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互联网创业投资系列报道之二
作为个人创业的一种重要融资方式,天使投资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婴儿期。不管是“不熟不投”的理念,还是天使投资机构化的趋势,都从本质上界定了天使投资也是一门生意。对创业者和天使投资人来说,成功穿越“死亡谷”是首要目标。
不是每一个项目都“非死不可”,更不是每个项目都具有Facebook潜质,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天使,带金币的天使来了。
天使投资人并非从天而降,而是来自创业者的身边,再远也超不过“六度空间理论”的边界。是的,他们可能是创业者的家人或某个有闲钱的“傻瓜”,也可能是创业者的哥们。用著名天使投资人雷军的话说,“不要把天使投资神话了,天使投资就是凑份子支持一个朋友创业”。
这句话说得轻巧,却也饱含着浓烈的悲壮气息。在“2012首届中国天使投资人大会”上,雷军再次宣讲他的理论,并笑谈“天使投资最核心的理论就是六合彩”。
如果你对此坚信不疑,无非有两种可能:一是表明你缺乏幽默感,二是意味着你可能就是那个富有的“傻瓜”,有进入天使投资界的资本。
兰亭集势董事长兼CEO郭去疾自称是一个“偶然的创业者”。在创业之前,他是谷歌中国首席战略官,也是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的特别助理。
2006年的某一天,他和李开复一道去广州出差,在酒店里他给徐小平打了一个电话,聊起自己要创业的事情。按照他的说法,徐小平并没有“完全听懂”,但答应投资,还讨价还价了一番,“五万美元行不行?”郭去疾一口否决,必须是十万美元。徐小平二话没说,十万就十万,第二天就让司机把钱送过去了。
在郭去疾看来,如果徐小平当时有所犹豫的话,他可能就不会创业,而继续做自己的高管梦了。
不过这个“如果”并不成立,因为徐小平是动“真格”的,他在投资判断上非常感性,如果创业者能够打动他,即便自己没听懂,即便不认识,他也敢砸个几十万过去。
以域名投资闻名江湖的天使投资人蔡文胜也颇有此风。早年的创业经历让他对草根创业者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塑造了他的投资风格,很多项目往往还没签合同,钱就已经打给对方了。这也算是投桃报李吧,当年IDG投资他的265.com时,他的商业计划书也还没起草呢。
但还有不少天使投资人希望投资熟人。
腾讯联合创始人曾李青就说过,自己只投两类项目:“一是前腾讯员工创业的项目,二是业界朋友和熟人推荐的项目。其他的项目连看都不看,直接给我们发邮件,也没用。”
在天使投资界,雷军关于天使投资的三大“戒律”可谓如“雷”贯耳。这三大“戒律”, 前两条是对创业者而言的,一是“不熟不投”,二是“只投人不投项目”;第三条是自律,“帮忙不添乱”。
不过,不管是“前腾讯员工”还是“不熟不投”,实在都有深层用意,并不是说他们就瞧不上其他的创业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投资“熟人”可以规避一些道德上的风险,而且,“不熟不投”并不等于熟人就一定会投。同时,雷军也强调,“熟”有两层意思,一是“只投熟人,只投熟人的熟人,不超过两层关系”,二是“只投熟的行业”。因而,“不熟不投”其实是“提高成功率”的一个策略。
同样,第二条“只投人不投项目”也是出于投资成功率的考虑。在接受网络导报采访时,雷军说自己“一次只投200万元,我觉得就是选择一两个点,用这种方法逼迫你聚焦,逼迫你把所有点放在这儿,这样才有爆发力。”
通常情况下,雷军会向被投资的创业者“提一个小要求”,“我投资你四年时间,投资200万人民币,如果第一个公司砸了,第二个公司我也有份,继续投你200万,在这四年里面干的事情我都有份……方向不合适没关系,早死早超生。”但如果还是没有成功,“说明你不适合创业,只适合出家”。
既然投资熟人和熟悉的行业都是出于成功率的考虑,那么,显而易见,对天使投资机构来说,投资前是否和创业者熟悉无关紧要,关键在于项目是不是靠谱。
