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闭固拒”到“依法力争”——晚清山东矿权交涉的两个片段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治年间洋商在山东进行了猖獗的私采盗挖矿产活动,地方官员不得不藉“深闭固拒”以应时。《胶澳租界条约》签订之后,为了帮助德商山东矿务制造公司圈占山东大片矿产,德国驻华外交机构不惜死缠硬磨,步步紧逼。清政府中央和地方官员则尽可能地进行了抗拒,其策略也从“深闲固拒”上升到“依法力争”,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清政府官员在国际化趋势下涉外办法与理念的演进。
其他文献
<正> 传统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思维运动。在笔者看来,这一观点只承认认知进化的线性积累,忽视了与之反向的认识运动。具体说来,它存在以下不足: 就认识结构两极的相互关系来说,它突出了主体对客体的映射和顺应,忽视了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和建构。传统观点强调:思维是对于存在的反映,即承认反映客观存在的意识和意
运动是现代政治的典型特征,公民权运动、追求理想状态和追求宗教-文化同一性的运动,构成现代政治的主要风景线。这些运动的意识形态,皆不足以为现代政治奠定基础。能够为现代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