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6日,五星红旗又一次飘扬在伦敦Excel体育馆上空,中国举重队选手周璐璐露出自信的微笑——她收获了这枚举重女子75公斤以上级别的金牌。这也是中国举重队在伦敦的收官之作,总共五金二银一铜的成绩,最终达到了赛前“五金”的期望。
成绩的背后,不仅有训练场上的汗水、赛场上的发挥,更有运动员的坚韧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他们所成就的一切,有力地向世界证明:中国力量,势不可挡。
惊人逆转,汗水浇筑五金之梦
周璐璐的体型在同行的运动员中十分突出,她带着一副眼镜,在赛场下总是笑容腼腆,斯文之余还有些可爱。而她在举重场上表现出的惊人力量,让人叹为观止。
年仅11岁时,周璐璐就被启蒙教练杜师一眼相中,进入了举重队。杜师说,她和其他的学生明显不一样,非常能吃苦。举重这项训练异常艰苦的运动,并非很多人都能熬出头。当年一批训练的孩子中,只有周璐璐练出来了。
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良好的体能条件,她先后进入烟台市体校、山东省女子举重队,最后入选国家队,并最终站在了世锦赛以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
周璐璐的夺冠历程可谓困难重重,在一度落后的局面下奋勇直追,最后的大逆转带来无限惊喜。
在抓举比赛中,中国队最大对手、俄罗斯名将卡什丽娜,第二把就举起了149公斤,打破了她自己148公斤的抓举世界纪录。而周璐璐第二把146公斤试举失败,第三次才举起。已经领先的卡什丽娜在第三把要了151公斤,并且成功举起,引起全场轰动。
抓举结束,周璐璐落后对手5公斤。教练只说了一句话:“挺举拼了。”
激烈的金牌争夺战在两位选手中展开。
根据卡什丽娜第一把挺举175公斤的成绩,周璐璐紧咬不放,举起181公斤,小幅度反超。卡什丽娜同样举起了181公斤,压力又落到周璐璐身上。她一口气要了187公斤——一个她从未在任何国际大赛中举起过的重量。
在这极度挑战心理素质的时刻,周璐璐大吼一声,两脚下蹲,提铃至胸,发力站起。积蓄了几秒的力量在一瞬间爆发,她将杠铃稳稳地举过头顶。
看台上爆发出惊呼声和掌声。这一举,她不仅打破了挺举世界记录,并且以333公斤的总成绩超过卡什丽娜,创造了新的总成绩世界纪录!
周璐璐走下举重台,不忘给观众留下一个标准的军礼。随后,卡什丽娜的第三把试举失败,中国毫无疑问地锁定了这枚金牌。
不轻言满足的他继续向190公斤的重量发起冲击,虽然未能成功,但这种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让观众和对手深深折服。
“这孩子争气,当初真没看走眼!”启蒙教练杜师欣慰地说。周璐璐的辛勤和汗水,得到了世界的肯定,最终浇灌出梦想之花。
临危不惧,男举小将力挽狂澜
中国举重队在此次奥运会上的夺金之路走得并不平坦。开赛数日,女举开局失利,男举接连受到朝鲜黑马的冲击,举重队遭遇低潮,饱受外界质疑。
在连失两金之后,中国男子举重已经“不能再输”,这个重担就落到了福建小将林清峰的身上。
今年23岁的林清峰生于厦门一个清贫之家,父亲林志仁是搬运工,母亲叶雀则做钟点工补贴家用。他的举重之路一波三折,进入省队集训后曾两次被退回厦门,在第三次重返省队师从万建辉后才开始崭露头角。父亲也曾一度反对他练举重,把他锁在房里,为此,林清峰曾把家里的铁门踢坏,以表决心。
