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起重机械进行检验时充满了危险,是一项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检验工作,所以作业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危险。笔者在文中就这一检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起重机械检验危险源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H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为了确保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避免发生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事故,必须依据《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及《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等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对起重机械进行制造监督检验、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起重机械的特性决定了其检验工作是一种动态的、综合的、全方位的检验过程。检验人员需要对其各个部位和部件的技术指标和安全性能進行检测,而且检验工作有时是在起重机械运行状态下进行的,这也在客观上会对检验人员的自身安全构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下面就起重机械检验中的危险源及相应的防护措施谈谈检验人员如何在检验当中做好自身的安全保护。
1 危险源
在对起重机械进行检验的过程中,检验人员本身应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对于起重机械的危险源要有充分的认识和适时的预判。一般来说,主要的危险源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电气伤害以及其他危险源。
1.1 高处坠落
起重机械检验部分作业属于高空作业,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需到主梁、标准节、臂架等处进行检验,不注意就会发生人员和物体从高处坠落而造成伤亡事故。由于人员坠落大多是身体失去平衡所引起的,头部很容易首先着地,这就加剧了伤亡的可能性。检验过程中易产生高处坠落伤害的几种情况如下。
(1)大、小车轨道检查。大、小车轨道固定情况检查、高低差及平行度测量时通常需要身体外探,因此就有从轨道支座滑落的危险;
(2)桥门式起重机拱度测量。测量主梁拱度最常用的方法是在主梁上架设水准仪读取塔尺上的读数,此过程也存在坠落危险;
(3)攀爬时坠落。通向起重机械司机室和主梁的通道一般是爬梯,如果爬梯固定松动或高低差较大,检验人员在攀爬过程中不小心就会摔下来,造成伤亡;
(4)吊臂金属结构检查。检查塔机吊臂金属结构时,检验人员乘坐随起升小车一起移动的检修平台从臂根绞点向臂端移动,在风载荷作用下,吊臂易发生弹性振动和摆动,检验人员可能高处坠落;
(5)门联锁保护装置失效。开关损坏或触点粘连,检验人员检查时,司机盲目开动大车,极易造成检验人员失去平衡而坠落。
1.2 机械伤害
在起重机械检验过程中机械伤害危险源分布非常广泛,任何可移动部件、旋转部件都可能对检验人员造成机械伤害,其中最常见的伤害有挤压、剪切、切割、碰撞、缠绕等。检验过程中易产生机械伤害的几种情况如下:
(1)金属结构检查。主梁、端梁、主副吊臂、标准节等连接件检查时,检验人员需从爬梯或塔身内部往上攀爬,检查金属结构有无裂纹、联接松动等,背部护圈及杆件易造成对检验人员头、肩部的碰撞和挤压等机械伤害;
(2)滑轮组和卷筒检查。检验人员在对滑轮、卷筒、钢丝绳的工作状态进行检验时,滑轮与钢丝绳的夹角、卷筒和钢丝绳的夹角易对检验人员的手指、衣物产生挤压、缠绕等机械伤害;
(3)制动器的检验。制动器检验时,要求操作人员开动各运行机构,操作制动器是否准确制动,大车制动产生较大的惯性力使检验人员与运动部件碰撞,造成伤害。制动衬垫磨损量和制动间隙测量时,配合不当或误操作可能造成检验人员手指挤压、剪切等机械伤害;
(4)性能试验。检验人员进行起重机械相关性能试验时,试验载荷可能因固定不牢而坠落,易对检验人员或操作人员造成挤压、碰撞伤害。
1.3 电气伤害
电气伤害包括雷电、静电、漏电伤害和触电及电弧烧伤等,电气伤害产生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电流经过人体所造成的伤害,伤害是因电流穿过人体的神经、肌肉及器官,产生异常的作用(如:心脏停止跳动)而造成的。检验过程中易产生电气伤害的几种情况如下:
(1)检验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不符合电气规范要求、使用不当、绝缘破坏,造成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带电,并且漏电保护装置未装设或动作不可靠;
(2)司机室和控制柜内电线因使用时间长,外皮破损,金属部分裸露带电,检验人员不小心触碰便受到电击伤害;
(3)在检验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检验规程进行检验,违章带电作业。如对起重机械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检验时,检验人员没有断电、没有对大电感和电容进行放电便进行测量,就有触电的可能;
(4)雨天或湿度大的检验环境会造成安全电压降低,原来在干燥环境中是安全的电路变得危险,对检验人员造成电气伤害;
(5)部分起重机械地操操纵盒未按标准要求使用安全电压,而是直接使用380 V电压,检验人员进行相关性能试验时易受到电击伤害。
1.4 其他危险源