“天使湾”是专注于互联网领域的一个天使投资基金,它宣称要“以开创性的投资帮助创业者”。即从表面来看,这种“开创性”至少也有两点:第一,公开核心投资文件,接受创业者的监督,“绝大多数创业者是第一次接触此类文件,我们不愿意在这方面占创业者便宜。更不愿意做一个趁火打劫的投资者”;第二,在线即可申请,其中种子投资20万元,“只要有创业团队和创业设想即可申请”,天使投资50-600万元之间,“有团队、有产品即可申请”。
尽管投资是一件十分商业的事情,但天使湾创始人庞小伟还是用他奉献给诗神的妙笔向创业者致敬:“我们充满才华,笃信代码改变世界;我们倔强,我们百折不饶;我们爱互联网,我们叫创业者……”然后是同样充满激情的表白:“天使湾能帮助你什么?给你一笔足够开发网站的费用,给你……给你……”
庞小伟说:“不在意你有没有准备所谓的商业计划书,与其给我们漂亮的商业计划书,不如给我们粗糙的DEMO(指创业展示)。”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助于我们标准化投资流程,提高投资效率;也有助于创业者及时了解我们的评估进程。”
也许这就是天使投资机构的优势所在。
“机构”其实是个很笼统的说法。事实上,天使投资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天使投资人、天使投资团队、天使投资基金、孵化器形式的天使投资、投资平台形式的天使投资,后面几种都可以归入“机构”的行列。
在美国,按照《证券交易委员会501号条例》和《1993证券法》的规定,所谓的“认证投资人”必须有符合至少拥有100万美元的净资产、至少20万美元的年收入等条件。而一个天使投资组织,一般都有10-150位成员。据悉,美国目前正式的天使俱乐部大概有150个,天使团队超过300家,成员在1.2万人以上。时下风头正劲的一家,当属保罗·格雷厄姆创办的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
尽管天使投资机构化的趋势很明显,但还是应该指出,目前还算不上“大流”,而只是“小众”,因为美国的天使投资人数量,据说高达40万(也有说才26万的,估计其他14万天使都折翼了)。
不过在中国,天使投资还亟需发展。中国的富豪们似乎热衷于豪宅名车奢侈品,而对支持年轻人创业没什么兴趣,因而中国的天使投资并未形成风气。清科研究中心在《2011年中国天使投资专题研究报告》中指出,与美国从天使投资到中后期创业投资的完整的、流水线式的体系相比,最近几年我国VC/PE可谓风起云涌,但天使投资却尚处于婴儿期,目前的投资规模仅在5-10亿元之间。要知道,去年京东商城的C轮融资金额,是15亿美元!
机构化的好处,就是克服个体投资时经验不足、资金少、项目渠道窄等方面的缺憾,集思广益,使投资变得更为系统化、标准化、规模化,最大限度规避风险。在这个阵营中,既有深圳天使投资人俱乐部、亚杰商会天使团这样的团队模式,也有广东今日投资、创业邦天使基金等天使投资基金,以及联想乐基金等平台型天使基金……
在谈到天使投资的几大趋势时,李开复非常认可薛蛮子“各地天使投资人组建天使投资联盟”的观点,并且就操作性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一是成立投资委员会、大家投票,紧密型合作有助于发挥团队的集体智慧;二是“团队能够互补,有律师、有会计,有互联网的专家……至少比一个人单打独斗的成功率要高”。
相比之下,创业者更像是单打独斗。而且,众所周知的是,创业者在雄心勃勃地出发之后,都要经过一个所谓“死亡谷”的阶段。如果他足够幸运,能找到一个舍得拿出真金白银、既懂行又指导有方的天使投资人,那么,走出死亡谷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点点网创始人许朝军对李开复的感激之情,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给了我很多时间上的帮助”。
原来,在2010年8月许朝军的创业还没有方向的时候,李开复就“提前预定”,答应给他投资。这份信任让他改变了之前“让职业生涯更完美一点”的想法,提前一年出来创业;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一年就相当于传统互联网的四年。
不仅如此,创新工场的孵化服务,让许朝军摆脱了租房子、找财务之类的琐事,可以专心研发,结果提前三个月就推出了产品。三个月时间似乎并不长,但是,“在我推出产品第二个月的时候,就有了五家竞争对手”。
