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家权流变看村落社会的内聚与离散

来源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guaikel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统时代妇女的依附性地位和依附性角色使得村庄以男性为中心编织了一张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之网。随着核心小家庭地位的提升,年轻妇女不再依附于家庭和男人,成为一支独立而有主体性的力量,妇女成为核心家庭中的当家人。在这一当家权流变过程中,妇女作为村庄的外来人角色恰恰成为冲击以内聚性及男性中心链条为特征的传统村庄,从而使村庄逐渐表现出现了离散性的特征。可以说在变革时代,妇女的外来者角色发挥着重要的牵引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变革的原动力。
   关键词: 妇女依附性地位; 当家权; 内聚; 离散
  中图分类号: D4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2)01-0107-04
  
  Cohesion and Separation: the Masters’ Right Changing and the Village Community
  —— Based on Investigation of the Living World of the Bo Village
  WANG Hui , YANG Hua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Rural Governanc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In traditional times, women’s dependent status and dependent roles made male-centric village weave a bond of blood as a family of networks. With the upgrading of the status of the core nuclear family, young women are no longer dependent on the family, which becomes the subject of independence and the power. Women have become the core of the family . In the process of rights changing, women as characters outside the village affect the traditional role of the village, so that discrete characteristics arose in the village gradually. It can be said that in time of change, wome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f outsiders traction, or even the driving force of change.
   Key words: women’s subordination position; the masters’ right; cohesion; separation
  
   一、问题的提出与村庄介绍
   已有的村庄研究中,对北方村落的考察并不少见,阎云翔从私人生活的角度对黑龙江下岬村进行考察,阐述公共生活的衰落和农民精神世界的变迁[1]。吴飞通过对河北某县域乡村社会的考察认为“过日子”是农民日常生活的关键词,并从文化角度呈现华北农村的自杀事件,揭示背后的中国家庭政治与农民的公正观念[2]。王跃生曾系统论述过冀南传统社会中的分家行为,他认为当地农村的分家行为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在这种延续性的考察中,王跃生讨论了家庭分合因素的力量对比,以及这些因素在不同的阶层条件下不同的实践原则[3]。肖倩在其博士论文中也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当代农村的分家行为呈现出的各种变化。其中,她分离出了分家的推进因素和抑制因素,并且讨论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分家行为[4]。