无论是整个国家举重队,还是林清峰自己,都太渴望这枚金牌了。对他而言,这是一次不可错失的证明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相比之下,他在此前没有多少世界级举重比赛的经验。只参加过亚锦赛和世青赛的“愣头小子”能否顶住压力,让中国举重走出低谷?从队员到教练,谁都没有答案。
然而,林清峰却表现出了超凡的信心和定力。经历了开赛以来的低潮,整个男队的情绪都特别低落。比赛前一晚,教练组成员都睡不好,临危受命的林清峰反倒过来安慰大家。小伙子临阵不慌的好心态,让中国举重队总教练陈文斌吃下了定心丸。
第二天的比赛中,他的表现不负众望、势如破竹,以绝对优势赢得冠军。
抓举比赛, 林清峰3次试举全部成功,以157公斤的成绩锁定第一,这个成绩领先了第二名5公斤。在挺举比赛中,他的表现依旧稳健,第二次试举便以187公斤的重量提前锁定金牌。
他并非不紧张,但是对胜利的渴望战胜了所有恐惧和忧虑。“之前其实挺紧张的,到了赛场上我发现自信全回来了。”站在举重台上,这名初登国际大赛舞台的小将心里便无其他杂念,甚至“都不看下面的观众和裁判”,一心向着目标冲击。
最后一把,林清峰对沉睡9年的世界纪录提出挑战,虽然未能成功,但这已经足以让他证明自己、证明中国的举重实力。如他所言:“有些人说中国举重已经不行了,开始质疑我们,所以最后一把我要证明一点,中国举重依旧是最强的。”
宝刀未老,老将实现“大满贯”
奥运会冠军、4届世锦赛冠军、全运会冠军、亚运会冠军,27岁的王明娟实现了举重运动中辉煌的大满贯。为了这枚奥运会金牌,她已经等了太久。
早在2002年,年仅17岁的王明娟便已问鼎世锦赛。次年的温哥华世锦赛上,她再次勇夺金牌,却在比赛中十字韧带断裂,不得不留在温哥华进行手术。这使本应出征雅典的她,错过了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
之后4年,王明娟在伤痛中与时间赛跑,“膝盖里的钢钉还没拆下来我们就开始练了,她膝盖痛得要命但就是不愿意放弃,我俩每天都是眼泪汪汪地练。”教练贺益成如今回想起那段艰难的时光,仍然难忍泪水。
但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王明娟还是未能代表中国出征,原因是举重队里有实力的新人太多。这一等,又是4年。
王明娟曾一度想要退役,但磨难让她变得更加坚毅。2012年7月28日,苦等了12年之久的王明娟终于站上伦敦奥运会赛场,她已经几乎得到了所有的金牌,“就差这块奥运会金牌了” 。
在女子举重48公斤级的比赛中,王明娟的抓举第一把出现了失误,中国观众纷纷捏了一把汗。在首举失误的巨大压力下,她及时调整状态,第二把试举成功,并最后举起91公斤, 以4公斤的优势领先于第二名选手。 随后的挺举比赛中,她继续发挥出色,依次举起110公斤和114公斤的重量,毫无悬念地获得了这枚金牌。
登上领奖台,雄壮的国歌声在体育馆上空响起,期盼奥运冠军已久的王明娟眼眶湿润。
赛后的王明娟希望与所有人共同分享这份喜悦,“坚持就是胜利!我感谢所有的人,这块金牌我愿意与所有的人一起分享。”
12年的坚持,写就了这名举重老将的“大满贯”式辉煌。坚持,是她坎坷的举重之路上最为重要的保障,“不为金牌,为我的坚持喝彩吧!”
