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病患者停药复发的临床转归及影响因素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1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病患者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复发的临床特征、临床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西南医院感染病科HBV感染相关肝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符合以下入组条件:年龄18~65岁、既往服用核苷(酸)类似物时间≥6个月、各种原因停药后病情再次发作的入院患者。观察停药复发住院患者的好转、恶化率,既往抗病毒疗程、停药至病情发作时间、病情发作至入院时间,检测入院后的血清学、生化学、病毒学等指标,计量资料用t检验或非参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52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纳入研究,98%为自行停药。好转率82.2%(125/152),恶化率17.8%(恶化出院25例,死亡2例)。17.8%患者发生肝病相关的并发症。69.1%患者在服用核苷(酸)类似物1~3年后停药,停药后病情再次发作的中位时间为6(1~96)个月,74.3%患者在停药后1年内复发。入院后ALT均呈下降趋势,TBIL和PT在各组呈平行改变,好转组呈现两种模式:一种是两者稳定后下降,另一种是两者进行性下降;恶化/死亡组仅呈现一种模式:两者进行性升高。分析显示入院即诊断重型肝炎、停药至病情发作时间越短、复发时TBIL及PT值越高患者的临床转归越差(P<0.05),既往服用核苷(酸)类似物种类、HBeAg状态及反弹HBVDNA水平对患者的临床转归未见影响(P>0.05)。结论乙肝相关肝病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复发的住院患者中近1/5病情恶化或死亡出院,TBIL与PT的动态变化有一定规律性,可预测其临床转归,停药至病情复发时间越早临床转归越差。
其他文献
<正> "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是2007年高考《考试大纲》生物学科中的一项重要能力要求。我们这里把含有图表、图解等的生物试题统
<正>图表题就是利用图表给出的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试题。《考试大纲》对图表信息能力的要求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信息的获取:考生对生物学常用图表所表达的内容和含义有正确的理
目的 构建人TLR4及MD2基因反义真核表达载体 ,为研究其在肺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PCR技术扩增出TLR4及MD2基因片段 ,然后分别反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EFBOS的
<正>高考生物考试大纲一直明确要求:"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每年都会出现大量的图表类试题。相对于文字信息载
<正>高考地理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项基本能力,而地理图表是维系这四种能力的纽带,
<正>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规律、原理都离不开具体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区域特征、分布、联系和变化等都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最好的诠释。区域地理
目的:通过观察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相关指标变化,探讨调肝祛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
<正>"西北历史问题"是中共党史上的一个复杂问题,围绕此事曾经发生过比较激烈的争论,中央曾为此几次开会研究并作出决定;另外,此事与小说《刘志丹》的重大冤案密切相关,因而
随着期权理论应用的发展,投资组合保险在国外已成为一种盛行的资产配置策略, 常数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CPPI)以其模型简单、参数的设置又能充分反映投资人不同的风险偏好、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IL-1β、TNF-α的影响,探讨该药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蛋白诱导的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CIA),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