李银河在其近期的研究中也对河北村落进行性别社会学考察,从后村女人的生活世界揭示日常生活背后隐秘的家庭权力关系[5]。宋丽娜认为当家权就是在家庭生活中某个角色掌管经济分配、作决策以及承担家庭责任的权力,她从历史和村庄生活的两重维度,分别从当家权的实施者、当家权的内容、当家权与家庭形式,对当家权进行三重分析理解其逻辑。认为当家权的实施者中,老人和妇女当家的逻辑是不同的,老人当家的逻辑是大家庭的理想和责任义务,而妇女当家的逻辑却更多的是小家庭的利益。关于当家权的内容,老人当家要服务于大家庭的理想,所进行的是家庭内部的分工协调,具有长远预期和延续性,妇女当家却更多的是服务于小家庭的利益[6]。可见当家权与家庭形式关系密切,与老人当家相符的家庭形式是大家庭,妇女当家使得老人因为生存策略的考虑主动分家,从而带来家庭日益核心化。
   以上研究均关注到了农村家庭的日常生活政治和性别政治。笔者认为从性别及当家权变迁考察熟人社会,可以深化对熟人社会的理解。费孝通讲的熟人社会核心在于共同体概念,熟人社会是一个生活共同体,传宗接代及稳定的村庄预期是熟人社会形成共同体的基础。笔者认为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形成的夫权链条是传统村庄连结性力量,村庄得以具有内聚力及强社会关联,为每个人提供社会支持网络,行为有度、不至于走极端。这是熟人社会的意义和基石。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及现代家庭关系的不断民主化,农村社会已经由传统型村庄走向变革时代,当家权流变和妇女角色的变化与村庄的整合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笔者将通过对正在经历这一变迁的伯村进行考察,力图片面而深刻地展现这一巨变的图景。
   山西伯村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型村庄,人口2000余人,5个村民组。伯村对男女两性的要求和规训截然不同。伯村老式院落的门楼上仍然可以看到醒目的横幅,“家和万事兴”、“康泰祥和”、“耕读传家”等。族谱上对男性的规训是“治家:勤俭为本,艰苦度日;立身:孝悌当先,温良恭让;处世:谦慎忠厚,律己宽人;传家:耕读并进,农茂书香。”对女性的则强调温良孝顺,勤劳能干。治家、立身、处世、传家是对男性的定位和要求,对女性的定位和要求则显然限制在“屋里”,勤劳能干、相夫教子、孝顺公婆。
   二、伯村的生活世界与两性分工
   (一)妇女作为“屋里人”
   调查期间一位村小中年女教师说,伯村妇女的活动主要限制在家里、村里,伯村三十五岁以上的男性称呼妻子都为“屋里”。客人来串门时,提到自己的妻子是“我屋里如何如何”,同样客人問话时涉及到主人的妻子也是“你屋里如何如何”。这种称谓正是村庄给妇女的角色定位。伯村的妇女在外工作的很少,多数人婚后就在家做家务、生养孩子、照看庄稼,年轻一代妇女也很少外出工作。伯村多数是男人当家,妇女当家是个别现象。村民说妇女当家的情况除非是丈夫无能,妻子非常能干才行。“谁能干谁当家,女的都没有男的能干。”问及为什么男的就比女的能干,村民说男的在外朋友多,能办正事,吃得开。也确实,伯村的人际关联网络,如人情圈、同学圈都是以男人为中心建立的,妇女的朋友圈子主要都是其丈夫同学的妻子,即妇女以丈夫为中心建立自己的生活圈和朋友圈。但这并不意味着妇女地位的低下,不少妇女都说自己的丈夫有很多同学、朋友,家里办事情都有人帮忙,妇女虽是以丈夫为中心交朋友,但这些朋友都非常亲密,如果是丈夫非常好的同学的妻子,那么她们的关系往往更加好,“甚至比姐妹要亲”。两家人互通有无,互相帮忙就更为频繁,这就不是男女地位高低的问题,而是双方家庭同舟共济有共同的生活目标,增加双方家庭抗风险能力和扩大发展空间,即男女双方都以家庭为中心。调查中另一位妇女说她2009年得脑瘤在运城住院,怕娘家人担心就没告诉娘家人,婆婆又要在家带孙子做饭,因此住院一个月全是两个兄弟媳妇(即妯娌)轮流照看,住院期间去医院看她的多是丈夫同学的妻子,她们也是她最好的朋友。因为去运城来回车费要花费100元,加上买东西,花费很大,邻居、亲戚多在她出院回家疗养时到家里探望。这种现象在伯村并不少见。
   (二)妇女作为村落的“外人”
   妇女作为夫姓的外人,在夫姓家族和村落也就没有主体性的地位,是一种依附性存在。其结果之一是,妇女在夫姓村落仪式活动中没有正式的身份,因此也就无需拘泥太多的礼节。比如在酒席中,主要的席位都是由丈夫就座,仅“请座”一个环节就要拉扯、礼让半天,若不到位还会引发情绪。而妇女,无论再珍贵,即便是姥娘也是与其他人混坐,一屁股坐下就是吃饭,没有多少礼数。笔者河南调查到,在儿子、媳妇对老人不好的情况下,家里的女老人就会选择上闺女家常住,而男老人即便平常也少上闺女家,这其中就有男女在礼数礼节上的差异。
