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目标指导我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些要求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数学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要加大德育教育的力度,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 数学;德育;数学教学
数学的说理、训练过程,正是学生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是课堂德育的实施者,所以教师的世界观、情感、品行及教态,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下面我结合数学教学工作浅谈在如何实施德育教育:
一、结合教材内容,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教学中就应当适时地利用数学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九章算术》到《陈氏定理》,都是极具说服力的史料.如教材中涉及的祖冲之的“圆周率”、杨辉的“杨辉三角”、中国古代的“勾股定理”等,教师应紧抓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比欧州早10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他国家400多年这些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今数学家的事迹以及他们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也应适当向学生指出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从而让学生树立为祖国科学事业的强大而努力学习的信心和自觉性.
二、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品德培养
数学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像语文、政治学科那么直接、系统和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和隐蔽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仅停留在教材表面的内容上,更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行之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
第一,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数学中许多概念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如公理、法则、公式、定理许多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而产生、推导和应用的;如通过讲解“数”与“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反映事物间存在的联系转化的观点;通过分数与小数,正数与负数,直线与曲线等,反映了对立统一的观点;通过三角函数、函数与图像这些内容把数学的两大基本要素“数”与“形”统一起来;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或熟知的问题,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 等,这就是数学中的矛盾转化原理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数学内容和数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和领会事物间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二是结合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通过具体实例,激起学生勤奋学习、独立思考、细致观察的良好品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如:“排列组合”与日常生活中的彩票选号、抽签等的结合,“几何知识”与解决日常生活中如包装、制造、装修等方面的难题相结合.
三、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影响
尽管语文的优美词语能令人陶醉,历史的悲壮故事能催人振奋,然而,数学的逻辑力量却可以使任何人为之折服,茫茫宇宙,浩浩江河,哪一种事物能脱离数和形而存在?是数、形的有机结合,才有这奇奇妙妙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意愿,挖掘和捕捉到数学知识中美的实体,升华为美的形态,达到审美教育的最终愿望.
如数学的说理、训练过程,正是学生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是课堂德育的实施者,所以教师的世界观、情感、品行及教态,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在课堂活动中教师的板书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对学生的爱等都无形中给学生以感染,会起到“身教重于言传”的教育效果,使学生们的品德得到培养,性格得到完善.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M].陕西大学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竺仕芳.激发兴趣,走出误区———综合高中数学教学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4).
[3]黄红.浅谈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3(6).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林建详.CAI的理论与实践——迎接21世纪的挑战[A].见:全国CBE 学会第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胡中双.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7).
【关键词】 数学;德育;数学教学
数学的说理、训练过程,正是学生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是课堂德育的实施者,所以教师的世界观、情感、品行及教态,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下面我结合数学教学工作浅谈在如何实施德育教育:
一、结合教材内容,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教学中就应当适时地利用数学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九章算术》到《陈氏定理》,都是极具说服力的史料.如教材中涉及的祖冲之的“圆周率”、杨辉的“杨辉三角”、中国古代的“勾股定理”等,教师应紧抓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比欧州早10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他国家400多年这些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今数学家的事迹以及他们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也应适当向学生指出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从而让学生树立为祖国科学事业的强大而努力学习的信心和自觉性.
二、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品德培养
数学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像语文、政治学科那么直接、系统和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和隐蔽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仅停留在教材表面的内容上,更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行之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
第一,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数学中许多概念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如公理、法则、公式、定理许多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而产生、推导和应用的;如通过讲解“数”与“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反映事物间存在的联系转化的观点;通过分数与小数,正数与负数,直线与曲线等,反映了对立统一的观点;通过三角函数、函数与图像这些内容把数学的两大基本要素“数”与“形”统一起来;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或熟知的问题,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 等,这就是数学中的矛盾转化原理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数学内容和数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和领会事物间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二是结合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通过具体实例,激起学生勤奋学习、独立思考、细致观察的良好品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如:“排列组合”与日常生活中的彩票选号、抽签等的结合,“几何知识”与解决日常生活中如包装、制造、装修等方面的难题相结合.
三、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影响
尽管语文的优美词语能令人陶醉,历史的悲壮故事能催人振奋,然而,数学的逻辑力量却可以使任何人为之折服,茫茫宇宙,浩浩江河,哪一种事物能脱离数和形而存在?是数、形的有机结合,才有这奇奇妙妙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意愿,挖掘和捕捉到数学知识中美的实体,升华为美的形态,达到审美教育的最终愿望.
如数学的说理、训练过程,正是学生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是课堂德育的实施者,所以教师的世界观、情感、品行及教态,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在课堂活动中教师的板书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对学生的爱等都无形中给学生以感染,会起到“身教重于言传”的教育效果,使学生们的品德得到培养,性格得到完善.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M].陕西大学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竺仕芳.激发兴趣,走出误区———综合高中数学教学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4).
[3]黄红.浅谈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3(6).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林建详.CAI的理论与实践——迎接21世纪的挑战[A].见:全国CBE 学会第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胡中双.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