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形体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表演者通过形体训练强化对自身肢体的控制,在戏剧表演专业的教学当中,形体训练是必不可缺的课程。舞蹈是通过对肢体动作的加工、美化等来实现表演的美感与艺术感,这与戏剧形体训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本文将对舞蹈在戏剧形体教学当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思考。
关键词:舞蹈;戏剧形体教学;借鉴;分析
在我国的戏剧形体教学设置当中,首先必须对学生在长期的生活、学习中养成的驼背、塌腰等不良肢体习惯进行纠正。在糾正时通常都是采用一些舞蹈的训练方法来实现的,例如,通过芭蕾舞姿当中的外开、舒展、挺拔等方式来纠正学生的肢体动作;通过对中国古典舞的身韵的学习来帮助学生做到肢体的协调、传神以及刚柔并济;通过对民间舞蹈的学习来增强学生的形体表现力,并赋予形体以个性和相应的审美取向。由此可见,舞蹈与戏剧形体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 戏剧形体教学的概述
对于表演艺术来说,台词和形体是其重要支柱,只有通过台词和形体的综合表达才能对人物形象进行完整、生动的塑造。其中,形体的对于人物体态、情感等的表达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准确的肢体表达能够对表达人物的性格与情感,对人物的内心活动做出诠释。在戏剧表演的形体教学当中,主要内容包括对骨骼和肌肉、节奏和协调性、美感和技巧方面的训练。在目前我国的戏剧表演教学当中,主要设立了声、台、表、形四个基础课程,其中形体教学在结合专业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了多种科学、系统的教学模式,借助形体训练的教学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与形体掌控能力,使学生的形体可塑性、表现力得到最好的展现。
作为一种形象艺术,戏剧表演要求表演者通过音乐、歌曲、肢体语言等对人物形象进行展示,其中肢体语言是不可忽视的。戏剧表演专业当中的形体教学并非独立化的各舞姿、技能的教学,而是具有规律性的肢体训练体系,形体教学在对学生体态、体姿和肢体协调、掌控能力的训练基础上来实现对造型的训练,让学生在各式各样的音乐下学习肢体的律动以及相应的舞蹈语汇,从而借助形体表达对戏剧人物的形象、情感等进行更好的呈现。目前我国的戏剧教学结构主要是将芭蕾舞姿的训练作为基础,同时加入中外具有代表性的舞蹈、戏曲身段的教学和相关舞台技巧等方面的教学。
2 舞蹈在戏剧形体教学当中的地位与作用
舞蹈是戏剧形体教学的中枢以及形体语言的训练语法,对于戏剧专业的学生的形体训练的作用是无法被其他艺术形式、体育训练所替代的。鉴于舞蹈与戏剧之间存在着很多相同与相通的地方,舞蹈对于戏剧形体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主要体现在:
2.1 形体和柔韧性方面。此处的形体指的是表演者的站姿、坐姿、行走等身姿,形体的训练主要借鉴的是芭蕾舞姿当中的脚手位、小跳等训练内容,其目的是训练表演者的肌肉、身体灵活度等。在戏剧的形体教学当中,最基本的内容便是对肢体柔韧度的训练,同时柔韧度也是舞蹈者必须具备的根本要素。戏剧形体教学通过对表演者的肩、腰、胯、腿等部位的训练来实现其肢体达到柔韧性要求。对于戏剧与舞蹈表演者来说,肢体的柔韧度越高,形体所能发挥的可能性与潜能也就越大。在舞蹈当中,良好的柔韧度能够让舞者的肢体展现出优美、大幅度的舞姿,完成一些超越人类身体机能极限的舞蹈动作。在戏剧表演当中,柔韧度虽然在外形上表现得并不像舞蹈表演一样凸出与直观,但是这种内部性的柔韧度对戏剧表演的肢体实现协调性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只有肢体达到了一定的柔韧度才能促进表演者全身实现深度的协调。
2.2 肢体和表现力方面。在舞蹈表演当中,中国的民族舞蹈具有非常直接的表现力,各民族在结合自身的人文、环境、习俗等基础上进行加工和提炼,创造了各种具有本名族特色的舞蹈种类,这也给戏剧形体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为戏剧形体教学当中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民族舞蹈通过对反映本土生活的具有浓厚民族气息的舞姿的学习,来对表演者的表现力、张力、肢体协调力等多方面进行训练,帮助学生在戏剧表演过程当中以独具个性的舞姿来丰富表演内容。学生在对民族舞姿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不仅了解了舞蹈当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强化了自身的美学观念,同时也能保证形体更有表现力与感染力。
