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教育部制定出台的《“体育、艺术2 1项目”实验方案(试行)》,要求在小学教育阶段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但由于地方政府投入不足,体艺教育资源的硬件短缺,同时存在着体艺师资泛化,课程的随意化,体艺评价的单一化,体艺教学的统一化,体艺管理的放羊式等诸多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导致学校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难以开展,学生特长难以发挥。这种管理方式与教育部提出的要求是相悖的。
台州市椒江实验小学一直秉承阳光教育的理念,坚持“载德、促智、健身、立美”的育人目标,在学校生源剧增,运动场地不足、相关设施配备不足的困顿局面下,为达到教育部的要求,面对上述问题另辟蹊径,借助区校网调整将距学校300米左右的光明路小学并入该校,并因地制宜,将其改造成“阳光教育中心”,使之成为实施体艺教学的重要平台,为学校的体艺工作带来最大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我要学的,我就能体验到”“我有兴趣的,我就能选择到”“我想做的,我就有地方发挥”的教学理念引领下,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学校紧锣密鼓地实施体艺“2 1”工程。
整合资源,走出教育“孤岛”
学校投入280万建造阳光中心,中心占地面积4602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分为教学区域、活动区域和生活区域,拥有书法、美术、舞蹈、声乐、器乐等16个专用教室,开设了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以及100米直跑道。中心设立管理机构,分层分块负责,校长负责学校研究工作的整体部署及协调,学校选派一名副校长担任阳光中心主任,全面负责中心管理。阳光教育中心按责任设立了管理部、教研部和保障部等三个部门,实行分块负责、分层管理的科学化管理模式,达到求真务实、科学高效的目标,使体艺“2 1”工程能够落到实处。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打造师资劲旅。学校从提高体艺教学质量出发,逐步修订、健全和完善了班主任、教研组年级组、本校体艺教师和外聘教师的工作职责与考核等规章制度。学校建立起了本校教师和外聘教师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的协作机制,对全体体艺教师提出“转变观念、加强进修、提高水平、适应发展”的要求,同时实施“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提升,在活动中成长”的校本培训策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阳光教育中心”外聘教师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聘请校外体育艺术教育辅导机构(包括群艺馆、体艺俱乐部、专业培训中心)擅长体艺的教学老师;二是通过招募义工的方式聘请学有所长、热心学校工作的学生家长、社会人才;三是聘请电视台、文化馆、机关、部队的体艺干事。目前,已建立了有80人之多的外聘专业教师“人才库”,有力的弥补了学校体艺师资不足的问题。
开发课程,提供丰富“菜单”
学校采用问卷、座谈等形式,对学生、教师、家长进行调查,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实际需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开设不同类别的体艺项目,以满足各类学生需求。经过认真研究分析筛选之后,学校设置了国际象棋、跆拳道等11个体育项目和少儿拉丁舞、卡通漫画等17个艺术项目,并以“菜单”形式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自选”项目时,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意愿,项目认定后按学生自己的选择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以实现学生要学的就能体验到,有兴趣的就能选择到,想做的就有地方发挥的教育教学理念。
兼顾整体,构建目标体系。课题组根据国家的课程标准,组织各任课老师,邀请教科所、教研室专家进行指导,在分析、研究、评估的基础上,以一切满足学生发展为核心,制定各项目课程总目标、年级阶段目标以及每次集中训练的目标。
学校要求各项课程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来进行发掘和细化,更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体艺能力及水平差异。在目标中设置不同的标准,激发学生参与体艺学习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水平、技能上有所提高,获得成功的体验,以良好的心态愉悦地参加校内外的体艺活动。
科学引导,享受多彩“体艺”
相对来说,小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不强,故他们在选择课程时往往存在着偏差和困难,面对丰富多彩的“菜单”,都表现出感兴趣,却不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很好地做出选择。
为了让学生的选择从“随心”变得“理性”,学校进行了多维引导:每年都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和体育节,学生人人参与,自由报名参赛,师生共同担任评委,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同伴”,这是校园文化的“导”;对学生在本活动项目中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活动能力、个性天赋等进行观察,有针对性地进行诱导,并提供咨询,这是课程指导老师、班主任的“导”;为使家长与学校一致,我们通过家长学校作有关专题讲座等,指导家长引导孩子兴趣的正确方法,这是家长的“导”。但是我们一直认为,学生是选择的主体,学校的引导不带任何指令性色彩,学校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并尽全力创设条件,做到“我有兴趣的,我就能选择到”。