   结果之二是,妇女没有自主的“面子”观,因此她也就可以在很多事情、场面上不要面子。妇女的耍泼、赖皮、破口大骂、骂街,都可以看做不要面子的表现。很多男人去办被认为没有面子但又必须去办的事,往往就差女人前往。例如,大冶明家湾的一个女孩被另一湾的中年丈夫玩弄后怀孕,而该丈夫又不肯负责任,令女孩几度轻生。这事对于明家湾来说是极其没脸面的事,但又不能不去出这个“气”,有面子的男人肯定不好去“丢脸”,便纠集一群不要面子的妇女去讨说法。
   结果之三是,妇女的某些行为被家族、村落看成是外人的行为,而不被认为是家庭、丈夫的真实意图,便予以忽略或谅解。典型的如妯娌之间为了丁点小利而争吵、闹翻,被認为这是外来者的本色,完全正常因此可以不计较,倘若兄弟如此则是很丢脸且要被家族管束的;而且笔者确实了解到,在过去的妯娌之间的吵闹、利害之争中,兄弟关系一般不受影响。
   (三)“正干”——村落文化对男性的规训
   在伯村,村民形象的比喻说“丈夫是大将,老婆是军师”,“丈夫是老板,老婆是出纳”,“丈夫是老板,老婆是会计”,总之,妇女有地位,但是掌握当家权的主要还是男性。一位当了三十年的民事调解员兼红白喜事主持说他遇到的纠纷主要就是三种,一种是养老纠纷,一种是婚姻纠纷,再就是妇女吵架。“男的跟男的闹矛盾很少,都是妇女闹矛盾、吵架,争不正经事,吵架的都是不正经事,正经事不会吵架的。”这位民调员的分析很有意思,男性之间闹矛盾的很少,农村里闹矛盾都是女的闹,闹的都是不正经事。他的“不正经事”指的是斤斤计较的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村庄里的男性都受到一种强烈的文化规训,要求他们能够治家、立身、处世、传家,使得村庄里的男性多数都正直、讲义气、不计较,每一位男性都代表整个家,男性都争取着能够在家谱上留下辉煌闪光的一笔,成为家族里可圈可点的人物。如此,妇女之间的纠纷矛盾就属于小矛盾,很容易化解。伯村的男人多数都“正干”,伯村没有“耙耳朵”的说法,也没有“耙耳朵”现象,村民说如果哪个丈夫当不了家都会被人瞧不起,不“正干”的男人往往当不了家,被人背后骂为懒人,在村庄公共场合抬不起头也没人搭理。年轻人到了十七八岁就开始有亲戚、朋友帮其“说媒”,这时双方家族具体情况、双方的人品性格、家庭条件都被列为考察对象。自谈则是很没面子的事情,村民多会避开不提。父母正干、家庭和睦的家庭,帮忙介绍的就多,而家庭不好的人家没人帮忙介绍,因此,伯村的男孩到了十八九岁,帮忙介绍的人多就是很有面子的事情,而没人介绍,父母就会有很大的压力。
   村庄的巷道、小店、池塘边、大舞台都属于伯村的公共空间,常常有人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闲聊、娱乐,不正干的人加入其间“自然会觉得格格不入,大家看他的眼神不一样,他走后,大家都要拿他开玩笑”。这样的人,媳妇在村里也抬不起头,“因为,这样的人,媳妇多是自谈的,很少人愿意为这样的人介绍媳妇,混得时间长了,媳妇不是这样的人也成这样的人了。”这种不介绍媳妇的惩罚非常有效,正因为有这种舆论评价机制和排斥机制,这种不正干的人将遭到“讨不到媳妇”的根本性惩罚。伯村有3000余人,经统计不正干的人只是极个别。
   男人的“正干”才使得这里虽然男人当家,但妇女地位并不低。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需要挑起家庭的重担,传宗接代、建房、教育投资、为儿娶媳、养老送终都离不开男人。伯村游手好闲、沉迷于赌博的人也几乎没有,男人需要把大多数精力都放在挣钱养家上。有能力有胆量的男人在外创办企业、养车开车,能力不够的则在工厂打工。挣的钱不需要交给妻子,妻子也不要管钱。她们对丈夫很放心,知道丈夫有钱会往哪里投资,不会乱用乱花。调查中一位老人跟我们说,他们老两口身体都不好,他前几年住院做手术花了三万多,两个儿子家庭条件都不好,于是三个女儿先垫的钱,但两个儿子后来一人出了一万五把女儿花的钱都还上了。“养老就该是儿子的责任”,我们问及儿媳妇有没有意见的时候,老人说儿媳妇根本不会过问这些事情,这些事情都该儿子管,即使媳妇知道了也不会有什么意见,治病是正当用途。“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在伯村显得格外和谐,女人始终是家庭中的女人,当丈夫能够给她们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安全感的时候,她们对家就会产生深深的依恋,愿意呆在家里。不少妇女提及自己的打工经历时都反映只打了几个月的工就很想家,不想在外面待,于是伯村很多妇女的打工生涯就是几个月。
   在这种情况下,伯村的婆媳关系较为和睦,伯村村民说极个别不孝顺的媳妇到了35岁以后自然就孝顺了,并且婆媳闹矛盾,儿子多会站在父母一边,“父母嘛,父母肯定是没有错的”。儿子有这样的判断很符合生活逻辑,父母将毕生的经历都放在儿子身上,为儿子建房娶媳,父母怎么可能错呢?在伯村,传宗接代、建房娶妻是一项根本性任务,村民的日常生活都围绕此展开,村庄的舆论、评价机制也由此产生,男人必须“正干”、“会活人”,女人应该贤惠、孝顺。