起重机械的检验现场环境非常复杂,有很多因素危及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如建筑工地、铸造车间等。许多起重机械验收检验是在厂房尚未竣工的情况下进行的,地面上杂乱无章,砖块、铁钉、钢筋条等建筑垃圾遍地,半空还搭有脚手架,检验人员现场检验或走动时,常因疏忽而发生危险;冶金或铸造车间的高温、高粉尘、甚至含有害气体的恶劣检验环境,也会对检验人员造成伤害。
2 安全防护措施
首先,检测人员应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并应充分估计检验现场实际的和潜在的危险源,提高自身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其次,检验人员应努力提高检验操作技能,严格按照《起重机械制造监督检验规则》、《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等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恪守检验细则规定的检验流程、检验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切不可随意省略检验步骤,留下安全隐患。最后,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检验人员的个人防护是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即使事故发生也能最大限度的减轻事故对人体的伤害,因此,进入检验现场后,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鞋、安全带、安全防护手套等安全防护用具。
3 结语
综上所述,检验人员应牢固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充分认识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坠落伤害、机械伤害、电气伤害以及其他伤害等检验中的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在检验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和作业指导书来操作,杜绝违章操作,确保起重机械检验工作安全、顺利的完成。
参考文献
[1] GB6 0 67.1-2010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2] 王福锦.起重机械技术检验[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3] GB/T1570 6.1-20 07.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基本术语和方法.
[4] 邱利才.塔式 起重机的安全检验 [J ]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0):183-184.
[5] 赵彬.起重机械安全隐患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8):61-62.
[6] TSG.Q7015 —20 08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关键词:起重机械检验危险源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H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为了确保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避免发生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事故,必须依据《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及《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等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对起重机械进行制造监督检验、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起重机械的特性决定了其检验工作是一种动态的、综合的、全方位的检验过程。检验人员需要对其各个部位和部件的技术指标和安全性能進行检测,而且检验工作有时是在起重机械运行状态下进行的,这也在客观上会对检验人员的自身安全构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下面就起重机械检验中的危险源及相应的防护措施谈谈检验人员如何在检验当中做好自身的安全保护。
1 危险源
在对起重机械进行检验的过程中,检验人员本身应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对于起重机械的危险源要有充分的认识和适时的预判。一般来说,主要的危险源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电气伤害以及其他危险源。
1.1 高处坠落
起重机械检验部分作业属于高空作业,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需到主梁、标准节、臂架等处进行检验,不注意就会发生人员和物体从高处坠落而造成伤亡事故。由于人员坠落大多是身体失去平衡所引起的,头部很容易首先着地,这就加剧了伤亡的可能性。检验过程中易产生高处坠落伤害的几种情况如下。
(1)大、小车轨道检查。大、小车轨道固定情况检查、高低差及平行度测量时通常需要身体外探,因此就有从轨道支座滑落的危险;
(2)桥门式起重机拱度测量。测量主梁拱度最常用的方法是在主梁上架设水准仪读取塔尺上的读数,此过程也存在坠落危险;
(3)攀爬时坠落。通向起重机械司机室和主梁的通道一般是爬梯,如果爬梯固定松动或高低差较大,检验人员在攀爬过程中不小心就会摔下来,造成伤亡;
(4)吊臂金属结构检查。检查塔机吊臂金属结构时,检验人员乘坐随起升小车一起移动的检修平台从臂根绞点向臂端移动,在风载荷作用下,吊臂易发生弹性振动和摆动,检验人员可能高处坠落;