续写辉煌,创造新一代神话
举重台上的李雪英,由始至终都是一副淡定自若的模样。她超乎寻常的冷静和沉稳,十足的霸主气势,给对手带来了无声的压力。
58公斤级是中国女举的优势级别,中国队自雅典奥运会上选择该级别参赛以来,3届奥运会从未失手。陈艳青曾是这个级别无可争议的霸主,三次退役三次复出,两夺奥运会金牌。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她创造的两项世界纪录,至今仍无人打破,几乎成了这个级别的“神话”。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陈艳青退役,李雪英成为了这个项目上的继承人。她要保持中国在该项目上的优势,首要任务便是在伦敦奥运会上续写传奇。
比赛开始,李雪英第一把抓举失败,但这并没有影响她的心态。之后,她面无表情,稳稳地抓起108公斤,打破了奥运会纪录。
挺举中,她的气势无人能敌,一次又一次,她无声地将杠铃稳稳举过头顶。第二把挺举,138公斤的成绩已经让她提前锁定胜局。最后一把,她要了144公斤,向陈艳青世界保持的世界纪录发起挑战。尽管并未成功,但这枚金牌非她莫属。
赛后,李雪英依然淡定,恬淡的微笑和耀眼的金牌,共同展现奥运健儿的自信之美。
她说,自己是“目标明确的人”。她的目标不仅仅是延续中国举重事业的辉煌成就,更希望谱写属于自己的神话。“我破世界纪录是想打破陈艳青的‘神话’!可惜心太急了,没有成功。”
李雪英之所以走上举重的道路,她的姐姐、举重名将李雪久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领路人。2000年年初,她被姐姐从平顶山舞钢市体校带到了郑州市体校,当时对举重还一无所知的李雪英便开始师从万春,踏上了举重的“修行”之路。
后来,姐姐李雪久因为伤病没能入围雅典奥运会,退役留在河南省举重队当了教练。参加奥运会一直是姐姐的梦想,这份梦想在李雪英身上得到了延续。她带着姐姐的期望来到伦敦,续上了奥运之梦。
夺冠之后,李雪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教练一个大大的拥抱。在教练看来,雪英是一个懂得感恩、坚守理想的人,必能在举重事业里完成自己的神话。
完美发挥,奥运实现自我超越
出生在湖北一个农村家庭的吕小军,从小就在体育方面表现出了天赋。14岁那年,他进入潜江市体校接受专业田径训练,主攻200米。练了4年田径后,吕小军决定转变方向,改练举重。
由于是练田径出身,吕小军爆发力好、力量大、腰力腿力强。但因伤病原因,饱受肩伤和腰椎间盘突出的困扰,他的举重生涯十分坎坷。2005年,吕小军状态一落千丈,在十运会上遭遇了惨败,并因此落选了国家队。
在这些艰难的岁月里,是教练于杰留住了他。2008年,吕小军曾想过退役,那时的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社会闲人”,准备回天津队当教练。爱才、惜才的于杰挽回了吕小军,经过刻苦的训练,吕小军重新出发,在2009年一举夺得了世锦赛冠军,并创造了抓举174公斤和总成绩378公斤的世界记录。
伦敦奥运会,吕小军状态神勇,抓举175公斤,打破了自己的抓举世界纪录。
挺举第一把试举,吕小军稳稳地举起了195公斤,已经锁定了总成绩金牌,并对世界记录再次发起挑战。第二把试举204公斤失利。第三把,他终于成功举起了204公斤,以379公斤再次刷新总成绩世界纪录。吕小军又一次在赛场上刷新两项世界记录,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6000名观众起立为他鼓掌。
吕小军成功地在奥运会赛场上实现了自我超越,他扔下杠铃,和教练于杰热烈拥抱,两人像摔跤似的扭打起来。
