙配合弹奏,可呈现出不同或相同的音型。这样的琶音可以通过协和的和声色彩组织实现,用以产托主旋律,使弹奏的琶音更加自然靈活、自如开放。
2.柱状和弦
这种伴奏织体在钢琴演奏中的应用通常为三个音同时弹奏,所弹奏的音色明亮、整齐、清晰。演奏者可以用双手或单手同时整体的弹奏三个或以上的音,音型可包括转位、原位两种。柱状和弦在钢琴伴奏中的应用,通常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
(1)变化的柱状和弦
这种伴奏织体形式在实际应用中是需要以单纯柱状和弦为基础,基于此,弹奏出的和声音型更加丰富。这种和弦方式还可以做进一步细分,下面为大家一一介绍:其一,半分解和弦:在钢琴伴奏中,半分解和弦的用法多为,先进行和弦的低音区部分弹奏,再同时弹奏和弦的其他两个音,这种和弦方式的变化通常采用交替弹奏来实现{2}。其二,八度加柱状和弦:这种和弦方式表现出的和声音型更富层次性,音响效果具有丰满、密集等特征。左手八度音,右手和弦中可为纯和弦或为带旋律和弦。在实际弹奏中,应以左手八度为先,柱状和弦应后加入。这种和弦方式,不仅加强了八度音的协和性与融合性,又将柱状和弦拍点节奏明确清晰的特征充分展现出来。其三:低音加柱状和弦:这种和弦方式是八度根音加柱状和弦,这一伴奏音型多用于八二或四三拍的乐曲演奏中,左手弹奏一个低音加柱状和弦,在实际伴奏中需注意,将重拍放在低音上,将轻拍放在柱状和弦上,如此可提高伴奏整体的稳定性与平衡性,同时,让听众感受到低音声部的独立性。
(2)单纯柱状和弦
这种柱状和弦方式在钢琴伴奏中的应用具有声色饱满、清晰等特点,节奏拍点明快、简洁,乐曲风格鲜明,且可以将乐曲风格特点充分展现出来。这种和弦方式在歌颂性音乐题材及雄壮有力、刚健豪迈的进行曲中应用更为广泛。如我们都较为熟悉的《红星闪闪》中,就是比较典型的单纯柱状和弦方式应用曲目{3}。
二、伴奏织体的选择
首先,当我们在看到一个曲目后,应先用歌唱方式来感受歌曲中蕴含的情感,体会其旋律形式。如果曲目属于优美抒情类型,我们的第一反应明确和弦类型为分解式和弦伴奏织体;如果曲目属于雄壮有力、刚健豪迈类型,我们首先应想到应用柱状和弦伴奏织体更合适;如果曲目属于活泼、轻松类型,半分解伴奏织体是最佳选择。而我们选择伴奏织体形式完全是以曲目自身的歌词、表达的情绪、音乐旋律为依据。这里所说的旋律是指曲调,是音乐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是通过艺术构思实现的诸多乐音有节奏、有组织的运动,且乐音的该项运动具有较强的和谐性特征。旋律建立的基础即为节拍和调式,是将这些因素按照一定音量、时值、音高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声部,该声部具有较强逻辑性。中国作为一个容纳五十六个民族的人口大国,各民族、各地区人们所讲的语言,在音调上各不相同,发音表情、发音声调以及发音部位都存在较大差异,字音的高低走向也有很大差异,这就使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风格独具特色{4}。同时,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不管是声乐、器乐还是歌曲、戏曲中,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在中国几千的文化传承中,民族音乐这一曲调宝库中所蕴含的音乐形式极为丰富多彩。我国是由“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专业的音乐创作才开始走进大众视野,有了专业创作,才让民族音乐这一宝库更为充实,所以,在日常学习和练习中,我们应养成多看、多听的习惯,如此才能够对歌曲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所表达的情感有更准确的把握,进而才能更恰当地运用钢琴伴奏织体。如《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典型的进行曲式歌曲,遇到这种形式的曲目,我们第一想法就是采用柱式和弦伴奏织体;而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抒情曲目有《让我们荡起双桨》等,在钢琴伴奏是,采用分解和弦伴奏织体更为恰当。 其次,从曲目的曲式结构进行判断。当然,在我们日常听到的曲目中,大部分都是由多种伴奏织体组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准确分析出曲目的曲式结构,将每节音乐段落明确划分出来,对不同段落所表达的情绪进行有效梳理,然后在结合段落情绪恰当选择伴奏织体。就拿《歌声与微笑》这一曲目来说,具有二段体的鲜明特征,前段所表达的是活泼、欢快的情绪,因此在这部分伴奏时我们可以选择半分解和弦形式,以小调主和弦为主;后段所表达的情感以抒情为主,在钢琴伴奏中需转换伴奏织体,应选择分解式和弦形式,如此,整首曲目的编配就显得较为和谐、完整,也与歌曲不同曲段中虽表达的情感较为贴合{5}。
三、钢琴伴奏中的织体层次体现