   简单地说,在传统性别分工模式下,村庄的内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个方面:首先价值层面,强调传宗接代本体性价值,村庄具有当地感和历史感;其次村庄公共生活具有公共性,舆论有实质效力。村庄是以男性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家族体系和血缘共同体。
   三、从内聚到离散:变革时代的妇女角色与村庄整合
   前文呈现了一个传统村庄的性别权力关系和整合模式,即“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传统时代,妇女的依附性地位和依附性角色使得村庄以男性为中心编织了一张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之网。最近几年随着当地市场的不断发展成熟,伯村逐渐掀起了打工潮,妇女的外出打工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性别分工模式。在这一变革时代,年轻妇女不再依附于家庭和男人,成为一支独立而有主体性的力量,妇女成为核心家庭中的当家人。在这一当家权流变过程中,妇女作为村庄的外来人角色对于村庄整合而言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妇女的外来人角色恰恰成为冲击以内聚性及男性中心链条为特征的传统村庄,从而使村庄逐渐表现出现了离散性的特征。可以说在变革时代,妇女的外来者角色发挥着重要的牵引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变革的原动力。妇女掌握当家权与村庄整合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展现:
   1. 妇女的外人气质作为家族的分割力量表现得更为明显,她将丈夫从家族往小家庭拉扯的力度更大,并因为作用力的另一方——家族的越发软弱无力,妇女每每都能轻易得手。而且事实上,在2000年以后,年轻丈夫已经全然站在妇女的一边了,这个时候,在家族、大家庭的利益争夺过程中,丈夫也参与进来了。但是男人由于血缘、亲情、面子的关系,始终撕不下脸面而直接与兄弟、族人争夺,于是妇女又被推到战斗的第一线。但此时,已不是妇女一个人在战斗了,她不仅消除了家庭的阻力,而且有着丈夫的后勤补给,从而更有战斗的动力和劲头。妇女依然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外人、没有自主的面子观的角色与气质,在为小家庭争夺到了利益的同时,还保护了丈夫的脸面。女人的外人气质,为男人遮风挡雨。于是深夜里小夫妻俩在为合谋成功而窃笑。阎云翔在他新近的书里描述,小夫妻从谈恋爱时就开始算计父母和大家庭,我调查的伯村也有这样的苗头。
   2. 随着妇女“裹挟”丈夫之后,小家庭相对于家族就越来越“外化”,家族认同越来越弱,那么家族内部就越来越计较“人情”。出嫁女阿信访谈时提到一件事,她丈夫阿哲的近房有一家在盖房子,阿哲主动去帮忙。阿信得知后十分气恼,硬是当着众人的面,将阿哲从工地上拉回来,令主家甚感尴尬。阿信对我解释说,一方面是丈夫阿哲给人家帮忙事先她不知道,另一方面她认为,人家没有来请帮忙,是阿哲自己主动去的,因而人家不会记阿哲这个人情。按照阿信的意思,除非人家主家主动来邀请,而且事先经过了她的同意,阿哲才可以给近房去帮忙。在这则案例中,作为家族一员的阿哲看到的是血缘亲情,而作为外人的阿信看到的是“人情帐”,思维逻辑完全不一样,但妇女裹挟丈夫按照人情的逻辑办家族的事,妇女对夫姓家族的认同越疏远,家族内部的人情就越重要。
   3. 妇女地位提高,掌控家庭的各项大权,若按照固有的规则运作,则她的行为是会起到滋润家族、村落社会关系的作用,但若妇女一旦改变游戏的规则,则很可能会离析原来的关系。比如解放以后,家庭的人情事务一般都由妇女操持,丈夫不再操这个心。但是如果妇女不按照既定的人情法则来办的时候,家庭的人情就可能偏離原来的轨道,而丈夫则可能根本不知情,或者知情亦无力挽回。特别是在对待兄弟、宗亲的人情上出现偏差,后果严重而难救济。梅嫂的丈夫有五兄弟,以前每年吃“团年饭”都是轮流到一家,这几年因为妯娌矛盾,轮到某一家时,刚好这一家与另一家有矛盾,则不会叫上后者,到轮到后者时亦复如此,这样每次团年饭总会缺一两家。梅嫂说,男人之间没有矛盾,但是团年饭“合不合在一起,妇娘人讲话算数”,其他事如互助、合作也如此。这便是说,家庭的人情往来、亲情维系都可能最后屈就于外来者的喜怒偏好,且男人可以用“妇娘人做的”,即外人的行为来脱离责任。