“这块金牌,是属于师傅的。是他搭起这个平台把我送到这个巅峰。我要在这个时候向全世界介绍我的师傅于杰。于导是性情中人,我把他当成好哥们。是他挽救了我,让我从内心里想训练。”谈到这枚金牌,吕小军特别感谢教练于杰的功劳。
时年29岁的吕小军,举重之旅或将继续。他雄心勃勃,着眼展望2016年的巴西奥运会。伤痛和挫折让他的举重生涯历尽艰辛,同时也磨练出非凡的意志,成就了他最终的辉煌。
后记
“愿淌万滴汗,练出千层茧,举重场上逞英豪!”这是在厦门竞体中心的举重队训练大厅里,一条横幅上的励志话语。体育健儿十年磨一剑,所付出的艰辛更多是在常人目光所不能及的地方。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训练,不惧对手与伤痛,只为在竞技场上带来惊鸿一瞥,威震四方。
5枚金牌见证了又一代中国举重人的自强不息,见证了他们的拼搏和勇气,自信与坚持。
伦敦奥运渐行渐远,奥运健儿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他们的体育生涯中,辛勤和汗水共筑,意志和梦想同行,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体育人的理想之路。
成绩的背后,不仅有训练场上的汗水、赛场上的发挥,更有运动员的坚韧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他们所成就的一切,有力地向世界证明:中国力量,势不可挡。
惊人逆转,汗水浇筑五金之梦
周璐璐的体型在同行的运动员中十分突出,她带着一副眼镜,在赛场下总是笑容腼腆,斯文之余还有些可爱。而她在举重场上表现出的惊人力量,让人叹为观止。
年仅11岁时,周璐璐就被启蒙教练杜师一眼相中,进入了举重队。杜师说,她和其他的学生明显不一样,非常能吃苦。举重这项训练异常艰苦的运动,并非很多人都能熬出头。当年一批训练的孩子中,只有周璐璐练出来了。
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良好的体能条件,她先后进入烟台市体校、山东省女子举重队,最后入选国家队,并最终站在了世锦赛以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
周璐璐的夺冠历程可谓困难重重,在一度落后的局面下奋勇直追,最后的大逆转带来无限惊喜。
在抓举比赛中,中国队最大对手、俄罗斯名将卡什丽娜,第二把就举起了149公斤,打破了她自己148公斤的抓举世界纪录。而周璐璐第二把146公斤试举失败,第三次才举起。已经领先的卡什丽娜在第三把要了151公斤,并且成功举起,引起全场轰动。
抓举结束,周璐璐落后对手5公斤。教练只说了一句话:“挺举拼了。”
激烈的金牌争夺战在两位选手中展开。
根据卡什丽娜第一把挺举175公斤的成绩,周璐璐紧咬不放,举起181公斤,小幅度反超。卡什丽娜同样举起了181公斤,压力又落到周璐璐身上。她一口气要了187公斤——一个她从未在任何国际大赛中举起过的重量。
在这极度挑战心理素质的时刻,周璐璐大吼一声,两脚下蹲,提铃至胸,发力站起。积蓄了几秒的力量在一瞬间爆发,她将杠铃稳稳地举过头顶。
看台上爆发出惊呼声和掌声。这一举,她不仅打破了挺举世界记录,并且以333公斤的总成绩超过卡什丽娜,创造了新的总成绩世界纪录!
周璐璐走下举重台,不忘给观众留下一个标准的军礼。随后,卡什丽娜的第三把试举失败,中国毫无疑问地锁定了这枚金牌。
不轻言满足的他继续向190公斤的重量发起冲击,虽然未能成功,但这种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让观众和对手深深折服。
“这孩子争气,当初真没看走眼!”启蒙教练杜师欣慰地说。周璐璐的辛勤和汗水,得到了世界的肯定,最终浇灌出梦想之花。
临危不惧,男举小将力挽狂澜