(5)门联锁保护装置失效。开关损坏或触点粘连,检验人员检查时,司机盲目开动大车,极易造成检验人员失去平衡而坠落。
1.2 机械伤害
在起重机械检验过程中机械伤害危险源分布非常广泛,任何可移动部件、旋转部件都可能对检验人员造成机械伤害,其中最常见的伤害有挤压、剪切、切割、碰撞、缠绕等。检验过程中易产生机械伤害的几种情况如下:
(1)金属结构检查。主梁、端梁、主副吊臂、标准节等连接件检查时,检验人员需从爬梯或塔身内部往上攀爬,检查金属结构有无裂纹、联接松动等,背部护圈及杆件易造成对检验人员头、肩部的碰撞和挤压等机械伤害;
(2)滑轮组和卷筒检查。检验人员在对滑轮、卷筒、钢丝绳的工作状态进行检验时,滑轮与钢丝绳的夹角、卷筒和钢丝绳的夹角易对检验人员的手指、衣物产生挤压、缠绕等机械伤害;
(3)制动器的检验。制动器检验时,要求操作人员开动各运行机构,操作制动器是否准确制动,大车制动产生较大的惯性力使检验人员与运动部件碰撞,造成伤害。制动衬垫磨损量和制动间隙测量时,配合不当或误操作可能造成检验人员手指挤压、剪切等机械伤害;
(4)性能试验。检验人员进行起重机械相关性能试验时,试验载荷可能因固定不牢而坠落,易对检验人员或操作人员造成挤压、碰撞伤害。
1.3 电气伤害
电气伤害包括雷电、静电、漏电伤害和触电及电弧烧伤等,电气伤害产生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电流经过人体所造成的伤害,伤害是因电流穿过人体的神经、肌肉及器官,产生异常的作用(如:心脏停止跳动)而造成的。检验过程中易产生电气伤害的几种情况如下:
(1)检验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不符合电气规范要求、使用不当、绝缘破坏,造成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带电,并且漏电保护装置未装设或动作不可靠;
(2)司机室和控制柜内电线因使用时间长,外皮破损,金属部分裸露带电,检验人员不小心触碰便受到电击伤害;
(3)在检验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检验规程进行检验,违章带电作业。如对起重机械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检验时,检验人员没有断电、没有对大电感和电容进行放电便进行测量,就有触电的可能;
(4)雨天或湿度大的检验环境会造成安全电压降低,原来在干燥环境中是安全的电路变得危险,对检验人员造成电气伤害;
(5)部分起重机械地操操纵盒未按标准要求使用安全电压,而是直接使用380 V电压,检验人员进行相关性能试验时易受到电击伤害。
1.4 其他危险源
起重机械的检验现场环境非常复杂,有很多因素危及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如建筑工地、铸造车间等。许多起重机械验收检验是在厂房尚未竣工的情况下进行的,地面上杂乱无章,砖块、铁钉、钢筋条等建筑垃圾遍地,半空还搭有脚手架,检验人员现场检验或走动时,常因疏忽而发生危险;冶金或铸造车间的高温、高粉尘、甚至含有害气体的恶劣检验环境,也会对检验人员造成伤害。
2 安全防护措施
首先,检测人员应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并应充分估计检验现场实际的和潜在的危险源,提高自身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其次,检验人员应努力提高检验操作技能,严格按照《起重机械制造监督检验规则》、《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等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恪守检验细则规定的检验流程、检验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切不可随意省略检验步骤,留下安全隐患。最后,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检验人员的个人防护是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即使事故发生也能最大限度的减轻事故对人体的伤害,因此,进入检验现场后,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鞋、安全带、安全防护手套等安全防护用具。
3 结语
综上所述,检验人员应牢固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充分认识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坠落伤害、机械伤害、电气伤害以及其他伤害等检验中的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在检验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和作业指导书来操作,杜绝违章操作,确保起重机械检验工作安全、顺利的完成。
参考文献
[1] GB6 0 67.1-2010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2] 王福锦.起重机械技术检验[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3] GB/T1570 6.1-20 07.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基本术语和方法.
[4] 邱利才.塔式 起重机的安全检验 [J ]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0):183-184.
[5] 赵彬.起重机械安全隐患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8):61-62.
[6] TSG.Q7015 —20 08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