近年来,我国的钢琴艺术在不断向着国民艺术发展,钢琴伴奏也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钢琴伴奏能将互相之间存在关联性的音乐元素融合为一体,进而呈现出不同的音乐效果。但与西方成熟的艺术体系相比,我国的钢琴伴奏艺术发展时间较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钢琴伴奏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局限于音乐作品,它在歌剧、舞蹈等表演中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能提高观众的审美体验。
1.钢琴伴奏中的审美价值
钢琴伴奏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良好的艺术修养在理解和体验钢琴伴奏时,能更好地进行情感体验。换句话说音乐作品作者与演奏者通过演奏同一部音乐作品,二者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对听众和演奏者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有重要的提升作用{6}。钢琴伴奏也会受到自身修养审美能力的影响,更好地展现作品情感。观众在欣赏钢琴表演时,除了要关注钢琴曲调本身的特点,还会深入感受音乐作品所包含的内容与情感。音符是音乐作品最重要的关键组成部分,而钢琴艺术伴奏就是指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伴奏的前奏通常能反映整个作品曲调所表达的情感,体现曲调的速度。伴奏与音乐的结合,使音乐作品更具有节奏感,更能体现音乐节奏的转变,使情感表达更加丰富。曲调结束时适当加入即兴弹奏还能升华音乐情感。总之,钢琴伴奏就应该包含丰富的情感、适当的节奏、较强的情感表现力和渲染力,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研究钢琴伴奏的审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钢琴伴奏艺术最主要的作用体现在烘托其他的艺术表现,其主导性较弱,因此人们会忽略对它的认识和研究。但近年随着钢琴艺术的发展,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了钢琴伴奏对音乐作品表演和其他形式表演的重要性。我国古代的音乐表演大多以丝竹管弦乐器为主,虽然呈现出了中国乐器和中国音乐作品的古典美,但随着现代音乐艺术的发展,单纯的传统乐器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配乐需求,而钢琴伴奏刚好能弥补我国传统乐器的不足,充分体现音乐作品的审美价值{7}。音乐作品演奏过程中,要重点注意钢琴伴奏的音调和力度,因此要深入感受伴奏的情感波动情况。不同的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钢琴伴奏的音量和音调也要随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如若在音乐作品表演的高潮选择低音的伴奏,那整个表演效果会大打折扣,听众也无法体会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若表演到需要宣泄情感的部分,则需要较大伴奏力度,同时要注意听众的情绪变化,适当调整伴奏音量,及时改变钢琴伴奏的力度。通过掌握钢琴伴奏的力度、音调和音量,可以提高听众的艺术审美能力。此外,适当加入和声能带给听众更直观、更震撼的艺术体验,更能促进艺术与情感的融合。但应正确选择和声,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主要包括和声布局和声节奏,以提高钢琴演奏的合理性和融入性,进而提高听众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增强情感体验。
2.钢琴伴奏在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中的织体层次体现
(1)钢琴伴奏与艺术歌曲
优秀的声乐作品一般都包含了丰富的情感且旋律优美,对于这种音乐作品的欣赏会超越国家和地区的限制。观众最喜欢的歌曲表演形式一般是歌曲演唱者与钢琴弹奏着合作共同完成。虽然钢琴伴奏的表现形式有区别于其他表演方式,但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因此,在歌曲的表演过程中应该在保证弹奏灵活性和歌曲表演完整性的基础上,将钢琴伴奏与歌曲演唱相融合,可以减少由各种随机因素,如嗓音、音响设备、演唱者应变能力等引起的问题,演奏者进行演奏时会更加注重技巧与配合度的问题,有利于掌握音乐作品演奏的节奏和旋律,对音乐信息和情感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措施,给观众和听众带来冲击,加强情感体验。
(2)钢琴伴奏与歌剧
歌剧是最具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它能加强歌曲与音乐之间的联系,更直观地展现作品情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8}。由于歌剧的表演形式比较复杂,体现的审美价值也不一样,因此钢琴伴奏的作用十分突出。不同的角色、剧情发展、情绪变化等都需要不同的伴奏。伴奏者需要掌握好人物及其情绪变化,及时转变伴奏力度与节奏,为观众呈现良好的表演。