到了2011年,李开复再次发力,帮助他获得一千多万元的融资,“以我们做轻博客的模式,还可以花五年”。即便如此,李开复还是再给许朝军留了条后路,表示哪怕是战略上有分歧,也要陪他走到最后。
毫无疑问,许朝军就是那个幸运儿。当其他创业者还在纠结房租的时候,他已经得到了最“忠贞”的承诺——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天使投资人扮演的是“薄情郎”的角色,他们通常都投了很多创业项目,多的有200个。
而对天使投资人来说,难就难在如何度量与创业者的关系。潜在的角色定位将决定合作的成败。看看天使投资人如何形容自己,就可以窥见一二。
雷军很调侃:“那都是朋友之间帮忙,你就把我当成一个热心的大婶好了。”
徐小平直抒胸臆:“我用真金白银表达对你的信任。”
不过,“师友关系”是天使投资人最喜欢的角色定位。
“他们是创业者,命运由他们决策,他们要为公司的生死负责。”曾李青说:“我们希望自己更像是一个老师,不断给他意见,同时我们也会定期要求看他们的财务报表。”
蔡文胜在强调“师”的同时,希望关系更亲密一点:“天使投资人在有能力和办法的情况下,要尽量帮助创业者……亦师亦友,这是最好的角度和方式。”
何伯权的比喻最为独特,他说:“对于创业者来说,天使投资人就像镜子一样。”
当创业者主动请教,或者天使投资人主动“发话”的时候,创业者到底要不要听天使投资人的意见呢?何伯权有段非常精辟的总结:“一是我讲的只是过去的经验,套在他们的企业不一定合适,创业者就不应该去执行,不应该因为我是什么身份而去执行;二是即使我讲的是对的,但没有表达清楚,创业者没有理解,这个也不应该执行;三是即使我是对的又讲清楚了,但创业者的能力不行,理解不了,也不应该执行。”
除了这三个“不应该执行”之外,还有一个必须执行:“有一些必须要执行的事情,他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这就需要在董事会层面做决定了。”
天使投资人对创业者的帮助,当然还有很多方面。比如,淘米网CEO汪海兵认为天使投资人决定了创业企业的高度;拉卡拉创始人孙陶然认为,很多天使都有“百战归来再天使”的特点,他们的经验可以让创业者少走弯路,否则,“你可能吃三堑都长不了那个智”……
创业者希望学到的,当然不是那些时过境迁的经验,而是天使投资人善于把握当下、运筹帷幄的方法论。他们就像传说中的“索求者”那样,不要吕洞宾变出来的金子,而要他点石成金的手指。
如果一切顺利,在经过一段艰辛的跋涉历程之后,创业者将和天使投资人一起来到融资的前夜。这是创业成败与否的分水岭,要么就此死掉,要么,风险投资家的手指将为它启动资本加速的按钮。自然,这也是天使投资人投资成败的关卡。在美国,VC接盘投资的项目,仅仅是天使投资项目的10%,大部分天使项目都无声地陨落夜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投资“熟人”可以规避一些道德上的风险,而且,“不熟不投”并不等于熟人就一定会投。
对天使投资人来说,难就难在如何度量与创业者的关系。潜在的角色定位将决定合作的成败。
“天使们一定要克制自己”
●受访嘉宾:庞小伟 (天使湾创始人)
网络导报:天使湾投资某个团队的最核心考察点在什么地方?
庞小伟:团队在初创公司中是最关键的,所以要辨识创业团队是否有合伙人心态、是否拥有对事情真正的爱、是否有快速的学习迭代能力等。
网络导报:业界有不少人认为,“百战归来再天使”似乎对创业者更有帮助。
庞小伟:拥有丰富创业经验的天使,对创业公司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如同高山向导和初次登山者。同时,天使们一定要克制自己,不能越俎代庖。一方面要保护创业者的强烈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也要有敬畏心。每个企业的每种商业模式都有自己独特的DNA,不同生意的经验并不一定普适。
网络导报:你接触过众多的创业者,既有条件比较成熟的,也有根本就没有准备好的案例。你如何评价他们的心态?你怎么看待大学生创业?
庞小伟:在创业期间,创业者往往可以体会过山车般的心态起伏。这是创业中非常典型的心理体验。我建议创业者要关注长期投资甚于短期投机,关注自己进步甚于竞争对手,第三,关注过程甚于结果。
目前中国大学生创业还是需要更多的沉淀。
网络导报:天使湾聚变活动针对的主要是首次创业者吗?