   4. 外人气质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妇女的工具色彩,如性、生育、劳动力。因为工具性,妇女被排除在夫姓家族的自己人范畴。生育的工具色彩在变革到来的时候,在婚外性中体现得很明显。当家族对妇女的婚外性无能为力时,就会发出“反正她不能生孩子了”的消极感慨,即妇女为夫姓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且已结扎,不会因跟人发生关系而生育,造成家族的血缘混乱,被人讥讽家族出了“野崽”。如此,人们就更可能平静地接受家族妇女的婚外性及给自己带来的耻辱感,同时也推卸自己的管束责任。另外,在妇女那里,既然自己是生育的工具,那么完全可以不做这个工具,或者将这个工具交给谁都可以——反正是要生孩子,跟谁生还不是生。这样,传统的生育的价值理念就容易在妇女身上急剧淡化。妇女在对待自己的性问题上,也容易从工具色彩的角度去思考。
   5. 对于妇女本人而言,既然自己扮演的是外来者的角色,那么完全可以撇开夫姓家族与村落,也可以不顾及娘家的脸面,做出极致的行为;对于夫姓家族而言,既然妇女是外人,那么她的任何行为都可以被看做是外人的行为,而与自己无关,特别是在极端无奈的情况下会做出如此解释,或者干脆当做阿Q式的精神救济法;娘家亦可以将出嫁女儿看做绝对与自己无关的外人,不再把她的行为牵扯到自己头上。下面章节将看到,大冶农民一旦发现女儿在外做小姐,唯一的措施就是尽快把女儿嫁出去,尽早脱离干系。这是外来者角色内含的最具杀伤力的变革因子,它潜伏于社会结构之中,伺机而动。
   在当下的变革时代,可以看到当下村庄正在经历四个方面的变化:其一,传宗接代观念的减弱,由此带来农民本体性根本价值观念的丧失[7];其二,夫妻关系成为核心,父子、婆媳、兄弟甚至朋友关系均靠后,即村庄走向原子化甚至个体化;其三,以男性为中心的圈层被打破,包括人情圈、同学圈、朋友圈、业缘圈等;其四,村落公共生活的衰退。这几个变化的直接后果是,村庄预期变短,村庄社会关联度降低。传统社会的信任步步缺失,进而村庄具有离散性,从村庄整合的角度看,男人具有家族性和社会性,女人具有家庭性、社区性[8],传统村落共同体是一个熟人社会,这个熟人社会的连结纽带不仅仅是人情,而是基于夫权的面子、生命礼仪、互助交往和人情往来,从而使得传统村庄是一个情理社会[9]。然而,妇女当家对村庄共同体是一股冲击性力量,核心小家庭的利益得以保障和强调,而夫姓村庄作为一个共同体则呈现出离散性特征。
   四、结语
   本文讨论夫权和当家权流变不是单纯的讨论夫权或者褒贬夫权,而是力图从性别权力的角度去揭示熟人社会的深刻内涵,深化对熟人社会及村庄共同体的理解,从而理解村落从传统到现代,从夫权到妇权,从熟人社会到夫妇连结社区的变迁图景。近些年,乡村社会正在经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农村人情的异化、老年人地位的严重下降、传宗接代的本体性价值的意义的丧失、村落伦理的变迁是共同体遭受冲击的表征,与此同时,核心小家庭的地位无以复加的提高[10]。可以说,对村庄而言,妇女普遍当家是一股离散性的力量,是对传统村庄连结方式的挑战也是对熟人社会及村落共同体的瓦解。可以预见的是以夫姓为基础的形成的血缘社区将得以改变,娘家人与婆家人的位置也将与传统村庄大不相同[10]。当下村庄面临共同体的断裂和重新整合,正如同笔者在湖北、四川等地新兴的“两头走”婚姻模式一样,血缘、地缘的共同体模式将逐渐模糊[11]。而在这一巨变过程中,尤其需要重构村庄公共空间,输入公共文化,引导舆论导向以减轻转型过程中农民的振痛。
  参考文献:
  [1]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2] 吴飞.浮生取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 王跃生.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冀南农村分家行为研究[J].近代史研究,2002,(4).
  [4] 肖倩.制度再生产:中国农民的分家实践——以赣中南冈村为例[D].上海:上海大 学,2006.
  [5] 李银河.后村的女人们[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
  [6] 宋丽娜.农民分家行为再认识[J].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9,(4).
  [7]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 贺雪峰.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9] 杨华.妇女何以在村落里安身立命?[C]//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第八辑.福州:福建 教育出版社,2010.
