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运的高球
对处于风云变幻的网络江湖中的马云来说,他的高尔夫球具很多时候处于“休假”状态,但却并不影响他对高尔夫的喜爱,因为这项运动曾给他带来过幸运——这也是在商界中至今广为流传的马云“一杆定乾坤”的故事——瘦小的马云挥了挥杆,10亿美元就滚入了阿里巴巴的口袋。
2005年5月的一天,马云接到了现任UT斯达康(中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鹰打来的一个电话,他约马云去美国打高尔夫。马云当时正为“阿里日”以及淘宝成立两周年的事情忙碌着,想婉言拒绝这一邀请说:我不会打高尔夫,再加上这些天挺忙的。吴鹰说:我也不会打,一起去练练吧。马云想,吴鹰明明知道自己不会打高尔夫却这么坚决邀他去美国打球,一定另有深意,于是决定前往。
等到了球场,不出马云预料,除了吴鹰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硅谷的投资界、互联网界人物,马云最熟悉的一位,就是雅虎联合创始人、雅虎“酋长”杨致远。寒暄之后,大家亮开架式要打球了,马云说自己不会打,不必排在里面。这时有人提议,让不会打球的吴鹰与马云比赛打定点,看谁打得远,每人只有一次机会,一杆定胜负。其他的人就在他俩身上赌输赢。
吴鹰身高接近1米8,身体壮实,一幅修剪良好的大胡子更为他的胜率增加了选票。马云身高不到1米7,身体瘦弱,没有人相信他能比吴鹰打得还远。投票结果,只有杨致远一个人赌马云能赢,其他的人都赌吴鹰胜出。
马云并不介意选中自己的只有杨致远一个人,他不动声色地站在球前,按照杨致远指导的要领:摒住呼吸、转肩、挥杆,白色的小球高高地飞了出去……轮到吴鹰了,他走到球前,在众人的加油声中,挥杆、击球……球,还在原地,吴鹰居然打空了。输赢立分。在众人惊讶、叹息的要求下,不再作胜负计算的情况下,马云和吴鹰又比了三杆,都是吴鹰得胜。但是就是比输赢的那一杆,杨致远选择的马云胜出了。
众人开始去打球了,马云与杨致远散着步向另一个方向走去谈心,并不陌生的两人,更增添了一份亲近。打完球,杨致远笑着与马云并肩而行说:“我们把交易定了吧。”之后就是:雅虎中国给阿里巴巴注入10亿美元,让对方吞并自己。
这种“球场定乾坤”的案例也着实不少,当大家对高尔夫有共同兴趣的时候,它是一个谈话、谈判、交朋友的催化剂。因为有时候你第一次见这个人,跟这个人从不熟到熟悉再到投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高尔夫球场就像是一个友好开放的平台,在球场上谈生意远比在办公室来得轻松,很容易让人接受,成功率很高,合作伙伴高兴,皆大欢喜。
高球的深意
马云只在练习场练了3次就下了球场。三年前的一天,马云第一次涉足高尔夫:“也是朋友喊我去打高尔夫,以前没玩过,就很想尝试一下。”没想到在球场上,当马云拿起球杆做出一个标准的挥杆动作之后,教练走过来问他:“你是不是以前练习过高尔夫?”3次打完之后,马云就再也不愿意进练习场了。“我感觉高尔夫并不难,老在练习场也很枯燥。我就跟着朋友下场了。刚开始打得不好,我就拿着球跟着他们走。”没几个月,马云就从刚开始150多杆,升到了110多杆。再过了一年光景,基本上就稳定到95杆左右。
在马云的“高尔夫辞典”里有两句话:“永不抬头”和“永不后退”。“永不抬头”是要控制自己,摒除杂念,心中只有目标;“永不后退”是要坚持自己,不到最后,心中就留有希望。
“高尔夫球是永远不能向后退的运动,是不能后悔的运动。要坚持打完18洞,不管是低于标准杆,还是100多杆,你都不能后悔。就像生命,一旦开启,不管好与坏、顺与逆、痛苦与悲哀,都只能向前。”马云像哲学家般深刻地说道。
一次,马云跟一帮朋友去泰国打球,连续打了三天,每天都要打上完整的两场。这样的体力和毅力让同行的人佩服不已。“打球实际上就是跟自己挑战。要会吃苦、早起,能够忍受暴晒、雨淋,还有长时间行走,更加重要的是要能不断调整自己,否则前面打坏了几个球,后面可能就没信心打了。”
“高尔夫是一项不断追求进取的运动,可以持续终生。如果高尔夫在你的概念里只是一种单纯的运动,那么你还没有真正认识高尔夫;当有一天你发现,高尔夫使你在身体和精神上都有所收获和享受,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因为有了高尔夫而比过去更加纯净和高贵!”马云说。
对像马云这样的商界精英来说,高尔夫球场更像是一个好磨砺自己的练习场,因为商界精英们通常要具备一些最基本的素质,包括学识、胆识、远见卓识,更应该有一种竞争精神。因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往往具备这种竞争精神,他们的心态比较好,自尊心和求胜心也比较强。马云就属于这类人。
目前,马云的高球成绩虽说不上非常出众,但他有个乐观的心态,“高球的乐趣一定要与朋友分享,独自一个人在人生地不熟的球场孤独挥杆是可悲的。打球时可以边玩边聊,成绩如何我不太介意,重在‘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