庞小伟:天使湾聚变并不只针对首次创业的团队。恰恰相反,天使湾更喜欢连续创业者,失败的教训是创业者成长的基石。
网络导报:在对团队的考察方面,你是比较看重“豪华阵容”还是创始人的远见与魄力?你认为一个创业团队有几个成员比较合适?
庞小伟:有丰富履历和远见卓识并不冲突。创业团队成员越多越好,只要创始人可以掌控和协调,而这一点是非常非常具有挑战的。
网络导报:天使投资人一旦决定对某个创业者给予投资帮助,内心深处肯定还是希望这个项目能成,之后能有VC接盘;而VC之所以能接盘,则是希望它是个“大生意”。这是否意味着,不具备高成长性质的“小生意”,即便是天使,也不大可能进行投资?
庞小伟:作为机构型的天使投资,其实是未来资本市场的起点,所以一定会选择那些看上去的大生意;不过商业生意的大小都是可以转化的,还是需要看创始人内心里愿意做多大的事情。
网络导报:对于风险投资机构投资阶段前移的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
庞小伟:既有对之前过热的PE投资的适当纠正,也有风险投资机构的理性选择,不过不同阶段的投资逻辑还是有所区别。无论如何,这对中国的初创公司是一个福音。
网络导报:VC与天使投资人之间的利益如何平衡?你认为天使投资人的占股比例在多少范围内才有利于被投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庞小伟:VC与天使投资人是产业链的前后环节,利益平衡要通过足够多的市场参与者来促成。我们认为天使阶段投资人的持股比例控制在25%之内是合理的。
网络导报:你认为优秀的天使投资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庞小伟:从长期来看,要成为卓越的天使投资人,只靠经验和直觉是不够,真正的决定性要素在于价值观。
网络导报:你现在的心态和创业阶段有何不同?
庞小伟:创业和创投需要截然不同的心态,尤其是需要平等对待创业者。另外投资人任何试图控制创业者的想法和手段都是徒劳的,因为真正的创业者的内心是不愿意接受束缚的。
网络导报:天使投资机构化会是一个趋势吗?国内天使投资行业的人才现状如何?
庞小伟:中国的天使投资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个人天使和机构天使。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专业机构会在开放性、方法论、专业性、规模化、认同感等方面获得创业者市场的更大的认可。
作为个人创业的一种重要融资方式,天使投资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婴儿期。不管是“不熟不投”的理念,还是天使投资机构化的趋势,都从本质上界定了天使投资也是一门生意。对创业者和天使投资人来说,成功穿越“死亡谷”是首要目标。
不是每一个项目都“非死不可”,更不是每个项目都具有Facebook潜质,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天使,带金币的天使来了。
天使投资人并非从天而降,而是来自创业者的身边,再远也超不过“六度空间理论”的边界。是的,他们可能是创业者的家人或某个有闲钱的“傻瓜”,也可能是创业者的哥们。用著名天使投资人雷军的话说,“不要把天使投资神话了,天使投资就是凑份子支持一个朋友创业”。
这句话说得轻巧,却也饱含着浓烈的悲壮气息。在“2012首届中国天使投资人大会”上,雷军再次宣讲他的理论,并笑谈“天使投资最核心的理论就是六合彩”。
如果你对此坚信不疑,无非有两种可能:一是表明你缺乏幽默感,二是意味着你可能就是那个富有的“傻瓜”,有进入天使投资界的资本。
兰亭集势董事长兼CEO郭去疾自称是一个“偶然的创业者”。在创业之前,他是谷歌中国首席战略官,也是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的特别助理。
2006年的某一天,他和李开复一道去广州出差,在酒店里他给徐小平打了一个电话,聊起自己要创业的事情。按照他的说法,徐小平并没有“完全听懂”,但答应投资,还讨价还价了一番,“五万美元行不行?”郭去疾一口否决,必须是十万美元。徐小平二话没说,十万就十万,第二天就让司机把钱送过去了。
在郭去疾看来,如果徐小平当时有所犹豫的话,他可能就不会创业,而继续做自己的高管梦了。
不过这个“如果”并不成立,因为徐小平是动“真格”的,他在投资判断上非常感性,如果创业者能够打动他,即便自己没听懂,即便不认识,他也敢砸个几十万过去。