获得成功的喜悦是激发兴趣的最佳途径,而不断获得成功则是稳定、发展兴趣的桥梁。我们在体艺项目活动中设置不同的目标,寻找学生“最近发展区”。教师注意教学方法的优化,将情境法、练习法、展示法等多种方法穿插运用,优化组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为保证学习效果,学校实行了集中训练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
另外,教师更注意对学生守时惜时、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等品质的培养,使学生获得良好道德情感的体验。同时我们倡导“交流”,开辟富有创意的“阳光舞台”,即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搭建学生展示体育艺术特长的平台,达到以演促练、以赛促练的作用,让学生获得“我想做的,我就有地方发挥”的成功感。学校大课间体艺活动,在师傅领进门后,每个学生还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熟练地掌握所学特长。
多元评价,实现师生“共赢”
学校采取了“一校两制”制度,在建立健全公正、公平的制度体系上,考虑他们的特殊性,对体育艺术教师队伍实行鼓励评价机制。
多主体评价,包括教师自我评价、同事评价、领导评价及学生、家长评价;档案袋评价,我们收集教师的工作计划总结、典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多主体评价记录、教学实绩、科研成果、发表论文等相关资料,让教师感受自己的成长与进步;课堂教学评价,我们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教研沙龙活动,通过一系列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这三种方式能够更开放、多层面的评价教师,有效的激励教师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学生评价体系内容包括对学生参加体艺活动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进步程度、参与程度、情意表现与合作态度等等,重点突出评价的导向性、发展性、激励性。
档案袋评价,艺术类课程收集学生从某项任务开始到结束的典型作品,体育类课程记录学生各个阶段的训练表现以及能力水平,展示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作的努力,感受成长与进步;协商评价,主要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种评价方法,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的结果给学生写一段评语;等级评价,根据每项课程总目标及年段目标,课题组将每个项目划分为六个等级,并设置不同的达标要求。当学生达到一定的标准以后,通过学校体艺评委小组的考核颁发“体艺项目特长证书”,进行阶段性和总结性评价。这三种评价方式,提供了丰富的评价材料,使学生评价不拘泥于阶段目标,肯定了学生的技艺水平,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争取达到更高的水平,全面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张学球,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实验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高立凤
台州市椒江实验小学一直秉承阳光教育的理念,坚持“载德、促智、健身、立美”的育人目标,在学校生源剧增,运动场地不足、相关设施配备不足的困顿局面下,为达到教育部的要求,面对上述问题另辟蹊径,借助区校网调整将距学校300米左右的光明路小学并入该校,并因地制宜,将其改造成“阳光教育中心”,使之成为实施体艺教学的重要平台,为学校的体艺工作带来最大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我要学的,我就能体验到”“我有兴趣的,我就能选择到”“我想做的,我就有地方发挥”的教学理念引领下,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学校紧锣密鼓地实施体艺“2 1”工程。
整合资源,走出教育“孤岛”
学校投入280万建造阳光中心,中心占地面积4602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分为教学区域、活动区域和生活区域,拥有书法、美术、舞蹈、声乐、器乐等16个专用教室,开设了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以及100米直跑道。中心设立管理机构,分层分块负责,校长负责学校研究工作的整体部署及协调,学校选派一名副校长担任阳光中心主任,全面负责中心管理。阳光教育中心按责任设立了管理部、教研部和保障部等三个部门,实行分块负责、分层管理的科学化管理模式,达到求真务实、科学高效的目标,使体艺“2 1”工程能够落到实处。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打造师资劲旅。学校从提高体艺教学质量出发,逐步修订、健全和完善了班主任、教研组年级组、本校体艺教师和外聘教师的工作职责与考核等规章制度。学校建立起了本校教师和外聘教师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的协作机制,对全体体艺教师提出“转变观念、加强进修、提高水平、适应发展”的要求,同时实施“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提升,在活动中成长”的校本培训策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阳光教育中心”外聘教师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聘请校外体育艺术教育辅导机构(包括群艺馆、体艺俱乐部、专业培训中心)擅长体艺的教学老师;二是通过招募义工的方式聘请学有所长、热心学校工作的学生家长、社会人才;三是聘请电视台、文化馆、机关、部队的体艺干事。目前,已建立了有80人之多的外聘专业教师“人才库”,有力的弥补了学校体艺师资不足的问题。
开发课程,提供丰富“菜单”
