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氢氯噻嗪和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ma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并探讨氢氯噻嗪和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与氨氯地平治疗,实验组则给予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压降幅略大,但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临床治疗方案中,氢氯噻嗪+氨氯地平方案与氨氯地平+缬沙坦方案的疗效并无太大差异,但后者用药安全性更高,不良反應较少,更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高血压 治疗 氨氯地平 氢氯噻嗪 缬沙坦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6-0107-01
  现阶段,临床在处治高血压患者时多选择联合用药方案,并将其作为临床首选以及基本用药方案。其中大部分患者往往需要不少于2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以控制血压[1],保持血压稳定。基于此,本文观察并探讨氢氯噻嗪和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0年8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入组患者病情均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相关诊断标准[2]相符,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61.2±4.4)岁。排除标准如下:(1)需要同时接受不少于三种降压药物治疗者;(2)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3)严重糖尿病、肺气肿、慢阻肺患者;(4)顽固性或者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与氨氯地平治疗,其中氢氯噻嗪给药量为12.5mg/d,氨氯地平给药量为5mg/d;实验组则给予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药物治疗,氨氯地平给药量为5mg/d,缬沙坦给药量为80mg/d。持续给药4周后若患者SeDBP仍然不低于90mmHg则两组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200例妇产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5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评分比较,实施护理措施前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评分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实施护理措施
<正>思维导图法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上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还能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有效提升学生上课积极性。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
汤其伟,男,汉族,中共党员,生于1963年4月,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1984年,汤其伟到郑州纺机工作后,从一名设计开发人员干起,历任设计室主任、郑纺机厂副厂长等职,现任郑州纺织机械股份
【摘 要】 目的:探讨腰椎小关节紊乱的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采用手法诊复、局部封闭、理疗等方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结果:本组46例,治愈25例,好转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48%。结论 腰椎小关节紊乱以青壮年为多,发病与职业、运动及退化有关,以预防为主,发病后采用综合保守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腰椎 小关节紊乱 保守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8 【文
【摘 要】 中药脱色方法:根据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别进行除去,包括:水提醇沉,醇提水沉,酸碱沉淀法。根据色素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除去。根据色素与有效成分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半化学吸附。沉淀法除去色素。絮凝剂法除去色素。膜分离去除色素:膜分离技术是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当膜两侧存在某种推动力(如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等)时,原料侧组分选择性的透过膜,以达到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