以域名投资闻名江湖的天使投资人蔡文胜也颇有此风。早年的创业经历让他对草根创业者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塑造了他的投资风格,很多项目往往还没签合同,钱就已经打给对方了。这也算是投桃报李吧,当年IDG投资他的265.com时,他的商业计划书也还没起草呢。
但还有不少天使投资人希望投资熟人。
腾讯联合创始人曾李青就说过,自己只投两类项目:“一是前腾讯员工创业的项目,二是业界朋友和熟人推荐的项目。其他的项目连看都不看,直接给我们发邮件,也没用。”
在天使投资界,雷军关于天使投资的三大“戒律”可谓如“雷”贯耳。这三大“戒律”, 前两条是对创业者而言的,一是“不熟不投”,二是“只投人不投项目”;第三条是自律,“帮忙不添乱”。
不过,不管是“前腾讯员工”还是“不熟不投”,实在都有深层用意,并不是说他们就瞧不上其他的创业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投资“熟人”可以规避一些道德上的风险,而且,“不熟不投”并不等于熟人就一定会投。同时,雷军也强调,“熟”有两层意思,一是“只投熟人,只投熟人的熟人,不超过两层关系”,二是“只投熟的行业”。因而,“不熟不投”其实是“提高成功率”的一个策略。
同样,第二条“只投人不投项目”也是出于投资成功率的考虑。在接受网络导报采访时,雷军说自己“一次只投200万元,我觉得就是选择一两个点,用这种方法逼迫你聚焦,逼迫你把所有点放在这儿,这样才有爆发力。”
通常情况下,雷军会向被投资的创业者“提一个小要求”,“我投资你四年时间,投资200万人民币,如果第一个公司砸了,第二个公司我也有份,继续投你200万,在这四年里面干的事情我都有份……方向不合适没关系,早死早超生。”但如果还是没有成功,“说明你不适合创业,只适合出家”。
既然投资熟人和熟悉的行业都是出于成功率的考虑,那么,显而易见,对天使投资机构来说,投资前是否和创业者熟悉无关紧要,关键在于项目是不是靠谱。
“天使湾”是专注于互联网领域的一个天使投资基金,它宣称要“以开创性的投资帮助创业者”。即从表面来看,这种“开创性”至少也有两点:第一,公开核心投资文件,接受创业者的监督,“绝大多数创业者是第一次接触此类文件,我们不愿意在这方面占创业者便宜。更不愿意做一个趁火打劫的投资者”;第二,在线即可申请,其中种子投资20万元,“只要有创业团队和创业设想即可申请”,天使投资50-600万元之间,“有团队、有产品即可申请”。
尽管投资是一件十分商业的事情,但天使湾创始人庞小伟还是用他奉献给诗神的妙笔向创业者致敬:“我们充满才华,笃信代码改变世界;我们倔强,我们百折不饶;我们爱互联网,我们叫创业者……”然后是同样充满激情的表白:“天使湾能帮助你什么?给你一笔足够开发网站的费用,给你……给你……”
庞小伟说:“不在意你有没有准备所谓的商业计划书,与其给我们漂亮的商业计划书,不如给我们粗糙的DEMO(指创业展示)。”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助于我们标准化投资流程,提高投资效率;也有助于创业者及时了解我们的评估进程。”
也许这就是天使投资机构的优势所在。
“机构”其实是个很笼统的说法。事实上,天使投资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天使投资人、天使投资团队、天使投资基金、孵化器形式的天使投资、投资平台形式的天使投资,后面几种都可以归入“机构”的行列。
在美国,按照《证券交易委员会501号条例》和《1993证券法》的规定,所谓的“认证投资人”必须有符合至少拥有100万美元的净资产、至少20万美元的年收入等条件。而一个天使投资组织,一般都有10-150位成员。据悉,美国目前正式的天使俱乐部大概有150个,天使团队超过300家,成员在1.2万人以上。时下风头正劲的一家,当属保罗·格雷厄姆创办的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
尽管天使投资机构化的趋势很明显,但还是应该指出,目前还算不上“大流”,而只是“小众”,因为美国的天使投资人数量,据说高达40万(也有说才26万的,估计其他14万天使都折翼了)。
不过在中国,天使投资还亟需发展。中国的富豪们似乎热衷于豪宅名车奢侈品,而对支持年轻人创业没什么兴趣,因而中国的天使投资并未形成风气。清科研究中心在《2011年中国天使投资专题研究报告》中指出,与美国从天使投资到中后期创业投资的完整的、流水线式的体系相比,最近几年我国VC/PE可谓风起云涌,但天使投资却尚处于婴儿期,目前的投资规模仅在5-10亿元之间。要知道,去年京东商城的C轮融资金额,是15亿美元!