中国举重队在此次奥运会上的夺金之路走得并不平坦。开赛数日,女举开局失利,男举接连受到朝鲜黑马的冲击,举重队遭遇低潮,饱受外界质疑。
在连失两金之后,中国男子举重已经“不能再输”,这个重担就落到了福建小将林清峰的身上。
今年23岁的林清峰生于厦门一个清贫之家,父亲林志仁是搬运工,母亲叶雀则做钟点工补贴家用。他的举重之路一波三折,进入省队集训后曾两次被退回厦门,在第三次重返省队师从万建辉后才开始崭露头角。父亲也曾一度反对他练举重,把他锁在房里,为此,林清峰曾把家里的铁门踢坏,以表决心。
无论是整个国家举重队,还是林清峰自己,都太渴望这枚金牌了。对他而言,这是一次不可错失的证明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相比之下,他在此前没有多少世界级举重比赛的经验。只参加过亚锦赛和世青赛的“愣头小子”能否顶住压力,让中国举重走出低谷?从队员到教练,谁都没有答案。
然而,林清峰却表现出了超凡的信心和定力。经历了开赛以来的低潮,整个男队的情绪都特别低落。比赛前一晚,教练组成员都睡不好,临危受命的林清峰反倒过来安慰大家。小伙子临阵不慌的好心态,让中国举重队总教练陈文斌吃下了定心丸。
第二天的比赛中,他的表现不负众望、势如破竹,以绝对优势赢得冠军。
抓举比赛, 林清峰3次试举全部成功,以157公斤的成绩锁定第一,这个成绩领先了第二名5公斤。在挺举比赛中,他的表现依旧稳健,第二次试举便以187公斤的重量提前锁定金牌。
他并非不紧张,但是对胜利的渴望战胜了所有恐惧和忧虑。“之前其实挺紧张的,到了赛场上我发现自信全回来了。”站在举重台上,这名初登国际大赛舞台的小将心里便无其他杂念,甚至“都不看下面的观众和裁判”,一心向着目标冲击。
最后一把,林清峰对沉睡9年的世界纪录提出挑战,虽然未能成功,但这已经足以让他证明自己、证明中国的举重实力。如他所言:“有些人说中国举重已经不行了,开始质疑我们,所以最后一把我要证明一点,中国举重依旧是最强的。”
宝刀未老,老将实现“大满贯”
奥运会冠军、4届世锦赛冠军、全运会冠军、亚运会冠军,27岁的王明娟实现了举重运动中辉煌的大满贯。为了这枚奥运会金牌,她已经等了太久。
早在2002年,年仅17岁的王明娟便已问鼎世锦赛。次年的温哥华世锦赛上,她再次勇夺金牌,却在比赛中十字韧带断裂,不得不留在温哥华进行手术。这使本应出征雅典的她,错过了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
之后4年,王明娟在伤痛中与时间赛跑,“膝盖里的钢钉还没拆下来我们就开始练了,她膝盖痛得要命但就是不愿意放弃,我俩每天都是眼泪汪汪地练。”教练贺益成如今回想起那段艰难的时光,仍然难忍泪水。
但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王明娟还是未能代表中国出征,原因是举重队里有实力的新人太多。这一等,又是4年。
王明娟曾一度想要退役,但磨难让她变得更加坚毅。2012年7月28日,苦等了12年之久的王明娟终于站上伦敦奥运会赛场,她已经几乎得到了所有的金牌,“就差这块奥运会金牌了” 。
在女子举重48公斤级的比赛中,王明娟的抓举第一把出现了失误,中国观众纷纷捏了一把汗。在首举失误的巨大压力下,她及时调整状态,第二把试举成功,并最后举起91公斤, 以4公斤的优势领先于第二名选手。 随后的挺举比赛中,她继续发挥出色,依次举起110公斤和114公斤的重量,毫无悬念地获得了这枚金牌。
登上领奖台,雄壮的国歌声在体育馆上空响起,期盼奥运冠军已久的王明娟眼眶湿润。
赛后的王明娟希望与所有人共同分享这份喜悦,“坚持就是胜利!我感谢所有的人,这块金牌我愿意与所有的人一起分享。”
12年的坚持,写就了这名举重老将的“大满贯”式辉煌。坚持,是她坎坷的举重之路上最为重要的保障,“不为金牌,为我的坚持喝彩吧!”