2.3 内在表达方面。在戏剧形体教学当中:通过对古典舞的学习来掌握其中的拧、曲、圆等形态,促进肢体和呼吸上的有效协调与配合,同时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精神、样式也能给表演者把握古代人物心理特征提供借鉴;现代舞的学习相比较芭蕾舞而言更加强调韵味的抑扬顿挫、构图的不平衡和对过程的揭示,通过直截了当的肢体动作来传递相应的社会内涵,从而强化学生的象征性意识。
3 舞蹈在戏剧形体教学当中的拓展
对于戏剧形体教学来说,其中的舞蹈训练方面的教材应当具有专业针对性、特殊性以及教授课程时间与内容的局限性。所以,在进行戏剧形体教学时,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传统的单方面被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的戏剧教学要求,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现行的戏剧形体教学模式必须对不同的专业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异化训练方法,由于女性和男性的形体、身姿方面存在差别,在一些教学阶段要对男女同学实行分班教学并尽量配备相应的男、女教师来进行教学,另外,舞蹈的基本功的训练必须切实贯穿到戏剧形体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
4 总结
综上所述,在进行戏剧形体教学时我们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现代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充分发挥舞蹈对戏剧形体训练的借鉴作用,使学生在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主动认识与感受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能力,才能保证戏剧表演实现良好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清洁.戏剧表演形体训练课程中教学思维及方法的对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2]于强.基于民族舞蹈的戏剧形体教学改革研究[J].大家,2012,06:200-201.
[3]王砾玉.在借鉴中融合——影视戏剧表演专业形体教学之现状与展望[J].艺术教育,2013,1:120-122.
[4]朱奕.“形表合练”——影视表演专业形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76-78.
关键词:舞蹈;戏剧形体教学;借鉴;分析
在我国的戏剧形体教学设置当中,首先必须对学生在长期的生活、学习中养成的驼背、塌腰等不良肢体习惯进行纠正。在糾正时通常都是采用一些舞蹈的训练方法来实现的,例如,通过芭蕾舞姿当中的外开、舒展、挺拔等方式来纠正学生的肢体动作;通过对中国古典舞的身韵的学习来帮助学生做到肢体的协调、传神以及刚柔并济;通过对民间舞蹈的学习来增强学生的形体表现力,并赋予形体以个性和相应的审美取向。由此可见,舞蹈与戏剧形体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 戏剧形体教学的概述
对于表演艺术来说,台词和形体是其重要支柱,只有通过台词和形体的综合表达才能对人物形象进行完整、生动的塑造。其中,形体的对于人物体态、情感等的表达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准确的肢体表达能够对表达人物的性格与情感,对人物的内心活动做出诠释。在戏剧表演的形体教学当中,主要内容包括对骨骼和肌肉、节奏和协调性、美感和技巧方面的训练。在目前我国的戏剧表演教学当中,主要设立了声、台、表、形四个基础课程,其中形体教学在结合专业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了多种科学、系统的教学模式,借助形体训练的教学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与形体掌控能力,使学生的形体可塑性、表现力得到最好的展现。
作为一种形象艺术,戏剧表演要求表演者通过音乐、歌曲、肢体语言等对人物形象进行展示,其中肢体语言是不可忽视的。戏剧表演专业当中的形体教学并非独立化的各舞姿、技能的教学,而是具有规律性的肢体训练体系,形体教学在对学生体态、体姿和肢体协调、掌控能力的训练基础上来实现对造型的训练,让学生在各式各样的音乐下学习肢体的律动以及相应的舞蹈语汇,从而借助形体表达对戏剧人物的形象、情感等进行更好的呈现。目前我国的戏剧教学结构主要是将芭蕾舞姿的训练作为基础,同时加入中外具有代表性的舞蹈、戏曲身段的教学和相关舞台技巧等方面的教学。
2 舞蹈在戏剧形体教学当中的地位与作用