机构化的好处,就是克服个体投资时经验不足、资金少、项目渠道窄等方面的缺憾,集思广益,使投资变得更为系统化、标准化、规模化,最大限度规避风险。在这个阵营中,既有深圳天使投资人俱乐部、亚杰商会天使团这样的团队模式,也有广东今日投资、创业邦天使基金等天使投资基金,以及联想乐基金等平台型天使基金……
在谈到天使投资的几大趋势时,李开复非常认可薛蛮子“各地天使投资人组建天使投资联盟”的观点,并且就操作性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一是成立投资委员会、大家投票,紧密型合作有助于发挥团队的集体智慧;二是“团队能够互补,有律师、有会计,有互联网的专家……至少比一个人单打独斗的成功率要高”。
相比之下,创业者更像是单打独斗。而且,众所周知的是,创业者在雄心勃勃地出发之后,都要经过一个所谓“死亡谷”的阶段。如果他足够幸运,能找到一个舍得拿出真金白银、既懂行又指导有方的天使投资人,那么,走出死亡谷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点点网创始人许朝军对李开复的感激之情,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给了我很多时间上的帮助”。
原来,在2010年8月许朝军的创业还没有方向的时候,李开复就“提前预定”,答应给他投资。这份信任让他改变了之前“让职业生涯更完美一点”的想法,提前一年出来创业;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一年就相当于传统互联网的四年。
不仅如此,创新工场的孵化服务,让许朝军摆脱了租房子、找财务之类的琐事,可以专心研发,结果提前三个月就推出了产品。三个月时间似乎并不长,但是,“在我推出产品第二个月的时候,就有了五家竞争对手”。
到了2011年,李开复再次发力,帮助他获得一千多万元的融资,“以我们做轻博客的模式,还可以花五年”。即便如此,李开复还是再给许朝军留了条后路,表示哪怕是战略上有分歧,也要陪他走到最后。
毫无疑问,许朝军就是那个幸运儿。当其他创业者还在纠结房租的时候,他已经得到了最“忠贞”的承诺——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天使投资人扮演的是“薄情郎”的角色,他们通常都投了很多创业项目,多的有200个。
而对天使投资人来说,难就难在如何度量与创业者的关系。潜在的角色定位将决定合作的成败。看看天使投资人如何形容自己,就可以窥见一二。
雷军很调侃:“那都是朋友之间帮忙,你就把我当成一个热心的大婶好了。”
徐小平直抒胸臆:“我用真金白银表达对你的信任。”
不过,“师友关系”是天使投资人最喜欢的角色定位。
“他们是创业者,命运由他们决策,他们要为公司的生死负责。”曾李青说:“我们希望自己更像是一个老师,不断给他意见,同时我们也会定期要求看他们的财务报表。”
蔡文胜在强调“师”的同时,希望关系更亲密一点:“天使投资人在有能力和办法的情况下,要尽量帮助创业者……亦师亦友,这是最好的角度和方式。”
何伯权的比喻最为独特,他说:“对于创业者来说,天使投资人就像镜子一样。”
当创业者主动请教,或者天使投资人主动“发话”的时候,创业者到底要不要听天使投资人的意见呢?何伯权有段非常精辟的总结:“一是我讲的只是过去的经验,套在他们的企业不一定合适,创业者就不应该去执行,不应该因为我是什么身份而去执行;二是即使我讲的是对的,但没有表达清楚,创业者没有理解,这个也不应该执行;三是即使我是对的又讲清楚了,但创业者的能力不行,理解不了,也不应该执行。”
除了这三个“不应该执行”之外,还有一个必须执行:“有一些必须要执行的事情,他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这就需要在董事会层面做决定了。”
天使投资人对创业者的帮助,当然还有很多方面。比如,淘米网CEO汪海兵认为天使投资人决定了创业企业的高度;拉卡拉创始人孙陶然认为,很多天使都有“百战归来再天使”的特点,他们的经验可以让创业者少走弯路,否则,“你可能吃三堑都长不了那个智”……
创业者希望学到的,当然不是那些时过境迁的经验,而是天使投资人善于把握当下、运筹帷幄的方法论。他们就像传说中的“索求者”那样,不要吕洞宾变出来的金子,而要他点石成金的手指。
如果一切顺利,在经过一段艰辛的跋涉历程之后,创业者将和天使投资人一起来到融资的前夜。这是创业成败与否的分水岭,要么就此死掉,要么,风险投资家的手指将为它启动资本加速的按钮。自然,这也是天使投资人投资成败的关卡。在美国,VC接盘投资的项目,仅仅是天使投资项目的10%,大部分天使项目都无声地陨落夜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投资“熟人”可以规避一些道德上的风险,而且,“不熟不投”并不等于熟人就一定会投。
对天使投资人来说,难就难在如何度量与创业者的关系。潜在的角色定位将决定合作的成败。
“天使们一定要克制自己”
●受访嘉宾:庞小伟 (天使湾创始人)
网络导报:天使湾投资某个团队的最核心考察点在什么地方?