续写辉煌,创造新一代神话
举重台上的李雪英,由始至终都是一副淡定自若的模样。她超乎寻常的冷静和沉稳,十足的霸主气势,给对手带来了无声的压力。
58公斤级是中国女举的优势级别,中国队自雅典奥运会上选择该级别参赛以来,3届奥运会从未失手。陈艳青曾是这个级别无可争议的霸主,三次退役三次复出,两夺奥运会金牌。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她创造的两项世界纪录,至今仍无人打破,几乎成了这个级别的“神话”。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陈艳青退役,李雪英成为了这个项目上的继承人。她要保持中国在该项目上的优势,首要任务便是在伦敦奥运会上续写传奇。
比赛开始,李雪英第一把抓举失败,但这并没有影响她的心态。之后,她面无表情,稳稳地抓起108公斤,打破了奥运会纪录。
挺举中,她的气势无人能敌,一次又一次,她无声地将杠铃稳稳举过头顶。第二把挺举,138公斤的成绩已经让她提前锁定胜局。最后一把,她要了144公斤,向陈艳青世界保持的世界纪录发起挑战。尽管并未成功,但这枚金牌非她莫属。
赛后,李雪英依然淡定,恬淡的微笑和耀眼的金牌,共同展现奥运健儿的自信之美。
她说,自己是“目标明确的人”。她的目标不仅仅是延续中国举重事业的辉煌成就,更希望谱写属于自己的神话。“我破世界纪录是想打破陈艳青的‘神话’!可惜心太急了,没有成功。”
李雪英之所以走上举重的道路,她的姐姐、举重名将李雪久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领路人。2000年年初,她被姐姐从平顶山舞钢市体校带到了郑州市体校,当时对举重还一无所知的李雪英便开始师从万春,踏上了举重的“修行”之路。
后来,姐姐李雪久因为伤病没能入围雅典奥运会,退役留在河南省举重队当了教练。参加奥运会一直是姐姐的梦想,这份梦想在李雪英身上得到了延续。她带着姐姐的期望来到伦敦,续上了奥运之梦。
夺冠之后,李雪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教练一个大大的拥抱。在教练看来,雪英是一个懂得感恩、坚守理想的人,必能在举重事业里完成自己的神话。
完美发挥,奥运实现自我超越
出生在湖北一个农村家庭的吕小军,从小就在体育方面表现出了天赋。14岁那年,他进入潜江市体校接受专业田径训练,主攻200米。练了4年田径后,吕小军决定转变方向,改练举重。
由于是练田径出身,吕小军爆发力好、力量大、腰力腿力强。但因伤病原因,饱受肩伤和腰椎间盘突出的困扰,他的举重生涯十分坎坷。2005年,吕小军状态一落千丈,在十运会上遭遇了惨败,并因此落选了国家队。
在这些艰难的岁月里,是教练于杰留住了他。2008年,吕小军曾想过退役,那时的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社会闲人”,准备回天津队当教练。爱才、惜才的于杰挽回了吕小军,经过刻苦的训练,吕小军重新出发,在2009年一举夺得了世锦赛冠军,并创造了抓举174公斤和总成绩378公斤的世界记录。
伦敦奥运会,吕小军状态神勇,抓举175公斤,打破了自己的抓举世界纪录。
挺举第一把试举,吕小军稳稳地举起了195公斤,已经锁定了总成绩金牌,并对世界记录再次发起挑战。第二把试举204公斤失利。第三把,他终于成功举起了204公斤,以379公斤再次刷新总成绩世界纪录。吕小军又一次在赛场上刷新两项世界记录,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6000名观众起立为他鼓掌。
吕小军成功地在奥运会赛场上实现了自我超越,他扔下杠铃,和教练于杰热烈拥抱,两人像摔跤似的扭打起来。
“这块金牌,是属于师傅的。是他搭起这个平台把我送到这个巅峰。我要在这个时候向全世界介绍我的师傅于杰。于导是性情中人,我把他当成好哥们。是他挽救了我,让我从内心里想训练。”谈到这枚金牌,吕小军特别感谢教练于杰的功劳。
时年29岁的吕小军,举重之旅或将继续。他雄心勃勃,着眼展望2016年的巴西奥运会。伤痛和挫折让他的举重生涯历尽艰辛,同时也磨练出非凡的意志,成就了他最终的辉煌。
后记
“愿淌万滴汗,练出千层茧,举重场上逞英豪!”这是在厦门竞体中心的举重队训练大厅里,一条横幅上的励志话语。体育健儿十年磨一剑,所付出的艰辛更多是在常人目光所不能及的地方。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训练,不惧对手与伤痛,只为在竞技场上带来惊鸿一瞥,威震四方。
5枚金牌见证了又一代中国举重人的自强不息,见证了他们的拼搏和勇气,自信与坚持。
伦敦奥运渐行渐远,奥运健儿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他们的体育生涯中,辛勤和汗水共筑,意志和梦想同行,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体育人的理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