(3)钢琴伴奏与流行音乐作品
流行音乐是大众接受度高的音乐,一般朗朗上口,内容通俗易懂,但往往其包含的艺术审美价值较低。而钢琴伴奏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可以将音乐作品中各声部重复声乐旋律进行织体与和弦的对位、分解,能有效弥补演唱者在演唱高潮出现的音域不足问题,进而为观众呈现较完美的表现形式。
因此,钢琴伴奏者音乐学习和发展过程中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钢琴伴奏的优点,掌握基本的和声技巧与钢琴以及伴奏的基本知识,综合演奏水平、钢琴音色、曲调类型等因素,选择正确合适的伴奏方式,提升自身钢琴伴奏能力,增强听众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共鸣。
四、古典钢琴作品常用织体在钢琴伴奏中的应用
以《祖国之恋》为例,分析在钢琴伴奏中古典钢琴作品常用伴奏织体的实际应用情况。
1.前奏
从这首曲目的前奏部分我们可以看出,演奏者左右手所选的和弦类型均为半分解和弦伴奏织体,与这一部分表达的情感形式相呼应,主旋律与和弦的配合相辅相成,左手低音声部根音保持两拍,这种方式所展现的音调色彩更具饱满性。右手采用分解和弦配合主旋律音调,在曲目第2小节第3拍中,左右手出现一个密集琶音连接,在主旋律与和弦配合中发挥了很好的衔接作用,且为后面的主旋律做好了铺垫。在第5-8小节中,可以看出主旋律节奏较为紧凑,且左手主要應用了密集型琶音伴奏织体,同时,右手主旋律在紧凑的节奏的推动下进行,整体音调优美、流畅。 2.第一乐段
在《祖国之恋》这首曲目中,第10-12小节中,右手采用了一系列分解和弦伴奏织体,和声的合理编配,将这首曲目独特的音响色彩充分体现出来。在整体演奏中,左手采用的单音简洁明了,将右手的主旋律衬托的更为轻快,使个乐段呈现出即特殊又简单大气的演奏效果。谱例中多采用十六分音符,且对休止符加以合理应用,让听众可以从节奏的旋律线条中感受到自如呼吸,不会过于紧凑压抑,旋律掌握恰如其分,让听者舒適,让演唱者可以将曲目中所蕴含的情感更好的抒发出来。
3.第二乐段
在《祖国之恋》这一曲目中的第16-18小节中,主旋律采用了密集型琶音伴奏织体。在16小节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右手弹奏了一组上行音节,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左手配合简单的单音做和声。17小节演奏之初采用了弱起的同音型反复,不仅加强了旋律声部的流动性,而且让伴奏和声更具丰富性,同时,让伴奏层更有厚度感,让音响色彩更加明确、清晰{9}。
4.尾奏
在结尾部分演奏者运用了八度加柱状和弦伴奏织体。左手所弹奏的八度颤音,增加了整个曲目的情绪感,在紧接着的演奏中,左右手所运用的都是八度三连音加八度音,前者可以营造出紧张气氛,让曲目演奏和声色彩更鲜明,更具代入感。在最后一小节中,演奏者左右手配合以一个八度颤音加柱状和弦伴奏织体来结束演奏,将曲目气势磅礴的旋律充分展现出来,而左手八度低音重拍具有较强稳定性,将这一曲目中波澜壮阔的情境充分体现出来。
结语
在钢琴伴奏中,合理运用钢琴伴奏织体,让其与曲目中所表达的情感融为一体,实现歌唱与伴奏旋律的有效融合,才能展现出更加完美的音乐作品。因此,合理运用钢琴织体,不仅体现在演奏技术上,也不是单纯的为演唱配上和声,而是要从作品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作品的歌词、旋律、情感等各方面,经过精心的构思才能实现的。
注释:
{1}刘雪颖. 古典钢琴作品常用织体在钢琴伴奏中的应用——以中国声乐作品《祖国之恋》为例 [J]. 戏剧之家, 2016(24).
{2}包代崧. 浅析古典钢琴伴奏织体在中国民歌即兴伴奏中的应用——以贝多芬《悲怆奏鸣曲》为例[J]. 青春岁月, 2015, 000(008).
{3}彭苍森. 浅谈钢琴即兴伴奏中织体的应用[J]. 北方音乐, 2016, 036(002).
{4}李辉. 钢琴伴奏中的织体层次和艺术审美[J]. 音乐时空, 2019, 000(014).
{5}杨亦美. 钢琴即兴伴奏中织体的应用研究[J]. 中国文艺家, 2019, 000(002).
{6}王士聪.浅谈胡廷江声乐作品中钢琴伴奏编配的织体运用[J].北方音乐,2019,39(22).
{7}徐颖.探讨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美学特征[J].艺术科技,2018,31(11).
{8}江岩.格里格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织体创作分析[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18,15(03).
{9}赵越.试论钢琴即兴伴奏中织体的应用原则[J]. 明日风尚, 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