庞小伟:团队在初创公司中是最关键的,所以要辨识创业团队是否有合伙人心态、是否拥有对事情真正的爱、是否有快速的学习迭代能力等。
网络导报:业界有不少人认为,“百战归来再天使”似乎对创业者更有帮助。
庞小伟:拥有丰富创业经验的天使,对创业公司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如同高山向导和初次登山者。同时,天使们一定要克制自己,不能越俎代庖。一方面要保护创业者的强烈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也要有敬畏心。每个企业的每种商业模式都有自己独特的DNA,不同生意的经验并不一定普适。
网络导报:你接触过众多的创业者,既有条件比较成熟的,也有根本就没有准备好的案例。你如何评价他们的心态?你怎么看待大学生创业?
庞小伟:在创业期间,创业者往往可以体会过山车般的心态起伏。这是创业中非常典型的心理体验。我建议创业者要关注长期投资甚于短期投机,关注自己进步甚于竞争对手,第三,关注过程甚于结果。
目前中国大学生创业还是需要更多的沉淀。
网络导报:天使湾聚变活动针对的主要是首次创业者吗?
庞小伟:天使湾聚变并不只针对首次创业的团队。恰恰相反,天使湾更喜欢连续创业者,失败的教训是创业者成长的基石。
网络导报:在对团队的考察方面,你是比较看重“豪华阵容”还是创始人的远见与魄力?你认为一个创业团队有几个成员比较合适?
庞小伟:有丰富履历和远见卓识并不冲突。创业团队成员越多越好,只要创始人可以掌控和协调,而这一点是非常非常具有挑战的。
网络导报:天使投资人一旦决定对某个创业者给予投资帮助,内心深处肯定还是希望这个项目能成,之后能有VC接盘;而VC之所以能接盘,则是希望它是个“大生意”。这是否意味着,不具备高成长性质的“小生意”,即便是天使,也不大可能进行投资?
庞小伟:作为机构型的天使投资,其实是未来资本市场的起点,所以一定会选择那些看上去的大生意;不过商业生意的大小都是可以转化的,还是需要看创始人内心里愿意做多大的事情。
网络导报:对于风险投资机构投资阶段前移的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
庞小伟:既有对之前过热的PE投资的适当纠正,也有风险投资机构的理性选择,不过不同阶段的投资逻辑还是有所区别。无论如何,这对中国的初创公司是一个福音。
网络导报:VC与天使投资人之间的利益如何平衡?你认为天使投资人的占股比例在多少范围内才有利于被投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庞小伟:VC与天使投资人是产业链的前后环节,利益平衡要通过足够多的市场参与者来促成。我们认为天使阶段投资人的持股比例控制在25%之内是合理的。
网络导报:你认为优秀的天使投资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庞小伟:从长期来看,要成为卓越的天使投资人,只靠经验和直觉是不够,真正的决定性要素在于价值观。
网络导报:你现在的心态和创业阶段有何不同?
庞小伟:创业和创投需要截然不同的心态,尤其是需要平等对待创业者。另外投资人任何试图控制创业者的想法和手段都是徒劳的,因为真正的创业者的内心是不愿意接受束缚的。
网络导报:天使投资机构化会是一个趋势吗?国内天使投资行业的人才现状如何?
庞小伟:中国的天使投资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个人天使和机构天使。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专业机构会在开放性、方法论、专业性、规模化、认同感等方面获得创业者市场的更大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