学校采用问卷、座谈等形式,对学生、教师、家长进行调查,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实际需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开设不同类别的体艺项目,以满足各类学生需求。经过认真研究分析筛选之后,学校设置了国际象棋、跆拳道等11个体育项目和少儿拉丁舞、卡通漫画等17个艺术项目,并以“菜单”形式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自选”项目时,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意愿,项目认定后按学生自己的选择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以实现学生要学的就能体验到,有兴趣的就能选择到,想做的就有地方发挥的教育教学理念。
兼顾整体,构建目标体系。课题组根据国家的课程标准,组织各任课老师,邀请教科所、教研室专家进行指导,在分析、研究、评估的基础上,以一切满足学生发展为核心,制定各项目课程总目标、年级阶段目标以及每次集中训练的目标。
学校要求各项课程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来进行发掘和细化,更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体艺能力及水平差异。在目标中设置不同的标准,激发学生参与体艺学习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水平、技能上有所提高,获得成功的体验,以良好的心态愉悦地参加校内外的体艺活动。
科学引导,享受多彩“体艺”
相对来说,小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不强,故他们在选择课程时往往存在着偏差和困难,面对丰富多彩的“菜单”,都表现出感兴趣,却不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很好地做出选择。
为了让学生的选择从“随心”变得“理性”,学校进行了多维引导:每年都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和体育节,学生人人参与,自由报名参赛,师生共同担任评委,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同伴”,这是校园文化的“导”;对学生在本活动项目中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活动能力、个性天赋等进行观察,有针对性地进行诱导,并提供咨询,这是课程指导老师、班主任的“导”;为使家长与学校一致,我们通过家长学校作有关专题讲座等,指导家长引导孩子兴趣的正确方法,这是家长的“导”。但是我们一直认为,学生是选择的主体,学校的引导不带任何指令性色彩,学校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并尽全力创设条件,做到“我有兴趣的,我就能选择到”。
获得成功的喜悦是激发兴趣的最佳途径,而不断获得成功则是稳定、发展兴趣的桥梁。我们在体艺项目活动中设置不同的目标,寻找学生“最近发展区”。教师注意教学方法的优化,将情境法、练习法、展示法等多种方法穿插运用,优化组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为保证学习效果,学校实行了集中训练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
另外,教师更注意对学生守时惜时、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等品质的培养,使学生获得良好道德情感的体验。同时我们倡导“交流”,开辟富有创意的“阳光舞台”,即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搭建学生展示体育艺术特长的平台,达到以演促练、以赛促练的作用,让学生获得“我想做的,我就有地方发挥”的成功感。学校大课间体艺活动,在师傅领进门后,每个学生还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熟练地掌握所学特长。
多元评价,实现师生“共赢”
学校采取了“一校两制”制度,在建立健全公正、公平的制度体系上,考虑他们的特殊性,对体育艺术教师队伍实行鼓励评价机制。
多主体评价,包括教师自我评价、同事评价、领导评价及学生、家长评价;档案袋评价,我们收集教师的工作计划总结、典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多主体评价记录、教学实绩、科研成果、发表论文等相关资料,让教师感受自己的成长与进步;课堂教学评价,我们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教研沙龙活动,通过一系列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这三种方式能够更开放、多层面的评价教师,有效的激励教师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学生评价体系内容包括对学生参加体艺活动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进步程度、参与程度、情意表现与合作态度等等,重点突出评价的导向性、发展性、激励性。
档案袋评价,艺术类课程收集学生从某项任务开始到结束的典型作品,体育类课程记录学生各个阶段的训练表现以及能力水平,展示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作的努力,感受成长与进步;协商评价,主要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种评价方法,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的结果给学生写一段评语;等级评价,根据每项课程总目标及年段目标,课题组将每个项目划分为六个等级,并设置不同的达标要求。当学生达到一定的标准以后,通过学校体艺评委小组的考核颁发“体艺项目特长证书”,进行阶段性和总结性评价。这三种评价方式,提供了丰富的评价材料,使学生评价不拘泥于阶段目标,肯定了学生的技艺水平,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争取达到更高的水平,全面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张学球,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实验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高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