  [10]王会,杨华.规则的自我界定:对农村妇女主体性的再认识[J].华中科技大学学 报,2011,(4).
  [11]王会,狄金华.两头走:双独子女婚后家庭居住的新模式[J].中国青年研究,2010,(5).
   [责任编辑、校对:任山庆]
其他文献
摘 要: 现行《抗旱条例》存在欠缺,应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相关理念及政策措施为指引,于《抗旱条例》中吸收“利益导向理念”与“风险管理理念”,为防旱抗旱管理体制与国家旱情监测系统的完善提供具体路径,并补充防旱抗旱财政预算保障制度、特殊地区防旱抗旱援助制度及水权(利益)协调与补偿制度等规范内容。  关键词: 抗旱条例; 先进理念; 制度完善  中图分类号: D912
期刊
摘 要: 抗日根据地的干部培训学校,对理论如何联系实际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教师向其他教师学习是教师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教师了解学员的知识现状是教学有的放矢的前提;教师向学员学习是一门长期进行的必修课;教师参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军事演习、实际作战,是获得实践经验的重要途径;邀请前线作战指挥或工作的领导干部作报告,是弥补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缺陷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干部培训;
期刊
摘 要: 随着知识产权与人权的发展,二者之间的冲突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其中当属植物新品种权与农民权之间的冲突。对植物新品种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可以激励育种者的育种热情,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制不够完善,大多数农民还是依靠土地为生,农业是农民的生存之基,植物新品种又是农业的核心。因此,在保护植物新品种权的同时,必须注重保护农民权,实现两者的平衡协调发展。  关键词: 知识
期刊
摘 要: 新型卷烟零售客户价值体系的构建,可参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结合卷烟零售客户的特点,对卷烟零售客户的需求进行分层。根据卷烟零售客户的需要层次,烟草公司应提供满足客户需要的、有差异的应对措施,通过客户价值体系(包括客户经济价值管理体系、客户社会价值管理体系)的建立,来引导客户需求,满足客户的社会尊重需求的实现,并使零售客户与烟草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其成为最优质的客户。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传递与反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良好的沟通方式是影响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同的主体对学生影响差异明显,根据人际交往变化规律,海德(Fritz Heider)的P-O-X人际关系模式提供了师生间沟通的理想方案,在最优选择的基础上达到师生的双向互动,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这一模式的可操作性更强。青年教师应充分利用这
期刊
摘 要: 当前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的根本原因是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应理清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创新型人才划分、应用创新型人才层次与高校类型等问题。创新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需求为导向,对培养目标进行再定位,即从社会需求出发,将当前单一学术的“h”型的培养目标转变为应用创新的“H”型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对培养规格的再定位,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应
期刊
摘 要: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不仅是我国应对“银色化浪潮”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完善养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具有“未富先老”的特点。在比较分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我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迫切性,概括国外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并从我国现有的法律和文件、购买模式及面临的问题归纳现阶段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新养老方式不断得以完善与
期刊
摘 要: 一个国家民主化的宏观策略体现了该国民主化的根本方向与核心原则。中国民主化的宏观策略是一种可管理导向的积极民主化策略,这种策略给中国地方治理中的政府与社会协商实践造成了种种主客观困境,使得地方政府不能很好地举办协商活动,社会力量也不能有效地参与。为走出困境,就必须在坚持审慎而务实策略的同时,不断克服怀疑主义,建立和健全保证协商有效性的管理机制。  关键词: 地方治理; 政府; 社会;
期刊
摘 要: 消费主义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崇尚的价值理念。人们通过消费在社会中进行自我身份的定位,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欲求,但却并没有带来最终的幸福感和存在的价值感。崇尚消费主义价值理念的人们背离了消费的本质意义,难掩精神世界的空虚和无聊,存在着普遍的精神生态危机。因此,消费主义终将成为一种短暂的价值体系,人的全面发展才理应是个人价值追求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 消费主义; 人的全面发展; 价值理念 
期刊
摘 要: 廉租房建设存在巨额资金缺口,而廉租房租金微薄,即使加上政府补贴,投资回报率也非常低,对社会资金鲜有吸引力。当前我国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巨大,利用效率极低,如果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构建公积金廉租REITs模式,可以在保證住房公积金缴存户状况至少不恶化的前提下,破解当前廉租房建设资金匮乏的困境,使地方政府与低收入家庭状况都可获得帕累托改进。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 闲置资金; 廉租RE
期刊