舞蹈是戏剧形体教学的中枢以及形体语言的训练语法,对于戏剧专业的学生的形体训练的作用是无法被其他艺术形式、体育训练所替代的。鉴于舞蹈与戏剧之间存在着很多相同与相通的地方,舞蹈对于戏剧形体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主要体现在:
2.1 形体和柔韧性方面。此处的形体指的是表演者的站姿、坐姿、行走等身姿,形体的训练主要借鉴的是芭蕾舞姿当中的脚手位、小跳等训练内容,其目的是训练表演者的肌肉、身体灵活度等。在戏剧的形体教学当中,最基本的内容便是对肢体柔韧度的训练,同时柔韧度也是舞蹈者必须具备的根本要素。戏剧形体教学通过对表演者的肩、腰、胯、腿等部位的训练来实现其肢体达到柔韧性要求。对于戏剧与舞蹈表演者来说,肢体的柔韧度越高,形体所能发挥的可能性与潜能也就越大。在舞蹈当中,良好的柔韧度能够让舞者的肢体展现出优美、大幅度的舞姿,完成一些超越人类身体机能极限的舞蹈动作。在戏剧表演当中,柔韧度虽然在外形上表现得并不像舞蹈表演一样凸出与直观,但是这种内部性的柔韧度对戏剧表演的肢体实现协调性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只有肢体达到了一定的柔韧度才能促进表演者全身实现深度的协调。
2.2 肢体和表现力方面。在舞蹈表演当中,中国的民族舞蹈具有非常直接的表现力,各民族在结合自身的人文、环境、习俗等基础上进行加工和提炼,创造了各种具有本名族特色的舞蹈种类,这也给戏剧形体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为戏剧形体教学当中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民族舞蹈通过对反映本土生活的具有浓厚民族气息的舞姿的学习,来对表演者的表现力、张力、肢体协调力等多方面进行训练,帮助学生在戏剧表演过程当中以独具个性的舞姿来丰富表演内容。学生在对民族舞姿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不仅了解了舞蹈当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强化了自身的美学观念,同时也能保证形体更有表现力与感染力。
2.3 内在表达方面。在戏剧形体教学当中:通过对古典舞的学习来掌握其中的拧、曲、圆等形态,促进肢体和呼吸上的有效协调与配合,同时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精神、样式也能给表演者把握古代人物心理特征提供借鉴;现代舞的学习相比较芭蕾舞而言更加强调韵味的抑扬顿挫、构图的不平衡和对过程的揭示,通过直截了当的肢体动作来传递相应的社会内涵,从而强化学生的象征性意识。
3 舞蹈在戏剧形体教学当中的拓展
对于戏剧形体教学来说,其中的舞蹈训练方面的教材应当具有专业针对性、特殊性以及教授课程时间与内容的局限性。所以,在进行戏剧形体教学时,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传统的单方面被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的戏剧教学要求,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现行的戏剧形体教学模式必须对不同的专业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异化训练方法,由于女性和男性的形体、身姿方面存在差别,在一些教学阶段要对男女同学实行分班教学并尽量配备相应的男、女教师来进行教学,另外,舞蹈的基本功的训练必须切实贯穿到戏剧形体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
4 总结
综上所述,在进行戏剧形体教学时我们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现代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充分发挥舞蹈对戏剧形体训练的借鉴作用,使学生在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主动认识与感受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能力,才能保证戏剧表演实现良好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清洁.戏剧表演形体训练课程中教学思维及方法的对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2]于强.基于民族舞蹈的戏剧形体教学改革研究[J].大家,2012,06:200-201.
[3]王砾玉.在借鉴中融合——影视戏剧表演专业形体教学之现状与展望[J].艺术教育,2013,1:120-122.
[4]朱奕.“形表合练”——影视表演专业形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